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目标下城市绿色转型的要素解构与系统重建
2023-06-02翁异静杨月杜磊
翁异静,杨月,杜磊
(1. 浙江科技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2. 浙江中医药大学 学工部,浙江 杭州 310053)
自然资源的消耗带来了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而一系列的气候及生态环境问题也以“时空压缩”的方式接踵而来,从而国家意识到及早探索绿色转型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绿色转型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自我革命,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体现了中国作为最大碳排放国应对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以及对绿色转型的战略自信[1]。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是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完成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环节。碳中和并不代表绝对的净零排放,而是通过节能减排和技术创新等手段,基本平衡人为的二氧化碳排放和消除的二氧化碳量。若把碳中和目标及绿色转型决策转变为问题来分析,就需要将其落实到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2],而城市是推动低碳经济转型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空间和行动单元,也是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主要来源[3],在推进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占据重要战略地位。因此,在碳中和目标下,将城市作为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研究其绿色转型的要素构成并进行系统重建,对于新形势下中国碳中和目标实现及生态文明建设全局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绿色转型旨在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承载力的共同提升,并不是单方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环境承载力的提高[4]。基于碳中和目标,准确识别影响城市绿色转型的关键要素并分析各要素间的作用关系,既是有关部门科学评价城市绿色转型效果的关键切入点,也是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和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本文在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基于城市发展困境及急需转型的特征分析,从政府、企业、产业、居民等推动转型的主体出发,搭建包含33个要素的城市绿色转型影响要素体系,通过相关性评判法对影响因素体系内的关键要素进行识别和筛选,利用DEMATEL-ISM 模型构建要素的层次结构系统,进一步运用MICMAC 方法计算各要素的驱动力和依赖度数值并判断其属性类别,以期为城市绿色转型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框架和理论指导。
1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1.1 文献综述
绿色转型坚持在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框架之下,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层面协同推动发展,并且使其整体效益最大化[5]。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绿色转型的影响要素分析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1)经济层面。谭卫华和舒银燕[6]通过研究新金融发展与城市工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机理,提出推动新金融发展有助于提高金融市场化水平,作用于城市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工业绿色发展;Tong 等[7]认为,将投资结构转向人力资本可以加快绿色转型,提高劳动力的弹性并促进人类福利的提高;李志伟[8]基于“生态+”视角认为海洋经济绿色转型应从海洋生态技术创新及绿色金融创新入手推动经济绿色增长。(2)社会资源层面。Horsbøl[9]认为,在许多政府和市政部门向绿色转型的尝试过程中,公民的参与发挥了重要作用;Artmann 等[10]则探讨了空间转变给绿色城市带来的影响,指出发展紧凑型城市能够抵御城市的无序蔓延,但也要考虑“紧凑”引发的不良影响,不仅在城市的整体视角上,也包括邻里与家庭的视角,追求适度的紧凑,才能确保空间转变发挥多维的积极影响;Han等[11]从区域能源配置不当的角度构建阈值模型,认为可再生能源与工业绿色转型之间由于区域能源配置不当而存在双重阈值效应,在能源配置严重的地区,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没有显著促进工业绿色转型。(3)环境层面。雷玉桃等[12]通过考察异质性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作用,认为其影响是非线性的,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间接推动绿色转型;万攀兵等[13]从技术改造角度分析环境技术标准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机制作用,认为制造业企业主要利用更渐进的技术改进路径来实现绿色转型。此外,还有学者从政策战略等层面进行研究,如智慧城市建设[14]、国家高新区战略[15]、“一带一路”倡议[16]等对城市绿色转型的影响。
通过以上文献研究可以看出,第一,目前国内外关于绿色转型的影响要素研究成果中,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分析某一要素或少数几个要素对经济或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视角主要以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为主,对城市绿色转型综合影响要素研究还相对较少;城市绿色转型是多层次、多视角的综合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依靠政府、企业与城市居民等主体的共同发力,因此,有必要从转型主体视角出发进行研究。第二,研究方法则主要以传统的计量回归分析为主,缺乏对影响要素的系统性和层次性研究,而系统工程方法能够探索复杂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关联程度,明确各要素在体系中的逻辑结构及地位。因此,本研究基于碳中和目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城市绿色转型的影响要素,利用系统工程相关方法具体探究城市绿色转型的关键要素并对要素间的作用关系进行系统重构,以期为城市绿色转型的全面推进及研究提供一定实践支撑与理论指导。
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的边际贡献如下:在研究视角方面,基于碳中和目标,从政府部门、主要产业、相关企业及城市居民等转型主体出发将城市绿色转型视为复杂巨系统,归纳总结城市绿色转型的影响要素,厘清各转型主体的要素及关系;在研究方法方面,综合利用系统工程方法多角度进行城市绿色转型的要素解构与系统重建,得出城市绿色转型的要素结构与层次体系,明确各要素在系统中的地位及关系,研究结果更全面。
1.2 理论基础
1.2.1 DEMATEL-ISM模型
决策试行与评价实验室法(DEMATEL)是一种解决实际复杂问题并系统分析其因素的方法,能够充分利用专家经验和知识对复杂系统内的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17]。其主要原理是借助矩阵计算工具和图论,将专家经验和知识相结合以建立关系矩阵,从而对复杂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探讨,并对其重要性进行排序[18]。为进一步研究各个要素间的层级关系,明确城市绿色转型关键要素间的层级结构和逻辑,将DEMATEL 方法与解释结构模型(ISM)相结合,使DEMATEL 法中的综合影响矩阵通过相应算法转换为可达矩阵,进而利用ISM方法构建出相应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从而对各要素之间的层次关系进行分析,明确各影响要素在系统中的地位。
1.2.2 MICMAC方法
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MICMAC)是一种用于分析各影响要素在系统中的作用及相互影响程度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系统中各要素的反应路径和层次循环来研究要素间相互关系的扩散性,通过计算ISM 方法中可达矩阵元素之和可得到各因素的驱动力和依赖性,并进行分类以便理解要素在系统中的实质作用[19]。根据各要素的驱动力和依赖度均值,将要素划分为四类:独立簇、依赖簇、联动簇及自发簇。其中,独立簇要素具有较低依赖性和驱动力,几乎与其他要素无相互作用;依赖簇具有较弱驱动力和较强依赖性,对其他因素有很强的依赖性;联系簇具有较强的驱动力和依赖性,会对其他要素造成影响,也可能受到其他要素影响;自发簇具有较强的驱动力和较弱的依赖性,会对其他要素产生较大影响。
2 影响要素系统解构分析
2.1 影响要素理论体系构建
准确而又完整揭示并确定可能影响碳中和目标下城市绿色转型的要素是科学构建影响要素体系的前提和保障。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及全面绿色转型的推进是巨大的复杂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环境、社会等多个领域,需要众多主体的通力协作及良性互动[20]。因此,为保证研究科学性,本文基于现有文献及专家咨询访谈,从城市绿色转型的利益相关者即转型主体角度进行影响要素体系构建,并将利益相关者归纳为四类,即政府部门、主要产业、相关企业及城市居民。在此基础上,根据文献研究结果,结合专家访谈咨询结果,最终系统整理得到表1 中四大类33 小类的影响要素备选集。
表1 碳中和目标下城市绿色转型关键影响要素备选集及识别表
(1)政府部门是转变城市经济发展模式的主导力量,在绿色转型进程中发挥着导向性作用,并承担着对政策实施效果的绿色审查监督责任。在碳中和目标下,对地方政府而言,城市绿色转型是见效慢、投入大的长期工程,因而需要各部门共同参与、精准施策,其发展观与部门机制决定了地方政府推进绿色转型的积极性与有效性,而基础设施建设、资源要素配置、财政投入支持能够在短期内加速城市绿色转型进程[21]。环境规制、生态立法是政府进行绿色监管的常用工具,碳权交易机制是推进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环境治理效果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转型的绿色成效及推进程度。
(2)产业作为城市转型的重要载体,是绿色转型的中观主体,其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布局是实现城市绿色转型的关键环节。碳排放主要来自第二产业,碳中和目标使得产业需向高端化、节能化、绿色化发展,因而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城市绿色转型及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点,转型基础支撑、绿色金融支持、市场配置水平及投资意愿是产业低碳转型的基础,绿色技术创新则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根本途径[22],并为产业推进城市绿色转型提供动力,而减排政策效应驱动则决定了产业推进城市绿色转型及进行资源节控的积极性。
(3)企业作为城市绿色转型的基础力量以及政府政策的践行者,企业的转型和持续发展不仅关乎自身的生存,也关乎整个城市的转型发展效益和质量。碳中和目标下城市绿色转型需要企业进行绿色经营[23],企业生态伦理及高管环保经验是企业进行绿色经营的关键驱动力,绿色需求潜力、可支配资源及数字经济水平是企业绿色经营进而推进城市绿色转型的基础,工业污染排放、企业盈利能力及最终期望收益体现了企业绿色经营的效果,绿色创新合作意愿及相关政策宣传引导则影响企业绿色产品生产及合作的积极性。
(4)城市居民是城市绿色转型的核心力量,推行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是城市绿色转型实现的重要引擎[24-25]。城市居民在饮食、出行、消费等方面的生活方式转变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内容,而转变的关键在于教育和宣传[1]。公众文明素养、转型认知态度以及绿色信息传播程度是城市居民推进城市绿色转型的基础,居民收入、职工工资等绿色生活的基础条件及社会和谐保障则是城市居民践行绿色健康生活方式的关键因素,绿色产品购买力体现了城市居民对绿色产品的消费需求,对推动企业及产业进行绿色生产具有强大驱动作用。
2.2 关键影响因素识别与筛选
由于备选集内的要素存在信息重复、可操作性差等问题,因此,影响要素需要通过进一步识别和筛选。本文主要采用相关性评判法分析影响要素指标的信息重复问题。相关性评判法主要基于专家意见和反馈进行评判,其依据数学隶属度原理,可将定性判断问题转变为定量研究,从而对受多种要素影响的现象或事物进行整体评判,适用于对各种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26]。具体步骤如下:
(1)建立评价对象的分析维度,形成研究对象的初步影响要素备选集,并进行编码和归类。
(2)根据系统工程原理,确定备选集中要素与城市绿色转型的关联性评语集。
X={X1,X2,X3,X4}={攸关,很重要,重要,一般}={0.9,0.6, 0.4, 0.1}
(3)在10 位专家学者循环评估的基础上,将每个备选影响要素各个评语集的选定人数进行汇总,并依据结果确定城市绿色转型影响要素的关联矩阵R,表示备选要素隶属于“影响城市绿色转型”各评语集的程度。
其中,rij=eij/en,eij为选择第i个因素j评价值的人数;en为评价参与总人数,本文n=33,en=10。
(4)计算得出备选影响要素的关联值,进而确定关联阈值对影响要素进行识别与筛选。
根据城市绿色转型初始影响要素的专家打分情况,将关联阈值设置为yi=0.7[27],将小于0.7 的备选要素剔除,最终得到17 个碳中和目标下城市绿色转型关键影响要素,即构成城市绿色转型的关键影响要素集合,如表1所示。
3 关键影响要素多级递阶结构系统重建
3.1 基于DEMATEL-ISM模型的层级关系构建
根据识别出的关键影响要素集,确定关键影响要素间的关系,从而得到直接影响矩阵。将各关键影响要素的影响强度分为四级并赋值:没有影响赋值0、弱影响赋值1、一般影响赋值2、强影响赋值3;请上述专家对关键影响要素进行两两相关性评估,并依据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最终确定17 个关键影响要素的直接影响矩阵B。
层级关系构建过程具体如下:
(1)规范化直接影响矩阵,将直接影响矩阵与行和最大值相除,从而获得规范化矩阵。
(2)依据所得规范化矩阵C,计算综合影响关系矩阵T:
式中:tij表示综合影响矩阵中第i个元素对第j个元素的影响大小。
(3)计算原因度Ni及中心度Mi:
式中:Di为影响度,是各要素所对应的行和;Ei为被影响度,是各要素所对应的列和;Mi代表该要素在系统中的地位和影响程度的大小;Ni代表各关键影响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正值为原因要素,负值则为结果要素。
(4)计算整体影响关系矩阵H:
式中:I为单位矩阵。
(5)依据布尔算法计算可达矩阵N:
式中:λ为阈值,值越大对系统结构的简化作用越明显。在实际应用中可依据系统的复杂程度确定其值大小,本文依据综合影响矩阵中要素的均值及标准差之和并结合专家意见,取λ=0.3。
(6)根据可达矩阵N,首先依据各行及各列值为1 的要素对应列及对应行确定可达集R(Si)与先行集A(Si),R(Si) 为每行值为1 的要素对应列的集合,A(Si)为每列值为1 的要素对应行的集合,然后验证R(Si)∩A(Si)=R(Si),若成立则R(Si)为最高要素集合,并在N中删除相应的行和列,重复上述步骤使得要素均被分配,从而依据层级结构绘制多级递阶层次有向图。
3.2 关键影响要素多级递阶结构模型结果分析
3.2.1 中心度分析
通过上述计算步骤,依次得到各关键要素的综合影响矩阵多项分析指标并对其排序,如表2 所示。依据所得结果,以中心度和原因度分别为横轴和纵轴,得到相应的关键要素因果关系图,如图1 所示。基于DEMATEL 方法原理,各关键要素的中心度大小体现了其对城市绿色转型影响程度的强弱,其值越大,影响则越强烈;反之则越弱。由表2 及图1 可知,对城市绿色转型影响最大的指标为绿色技术创新(S7),中心度为11.047 9,其次为环境治理效果(S4)及工业污染排放(S10),中心度分别为10.159 0 及9.967 0,而绿色资源配置(S1)及社会和谐保障(S16)对城市绿色转型的影响程度较弱,中心度分别为6.365 7 及6.185 2。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力源,不仅可以提升经济发展水平,而且还是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效果的基本保障,而绿色技术创新(S7)则是实现碳中和目标及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性手段和必然选择,其被影响度为6.412 8,在整个系统中排名最高,较容易受到其他关键要素影响。碳中和目标下城市绿色转型的最终目标是提高生态绩效,协调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发展关系,其核心是在保护生态环境和有限资源配置最优化的前提下,使城市能源资源和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2],因而环境治理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绿色转型能否顺利实现。减少污染物排放及加大污染防治投入是决定环境治理效果的重要举措,也体现了城市绿色转型的关键要点。此外,环境治理效果的影响度为4.326 3 及被影响度为5.832 8,在整个影响要素体系中均较高,表明了其对其他要素的影响程度较高,也极易受到其他要素的影响。从城市绿色转型的主体来看,中心度大小依次为政府部门(41.014 1)、主要产业(36.116 6)、相关企业(34.790 8)及城市居民(28.496 3),政府部门对城市绿色转型的影响最大,再次表明了政府对碳中和目标下城市的绿色转型起到方向性主导作用。
图1 碳中和目标下城市绿色转型关键影响要素因果关系图
表2 碳中和目标下城市绿色转型关键影响要素综合影响矩阵分析指标
3.2.2 原因度分析
从原因度来看,其结果有正负之分,正值表示该要素对其他要素的影响较强,也是城市绿色转型的影响要素,称为原因要素;负值表示该要素受其他要素影响较强,为城市绿色转型的被影响要素,称为结果要素[28]。从图1 可知,原因要素按影响程度强弱依次为绿色产品购买力(S17)、社会和谐保障(S16)、数字经济水平(S11)、公众文明素养(S14)、绿色生活能力(S15)、绿色资源配置(S1)、转型基础支撑(S6)、绿色需求潜力(S12)、工业污染排放(S10),上述9 个关键要素不仅会对城市绿色转型提升产生积极推进作用,还会对其他要素造成影响。从转型主体来看,城市居民及相关企业为原因要素。其中,城市居民的原因度最高,为4.166 1。因此,在城市绿色转型的过程中应更加重视城市居民践行绿色生活、进行绿色消费的重要作用。
负值原因度即结果要素排名前五的依次为企业盈利能力(S13)、产业结构分布(S8)、资源消耗节控(S9)、基础设施建设(S2)、财政支出低碳化结构(S5),高负值关键要素易受其他要素影响,进而对城市绿色转型造成影响。在进行高负值结果要素控制时,需注重与之相关的原因要素的控制。从绿色转型主体来看,政府部门与主要产业为结果要素,其转型能力易受其他关键要素影响。城市绿色转型需要大量资本、设备及人力投入,而企业盈利能力(S13)是推进城市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是企业进行绿色转型及绿色产品生产的关键驱动力。因此,在推进城市绿色转型过程中,应重点将节能减排意识融入企业经营生产过程,充分利用转型及减排政策支持的有利条件。
3.2.3 多级递阶结构模型层级分析
根据可达矩阵N及步骤(6)依次划除关键要素,得到城市绿色转型关键影响要素层次分解表,如表3 所示,并绘制出城市绿色转型关键影响要素四级递阶结构模型,如图2 所示。多层递阶结构图中,元素间的关系用有向线连接,表示要素间存在因果关系。由图2 可知,“环境规制力度(S3)—环境治理效果(S4)—财政低碳化支出程度(S5)—绿色技术创新(S7)—资源消耗节控(S9)—工业污染排放(S10)—企业盈利能力(S13)”关键要素两两互为双向箭头,说明该组关键要素紧密相连,互为因果。因此,在推进城市绿色转型进程中,应将上述强连接的关键要素视为一体进行管理施策以推动碳中和目标下城市的全面绿色转型。
图2 碳中和目标下城市绿色转型关键影响要素ISM层次结构模型
表3 关键影响要素层级分解汇总表
从图2 中可看出,碳中和目标下城市绿色转型的关键要素系统自上而下呈现出四级三阶的多层递阶结构分布状况。L4中的要素属于根源致因阶,L2—L3中的要素属于过渡致因阶,L1中的要素属于表层致因阶,层级数越大则原因属性越强,即影响属性越强;反之,则结果属性越强,即被影响属性越强。其中,位于根源致因阶的要素为绿色生活能力(S15),是影响碳中和目标下城市绿色转型的最根本要素。实现碳中和目标,必然蕴含生活方式转变,绿色生活方式是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绿色转型理念能否兼顾绿色生活方式,从而减少资源消耗是推进城市绿色转型实现城市绿色发展的关键一环。位于过渡致因阶的要素众多,在整个系统中承担着中介过渡作用,其自身既能影响其他要素,也同时受其他要素影响。因此,为全面推进城市绿色转型,对过渡致因阶的关键要素进行调控尤为必要,尤其是高中心性的要素即绿色技术创新(S7)、环境治理效果(S4)、工业污染排放(S10)、企业盈利能力(S13)与资源消耗节控(S9),以及高原因度的要素包括绿色产品购买力(S17)、社会和谐保障(S16)以及数字经济水平(S11)。位于表层致因阶的要素主要为绿色资源配置(S1)及基础设施建设(S2),是影响碳中和目标下城市绿色转型最直接的外部因素。要有效推进碳中和目标下城市全面绿色转型,可从表层致因阶出发寻找突破点,而表层致因阶易受其他要素的多重影响,还需考虑与过渡致因阶及根源致因阶中要素的共同提升及调控。
3.2.4 MICMAC模型结果分析
利用MICMAC 分析方法得到碳中和目标下城市绿色转型影响要素驱动力依赖矩阵,并以其均值为象限分割线将所有要素划分为四个象限,从而绘制出城市绿色转型关键影响要素的MICMAC 分析图,如图3 所示。由图3 可知,绿色资源配置(S1)位于第I 象限为独立簇,该象限内要素的依赖性及驱动力都较低,在推进城市绿色转型过程中,可将该要素单独考虑。基础设施建设(S2)位于第II 象限为依赖簇,此象限内的要素拥有较强的依赖性但驱动力较弱,易受其他要素影响。位于第III 象限的要素为联动簇,具体包括环境规制力度(S3)、环境治理效果(S4)、财政支出低碳化结构(S5)、绿色技术创新(S7)、资源消耗节控(S9)、工业污染排放(S10)及企业盈利能力(S13),此象限内要素的驱动力及依赖性均较强,在整个系统中起着将下层要素驱动力传导给上层要素的中介作用。第III 象限的要素主要位于ISM 多级递阶结构模型图中的第二层,下层要素的驱动力通过该象限要素的中介作用影响上层要素,模型结果一致。位于第IV象限的要素为自发簇,该象限内要素的驱动力较强但依赖性较弱,主要为ISM 模型中的第三层及第三层要素,具体包括转型基础支撑(S6)、产业结构分布(S8)、数字经济水平(S11)、绿色需求潜力(S12)、公众文明素养(S14)、绿色生活能力(S15)、社会和谐保障(S16)及绿色产品购买力(S17),为影响城市绿色转型的深层要素,这些要素对其上层要素的驱动力作用较强,且这些要素不易通过调节其他关键要素进而对其产生间接影响,因此在全面推进城市绿色转型时,应将自发簇中的要素视为首要着力点重点施策。
图3 碳中和目标下城市绿色转型关键影响要素MICMAC分析结果图
4 研究结论与讨论
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转型主体视角搭建碳中和目标下城市绿色转型影响体系,通过专家咨询及相关性判别法识别出17 个影响城市绿色转型的关键要素,并利用DEMATEL-ISM-MICMAC 方法对系统内各要素间的层次结构及属性类别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由专家咨询及相关性判别法,得到由绿色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效果、绿色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分布、企业盈利能力、公众文明素养等17 个关键要素构成的城市绿色转型影响要素系统,系统内的要素通过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城市绿色转型的全面推进。
(2)从转型主体上看,政府部门的中心度最高,对城市绿色转型起主导性作用;城市居民的原因度最高,应重点考虑其对城市绿色转型的影响及作用;相关企业与主要产业是推动城市绿色转型的中微观主体,易受其他要素影响,应充分把握节能减排政策的利好趋势。而政府部门、相关企业、主要产业及城市居民四个转型主体对碳中和目标下城市绿色转型的影响又体现在各主体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上。从中心度上看,绿色技术创新是城市绿色转型影响要素系统中的核心要素,是推进碳中和目标实现与经济增长相脱钩的根本性手段。绿色生活能力对其他要素影响最大,是系统中最重要的影响要素,而环境治理效果是决定转型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推动力,是系统中的关键性要素。从原因度上看,绿色产品购买力、社会和谐保障、数字经济水平、公众文明素养等9 个关键要素为原因要素,会对其他要素造成影响;企业盈利能力、产业结构分布、资源消耗节控等高负值关键要素为结果要素,易受原因要素影响,在实际过程中对原因要素进行关注和施策能够更加快速有效地全面推进城市绿色转型。
(3)碳中和目标下城市绿色转型的关键影响要素系统自上而下呈现出四级三阶的多层递阶结构分布状况。只有绿色生活能力位于第四层级,是根源致因阶,结合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可知其属于自发簇要素,驱动力最高,是城市绿色转型的最根源影响要素;转型基础支撑、产业结构分布、数字经济水平、绿色需求潜力、公众文明素养、社会和谐保障及绿色产品购买力位于第三层级,是影响城市绿色转型的深层要素。环境规制力度、环境治理效果、财政支出低碳化结构、绿色技术创新、资源消耗节控、工业排放污染及企业盈利能力位于第二层级,属于联动簇要素,具有较强的中介连接作用。基础设施建设和绿色资源配置位于第一层级,且基础设施建设依赖于其他要素,极易受其他关键要素影响,而绿色资源配置位于独立簇,在推进城市绿色转型提升过程中可将其单独考虑。
本文对城市绿色转型的相关文献研究进行了梳理回顾,基于碳中和目标背景,利用相关性判别法和DEMATEL-ISM-MICMAC 方法对城市绿色转型关键影响要素系统进行解构与重建,对城市绿色转型的研究来说是一种拓展,使其理论分析框架更具科学性和完整性,为城市绿色转型的有效实现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工具,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但在专家选取及指标确定上还应更具多样化及全面化,从而保证研究结果的权威性和严谨性。未来还将进一步利用本文所构建的关键影响要素指标体系落实到具体的研究区域中,以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为例,对其城市绿色转型能力的大小进行测度,并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分析其演进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