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臭氧穴位注射联合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价值

2023-06-02潘霞

医学美学美容 2023年7期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潘霞

【摘 要】目的 研究臭氧穴位注射+脉冲射频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110例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55)和治疗组(n=55)。参照组给予臭氧穴位注射治疗,治疗组给予臭氧穴位注射与联合脉冲射频治疗,比较两组VAS、PSQI及LSI-B评分、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VAS评分、PSQI评分低于参照组,LSI-B评分、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臭氧穴位注射联合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有助于减轻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臭氧穴位注射;脉冲射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中图分类号:R75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23)07-0081-04

Clinical Value of Ozone Acupoint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Pulsed Radiofrequency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herpetic Neuralgia

PAN Xia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Taian Institute of Dermatology, Taian 271000, Shandong,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ozone acupoint injection+pulsed radiofrequency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herpetic neuralgia. Methods A total of 110 patients with postherpetic neuralgi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21 to June 2022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reference group (n=55) and treatment group (n=55)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reference group was treated with ozone acupoint injection,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ozone acupoint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pulsed radiofrequency. The VAS, PSQI and LSI-B scores and clinical efficac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VAS score and the PSQI scor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LSI-B score and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reference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Ozone acupoint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pulsed radiofrequency therapy is helpful to reduce the pain degree of patients with postherpetic neuralgia and improv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and sleep. The therapeutic effect is accurate and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Ozone acupoint injection; Pulsed radiofrequency; Postherpetic neuralgia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痊愈后疼痛会持续一个多月,是一种顽固性的难治性疾病,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是一种以自发性痛、痛觉过敏、感觉异常为特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1]。长时间的疼痛会对人的身心造成很大的伤害,会引起情绪波动、睡眠障碍等症状。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对细菌和病毒有很好的杀灭作用,对人体中枢和交感神经节附近的疼痛因子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在传统中药疗法的基础上进行穴位注射,可以将药物直接注入患者体内,起到增强疗效的作用。目前,临床对该病的治疗以脉冲射频为主,而对其施以针灸疗法的研究鲜有报道[3]。本研究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2年6月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回顾性分析臭氧穴位注射联合脉冲射频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6月泰安市皮肤病防治所收治的110例狀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55)和治疗组(n=55)。其中参照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30~55岁,平均年龄(42.88±6.19)岁;病程1~4 d,平均病程(2.77±0.99)d;治疗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30~57岁,平均年龄(43.10±1.23)岁;病程2~5 d,平均病程(3.11±0.92)d。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可比。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参照组 采用臭氧穴位注射治疗:使用臭氧治疗仪,按照疱疹位置,对患侧皮相应的夹脊穴及阿是穴进行注射。指导患者取俯卧位,医生穿戴好无菌外衣、手套,对局部皮肤消毒,常规铺巾,在病变对侧脊髓节段的夹脊穴,脊柱旁开0.5寸,朝脊柱垂直刺入,到达椎板后,患者会有酸麻胀感。针刺得气之后,所有节段均注射1.5 ml的0.5%利多卡因,然后注射5 ml臭氧,将针拔出,治疗前根据病变面积确定注射穴位3~4个,臭氧注射量在20 ml以内;再针对阿是穴,以病变痛处为核心,结合疼痛范围,或者疱疹痊愈后的色素沉着点及瘢痕,在周边1 cm选取穴位4~8个,针刺过程中,皮肤和针呈15°,由病变位置往中心处刺入,所有点均注射1 ml的0.5%利多卡因,然后注射臭氧20 ml;拔针后,使用无敷料贴按压穿刺点。以上穴位间隔5 d注射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半个月。

1.2.2治疗组 在臭氧穴位注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脉冲射频,具体操作步骤:指导患者取俯卧位,将薄枕放置于腹下,身处于CT检查床上;针对皮损面积采用CT引导对病变神经根椎间孔进行定位,明确穿刺点后,皮肤消毒并常规铺巾,使用 1%利多卡因局麻后,以21 G射频套管针,经皮刺入椎间孔后上缘,将射频仪连接好,阻抗测试为200~400;电压设置为50 Hz、0.2~0.4 V,实施感觉测试,对感觉神经产生刺激的电流最小为0.2 mA,若2 V电压时肌肉未颤动,可考虑针尖端3 mm范围内无运动神经,确定针尖在背根神经节周围,设置PRF治疗参数频率2 Hz、温度42 ℃、脉冲宽度20 ms、电压85 V、时间15 min、间隔20 s,持续治疗半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疼痛程度 通过VAS量表评定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周、1、3、6个月的疼痛程度。分值为0~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最痛,得分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高。

1.3.2睡眠质量 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价两组治疗后6个月的睡眠质量,总分21分,分值越高代表睡眠质量越差。

1.3.3生活质量 参照生活满意度指数B表(LSI-B量表)评估两组治疗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选取心理、生理、社会关系、健康状况4个指标,分值和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1.3.4临床疗效 显效:VAS评分下降幅度超过50%;有效:VAS评分下降幅度为30%~50%;无效:VAS评分下降幅度小于3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版本统计学软件处理本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疼痛程度比较 两组治疗后2周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1、3、6个月VAS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睡眠质量比较 治疗组PSQI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组LSI-B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以自发的闪电样疼痛和撕裂样疼痛为主,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相关研究结果表明[4],该病毒潜藏于靠近夹脊穴的脊髓神经根中。同一节段的不同穴位,其作用及诊断效果是一样的,所以针刺夹脊穴可以作用于脊神经前、后。患者的前支连接着交感神经干,并对其产生作用,因此,对夹脊穴和阿是穴进行针灸,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将湿热毒邪通过针灸排出,从而达到缓解患者痛苦的目的。当前,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性后遗症的手段较多,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具体有以下几种:口服中药治疗、外敷治疗、中药结合脉冲射频治疗、中药汽疗结合西药等。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倡将针灸与中医特色疗法联合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临床上,有针刺结合麦粒灸、毫火针点刺结合针灸、针刺结合西药、针刺结合外用软膏、针刺结合放血、火针结合拔罐等方式[5]。

患者的性别、精神状态、是否有基础病、是否有基础病等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影响因素。引起神经痛的原因主要有:①年龄与发病呈正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免疫力逐渐下降,病邪进入体内的可能性逐渐增大,而自身的修复能力也随之下降;②在急性期会有较高的疼痛,带状疱疹急性期痛觉较强,有可能发展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③治疗时间太久,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或者用药不当,导致疾病没有得到及时的控制,从而导致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目前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理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主要从外周、中枢和外周3个层面进行探讨,其主要机制包括:①外周神经病变的原因: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被激活后进行了大量复制,导致了更多的外周神经纤维受损、坏死,并引起了神经节区的皮肤产生疱疹,引起了炎症反应;另外,周围主要神经和对应于皮肤的三叉神经节和背根神经节中的感觉神经节也有炎性反应,造成神经元缺损和变性、坏死[6];有些患者受损的外周神经节经过治疗后可以得到修复,但有些患者即使经过治疗还是存在炎症,在修复过程中神经外周的重塑性会发生改变,最终导致康复后的神经元结构和功能与损伤前不同,患者在后期仍然会有疼痛;②炎性媒介:炎性媒介的作用是破坏感觉纤维,当周边组织受到伤害时,脊椎后根的原发传导纤维反向电位,刺激神经细胞释放炎性媒介,促使疼痛发生;③中枢神经系统:疱疹病毒增加了外周神经的兴奋程度,增加了内周神经的敏感度,另外,病毒还会破坏内周神经,使内周神经的兴奋程度不断增加[7]。目前,西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以药物为主,物理疗法、微创介入疗法等为辅助疗法,以缓解疼痛、情绪紊乱、失眠等症状。西医的治療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止痛,加巴喷丁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药物;可以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产生来达到止痛的效果,同时还可以抑制疼痛和中枢敏化;此外,在使用过程中,该药物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副作用小、患者适应性好,因此,只需要小剂量就可以达到镇痛的目的,并且还可以提高患者的运动和精神功能;随着剂量的增大,镇痛效果也会随之增强,但副作用的增加幅度很小,发生严重副作用的概率也很小;②维生素B1、甲钴胺片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神经营养剂,通过促进神经纤维中的蛋白质、核酸、神经髓鞘的生成,促进神经纤维的代谢,防止神经纤维的退化,从而修复受损的外周神经,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疼痛[8]。

臭氧具有镇痛和抗炎作用,可作为抗炎药物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营养改良剂,起到松解周围神经局部粘连作用,从而缓解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1、3、6个月VA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提示这一治疗方式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与李玲玲等[9]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分析原因为,在病灶点注入一定浓度的臭氧,将其分解成氧气,从而达到减轻患者痛苦的目的。通过增加局部氧气浓度,组织中的有氧代谢恢复正常,炎性症状缓解,疱疹周围的营养代谢增强,皮肤修复加速。脉冲射频是一种通过频率2 Hz、电压45 V、温度42 ℃的脉冲式射频电流来进行治疗的一种神经调节技术,它可以对人体感觉神经的ATP代谢和离子通道功能产生影响,从而抑制兴奋传入,并阻断相关神经的疼痛传入。而脉冲电流则会对痛觉神经进行恰当的刺激,并对其传导物质进行反馈性调整,从而覆盖痛觉,达到减轻痛觉的目的。在42 ℃以下的体温通过组织脉搏传递到患者体内,并不会对患者的神经纤维造成损伤,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组PSQI评分低于参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参照组(P<0.05),表明臭氧穴位注射联合脉冲射频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提高整体治疗效果,与唐毅等[10]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臭氧穴位注射联合脉冲射频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罗凯.利多卡因凝胶贴膏联合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2023,16(8):167-170.

[2] 张树丽,王理康,吴蓍妍,等.臭氧穴位注射联合脊神经后支射频调节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18(2):314-318,323.

[3] 杨成武,孙伟翔,孙璐璐,等.阿是穴火针联合CT引导下背根神经节热凝射频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J].河北中医,2023,45(1):90-93.

[4] 姬艳花,罗小军.针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进展[J].新疆中医药,2022,40(6):129-131.

[5] 安媛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联合治疗方式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科学,2022,12(23):63-66.

[6] 歸晓蝶,阚厚铭,黄燕妮,等.射频治疗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的可视化科学知识图谱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2,28(11):826-833.

[7] 侯青琳.循经远取结合电针围刺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22.

[8] 杨继维.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22.

[9] 李玲玲,马婷婷.针刺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5):209-211.

[10] 唐毅,郑全成,黄建福,等.针刺联合自制穴位贴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血脉瘀阻证患者疗效与安全性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42(2):265-270.

编辑 张孟丽

猜你喜欢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大黄蛰虫片联合青鹏软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止痛如神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
加巴喷丁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8例临床观察
普瑞巴林胶囊联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三合三虫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灸法治疗进展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用药规律浅析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百癣夏塔热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辣椒碱软膏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