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在融媒体时代的应用
2023-06-03史玉江缪文琴
史玉江 缪文琴
摘 要: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创新报道方式促进了媒介的融合发展。本文借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的冷、热媒介以及“媒介即人的延伸”理论,试析新华社“融屏”系列作品与央视的数字主播小C在“两会”期间出彩的原因,同时,笔者结合融媒体时代背景,总结了该研究方式的优势与不足,旨在为从新闻传播视角研究融媒体技术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媒介技术;“媒介即人的延伸”;数字主播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3)03-0046-04
一、引 言
1964年,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提出了“媒介即人的延伸”理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胡泳教授在《理解麦克卢汉》中认为,我们很难理解麦克卢汉的理论,他的理论“让人猜不透、想不清楚”,只能是处理他的理论[1]。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金兼斌教授认为,在某种意义上,麦克卢汉的“媒介”可以是一切具有承载和孕育功能的平台或载体,包括平台的技术架构和运行法则[2]。浙江大学数字沟通研究中心黄旦教授提出,媒介对人的感官乃至人的塑造,这是麦克卢汉媒介研究的重大贡献[3]。本文借用麦克卢汉的理论,选取了央视网和新华社有关“两会”融媒体系列作品作为研究对象,试析媒介技术如何延伸人的感官。
央视网借助数字主播小C打造了《两会C+真探》节目,截至2022年,数字主播小C的微博账号拥有粉丝132.5万,微博话题#两会C时刻#话题总览量达1660万,在《两会C+时刻》系列访谈节目中,“虚拟主播”小C还“云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
新华社早在2020年就成功推出了“同屏”访谈, 2021年又推出全球首个5G沉浸式跨屏多地访谈,2022年升级为“融屏”访谈,实现了访谈嘉宾与主持人异地“融屏”的画面。此外,融屏技术助力“天地融屏”,“天地融屏:王亚平代表在太空讲述履职故事”全网综合搜索量达上亿次。
二、跨屏技术对媒介环境的影响
麦克卢汉认为: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随之会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世界。说起跨屏,以往的认知是人的视线转移,即视线从一块屏幕转移到另一块屏幕,同一内容可以在不同的屏幕上被人看见,比如,将视线从电脑屏幕转移到手机屏幕或者LED大屏上。谈及主持人,观众的印象通常是主持人在固定场所播报新闻,他们是舞台节目、电视节目的主导者。近年来,跨越屏幕屏障技术逐渐突破瓶颈,融媒体产品也随之实现了无障碍传播,多地跨屏访谈和数字主播小C的“云访谈”案例,均验证了数字技术支持下跨屏访谈的稳定性。
与此同时,技术升级在一定程度上能吸引大众参与媒介活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较2021年12月新增网民1919万[4]。大众媒介所显示的,并不是受众的规模,而是人人同时参与的事实[5]。笔者认为,在技术与大众充斥的热媒介环境中,急需冷媒介对此进行降温,从而保持媒介环境的整体性与平衡性。
(一)媒介环境要恒温
“每一种文化、每一个时代都有它喜欢的感知模式和认知模式,所以,它倾向于为每个人、每件事规定一些受宠的模式。”麦克卢汉认为“热媒介具有排斥性,冷媒介具有包容性。”近代,电力技术逐渐替代印刷术,技术之间的竞争助力社会快速发展,媒介环境日益“升温”,而热媒介的过剩必定会出现具有“降温”作用的冷媒介,这种结果导致:人们越来越热拥“沉浸式”的生活状态,例如,沉浸式游戏、沉浸式化妆、沉浸式体验等。麦克卢汉认为,清晰度低并且要求大众深度参與的一类媒介为冷媒介,它为受众填补缺失、模糊的信息,调动了二次甚至多次创造的能动性,因此,本文将案例涉及的媒介技术分类为冷媒介范畴。
(二)技术托底“地球村”
2020年“两会”前,新华社运用5G全息互动采访系统,对武汉、广州和昆明的全国人大代表进行了影像采访,并将影像实时传播到新立方演播室内,从而实现了异地“同屏”对话。5G沉浸式多地跨屏访谈证明,将前沿技术引入新闻生产可以有效扩展新闻的应用场景,能够提高新闻产品的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实现技术、内容和创意融合“进化”,从而使新闻样态不断突破,真正做到“跨”屏传播[6]。2021年,新华社运用“跨屏”技术将访谈嘉宾的影像和其所在周围环境投影在演播室的大屏幕上,改善了过往存在的色差、音视频卡顿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主持人通过手指滑动地球的创意,营造了沉浸氛围。2022年,新华社运用“融屏”技术,使主持人“出现”在访谈嘉宾所在的环境中,实现了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同时空跨越。
数字主播小C作为元宇宙时代的全能主播,跨越了屏幕障碍,以虚拟身份采访人大代表,实现了资源整合、深度融合。《两会C+真探》和《两会C+时刻》等节目采用了直播的形式,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障碍,让观众能够实时参与访谈。因此,笔者认为,人作为一种特殊媒介已不再遥不可及。
三、“身心”整合提升体验
技术的影响不是发生在意见和观念的层面上,而是要坚定不移、不可抗拒地改变人的感觉比率和感知模式。电力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得到了延伸,以至于能拥抱全球。媒体通过技术直击现场,使大众通过屏幕身临其境般地感受虚拟3D立体维度中的新闻事件,这印证了麦克卢汉所言的“媒介即人的延伸”。技术的发展将人的感知从物理空间转换到虚拟空间,大众可产生身体也随之转换的在场感;反之,将数字主播置身于现实空间进行现场采访,赋予数字主播人的感知,自由与访谈嘉宾对话,能够弥补真人采访跨时空的弊端。
(一)位置整合
麦克卢汉提出的“地球村”是一个整合模式的世界。新华社一次次跨越传播屏障,不断消解时空差异,让人们在3D立体维度中身临其境地感受新闻事件。融媒体时代有技术融合、数据融合、文化融合以及经济融合等,其中,最为突出的技术融合能够依托技术获得一个完整、连通的世界。
世界在技术的整合下最后都将实现同时空运行。电力技术将远在他方的场景通过屏幕展现在我们眼前,新华社借助全息影像、VR、AR、MR等技术跨越屏幕障碍和时空距离进行沉浸式访谈,从“同屏”“跨屏”到“融屏”,将千里之外的嘉宾“邀请”到演播室,同时,也可以将主持人瞬时“派遣”至嘉宾所在的环境中,不受时空限制,与嘉宾实现裸眼3D的沉浸式对话。这项技术相比于之前隔着屏幕的交流更具有现场感、真实感。通过跨屏技术,将人物、人物周围的环境、人物的动态化场景整合在一起,适度地关闭部分“感知”,使一些感知发生移位,营造一种在场感。网友直呼“国社神器,牛!”“科技改变世界”“沉进去,就不想出来了”,以表达对这一系列节目的喜爱。
(二)感官整合
一切媒介作为人的延伸,都能提供转换事物的新视角和新知觉。吴瞡薇、曾国华和吴余劲认为,麦克卢汉强调技术在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这一机械化的传播过程中,狭义层面上人的主体性消失,媒介成为了人的延伸[7]。技术使人的感知系统不再偏重于视觉,而是更加侧重身心的投入。大众更加关注自身的心理情感需求,在现实与虚拟交互下,大众将会调动更多的感官,情绪也随之调动[8]。因此,媒介技术不再只依赖于一种感官体验,而是包括视觉、听觉、触觉以及感情的“全身心”投入。
数字主播小C拥有真人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能够自如地与访谈嘉宾交流,同时她精致的妆面、甜美的声音、曼妙的身材和得体着装也为节目吸引了不少粉丝。在其新浪微博账户资料中可见,她出生于2000年12月1日,官方认证为央视数字主播。2022年3月15日,央视在全网推出了《小C出道周年记》,以视频方式呈现小C在“任职”期间的工作履历。央视将数字主播小C完全真人化打造,塑造亲民的形象,小C在与嘉宾交流时保持倾听状态、伴随点头等肢体动作,能够拉近与观众的心理距离。
媒介技术延伸了大众的视觉和听觉,这不仅仅局限于看到和听到的具体内容,而是没有了时间的延迟、无需身体的移位,开拓了大众对视觉范围和听觉范围的认知。因为没有一种媒介具有孤立的意义和存在,任何一种媒介只有在与其他媒介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自己的意义和存在价值[9]。多语言符号让互联网不再局限于对信息的简单陈述,而是营造出360度的全方位立体情境,用户仿若置身现场,同时也为客观真实地传达信息提供了更多可能[10]。新华社和央视跨越屏幕障碍,整合文字、声音、人影图像等内容,为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的体验。
四、小故事展现宏大主题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认为,媒介研究要考虑“内容”。跨屏技术作为一种创新媒介,其内容不仅要切合时代背景,贴近民生,更要保持内容生产优势,需要从主题和内容故事化入手,坚守“内容为王”。
(一)切合时代主题把握大众需求
在选题策划、创意设计和渠道运营等环节精心策划,反复设计打磨,体现时度效要求,为全国两会营造了良好氛围[11]。2020年,新华社“同屏”采访了致力乡村振兴奋斗一线的程桔,脱贫攻坚代表、村党总支书记罗阿英,从抗“非典”到战“新冠”的一线医生蔡卫平;2021年全球疫情形势严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华社“跨屏”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审判庭庭长陈海仪,“打麦地里走出来”的全国政协委员马传喜;2022年新华社“融屏”采访了中国首位“太空教师”、首个进驻中国空间站的女航天员王亚平,云南省生态环境厅驻大理州生态环境监测站副总工程师杨晓雪,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萍聚工作室党支部书记。
从这三年的访谈选题中可以发现,新闻选题要紧抓社会热点,从宏观角度让大众了解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生态治理、科技发展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一方面,要明确新闻的对象是大众,要从大众的需求出发适当选择主题;另一方面,要响应国家政策,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媒体人的嘱托,为媒介深度融合助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做好宣传工作。
(二)借助新技术,为故事赋能
借助于新技术,让小故事体现宏大主题,让新媒介赋能宏大主题。张建中,艾思特·凯西娅·索普(2021)提出沉浸式新闻要从故事入手[12]。如今,我国已经将大型会议和重要事件报道与VR、AR、MR等紧密结合,例如,《AI主播看两会》《XR看报告:绘景未来》和《“冠”察两会》等。
自媒介融合开始,各大媒体都开始变换思维,突破二维平面建立三维立体式传播矩阵,挖空心思让观众全身心地投入到虚拟场景中感受“现场新闻”。例如,数字主播小C的《两会C+真探》系列节目,第一期访问人大代表梁倩娟,通过梁倩娟讲述如何带着百姓从乡间地头到如今致富的故事。2022年,《两会C+时刻》解读了《中国科技跑出创新“加速度”》《中国发展机遇带你一“碳”究竟》和《数字主播“沉浸式”解读中国经济》等前沿发展故事。媒介技术的成熟使故事的场景构建和场景化传播都变得更加顺畅,不再让融媒体产品停留在炫技阶段,而是逐渐走向内容深挖、追寻艺术化美感呈现等阶段,也为“两会”期间的政策性信息提供了广阔的传播舞台,促进了媒介融合向纵深发展。
五、结 语
在媒体智能化迈向技术升级的过程中,媒体人应增强技术研发的敏锐性责任感,不断探索媒介技术在新闻制作中的运用,用主流媒体的榜样力量驱使融媒体产品不断更新、传承性发展,从而助力融媒体产品向纵深发展。将新技术视为一种新的媒介,从媒介视角观察技术对新闻报道的作用,新华社和央视网等跨越屏幕访谈,在“两会”期间发挥了主流媒体在技术和内容方面的引导作用。笔者认为,今后可从量化分析入手,将部分特点数据化,将技术视为媒介来研究融媒体作品的特点,一方面可以扩大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视角,加大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另一方面将有利于新闻传播学学者了解先进数字技术,从而为创新传播技术出谋划策。
参考文献:
[1] 胡泳.理解麦克卢汉[J].国际新闻界,2019,41(1):81-98.
[2] 金兼斌.对麦克卢汉《理解媒介》的理解[J].青年記者,2021(7):48-49.
[3] 黄旦.延伸:麦克卢汉的“身体”———重新理解媒介[J].新闻记者,2022(2):3-13.
[4]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n4/2022/0914/c88-10226.html,2022-08-31.
[5]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6.
[6] 齐慧杰,高熹,何强.“跨”屏传播,怎么来真的?———以5G沉浸式多地跨屏访谈为例[J].中国记者,2021(4):18-20.
[7] 吴瞡薇,曾国华,吴余劲.人类、技术与媒介主体性———麦克卢汉、基特勒与克莱默尔媒介理论评析[J].全球传媒学刊,2019(6):3-17.
[8] 常婉昕.5G技术下媒介的变革和影响[J].采写编,2020(5):8-9.
[9]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56.
[10] 陈海军,王竞宇,张瑞清.互联网语境下“媒介是人的延伸”再思考[J].青年记者,2021(6):31-32.
[11] 齐慧杰,高熹,何强.“跨”屏传播,怎么来真的?———以5G沉浸式多地跨屏访谈为例[J].中国记者,2021(4):18-20.
[12] 张建中,艾思特·凯西娅·索普.今日美国报的沉浸式新闻报道创新[J].青年记者,2021(3):103-104.
[责任编辑:李慕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