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域下黄河文化在青少年中传承的机制和路径研究

2023-06-02余立祥

焦作大学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弘扬黄河青少年

余立祥

(河南检察职业学院基础部,河南 郑州 451191)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主持召开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在会上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1]黄河文化引发社会关注,与此同时也掀起了对“黄河文化”的学术研究的热潮。目前为止,在中国知网上,以“黄河文化”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文献数据已累计达到2232条。苗长虹在《黄河流域发展机遇前所未有》中着重强调:“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黄河文明处于核心地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黄河流域的重要支撑。”[2]陈超探讨了新时代黄河生态文明传播要增强理论研究和队伍建设、坚定政府支撑、多方参与、推进形式和内容的创新以及注重传播的针对性等几个维度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及生态文明建设[3]。江凌指出了在新的形式下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所在,黄河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弘扬,是维护中华民族的精神

1.黄河文化的内涵

文化既指人们能够看得见的语言文字、科学技术风俗习惯、艺术等,还包含内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等。黄河文化植根于黄河流域,是黄河儿女在几千年来生产生活中不断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和。在精神层面,黄河文化主要是指黄河儿女长期形成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艺术形式、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等综合性文化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文化的核心[9]。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分布在郑州、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诞生了 “四大发明”和《诗经》《老子》《史记》等经典著作。朱伟利从“民为邦本”“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优秀的民族精神和“多元统一”的中华“大一统”观念三方面阐述了黄河文化的内涵[10]。黄河文化有着鲜明的特征,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第一,连续性,中华文明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未曾中断的文明,黄河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二,包容性,黄河文化凝聚着黄河沿岸不同民族文化元素,以兼收并蓄的态度创造出多元文化综合体;第三,进取性,黄河文化时刻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锐意进取、发奋图强,不畏艰难险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迫切需要广大青少年从黄河文化中汲取磅礴精神力量。

2.黄河文化在青少年中传承中的困境及其成 因

2.1 对黄河文化知识了解不多,个体差异明显

黄河文化内涵丰富,特质鲜明,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不少青少年对黄河文化的认识比较浅薄、认同感缺乏和归属感不强。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源远流长”等词语常用来表达对黄河文化的印象。一旦涉及到对黄河文化的对象和内涵时,则体现出一些青少年缺乏深层次和系统性了解黄河文化知识。同时,也有少部分青少年出于兴趣,对黄河文化故事了解较多,在问卷测试时表现较好,这表明青少年在了解黄河文化知识的程度方面存在个体差异。

2.2 对黄河文化的认识以及传承意识不强,黄河文化教育缺乏

部分青少年缺乏学习和了解黄河文化的意识。一方面,部分青少年认为只要上好专业必修课,掌握专业知识就行。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只有21.3%的学生对黄河文化有较浓厚的兴趣,有进一步学习黄河文化的意向。另一方面,部分教师自身对文化素质不够重视,片面强调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造成“重专业轻文化”问题,黄河文化也就不被重视。

2.3 传播形式单一,传播途径狭窄

黄河文化目前还主要依靠课本书籍、影视节目、拜祖大典等形式单向传播,侧重知识灌输,缺乏互动性,创新性不强。一些黄河文化旅游景区通过同质化活动,例如,举办展览或者寻根祭祖大典吸引受众。仅仅通过这些传统方式来宣传黄河文化,能够影响到的受众只能限定在较小范围内,传播效率不高,传播效果不佳。互联网融媒体使文化传播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创新传播方式才能更好地满足青少年对高品质文化的需求。

3.黄河文化在青少年中传承的机制与路径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在进一步坚定青少年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建设进程中,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不可或缺的。内容是核心,形式是载体。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首先要对其主要内涵、形成历史等展开科学研究,还要继承性发展,把黄河文化中的红色革命文化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与现代文明相呼应,增强黄河文化和广大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的联系,服务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这需要多方联动,形成合力,构建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一体化机制。

3.1 个人层面

3.1.1 提高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意识

广大青少年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认识黄河文化,通过阅读相关黄河文化著作,把握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的时代机遇,了解黄河文化的渊源和重要价值,认识到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在中华文化伟大复兴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以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为己任。

3.1.2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争做黄河文化宣传大使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对世界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多次反复、不断深化的过程。青少年对黄河文化的理解同样要经历认识到实践,再通过实践进一步深化认识的历程。青少年在书本中学到的黄河文化知识是一个初步认识,通过在各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的黄河文化宣讲活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的博物馆志愿讲解等实践活动,创新传播形式,寓教于乐,把黄河故事和文化内涵相融合,通过精彩故事传达文化魅力。

3.1.3 投身黄河文化文创产业

青少年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习能力强,能够把各种科技和对黄河文化的独特思考融入黄河文化文创设计,投身黄河文化周边产品制作,创作出与新时代相适应并且深受广大人民喜欢的黄河文化产品,让人们通过真实可感的文创产品切实感受到黄河文化传递的美感和价值,更好地树立起对文化的坚定信念。

3.2 学校层面

3.2.1 开设黄河文化选修课,精心打造黄河文化研学路线

各级各类学校开设黄河文化相关课程是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路径。高校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或选修课,把黄河文化作为重要教学内容。中小学可以开设黄河文化相关艺术课程,把黄河文化融入音乐、美术、舞蹈等课程,寓教于乐,增强青少年对黄河文化的兴趣。此外,作为千年治黄主战场,黄河沿岸留下了众多水利设施和水利文化遗产,以及在长期治黄过程中形成的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黄河文化研学之旅,牢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和殷殷嘱托,肩负起大河安澜的重任。例如,河南省内精品研学路线涉及城市及景点。开封:兰考黄河湾风景区、焦裕禄纪念园、开封城摞城遗址;焦作:嘉应观、黄河博物馆;郑州:黄河文化公园、黄河花园口风景区、黄河模型基地、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洛阳:孟津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黄河小浪底风景区;三门峡:三门峡大坝风景区。让广大青少年既能在课堂上了解黄河文化知识,又能在精心打造的研学路线上感受触摸历史、品味黄河文化。

3.2.2 黄河文化进校园

积极开展黄河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黄河文化艺术精品节目能够让广大青少年感受到黄河之美、黄河精神之魂、黄河文化之厚重,使黄河文化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有关教育部门或行业组织邀请当地专业合唱团、艺术歌舞团表演有关黄河剧目,例如,“河南省‘黄河之礼’舞动青春 走进校园”主题系列活动、“青春寻访黄河文化”行动进校园等,从而使广大青少年自觉树立讲好黄河故事、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的意识。

3.2.3 结合校园文化,开展灵活多样的黄河文化教育活动

各级各类学校根据学校及学生专业培养目标等实际情况,结合青少年不同年龄和身心特点,采取分众化、差异化的方法,举行形式多样的传承黄河文化活动,尤其要注重黄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例如,黄河古陶制作、黄河号子、汴绣、剪纸等都是很有价值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通过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能够以直观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青少年参与,提高传播的亲和力,潜移默化中增长青少年的黄河文化知识素养,在无形中厚植中华文化根基。

3.3 社会层面

3.3.1 黄河文化的传播要充分利用社会宣传,创新传播方式,讲述黄河故事

内容需要形式体现。黄河文化内容丰富,其传承和弘扬需要借助创新性、时效性的新形式,如实景演出;还要借助VR、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媒介,使黄河文化与广大青少年学习、工作和生活相契合。科学的文化传播方式能够对青少年精准推送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增强文化自信。例如《唐宫夜宴》《洛神水赋》和“奇妙游”系列节目,通过科技手段,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用现代舞蹈演绎并述说历史故事,从而使传统黄河文化可视、可闻、可感,让传统文化频频“出圈”。黄河文化的传播离不开社会宣传,因为其具备较强的传播效应。例如,河南省郑州市组织的“黄河文化月”活动,创造性地开展“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系列文化旅游活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在新郑市举行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活动;以及黄河珍宝沿黄九省(区)文物精品展系列活动等,这些重大的社会活动,有力地促进了黄河文化的传播。再如,针对青少年选择地铁出行,人流量密集,定期打造黄河文化地铁专列,极大促进了黄河文化在广大青少年中的传播。

3.3.2 加强黄河文化遗产遗址保护和利用

黄河文化遗产遗址是千百年来黄河儿女生产生活状况的鲜活印迹,包含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充分保护、发掘和探究这些历史遗迹对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有着重要意义。例如,政府统筹规划,对黄河沿岸的古村镇、名人故居、古城古都以及考古遗迹进行开发和保护,并且借着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打造数字化平台,让黄河文化遗产遗址随时可视、可感,让遗产遗址“活起来”,让黄河文化“潮起来”。黄河文化遗产遗址必将成为广大青少年聆听黄河故事、领略黄河风采、学习黄河文化的热门打卡地,也为传承黄河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展示、互动平台。

3.3.3 开发黄河流域旅游资源

黄河沿岸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在发展旅游产业和文创产业方面有着先天优势。黄河沿岸城市可以根据地域特点,加强沿黄生态文化带建设,把黄河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城市发展相结合。例如,河南的郑州、洛阳、开封将“天地之中”“梦里隋唐”“东京梦华”等黄河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元素挖掘出来,打造以黄河为主线的沿黄文化旅游带。同时,要注重文旅结合,让广大青少年在游历黄河沿岸山水中,品味黄河文化。

4.结论

通过对黄河文化的理论阐释,归纳梳理黄河文化在青少年传承中的困境及其原因。从青少年个人层面、学校层面和社会层面,有针对性地探索黄河文化在青少年中传承的路径,形成合力,破解黄河文化保护、宣传和传承中的难题,将其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系统科学研究黄河文化,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与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在现实意义上,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黄河文化作为发力点,促进文旅创新融合发展。

猜你喜欢

弘扬黄河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
黄河知道我爱谁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The Main Modes of Alternative Education in Mainland China and Their Impact on Traditional Education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弘扬“最美” 打造精神家园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