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选项制”建设实践研究
2023-06-03杨闯建史维田小静
杨闯建 史维 田小静
摘 要:運用扎根理论,引入华东交通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教改实践案例,针对访谈内容和教案“思政点”,依次采取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进行核心范畴的提炼与分析。研究表明高校体育选项课程思政实践具有项群化的典型特征,由此验证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选项制”建设实践,包括专项技能、健康第一、心理支持、体育精神4大核心范畴,并与新时代学校体育“四位一体”新目标高度一致,说明新时代学校体育“四位一体”新目标具有时代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反映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选项制”建设的内在规律和显著特征。
关 键 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选项制;健康第一;扎根理论;华东交通大学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3)03-0113-07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the “option system” for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in colleges
——A grounded theoret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 at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YANG Chuangjian SHI Wei TIAN Xiaojing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13,China;
2.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grounded theory, practical cas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t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have been introduced. In view of the interview content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oints” of the teaching plan, the core areas are refined and analyzed by adopting open coding, axial coding, and selective coding success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actice of sports option courses in colleges presents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tem group, which verifies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option system” of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in colleges, including four primary core areas, namely special skills, health first, psychological support, and sportsmanship. Moreover, it is highly consistent with the new goal of four-in-on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indicating that the new goal of four-in-on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is epochal,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and it reflects the inherent law and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op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of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in colleges, as well.
Keywords: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option system;health first;the grounded theory;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上重要的教育发展议程,高校课程思政的教育战略布局得到进一步强化,《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简称《纲要》)等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高校课程思政面向所有课程内容全覆盖的战略布局,以及对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要求[1]。当前各高校开展公共体育课程教育教学活动,均以200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指导依据,实行“三自主”教学模式,即“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2],形成當前各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教学安排。由于各单项体育项目特点具有较大差异性,决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必须深入贯彻《纲要》提出的“确定统一性和差异性要求”[1],由此展开典型案例分析是当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研究方向[3-5]。基于此,本研究引入华东交通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思政“选项制”教改实践案例,运用扎根理论验证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选项制”教改实践,这对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贯彻落实课程思政国家教育改革要求,实现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华东交通大学是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6—2020年)的委员单位,公共体育教学改革走在全国高校前列。学校实行体育选项课教学,开设篮球、排球等23门体育选项课程。学校深入贯彻《纲要》的目标要求,从教材、大纲、教案修订、课程思政案例研制等方面整体推进体育课程思政教改实践,提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选项制”建设这一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安排,旨在更好发挥各单项体育项目特点和体育选项课程独特育人优势,为落实《纲要》要求提供地方经验和实践支持。
以华东交通大学开设的23门体育选项课程为研究对象,采取目标抽样方式抽取每门课程负责人和审核人共计2名教师的课程教案。如果遇到审核人叠加的情况,按照随机抽样方式搜集23门体育选项课程设计的教案“思政点”,同时对各专项体育课程负责人进行访谈,总计搜到46份体育选项课程教案设计的“思政点”和23份各体育选项课程负责人的访谈内容。
1.2 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GT)是基于信息归纳与提炼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主旨是从获取经验资料基础上建立理论,三大理论流派包括经典扎根理论、程序化扎根理论、建构型扎根理论[6]。本研究采用程序化扎根理论,研究者不带任何的理论假设,采用开放式访谈收集文本数据,遵循系统、严谨、完备的研究程序,依次进行一级编码(开放性编码)、二级编码(主轴编码)、三级编码(选择性编码),形成关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框架。具体编码过程包括:第1阶段是开放性编码,将收集到的质性资料进行逐级缩编,提炼出一系列概念和若干个初始范畴。第2阶段是主轴编码,根据因果、先后、语义、对等、情境、结构、过程等各种关联,归纳不同的概念类属并进行关联性分析,将不同初始范畴联结在一起并提炼出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主范畴,初步建立以教改实践为导向的理论框架。第3阶段是选择性编码,即提炼并选择核心范畴,对已归纳的概念类属进行系统分析,提炼并选择“核心类属”,同时对核心类属的维度、属性、条件、后果、策略等进行编码分析,确保“核心类属”在类属之间的中心性、统领性和关联性并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最终形成关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框架。
2 结果与分析
2.1 开放编码
借助NVivo 12质性分析软件,对体育选项课程教案“思政点”设计和访谈内容进行开放编码(部分内容如表1所示),注重提炼教案“思政点”设计和访谈内容中能够体现体育选项课程的独特育人内容,为完成开放编码和主轴编码建立研究素材基础。
开放编码结果如表2所示,主要对23门体育选项课程研究素材进行开放编码。由于开放编码阶段并未整合相近节点,开放编码结果呈现发散特点,为节约版面仅对前6个编码概念进行列举。从开放编码结果来看,23门体育选项课程都能充分体现项目特点,体育课程思政正是建立在项目特点之上的思想政治素材提炼,或者说是体育特色化资源的获取与实现过程。比如说,当问及“你认为自己的主授项目课程最重要的‘课程思政内容是什么”,因各自主授的专项课程不同而表现出较大的认知差异,主授排球项目课程的教师认为是“女排精神”,是“为国争光”(爱国主义);主授足球项目课程的教师认为是“团队协作和集体主义”;主授跆拳道项目课程的教师认为是“礼仪教育和个人修养”等。
可以看出,“课程思政”的内容体系较为宽泛,广义上是一切人类向善的品德、传统美德以及公序良俗,体育视角上是指体育运动蕴含的积极价值观,专项视角上是指各专项体育课蕴含的独特育人价值。基于各选项体育课程思政内容素材的开放编码结果,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选项制”建设提供基本依据。
2.2 主轴编码
基于开放编码结果,发现这23门体育选项课各有独特的育人优势。在价值观引领方面,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具体的各体育选项课程教案“思政点”方面,全面体现诸如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塑造强健体魄、培养积极向上心态、勇于进取、追求卓越、团队协作、荣誉感、调节心理、奋发拼博、勇于开拓等社会主义价值观,为体育课程思政助推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这23门体育选项课程都是围绕项目特点来展开课程思政知识点的建构,项目特点相接近的体育选项课程在课程思政内容开放编码中也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即体育运动的项群化特征。依据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呈现出的项群化特征,进一步对材料内容进行主轴编码(见表3)。
结果发现不同项群的体育选项课程思政表现出各自特点,这些不同特点正是体育选项课程具有独特育人价值的充分体现。集体球类项群课程思政主要体现团队协作的重要意义,体现集体主义的项目特点,体现爱国主义的精神追求。小球类项群课程思政在展现爱国主义情怀的基础上,注重拼搏进取、追求卓越的体育精神追求,在技战术上讲求谋略。技击类项群课程思政则以技术练习传递积极价值观,注重学生的礼仪教育和提升个人修养。难美技能类项群课程思政是体育和美育的完美结合,在塑造身体美和内在美的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群课程思政主要反映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悠久历史,反映文化自信这一课程思政目标要求。运动休闲类项群课程思政主要是以学生健康第一为价值导向,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身心健康观念。健康促进类项群课程思政主要是以体适能为锻炼手段,以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目标追求,注重保健养生和科学锻炼相结合,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和身心全面发展。
2.3 核心编码
综上研究,发现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项群化特征,这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选项制”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基础。为进一步探索高校体育课程思政“选项制”建设的内在规律,在内容素材开放编码和主轴编码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有关体育课程思政项群化内容的核心范畴分析。在避免前期既有观念和理论范式预设的条件下,经过扎根理论主轴编码得出的主范畴结果,进一步归纳、关联、提炼并推导出本研究的核心范畴,分别命名为专项技能、健康第一、心理支持、体育精神这4个核心范畴,也可视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选项制”建设的4大支持系统(见表4)。
(1)专项技能。技术强化、技术稳定性、技战术运用、科学锻炼这4个主范畴可以归类于專项运动技能的目标要求,这也是体育促进体质健康、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基础。很显然,没有专项运动技能作为基础,“享受运动乐趣”就无从谈起。
(2)健康第一。健康第一、增强体质、心理调节这3个主范畴代表体质健康促进的范畴,也表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本质属性与目标定位,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心理支持。团结协作、爱国主义、个人修养、文化自信、审美体验这5个主范畴都可以归类于人格层面。不管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个人修养和审美体验的提升,还是团结协作和文化自信的培养,都可以在健全人格的塑造层面找到答案,这也体现“健全人格,首在体育”的实践真谛。
(4)锤炼意志。拼搏进取、吃苦耐劳、追求卓越这3个主范畴与体育运动锤炼意志的功能高度相关,体现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独特育人优势。
值得提出的是,以上提炼的4个核心范畴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学校体育“四位一体”新目标保持高度一致。从实践出真知这一视角来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具有科学性和学理性。
2.4 饱和度检验
理论饱和度检验是评价扎根理论研究质量的重要方法[7-8]。为进一步验证本研究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访谈内容核心编码结果的内在一致性和理论饱和度,以随机抽样方式额外抽取2份教案的“思政点”内容和1位教师的开放式访谈内容,对上述提炼的4个核心范畴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采用Cronbach α系数检验4个核心范畴的内部一致性水平,4个核心范畴的a系数值分别为0.907、0.886、0.852、0.867,α系数均高于0.8,说明内部一致性水平较高。进一步对获得实践提炼和理论意义的初始范畴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分析,将数据导入Stata 16社会科学定量统计软件,KMO检验值为0.875,大于0.6的临界水平,通过巴特球形检验,Sig值小于0.05的显著性水平,4个核心维度的因子载荷系数均高于0.80,理论饱和度保持在80%以上水平。综合各项数据检验结果,说明本研究的核心编码具有较高的理论饱和度,在核心维度解释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内部一致性水平,证明本研究的核心维度具有良好的信度和结构效度水平。
3 讨论
3.1 关于“专项技能”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有关教会、勤练、常赛教学模式的政策要求。教会指的是“教会学生科学锻炼和健康知识,指导学生掌握跑、跳、投等基本运动技能,和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游泳、体操、武术、冰雪运动等专项运动技能”[9]。专项运动技能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享受运动乐趣的基础,同时也反映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的本质特征,也是学生以专项体育为基础的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依据开放编码和主轴编码结果,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实践表现出鲜明的专项体育特点,形成各专项体育课程思政的独特育人优势。由于各单项体育项目特点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不同项群体育选项课程思政表现出各自专项的运动技能特点,这正是体育选项课程具有独特育人价值的充分体现。技术强化、技术稳定性、技战术运用等主范畴反映专项技能的基础性作用,惟有掌握运动技能才能在“勤练”中增强体质、在“常赛”中锤炼意志。
由此可见,不同体育选项课程具有各自独特的育人价值,蕴含具身德育、隐性教育、传统文化、审美、心理健康等独特的思政教育资源,当然这也取决于不同专项体育的基本特点和发展环境。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内容选择不要求面面俱到,体育选项课程也不可能涵盖所有思政建设内容,所以应当充分发挥所授专项体育课程的独特育人优势,突出某些“思政点”,发挥协同育人效应,实现课程思政精准滴灌,这就要求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必须兼顾统一性和差异性原则。统一性原则是指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内容相统一,具体包括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5个方面内容[1],这是对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自主选择课程思政内容的统一性要求。在遵循统一性原则的基础上,尊重不同项群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规律,体现出思政内容选择的差异性,这一差异性即指专项技能。
3.2 关于“健康第一”
“健康第一”是体育课程的核心理念与目标要求,也是学校体育治理政策表达的核心内容[10],《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9]。健康是身体、心理与社会适应维度的高度统一,这里的心理健康概念更多指体育锻炼促进青少年心理情绪的调节,这是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带来的显性改善效应。不同项群专项体育课程思政实践,在建构“健康第一”的多元维度上有所侧重。难美技能类项群侧重于心理健康的引导与培养,比如身体美感、内在美、审美体验、健康第一、心理调节等主范畴;健康促进类项群侧重于增强体质的身体维度,比如增强体质、保健养生、科学锻炼、体能练习等主范畴。由此,在《纲要》的目标统摄下,秉持“和而不同”的课程思政建设理念,体现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对健康第一的本质追求,赋予各高校、二级教学单位、课程教学组、教师个体的自主权,这是一种基于地方化、校本化和不同课程间差异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保持不同专项体育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全面提升一线体育教师开展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不同专项体育课程思政的独特育人优势,形成协同育人效应,进而为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提供支持。
3.3 关于“心理支持”
心理支持系统有别于心理健康维度,这里的心理支持指的是内心世界的塑造过程,是人格层面的提升与完善,包括对审美的感知与建构、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自信、对国家和集体情感培育等方面内容,这也体现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程的独特魅力。通过体育选项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全方位的体育知识和能力,并秉承“以体育人”“立德樹人”理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理想信念,在这一体育教育目标的指引下提升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自信自强,提升心理适应与调节能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格。团结协作、爱国主义、个人修养、文化自信等主范畴,一致体现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实践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进而塑造强健体魄、健全人格。这在研究对象开展公共体育课程教改内容的二级目标修订中得到充分体现,分别为:目标20(培养性格开朗,人格高尚、品质优良、情绪稳定,思维开放,促进全身心全面发展);目标22(塑造强健体魄,养成自觉运动意识,培养健康良好生活习惯和积极向上心态);目标26(通过体育运动,学会调节心理,克服紧张、磨炼意志、不畏艰难)。
3.4 关于“体育精神”
正如人们对文化、精神的多维理解,体育精神的内涵较为宽泛。为了便于主题聚焦,提升学术讨论的针对性和体育课程思政的实践操作性,本研究将体育精神概念局限在研究内容素材的主范畴,即体育精神主要指拼搏进取、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主范畴,同时在研究对象开展公共体育课程教改内容的二级目标修订中充分体现,分别为:目标17(全面贯彻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增强民族尊重,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目标18(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心怀感恩之心);目标23(培养吃苦耐劳,勇于进取,追求卓越);目标24(培养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友好团结,互帮互助、团队协作,诚信尽责,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荣誉感);目标27(使学生不断挑战,突破极限,奋发拼博,勇于开拓)。这些旨在强化体育精神的教学目标不仅彰显体育竞赛的本质特征,同时与课程思政内容目标高度契合。体育运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独特育人优势,印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11]这一学校体育新目标,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高度契合。
3.5 对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实践指导意义
上述发现能够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教改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很显然,如果大一统的谈体育课程思政,在实践上就会缺乏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因为体育课程涵盖太多内容和意义。比如说专业体育课程、公共体育课程、健康保健类体育课程、特殊体育课程、高职高专体育课程等,即便说专业体育课程这一概念也可以分为体育理论课和体育术科,一个是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学科教育范畴,一个是足球、篮球等专项实践范畴,两者之间的目标导向和实现路径差异巨大,不同类型体育课程的属性和目标决定体育课程思政的不同目标和实现路径。今后要抛弃大一统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思路,不能陷于谈体育课程思政而不知道体育是何物的窘境,不能让体育概念脱离体育课程思政的实际情况,避免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引导过程华而不实。
对于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探索与改革实践来说,面向体育选项课程的项群化建设是大势所趋。谢伟等[12]提出以项群理论为指引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韩改玲等[13]提出运动训练学课程思政元素并融入课堂实践。黄璐等[14]则认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是以专项体育课为中心建构的课程思政实践体系。同时,这也反映课程思政建设分类推进、精准施策的政策导向,按照教育部关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分类推进[15]的教育改革精神,充分体现国家政策实施层面的价值转向[16],即由以往“大一统”的政策规制走向分类化、区别化的精准施策,由以往“大水漫灌式”的政策刺激走向“精准滴灌式”的针对性解决策略。由此,基于项群化特征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选项制”建设,是符合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规律和教改实践的最优化建设路径,将成为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流。
本研究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基层一线教学改革实践视角出发,对高校体育课程思政“选项制”建设实践进行总结与研究。对于质性资料的三级编码分析结果,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学校体育“四位一体”新目标保持高度一致,说明新时代学校体育“四位一体”新目标具有时代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由此建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选项制”建设的4大核心范畴,分别为专项技能、健康第一、心理支持、体育精神,反映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选项制”建设的内在规律和显著特征。期待本研究能够破解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实施阶段的难题,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夯实理论与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2020-05-28)[2022-08-30].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2]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2002-08-06)[2022-08-30].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 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8/201001/80824.html
[3] 郑继超,董翠香,朱春山. 我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思政研究:综述与展望[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22,38(4):67-75.
[4] 夏贵霞,舒宗礼. 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体育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的构建——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J].体育学刊,2020,27(4):7-13.
[5] 刘纯献,刘盼盼. 体育课程的内容,特点,难点与价值引领[J]. 体育学刊,2021(1):1-6.
[6] 吴毅,吴刚,马颂歌. 扎根理论的起源、流派与应用方法述评——基于工作场所学习的案例分析[J]. 远程教育杂志,2016,35(3):32-41.
[7] 石岩,霍炫伊. 我国体育领域扎根理论研究质量系统评价及其控制[J]. 体育科学,2021,41(7):67-78.
[8] 林志义,杨海晨. 扎根理论在我国体育学研究中的运用情况与问题反思[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1,38(2):182-190.
[9] 新华社.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 (2020-10-15)[2022-08-30]. http://www.gov.cn/
zhengce/2020-10/15/content_5551609.htm
[10] 赵晶,闫育东,高江航. 课程思政融入高校体育课教学的本源回归、价值塑造与路径思考[J]. 体育学刊,2021,28(5):89-93.
[11] 新华社. 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 (2018-09-10)[2022-08-30]. http://www.gov.cn/xinwen/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
[12] 谢伟,张矛矛,曹洪军. 基于项群理论的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探索[J]. 体育学刊,2021,28(4):86-93.
[13] 韩改玲,朱春山,孙有平,等. 运动训练学课程思政元素及其融入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J]. 体育学刊,2022,29(1):111-117.
[14] 黄璐,孙平,蔡继云,等.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实践研究——质性研究的视角[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21,35(3):70-75.
[15] 新华社.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 (2019-08-14)[2022-08-30]. http://www.gov.cn/zhengce/2019-08/14/content_5421252.htm
[16] 章翔.“三全育人”視域下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基础与践行路径[J]. 体育学刊,2022,29(1):11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