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盲盒游戏,激发活动兴趣
2023-06-03唐雯
唐雯
基于幼儿的认知发展和年龄特点,学前期的数活动需要引导幼儿在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个别化学习活动的数学区中,活动材料支持幼儿通过摆弄、操作、探索等途径获得建构经验,激发幼儿对数活动的兴趣。但在活动过程中,有的幼儿参与数活动的持久性不强,有的幼儿对活动材料不感兴趣。对此,上海市徐汇区瑞德幼儿園在对中班幼儿观察、分析、支持的基础上,结合热门话题“盲盒”,思考数学区的新玩法。
盲盒游戏诞生
自由活动时,恬恬对贝贝说:“看,我画了很多盲盒,你想要抽哪一个?”一时迎来众多小伙伴,佳佳高兴地大叫着:“我抽到了一朵小花。”……一会儿第一批盲盒抽完了,恬恬又打开画本继续创作。每天他们都乐此不疲 地画着有趣的物品,玩着抽盲盒的游戏,兴趣浓厚。于是我想:幼儿这么喜欢玩这个游戏,是否可以将其运用到抽象的数学区呢?
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来获取经验,于是我设计了一个大“盲盒”主题,盲盒中有各种数经验,比如,集合、排序、对应、分类、数序等,盲盒中的任务卡按照不同星级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以抽取、完成任务来丰富幼儿数活动的内容。当盲盒投放到数学区,幼儿们非常喜欢,抽了一个又一个。渐渐地,我发现他们每抽出一个任务卡,看见是自己“完不成的任务”便会丢到一边,再去抽取下一个。比如,有的幼儿不停地抽不同的盲盒,直到抽到能完成的任务为止。我开始反思:幼儿更喜欢“抽”盲盒这个动作,而不是完成任务。
盲盒游戏变身
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具体形象,对事物的理解力逐渐增强”。原来,我忽略了不同幼儿发展中的不同能力层次,提供的活动材料千篇一律,有的幼儿还没有形成扎实的数学基础,有的幼儿可能早已掌握,而未能针对性地提供材料让幼儿操作,往往是事倍功半。于是我将大“盲盒”调整为三个不同星级的“盲盒”,让幼儿在材料的操作中,从自身行为体验潜在的数学点,同时根据活动的实际情况调整任务卡的难度,以实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如何让幼儿了解已有的数经验?一是鼓励他们从易到难依次完成“盲盒”任务,以便了解自己的星级;二是增加验证环节。活动调整后,我发现幼儿参与的时间变长了,但也有急躁的幼儿直接翻看任务卡答案,缺少思考这一关键步骤。
盲盒游戏三升级
“盲盒任务完成后,还能怎么玩呢?”我与幼儿展开了新的讨论。有的幼儿说:“盲盒里会有隐藏款。”有的幼儿说:“我想要给好朋友出任务。”隐藏款能引发幼儿的另一层思考,于是我将任务卡的验证提示进行了升级,让幼儿完成新的探索任务,从而获得答案。例如:盲盒中的排序任务是ABCABC……之后的答案是什么呢?翻开验证提示:“在美工区的主题背景中可以找到答案”。而答案需要在寻找、观察、对应的过程中获得,这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数的探究兴趣。
中班幼儿喜欢承担一些小任务,并尝试做简单的计划;喜欢运用绘画等方式表现观察到的事物和想象。在数学区中,我投放了纸、笔、空白任务卡及纸盒,让幼儿自主创作与想象,为同伴制作盲盒,任务卡中的任务及验证结果也由他们的已有经验表征。幼儿在实际出题、做任务中逐步养成思考、判断、探究的学习习惯。
在与幼儿的沟通过程中,我还设置了盲盒奖励机制,比如用点读笔录下寻找奖励的任务“在玩具柜第×排第×个有份新玩具,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玩”“给自己盖上一个最棒的章,它在柜子第×层第×格”……多兴趣、多挑战、多体验,渐渐地,幼儿不再见“数”就逃,数学不再是枯燥的活动。当幼儿对数的理解更扎实,兴趣也就融入生活的各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