APP下载

“读思达”教学法在初中记叙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3-06-04许安宁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9期
关键词:读思达记叙文初中语文

许安宁

摘 要:初中语文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文化素养等综合素养的重点科目,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在初中语文课文中,记叙文占据了重要比重,因此,新时期在初中语文记叙文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更新教学理念,转换教学方式。“读思达”教学法的运用,在初中语文记叙文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意义,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读思达;初中语文;记叙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9-0007-03

相对于传统教学来说,“读思达”教学法将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转换为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部分环节的重点培养。对学生来说,“读思达”教学法可以让学习过程更加清晰,更具层次感,让学习更加完整。记叙文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文章类型,不仅是考试的重点选题,也是学生将来学习、阅读、创作最为广泛的文体类型,基于描写的对象和内容可分为写人、叙事、状物、绘景四种主要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记叙文,“读思达”教学法在其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1.“读思达”教学法的分析与理解

(1)“读思达”教学法之“读”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前提基础,是接触课文、理解课文、总结课文的第一步,也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学生才会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有所吸收,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语文教学中,关于阅读有很多方式,包括文本细读、群文阅读等。大多数课堂教学中,文本细读为课文阅读的主要方式。初中语文相对来说其选材更侧重于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观念、健全人格以及人文精神等综合素养,因此文章的难度系数也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提高,内涵越来越深厚。因此,阅读教学的方式成了初中语文教师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也从侧面突出了阅读的重要性。此外,阅读是写作的重要前提基础,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为:阅读为输入,写作为输出。通过阅读,才可以积累各项文学素材、各类文章的写作方法,吸取广阔且深厚的思想内涵,从而建立与扩充自己的文学知识库,不断提高文学修养与自身的格局和境界。

(2)“读思达”教学法之“思”

思考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学习不是走马观花,也不是机械化的知识灌输,学习追求活学活用、巧学妙记,而不是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死学、死记。对此,思考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因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深度追问成为引发学生思考的主要途径。深度追问可以围绕一个关键点反复提问,也可以结合上下文对文中个别具有象征意义的语言文字,由浅至深不断询问,亦可以寻找文中矛盾点反向追问,从而创设问题情境,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创设问题情境是引发学生思考的必要途径;文本细读则是对思考的辅助;分析、推敲、琢磨等则为思考的基本方式;对知识信息的辨别、重组以及运用是思考的最终目的。通过思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3)“读思达”教学法之“达”

表达不仅是阅读的、思考的表现与提升,也是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与归宿。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教学要求。一般来讲,表达包含口语表达和文字表达。口语表达则侧重于学生的口才能力,文字表达则侧重于学生的写作能力,两者都有共同的重要核心因素,即文学素养和逻辑思维。阅读与思考最终都要回归于表达。如果将表达视作一株植物,那么阅读就是阳光、水分、土壤等可以为植物提供能量与营养的元素,而问题则是植物生长过程中会遇到的重重阻碍,思考则能为植物提供战胜困难、冲破阻碍的坚强力量。由此可见,读、思、达三者之间既有清晰的层析划分,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每一个看起来都相对独立,但实际上却十分统一。

2.“读思达”教学法在初中记叙文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1)“读思达”教学法在人物类记叙文中的应用

人物类记叙文大多情况下是通过回忆人物的生平、事迹等,表现对人物的怀念、评价以及对其精神的赞扬、对人物所在的社会背景的反映与思考等。“读思达”教学法在人物类记叙文的教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以《回忆鲁迅先生》一课的教学为例。首先是“读”的环节,具体读什么?读文章的背景,读人物的个性、情感、思想,读文中的细节等。比如开篇“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鲁迅先生不太注意人的衣裳”三部分内容,简短又极其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鲁迅先生平易近人、不拘小节的个性。那么“思”什么呢?即透过表象看本质,思索为什么这样描写,语言背后是否另有深意。那么结合文中的社会历史背景与写作对象的性质,继续以上述文中的引用来阐述。首先,“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一段,不仅表现了鲁迅先生的性格,还另有对比反衬之意。那个灰暗时代,人皆麻木、冷酷,而鲁迅先生则像大雾中照射下来的一缕阳光,温暖、明朗,让人倍感亲近。“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一段,通过先生敏捷、连贯的一系列動作,不仅突出了先生的灵活利落,还暗喻了先生在救国大业中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鲁迅先生不太注意人的衣裳”一段,结合下文中先生反对用桃红色束发绸条来装饰,可以分析出先生不是不注意穿着,而是不以外表看待他人;同时也可以看出先生在审美方面有自己独特的眼光和见解。最后“达”体现在什么方面呢?该文章的写作视角十分细腻,对生活中人物的观察细致、到位,也正是如此贴近生活的细节才深深触动着读者的心绪;此外,文章虽然描写的是伟人,却并不是一味地高歌与赞美,语言通俗、简朴,塑造的不是高不可攀的英雄,而是平凡伟大的革命工作者。由此可见,在写作方面,并非辞藻华丽、见解高深就是好文章,反之在记述生活中融入真情实感,足以打动人心的也是优秀的文章。《回忆鲁迅先生》全篇还包含更多可细读的描写、可思索的情节、可借鉴的写作方式,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一步挖掘和学习,充分发挥“读思达”教学法在教学中的作用。

(2)“读思达”教学法在叙事类记叙文中的應用

叙事类记叙文与人物类记叙文有相似之处,但是叙事类文章中,重点在于“事”,人物在其中是辅助作用,是主次的关系。叙事类记叙文更加强调事情的完整性,且要选取精彩部分详写,并融入作者的评价、思想、情感,避免流水账的记录。在叙事类课文的学习中,“读思达”教学法应如何运用呢?

以《故乡》一文的教学为例。首先是阅读环节,文章中一共描写了三次作者看戏的经历,其中有两次是作者成年时期看的戏,还有一次是作者少年时期看的戏。那么学生要读什么呢?读作者三次看戏的不同情境、经历、心情以及戏的形式和内容等。那么在阅读过程中要“思”什么呢?文章中有众多可以思考的地方,比如《社戏》中隐藏着什么样的人情、社会与环境,作者想通过三次观看社戏的经历表达什么?成年时期的前两次看戏展现的是当时社会的丑恶与庸俗以及自私冷漠的人际关系,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少年时期在鲁镇看的社戏。那时候有美丽的环境、美味的小吃以及美好的生活和人情,作者看戏的经历是无比幸福欢乐的。比如文中对“捉蚯蚓”“钓虾”“喝豆浆”“去赵庄看戏”等事件的描写,以孩子的姿态和眼光描述与表达,让人不禁与前文对比起来,体会到社会的美与丑、人情的真与假。那么“达”什么呢?《社戏》是小说文体,具有极强的艺术特色。文章构思巧妙,结构严谨,对比强烈,其中对景物、人物、对话等内容的写作手法都需要仔细品读、掌握和运用。此外,少年看戏部分的内容精彩丰富,仍需要反复精读与品味,体会文章的艺术特色,进一步思考,从中受到启发,学会珍惜眼下和平美好的生活。

(3)“读思达”教学法在状物类记叙文中的应用

状物类记叙文通常以动物、植物等特定事物为写作对象,从不同的形态下事物的形象以及不同角度对事物的理解,一方面展现事物的形态,另一方面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观点。此外,该类记叙文还通常借物喻人,或借物喻事,为文章赋予了更加深厚的内涵。“读思达”教学法在状物类记叙文中如何运用呢?

以《猫》一课的教学为例。在阅读这篇文章时,有些学生分不清文章究竟是散文还是小说。其实这正是该篇文章的特色之处,《猫》这篇文章是小说,但又不似小说,正是小说的超高境界的表现。那么学生要“读”什么呢?可以读文中的语言描写,琢磨文中的写作手法、句式、词性等。那么思考什么呢?文中写了“我家”养过的三只猫,都以悲剧收场,多处句子与词语都值得细细推敲。比如第一只猫死亡后,作者的态度是感到一丝心酸,然后表示不要紧;第二只猫在丢失之后,作者写到“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而当第三只猫死亡后,作者的态度是“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三次养猫的经历,同样的结局,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态度?细究下去,或许第一次作者觉得猫的生命本就脆弱,大不了再重新养一只;而第二次作者不仅表现的是对夺猫者的愤恨,还暗含了一些观点:既然养了猫,却没能看顾好它,此时的猫就像一个被人贩子偷走的小孩,由此使作者产生自责感;第三次作者因为冤枉了自家的猫,因此在猫不幸死亡之后,深陷情绪与精神的折磨,而此时在作者心里猫已经不是一只宠物了,而是一个人,是作者的家人。文章看似写猫,实则是在发表对生命的尊重与负责;并以猫暗喻人和社会百态。那么通过这篇课文,学生学到了哪些表达方法呢?对小说类、故事类文章的写作,学生可以学到写作情节的巧妙设计与安排,以及伏笔的埋设与呼应,这也是小说写作的重点要素。除了以动物为写作对象的状物类记叙文之外,初中语文课本中还有描写植物、建筑物等特定事物的课文,学生都可以按照“读思达”的方式,了解文章内涵,学习文章的表达方式。

(4)“读思达”教学法在绘景类记叙文中的应用

绘景类记叙文多以借景抒情的方式描写,在写作形式上散文居多。该类记叙文强调空间层次感,对观察和描写具有更加细致的要求。此外,还强调动静结合,避免文章过于单调和平直。绘景类文章最终要做到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效果。那么“读思达”在绘景类记叙文中如何运用呢?

以《济南的冬天》一课教学为例。这篇课文充满诗情画意,通过描写济南小山村冬天的景色,抒发作者对济南冬天、对祖国故土的喜爱之情。因此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可以将“读思达”结合起来进行学习,即阅读文章的语言描写,思考其中蕴含的作者情感,学习文中的写景艺术。比如,文中蓝天、白雪、绿植等内容与前文联想中的灰色在颜色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将济南秀美的冬景形象地勾勒出来。此外,整篇文章给读者的感受就像是站在高处俯瞰济南的村庄一样,这也是文章的绝妙之处,与中国的山水画绘画方法异曲同工。比如,在写“雪”部分内容时,作者不仅有层次地展现了山上、山尖、坡上、山腰的雪景,还分别用“青黑”“白花”“银边”“带水纹的花衣”以及“粉色”为画面“染色”,仅仅通过这样一个小片段,就将济南山村的冬景展现得淋漓尽致。此外,在这一段落中,“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以及最后一段中“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等多处拟人和比喻的描写,让整幅画面瞬间灵活起来,极具动态感。《济南的冬天》相对来说是一篇易读、易懂的课文,也是绘景类记叙文、借景抒情类散文的代表作。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从不同艺术角度欣赏这篇文章,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审美与鉴赏能力。

3.结语

综上所述,在不同类型的初中记叙文教学中,“读思达”教学法的运用与作用既有共通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符合初中记叙文的学习,具有各自的特点与亮点。此外,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仍需进一步深挖“读思达”教学法的内涵与意义,设计更加高效、高质量的语文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其作用,在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从而促进教学效率、质量的不断提升,推动初中语文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敏.语文学科中“读思达”教学模式的校本应用与评价标准分析[J].考试周刊,2021(96).

[2]潘元鑑.“读·思·达”在语文学科问题解决教学中的研究策略[J].天津教育,2021(23).

[3]王天吉.初中语文记叙文读写结合教学方式及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2020(23).

[4]张荣丽.对“读思达”教学法的思考和实践[J].武夷学院学报,2020(06).

[5]辛娟.部编版初中语文记叙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J].新智慧,2019(35).

猜你喜欢

读思达记叙文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记叙文阅读专练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如何写好记叙文
“读思达”教学法的数学学科实践
浅谈“读思达”教学法之思与行
营造“六和”数学课堂 彰显“读思达”魅力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