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都的秋》悲凉的五副面孔

2023-06-04曹玉萍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故都的秋秋蝉秋景

曹玉萍

《故都的秋》是一篇颇具特色的写景抒情散文,全文以“悲凉”为基调建构了五幅秋景图。研究该散文者,大多立足于“清”“静”“悲凉”的文眼笼统地解读五幅秋景图,而忽视“悲凉”在五幅秋景图之间的层次关联。深入文本分析可以发现,“秋晨院景图”的悲凄味、“秋槐落蕊图”的悲郁味、“秋蝉残鸣图”的悲悯味、“秋雨话凉图”的悲哀味与“秋日奇果图”的悲怆味,展现了“悲凉”的不同面孔。郁达夫建构了五幅秋景图,展现了北国浓烈的秋味,表达了对故都深切的感情。

在中华文库中,郁达夫的写景抒情散文《故都的秋》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他通过对故都北平秋意的刻画,描绘了五幅秋景图,流露出眷念故都和热爱祖国之情。在历来的文本解读与教学中,众多学者与教师大多立足于北国之秋“特别地”“清”“静”“悲凉”的特点,笼统地解读五幅秋景图。其中,对于这五幅秋景图的“悲凉”解读,黎宗泽、童志斌和祝彬彬等人联系生命在秋季由盛转衰进行分析,吴伦伯、高莹徽等人结合时代背景并联系郁达夫的文艺观进行分析,还有赵玉红、辜玢玢、邱英杰等人从东洋的物哀美学和西洋的颓废美学对“悲凉美”进行探究。但是,对于这五幅秋景图的“悲凉”的解读,欠缺逐一细致的论析。基于文本分析可以发现,“秋晨院景图”的悲凄味、“秋槐落蕊图”的悲郁味、“秋蝉残鸣图”的悲悯味、“秋雨话凉图”的悲哀味与“秋日奇果图”的悲怆味,体现了不同程度的“悲凉”,由浅入深地展现了“悲凉”的不同面孔。

一、第一副面孔:秋晨院景图的悲凄味

郁达夫开篇便说自己喜欢秋天,但在南北之秋的对比中,他更偏爱北国“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之秋,他更愿意“饱尝”故都全开、全醉的秋味。郁达夫对北国之秋的“赏玩”和“领略”便具体表现在第三至十一自然段的五幅秋景圖中。

在第三自然段中,郁达夫先从北国的著名秋景写起,再描写不出门随处可见的秋意。一些一线教师和学者们便根据“早晨”“院子”等词将其命名为“秋晨院景图”,如浙江省新昌中学的王春惠老师。对这幅秋景图的“悲凉”解读,在他们的教学设计中主要关注“破屋”“破壁腰”和“朝荣”等词传达的衰败之感。这样基于文本语言对“悲凉”的理解的确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够准确和深入。笔者以为,秋晨院景图的“悲凉”感体现在整个凄清萧条的环境氛围中,是一种“悲凄”的情味。

秋晨院景图的悲凄味主要指向凄清萧条的环境和寒凉怅惘的心境。先从秋晨院景图的意象选取上看,“碧绿的天色”写出了青天下的空旷感;“破屋”“破壁腰”描绘出苍凉、萧瑟之感;“蓝白的牵牛花”写出了冷色调的淡雅素丽,传达出一种凄清感;“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疏落的秋草”还传达出了凋零、颓败之感。因而,秋晨院景图整体上构造出一种凄清萧条的环境。

而这凄清之景正是北平初秋的缩影,让人感到寒凉,心生怅惘。结合郁达夫的《故都日记》来看,1934年8月16日中谈道:“今天是双星节,但天上却布满了灰云。晨起上厕所,从槐树荫中看见了半角云天,竟悠然感到了秋意,确是北平的新秋……接人间世社快信,王余杞来信,都系为催稿的事情,王并且还约定于明日来坐索。”在17日中记道:“晨起,为王余杞写了二千字,题名为《故都的秋》。”由此可见,《故都的秋》是郁达夫于16日晨间对北平秋意有感而来。其中,再结合秋晨院景图的意象对比来看,他对该图的建构便是在槐树荫里看天而产生的审美置换。《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对北平初秋的描写,加之他还实现了由南入北的地域跨越,生理上便自然能感知明显的凉意。在这凄清冷落的秋晨院景图中,郁达夫泡着“浓茶”,在槐树叶底“细数日光”,在闲适中沉静与品味,浓茶苦涩似心境厚重且怅惘;再联系到“朝荣”早晨开放,午后萎蔫的生命周期,惆怅便油然而生。因此,秋晨院景图具体传达的便是悲凄味,展现出“悲凉”的第一副面孔。

二、第二副面孔:秋槐落蕊图的悲郁味

从秋晨院景到秋槐落蕊是郁达夫从环境的整体渲染到秋意的局部刻画。在第四自然段中,一些学者和教师们便根据“槐树”“落蕊”等词将其命名为“秋槐落蕊图”。其中,樊莹玉老师对“悲凉”的解读主要聚焦于满地无声无味的落蕊,以落蕊是生命衰败的象征分析出伤感之情。另外,学者燕淑梅还从郁达夫内心的落寞之感出发,联系“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意境来解读秋槐落蕊图的“悲凉”。这样从生命感伤和落寞心境来解读“悲凉”固然可以,但不够充分。

郁达夫对秋槐落蕊图的建构仅是为了抒发“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的感叹?显然不是。郁达夫在秋槐落蕊图中的“悲凉”书写是深沉厚重的,笔者以为是一种“悲郁”味。“悲郁”的“郁”字指向郁达夫心中积聚的思绪,是指他心境的沉重。郁达夫在秋槐落蕊图的建构中,先从视觉写满地落蕊,再从听觉和嗅觉写落蕊无声无味的特点,最后从触觉写极细软的落蕊。在这多感官调动下,他感到“细腻”“清闲”,竟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落寞”之感便源于他忧郁的心境。

一方面,作为古典文人的郁达夫有着浓厚的悲秋情结。中国文人从宋玉开始就定下了悲秋的调子。在历史的洪流中,无数骚人墨客把秋放在愁绪中,诉说苦闷怅惘。林黛玉葬花词的“已道秋风愁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就是把秋愁当作一种人生的悲苦来抒写的一例。郁达夫的悲秋愁绪可从他的旧体诗中窥见一斑。比如《题剑诗》中:“秋风一夜起榆关,寂寞江城万仞山。九月霜鼙摧木叶,十年书屋误刀环。”由秋天的肃杀引发感伤国事的悲情和未能赴前线杀敌的愤懑。

另一方面,结合动荡的时代背景来看,作为爱国文人的郁达夫心中积郁愁苦。1934年的北平时局动荡,丧失国都地位的北平笼罩在南京国民政府的白色恐怖统治之下,加之受到日军的侵华渗透,知识分子居无定所,深感彷徨。于郁达夫而言,他的大儿子于1927年夭折于北平,之后他辗转于上海、杭州各地。如今重回故地的他发现文化聚萃的北平已是物是人非,心中自然忧郁。他在1934年8月15日的《故都日记》中这样记载道:“略问故人生前身后事,为之凄然。”旧地重游的他与故人的三言两语间感到北平已是时过境迁。但紧接后文又记道:“卖旧书之伙计某,还记得我十年前旧事,相见欣然,殷殷道故,象是他乡遇见了故知。”由此可见,时过境迁的北平却仍遗留有他的故事,又让他心生慰藉。北平的时局在变,但动荡的北平还承载了他的诸多回忆。郁达夫在另一篇散文《北平的四季》里,用四季的琐事杂忆来“聊作对这日就沦亡的故国的哀歌”。所以,将北平视为第二故乡的郁达夫,面对这日渐没落的旧都城,他脚踩满地蕊,心中万般愁。秋槐落蕊图便传达了一种悲郁味,展现出“悲凉”的第二副面孔。

三、第三副面孔:秋蝉残鸣图的悲悯味

自古逢秋悲寂寥,除了残花落蕊,“寒蝉凄切”也是文人悲秋情结的表现方式之一。宋代柳永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雨霖铃》)来烘托离别的凄惨;魏晋陶渊明以“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己酉岁九月九日》)来书写暮秋的凄凉;杨万里还以“蝉声无意添烦恼,自是愁人在断肠”(《听蝉》)来解释秋蝉与悲秋之间的关系。文中第五自然段便是对秋蝉的描写,以王安逸为代表的一线教师便根据“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将其命名为“秋蝉残鸣图”。对于这幅秋景图的“悲凉”解读,在他们的教学设计中主要在于分析生命委顿前秋蝉凄惨的叫声。笔者认为这样解读秋蝉残鸣图的“悲凉”味,不够全面,忽视了郁达夫对秋蝉的欣喜、爱怜之情。综合本段分析,笔者以为秋蝉残鸣图是一种“悲悯”味。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郁达夫由“衰弱的残声”刻画出凄惨而低沉的北方蝉鸣,由“嘶叫”一词写出绵绵不绝的蝉响,展现了寒蝉凄切的悲凉。但在南北秋蝉的对比中,郁达夫用“非要”一词,还写出了北方秋蝉之多,多得像“家虫”。他对聒噪凄厉的蝉声并不厌烦,相反,每年到了秋天,身在南方的郁达夫还总会想起“西山的虫唱”,可见他对北国虫鸣的怀念与喜爱。秋蝉残声是北国之秋的“特产”,郁达夫将蝉鸣形容为“啼唱”,将秋蝉比喻为“家家户户养在家里的家虫”。秋蝉发出清脆衰弱的嘶鸣声,这是它对生命最为诚挚的告白,但郁达夫并未借机抒发一泻千里的秋思,而是在欣赏一首由秋蝉演奏的乐曲。郁达夫把秋蝉比作“养在家里的家虫”,一则是为了突出数量之多,另则还流露出怜悯之情。“养”需要悉心地抚育,“家虫”是备受呵护的,而拥有短暂生命期限的秋蝉并非是“家虫”,也终究要独自面临大自然的严酷法则,不禁使人心生怜悯、同情。所以,郁达夫对秋蝉残鸣图的建构便是以“悲凉”为基调,悲中生怜,传达出一种悲悯味,展现了“悲凉”的第三副面孔。

四、第四副面孔:秋雨话凉图的悲哀味

如果说秋蝉残鸣图是悲物,那么秋雨话凉图便是悲人、悲己。郁达夫先在南北秋雨的对比中,突出北国秋雨“奇”“有味”“更像样”的特点,接着由此刻画了都市闲人在雨后桥影中闲谈的片段。一些学者和教师根据文章第六至十自然段中的“秋雨”这一核心意象,再结合“互答”说“凉”等词,将其命名为“秋雨话凉图”。其中,对于该图的“悲凉”解读,方永梅老师主要关注于气候变化带来的秋凉和闲人话凉的心境。学者王永建还从缓慢悠闲的语句背后解读出怯弱麻木的众生相,并认为这是郁达夫感到悲凉的根源。这些解读的确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够充分,笔者以为秋雨话凉图是一种“悲哀”味。

首先,北方秋雨给生理上带去明显的凉意。“灰沉沉的天”,“忽而”凉风后,便“息列索落”地下雨,这既表明雨量大,也写出雨下得突然、透彻。雨后天晴的“都市闲人”需要加上“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气温的骤降使得凉意渐浓。其次,由生理的感知诱发“闲人”的自我哀叹。由青衣夹袄的着装、“咬着烟管”的动作和“缓慢悠闲”的声调,我们可以将“都市闲人”定位于北平的老年人。他们面对秋逝冬来,畏惧寒冬,面对秋季带给生命的重压,难免不担忧哀叹。“‘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这“了”字尾音一拖,哀叹味便出来了。

最后,于郁达夫而言,慨叹韶光易逝,自我感伤哀叹。1933年到1936年间,面对国民党不断制造的政治高压,郁达夫不得不辗转各地,以游山玩水排遣现实的苦楚。生逢乱世,38岁的郁达夫救国无门,内心不免悲痛哀伤。秋逝冬来,一年即将过去;“旧梦豪华已化烟,渐趋枯淡入中年”,人到中年的他,也哀叹光阴易逝。所以,秋雨话凉图具体传达出一种悲哀味,展现了“悲凉”的第四副面孔。

五、第五副面孔:秋日奇果图的悲怆味

紧接秋雨话凉图,文章第十一自然段郁达夫主要描写了北方的果树。“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郁达夫在第五幅图的开头,承接“下得奇”的秋雨,点明北方的果树也算一种“奇景”。一些学者与教师如陈晓翠、张麒麟等人,结合枣树的生长环境以及枣子的形态、颜色和成熟过程,将其命名为“秋日盛果图”或是“秋枣丰收图”等。但笔者以为命名为“秋日奇果图”会更贴合文意。先从该图的核心意象上看,郁达夫除了写北国“第一奇景”的“秋枣”,还写有柿子和葡萄,所以,用“秋果”来命名更全面。其次,就本图的画面特点而言,用“奇”也比“盛”更贴切。一方面承接“下得奇”的秋雨,另一方面“奇”字更能表达出郁达夫对繁盛易逝的感伤,使得五幅图的“悲凉”感一气贯通,层层递进。所以,笔者根据本图所刻画的核心意象、画面特点等词语进行组合,认为第十一自然段命名为“秋日奇果图”会更好。

对于这幅秋日奇果图的“悲凉”分析,唐耀老师主要将“枣树”意象与另一篇散文《一个人在途上》对照解读,由郁达夫对爱子龙儿的哀思分析悲凉。这样解读固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并未综合把握这幅秋日奇果图的全貌。郁达夫在秋日奇果图中的“悲凉”言说,不仅有对爱子的哀思,还蕴含着秋逝冬来,对寒冬至、枣叶落的悲苦之情。在秋雨話凉图“悲哀”味的基础上,笔者以为秋日奇果图的“悲凉”味更深,是一种“悲怆”味。“怆”字本义指心受创则怆,怆然就是形容心中的凄怆悲伤。

秋日奇果图的“悲怆”味除了郁达夫对爱子的怆思,还有对繁盛易逝、秋逝冬来的怆痛和对生命的感悟。以北方的枣树为例,无论在“屋角”“墙头”还是“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顽强地长大结果。但即使这样蓬勃的生命力,在短暂的“七八月之交”后也会被笼罩在“尘沙灰土的世界”里,郁达夫眼前满树茂盛的果实便是秋天的最后落幕。眼前景象越是美好,消逝后就越使人怆痛,秋逝冬来这是大自然的法则,也是生命的最终姿态。结合郁达夫另一篇散文《北平的四季》来看,他写道:“北平自入旧历的十月之后,就是灰沙满地,寒风刺骨的节季了,所以北平的冬天,是一般人所最怕过的日子。”可见,北平的冬季不仅会带来严寒的苦楚,还有对生命的重压。因此,面对清秋佳日将转入凛冽寒冬,郁达夫发出了“GoldenDays”的感叹,用黄金的贵重去赞叹金秋的宝贵。可金秋终究是留不住的,生命也必须面临寒冬的考验。秋果即便再盛也是繁盛易逝,丰收之后的万籁俱寂,对比之下是一种彻骨的悲凉。

可见,郁达夫对眼前秋日奇果的赞叹背后隐含着无尽的怆痛,所以秋日奇果图流露出一种“悲怆”味,使得文章的“悲凉”感达到顶峰,展现出“悲凉”的第五副面孔。

在写景抒情散文《故都的秋》中,郁达夫通过建构五幅北国秋景图,展现了故都的清秋景色,并对故都酣畅、浓烈的秋味流露出真挚的钟爱之情。郁达夫对五幅秋景图的构造不是随意铺排的,对于“悲凉”的书写,在秋景图中展现了五种不同的面孔。由秋晨院景图的悲凄味,到秋槐落蕊图的悲郁味,再到秋蝉残鸣图的悲悯味,后到秋雨话凉图的悲哀味,最后到秋日奇果的悲怆味,“悲凉”的程度逐渐深入,情感逐渐浓烈。郁达夫在秋景图的描写后,便展开了议论和抒情。在反驳批评家的论述中,他立足于古今中外最高点赞美北国之秋。在南北之秋的类比后,他起誓折寿留秋,抒发了对故都深沉的爱。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故都的秋秋蝉秋景
摄影·美好安徽
村口那座山
秋蝉礼赞
秋景
蚂蚁和秋蝉
画秋天,写秋景
让人痴迷的瑰丽世界
秋蝉
由《故都的秋》谈高中散文教学思路
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