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奈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价值

2023-06-02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年5期
关键词:半衰期阿替普心肌细胞

黄 金

(利川宏信和谐医院,湖北 利川 445400)

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急性冠脉综合征中最严重的一种,心脏供应血管内有急性血栓形成,导致相应的区域内出现透壁性心肌梗死[1],需尽快给予血管再通治疗。对于发病在6-8 h内的患者,需尽早给予静脉溶栓治疗。二代溶栓药物以阿替普酶为代表,替奈普酶为第三代纤溶剂,上述两种药物的溶栓机制相同,均通过激活与纤维蛋白结合的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2]。临床上已有报道对比两种药物治疗对肺栓塞[3]、脑卒中[4]患者的效果,但在对比两种药物治疗STEMI 效果的报道不多见。基于此,本研究将展开讨论,以为临床提供更多治疗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伦理批准,选择我院在2020 年1 月至2022年3 月期间收治的96 例STEMI 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替组和替奈组,各48 例。

纳入标准:(1)符合STEMI 的标准[5];(2)凝血功能障碍患者;(3)在发病8 h 内接受静脉溶栓;(4)对本研究所用药物无过敏史;(5)拒绝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患者。排除标准:(1)超过溶栓的最佳时间;(2)近半个月内使用过肝素等其他抗凝剂;(3)近6 个月内有明显的出血史;(4)血小板(PLT)<100×109/L患者。

1.2 方 法

所有患者给予降脂、营养心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双联抗血小板负荷量治疗。

阿替组:选择阿替普酶(德国勃林格殷格翰药业,S20110052,50 mg/支),加速给药法给予,总量不得超过100 mg:15 mg 静脉推注;接着按0.75 mg/kg,总量不超过50 mg,静脉输注30 min;然后0.5 mg/kg,总量不超过35 mg,静脉输注60 min。

替奈组:选择替奈普酶(广州铭康生物制药,1.0×107IU/16 mg/支,S20150001)。用量根据患者的体重计算:体重<60 kg 应用30 mg,60-70 kg 应用35 mg,70-80 kg 应用40 mg,80-90 kg 应用45 mg,≥90 kg 应用50 mg。

1.3 观察指标

(1)心肌灌注情况:于治疗后采用TMPG 心肌灌注分级评价[6],分为0-3 级,0 级表示无对比剂进入心肌,或仅有一过性的对比剂染色。1 级表示对比剂进入心肌缓慢,微血管染色不消失。2 级表示对比剂进入心肌组织和排空延迟(至少3 个心动周期)。3级表示比剂在心肌组织中进入和排空正常。

(2)心肌酶水平:于治疗前、治疗后,采集患者的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

(3)心功能: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美国GE,型号LOGIQ P3)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心排血指数(CI)。

(4)出血情况:统计两组患者的出血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对比

两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对比[n(%)/]

表1 两组基线资料对比[n(%)/]

?

2.2 两组心肌灌注情况对比

治疗后两组的心肌灌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肌灌注情况对比[n(%)]

2.3 两组心肌损伤情况对比

治疗后,两组的CK-MB、cTnI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肌损伤情况对比()

表3 两组心肌损伤情况对比()

注:*P<0.05,表示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

2.4 两组心功能对比

治疗后,两组的LVEF、CI、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心功能对比()

表4 两组心功能对比()

注:*P<0.05,表示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

2.5 两组出血情况对比

替奈组的总出血率低于阿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出血情况对比[n(%)]

3 讨 论

STEMI 病情危重,尽快恢复心肌血液灌注是其临床主要治疗原则。对于拒绝行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者,符合溶栓指征者予以静脉溶栓是最佳治疗选择。临床常首选阿替普酶,但有研究表明替奈普酶比阿替普酶更具有纤维蛋白特异性[7],上述两种药物的溶栓效果多在脑卒中患者中报道,用于STEMI 的疗效与安全性报道不多。

cTnI 广泛分布于心肌细胞胞浆,是诊断心肌损伤的最特异的酶,且97%与心肌结构蛋白结合;CKMB 是诊断心肌损伤最敏感的酶。冠状动脉由于腔内继发急性血栓形成,造成急性、完全、持续的血管闭塞,致血供急剧减少,从而引起心肌细胞缺血、坏死,心肌的收缩功能下降,LVEF、CI、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降低,同时大量的cTnI、CK-MB 从心肌细胞中释放入血。结果发现:治疗后,两组的心肌灌注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的CK-MB、cTnI 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的LVEF、CI、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STEMI患者选择替奈普酶或阿替普酶均能有效改善心肌灌注,改善心肌代谢,恢复心功能,与伍树潜[8]、王剑远等[9]报道的结果一致。究其原因,阿替普酶主要通过选择性诱导血栓表面的纤维蛋白酶转变为纤溶酶,促进纤维蛋白的降解,从而溶解血栓,由于其单次给药的药效持续时间相对较短,需要持续从静脉注射以发挥溶栓效果。替奈普酶通过赖氨酸残基与血凝块上的纤维蛋白成分结合,并选择性地激活与纤维蛋白结合的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从而降解血栓的纤维蛋白。上述两种药物均能有效溶解冠脉内的血栓,促进血管再通,改善心肌灌注,从而恢复心肌细胞的供氧,减少心肌细胞损伤,恢复心肌的收缩功能和充盈能力。

出血是使用溶栓药物后的主要副作用之一。本研究发现替奈组的总出血率低于阿替组(P<0.05),表明替奈普酶的出血风险更低,安全性较阿替普酶更高。经分析,阿替普酶的主要作用是溶解已形成的纤维蛋白血栓,但半衰期短,从血液中清除的速度较快,即患者有较高的出血风险,另外在此期间可能会延迟血管再通,或增加血管再次阻塞的风险。而替奈普酶是t-PA 的多点变异体,是阿替普酶的DNA 改构体,特点F 区特异性增强,且特异性较阿替普酶提高10-14 倍,因此对纤维蛋白选择性更高,作用于血栓部位的特异性、精准性更强,能减少人体纤维蛋白原的消耗,从而减少出血风险。阿替普酶半衰期为5 min,较替奈普酶半衰期相对过短,且血浆清除率较替奈普酶快2-4 倍,通常采取加速给药、加大给药剂量的方式达到理想的溶栓效果,会增加出血风险。替奈普酶[10]拮抗PAI-I 的能力增加了80 倍,能使得血管再通迅速;以及其药代动力学显示单次静脉给药后患者血浆清除呈双相性,初始半衰期在20-24 min,终末半衰期在90-130 min,平均血浆清除率在99-119 mL/min,因此半衰期更长,单次给药后能在人体维持一定的药物浓度,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实现持续溶栓作用。

综上,STEMI 患者选择替奈普酶或阿替普酶均能有效恢复心肌灌注,改善心肌代谢,恢复心功能,其中替奈普酶的优势在于出血风险更小。

猜你喜欢

半衰期阿替普心肌细胞
左归降糖舒心方对糖尿病心肌病MKR鼠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阿替普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活血解毒方对缺氧/复氧所致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选择性静脉溶栓药阿替普酶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基于语言学中文学术图书的半衰期分析研究*
基于引用半衰期的我国五官学期刊文献老化研究
心肌细胞慢性缺氧适应性反应的研究进展
基于JCR®的国外临床医学学科半衰期
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及机制
阿替普酶溶栓联合序贯抗凝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