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
2023-06-03赵璐璐魏朝栋
赵璐璐 魏朝栋
【摘要】平衡計分卡是一种对单维度考评模式的创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企业和单位的战略执行力,在事业单位绩效管理中较为常见。但在实践层面,平衡计分卡的应用又往往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一大难点,基于这一问题,本文以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为研究主题,以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为研究方向,以平衡计分卡的主要内容体系为切入点,提出事业单位内部体系构建的策略,以期为我国公共事业单位内部管控的高水平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 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体系
引言
平衡计分卡的概念于1992年被哈佛教授卡普兰提出,其将企业和单位的整体战略量化为四个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将“战略制导”的绩效管理体系作为其核心内容,为企业和单位的战略能够有效执行保驾护航。事业单位是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的组织,以国有资产为基础,以社会公益服务为目的所创建的社会服务组织,存在于教育、文化、卫生等不同的领域中。在事业单位中开展内部管控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构建起一个公正且客观的竞争体系,最大程度消除平均主义,以此来激发事业单位内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以平衡计分卡为基础构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可以在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任务与单位整体的战略执行之间建立起联系,通过内部评价控制的激励作用,推动事业单位完成战略目标。
一、平衡计分卡内部控制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财务
从本质上来看,平衡计分卡中财务维度考评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如何实现股东财富的最大化”这一问题,主要是企业在长期战略体系下经济达成情况的量化结果。由于平衡计分卡是对企业战略执行情况的动态考核,因此本身具备着一定的动态属性,这也就导致该维度的要素内容以及权重分配会随着企业发展时期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在成长期,企业在占领市场的过程中必不可少会开展大量投资活动,平衡计分卡中财务维度指标的衡量,就应该集中在销售额或者营业收入的增长率上;在稳定期,企业则会将投入的重心放在降低成本与扩大产能方面上,财务维度也会随之将考核的重心放在企业的获利能力上[1]。
(二)客户
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都逐渐将满足客户需求作为发展的重心,在整体发展战略的规划上,也逐渐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的角度。因此,在平衡计分卡内容体系的设计上通常会将客户维度作为平衡点,是企业在行业内竞争力情况的一种体现,主要解决“能够为哪些客户提供何种价值”的问题。具体而言,可以将其分为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两部分,前者主要包含成本、质量和及时性等内容;后者则包含忠诚度、新客户发展以及目标市场所占份额等内容。
(三)运营
内部运营的考核是企业内部管控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是企业对其经营过程进行升级完善的必经过程。在平衡计分卡的这一维度中,企业可以实现对自身业务流程的优化升级,在众多的业务流程中选取当前发展阶段最为合适的一个,确保其所采取的内部运营流程能够为其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大的推动力。具体而言,平衡计分卡在这一维度中主要包括创新、生产经营和售后服务三个流程,可以细化为成本指标、质量指标以及及时性指标三部分[2]。
(四)成长
这一维度是上述三个维度得以实现的根本推动力,主要解决“我们能否继续进步并继续创造更大价值”这一问题。在指标设置上,应该将上述三个维度所展示出的内容为基准,填补企业实际能力与战略完成所必需的能力之间的差距,将员工的技术再造、程序理顺等内容作为核心追求目标,主要包含组织内员工的满意度、保持率等指标。
二、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构建
(一)制定明确的内部控制管理目标
明确内部管理目标是构建以平衡计分卡为基础的内部控制体系的第一步,各事业单位应该根据内部控制的整体规划设定一级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将一级目标进行细化,合并为内部控制管理的二级指标,为整体的内部控制体系构建提供方向上的指引[3]。具体而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以及管理目标应该四个一级指标:一是经济活动的合法性,主要包含上级部门以及外部监管部门的处罚次数、部门整体的违法违规行为记录,内部规章制度的健全程度等二级指标。二是资产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主要包含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的增长率、资产盘亏的总体数额、对外投资出现重大失误的次数等二级指标。三是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包含会计等财务信息的检查结果、出现重大会计差错更正次数等二级指标。四是腐败防范的有效性,包含事业单位整体支出水平超标情况、预算执行情况、职务分离的达标情况、核心岗位的防范风险评估指数、行政诉讼的发案率等二级指标。
(二)构建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框架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应该具备一个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框架,具体应该包括风险评估、财务管理和行政管理等三个方面。在风险评估制度建设方面,事业单位首先应该构建起一个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在相关风险识别手段的帮助下,准确识别可能造成不利影响的风险点。其次,事业单位还应该能够合理应用风险分析方法,挖掘出单位内部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针对性地开展专业的风险监测和评估,切实做到对单位主营业务风险评估的定期分析。最后,还应该基于上述得出的风险识别和度量报告制定出合理的风险应对规划。在财务制度建设方面,事业单位应该保证财务制度体系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充分涵盖多种财务制度。具体而言,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体系应该包括收支、预算、采购、资产管理以及合同管理等内容。在行政制度的建设上,事业单位应该具备组织结构图、业务流程示意图、岗位职责权限表等相关文件,并执行具有一定可执行性的议事决策机制,细化内部监督和控制相关要求,形成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三)做好详细的组织实施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