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吸粉“大使”

2023-06-01田亮

环球人物 2023年11期
关键词:香香大熊猫熊猫

田亮

1959年9月,伦敦动物园饲养员蹲在大熊猫“姬姬”面前,用嘴给它喂竹子。

“Awwwwwwww, They are Cute!”

不懂英语的人,也能大致猜出这句话中的情感。这是1972年4月,两只中国大熊猫抵达美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后,《华盛顿邮报》破天荒用了一长串象声词作标题,表达对它们的喜爱之情,意思是:“哇~~~~~,它们太可愛了!”是的,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早已跨越国界,把快乐带给世界各国。德国歌德大学学者福尔克·哈蒂格直言:“大熊猫吸引的公众人数远比中国孔子学院、China Daily(中国日报)、CCTV(中国中央电视台)或其他任何艺术团体多得多。”

武则天首创“熊猫外交”

早在西汉时期,大熊猫就受到权贵们的喜爱。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喜欢养宠物,其中就有大熊猫。文学家司马相如所著《上林赋》中,记载了汉武帝时期的皇家园林上林苑中,奔跑着大熊猫等数十种野兽,当时还叫“貘”。

《资治通鉴》中有关于“驺虞”的记载,南宋史学家胡三省在注释时写道:“晋制,有白虎幡、驺虞幡。白虎威猛主杀,故以督战;驺虞仁兽,故以解兵。”意思是说,在晋代,两军交战,一方举起“驺虞”旗,就表示可以和解、和谈了。四川省历史学学会会长谭继和告诉《环球人物》记者,“驺虞”就是大熊猫,它食性淳善,素有不杀生的美誉,自古就被人们看作和谐吉祥、和平友谊的象征。

大熊猫最早作为国礼出海,是在唐代。“1992年,成都举办首届熊猫文化节,提出‘熊猫文化的概念。当时我们就在古代典籍中查阅熊猫相关的资料,在巴蜀文献中找到了武则天向日本天武天皇赠送‘驺虞的记述。所以说,武则天首创‘熊猫外交。”谭继和说。

日本史料也记载,公元685年,武则天向日本赠送了两只“白熊”和70张毛皮,而白熊就是大熊猫。当时,长安的宫廷卫队和驯兽师簇拥着两只宽敞高大、披红戴花的兽笼,乘车由长安向东疾驰。到了扬州,大熊猫登上海船,随同日本遣唐使前往日本。

有史可查的发现大熊猫的第一个外国人是法国传教士、生物学家阿尔芒·戴维。1869年,他在四川雅安宝兴县一处教堂附近考察时,在一户人家中,看到一张从未见过的黑白颜色动物毛皮,断定这是一个新物种。

1869年,法国人戴维发现大熊猫时的手绘图。

20世纪30年代,美国芝加哥布鲁克菲尔德动物园里的大熊猫“苏琳”。

此前,戴维在北京南郊考察时,无意中发现了麋鹿这个物种,把标本寄回了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这次又有新的发现,戴维更加兴奋不已。随后,他从当地猎人手里购得大熊猫遗体,制成标本,把标本和骨骼再次寄到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博物馆里的博物学家爱德华兹进行了仔细鉴定,确信这是一个新的物种,它不是熊,与早期在中国西藏发现的小熊猫食性相近,但其嘴圆,有着猫的特点,最终将它命名为“大猫熊”。从此,隐居荒野的大熊猫进入人类文明的视野。

一股“大熊猫热”从巴黎开始,迅速蔓延到欧洲大地,乃至全世界。1869年至1946年间,数百名西方人千里迢迢来到中国寻找大熊猫。

纽约时装设计师露丝·哈克纳斯是第一个把活体大熊猫带回西方的人,也实现了新婚丈夫的遗志。1936年11月,她把刚满月的幼崽“苏琳”装进竹筐,以“随身携带哈巴狗一只”的名义顺利通关。

当“苏琳”出现在芝加哥的动物园时,观众纷至沓来,其中之一是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之子小西奥多·罗斯福。他在几年前曾和弟弟到中国捕杀大熊猫。当看到可爱的“苏琳”时,他忏悔说:“如果把这个小家伙当作我枪下的纪念品,那我宁愿拿自己的儿子来代替。”

“苏琳”只活到1岁半,不过露丝写成的《淑女与熊猫》成为西方国家的畅销书。

当时在西方展出的大熊猫普遍短命。1941年的夏天,纽约布朗克斯动物园失去了心爱的宝贝——不到4岁的大熊猫“潘多拉”,当地大熊猫迷们痛心不已。大洋彼岸的宋美龄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在琢磨如何报答“美国救济中国难民协会”这个民间组织在中国抗战中提供的帮助,这下有了主意。1941年11月,她和姐姐宋霭龄在重庆主持仪式,代表国民政府宣布向美国赠送两只大熊猫“潘达”和“潘弟”。当“潘达”和“潘弟”途经夏威夷,飞越太平洋时,正值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当年12月底,两只大熊猫抵达美国,也带去了和平的祝福。这是近代历史上中国首次“熊猫外交”。

一场遗憾的跨国相亲

新中国成立后,海内外的大熊猫热持续升温。1957年,“平平”和“碛碛”被赠送给了苏联。

那时的科研水平有限,人们无法对幼体大熊猫进行准确的性别判断。两只大熊猫在苏联生活了半年后,苏联方面怀疑它们都是雄性,就把“碛碛”退了回来。两年后,另一只大熊猫“安安”作为“平平”的配偶送到苏联。后来,人们发现“安安”并非雌性,“碛碛”才是。青梅竹马的一对“恋人”被拆散,没过几年,“平平”去世了。“碛碛”回到北京动物园后,改成了一个女孩的名字“姬姬”。

那时,美国政府对中国实施封锁,但美国民间对中国大熊猫仍十分渴望。1958年初,芝加哥动物协会想从中国得到一只大熊猫,找到奥地利动物商人海尼·德默,愿意高价购买。德默把从非洲带来的3只长颈鹿、2头犀牛、2头河马、2匹斑马送给北京动物园,换得一只大熊猫。德默看中的正是“姬姬”。没想到,美国政府依然顽固坚持对华敌视态度,禁止“姬姬”入境,德默只好带着“姬姬”在欧洲巡展。到伦敦展览时,伦敦动物园买下了“姬姬”。

1961年,英国人彼得·斯科特成立了一个保护世界物种多样性的组织,也就是后来的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斯科特来到伦敦动物园一睹“姬姬”芳容后,基金会的会徽便跃然纸上。他的设计理念是:“我们想要的那个动物,必须美丽,濒临灭绝,在世界上深受喜爱,具有吸引人的品质。我们还要这个动物是黑白两色的形象,以降低印刷成本,节省费用。”成为会徽形象后,“姬姬”的名气越来越大。

随着年龄的增长,“姬姬”发情了,可是无处觅得伴侣,脾气变得暴躁。英国方面找到苏联,希望让“姬姬”和曾经擦肩而过的“安安”交流一下感情。这个消息让全世界的媒体都兴奋起来,纷纷关注“姬姬”和“安安”的亲事。可是强扭的瓜不甜,它们俩在莫斯科和伦敦相了两次亲,还是没培养出感情,有时还拳脚相加,相亲失败。1972年,“姬姬”去世。

这时,中美之间的冰冷气息消散了。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这是中国外交史上的里程碑,也是“熊猫外交”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总统夫人帕特·尼克松的行程一再修改,但去北京动物园看大熊猫这一项却雷打不动。到达中国的第二天,她就迫不及待地前往北京动物园。当时虽然有专业摄影师随行,可她还是忍不住亲自给大熊猫拍照,喂食。后来,她又买了一大堆大熊猫玩具。

此情此景,谁不想拥有一只属于自己的大熊猫?帕特也提出了这个要求。但两国当时还没正式建交,周恩来总理得知这一诉求后也没有立即表态。不过按国际惯例,两国要互赠礼物。

1958年,大熊貓“姬姬”在伦敦动物园玩耍。

1972年4月,大熊猫“兴兴”和“玲玲”在美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公开亮相,尼克松夫人来到动物园观看。

1985年3月的“兴兴”和“玲玲”。

在尼克松等人临别前的晚宴上,周恩来把熊猫牌香烟递给帕特,问她:“喜欢吗?”

“我不吸烟。”帕特有些莫名其妙。

“喜欢这个吗?”周恩来总理指着烟盒上的大熊猫图案说:“你们把麝香牛送给中国人民,北京动物园也送两只大熊猫给美国人民。”

本不抱希望的帕特一下来了兴致,大声对尼克松说:“天哪!你听到了吗?大熊猫!总理要送大熊猫给我们!”

中方对此做了细致的准备。当时的中国外交部工作人员告诉《环球人物》记者,大熊猫没坐过飞机,为使其适应,我方人员用箱子把它们带到机场飞机旁,听飞机发动的声音。一开始,大熊猫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它们适应以后,才由动物园工作人员陪同运到美国,还带去了它们喜欢吃的竹子。

1972年4月,“玲玲”和“兴兴”乘专机抵达华盛顿。8000多名美国民众冒雨相迎,帕特亲自出席了华盛顿国家动物园熊猫馆揭幕式。

《华盛顿邮报》报道,熊猫馆开放后,“游客以每小时1200名的速度争相排队,只为一瞥上周日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来的大熊猫”;“甚至有游客在熊猫馆开放后一连3天前往动物园,只为一睹大熊猫睁眼”。到熊猫馆开放1年后,累计约有110万名美国游客参观了大熊猫。

此后,中国掀起了向外国,特别是西方国家赠送大熊猫的高潮。1972年10月,送“兰兰”和“康康”给日本。当专机飞入日本领空时,几架日本自卫队战斗机立刻升空,为专机护航,直到降落东京。1973年12月,送“燕燕”和“黎黎”给法国。1974年4月,送“佳佳”和“晶晶”给英国。1974年11月,送“天天”和“宝宝”给联邦德国……1957年至1982年,中国一共向9个国家赠送了23只大熊猫。

反差萌

从1982年开始,中国停止向外国赠送大熊猫,转而采取“租借”方式。想得到大熊猫的国家可采用短期借展的方式,请大熊猫到当地巡展,并向中国支付租金。此后,赠送仅限于国内,例如1999年3月,中国中央政府送给香港特别行政区一对大熊猫“安安”和“佳佳”。

“最初采取赠送的方式,更多是借助大熊猫来打开中国外交的局面。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外交局面已经打开了,中国已经深度融入了国际体系,我们不再需要用大熊猫来改善我们的国际形象,不再需要把大熊猫‘远嫁到海外回不来。大熊猫肩负的政治性任务越来越少,它们肩负的更多是一种‘亲善大使的任务,而这个任务完全可以用租借的形式来完成。”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叶海林告诉《环球人物》记者。

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期间,3岁的“永永”和“迎新”成了第一对以巡展方式走出国门的大熊猫,展期3个月。一股“熊猫热”席卷了洛杉矶。洛杉矶动物园专门盖了一座造价30万美元的熊猫馆,全园100多名工作人员都争相要求当熊猫饲养员。相持不下,最后只好用抽签的办法确定3个人选,他们还学会了制作熊猫爱吃的窝窝头。

这种租借形式迅速得到世界各国一个又一个城市的积极响应,但问题也暴露出来。商业利益导致租借熊猫一度出现混乱局面。此外,大熊猫还要承受舟车劳顿之苦,生理周期也被打乱,甚至有的城市还让大熊猫当起了杂技演员。这都不利于大熊猫的保护,这种模式也被叫停了。

经过长达两年的磋商,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动物园协会与国际动物保护机构达成协议,中国可以将一对健康、有繁殖能力的大熊猫送至其他国家进行为期10年或15年的合作研究,其间繁殖的后代归中方所有。若大熊猫意外死亡,其遗体也归中方所有。中方可派出技术人员与外方共同进行对大熊猫的研究工作,外方每年付给中方100万美元。这种合作研究的模式一直沿用至今。

2023年2月,为纪念“香香”回归中国,日本一家企业举办“香香”摄影展。

2003年10月,“创创”和“林惠”作为中泰友好的使者,从中国来到泰国清迈动物园。6年后,它们的孩子“林冰”在泰国出生,备受注目。动物园和泰国亚洲电讯公司还合作开通了熊猫频道,24小时实况直播“林冰”生活情况,引发收视热潮。那几年,泰国政局不稳,许多人厌烦了政党纷争,就靠熊猫频道解闷。当地流传:不看“红”(红衫军),也不看“黄”(黄衫军),看“黑白”(熊猫)最好。

2017年6月,大熊猫“香香”在日本上野动物园出生了,在日本引起巨大轰动。它的父母是2011年来日的“比力”和“仙女”。2012年,它们产下一只幼崽,可不到一周就夭折了,日本人民瞬间由喜转悲。“香香”顺利出生后,立即登上了各大媒体的头版,成了日本的顶流。

“到处是介绍香香的资料,当地人很快熟悉了这只小可爱。不少商家打折降价以示庆祝,有的商家则推出各种各样的文创产品,效益十分可观。街道、巴士和商场,到处是关于‘香香的祝福。”在日本工作多年的刘军国告诉《环球人物》记者。满190天时,“香香”与日本民众见面了。在当天上午举行的庆祝“香香”正式向普通民众开放活动上,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幽默地说:“虽然明年是狗年,但我认为明年是大熊猫年。”

“为了保证‘香香健康成长,上野动物园采取了摇号的方式接待游客,每天开放两个半小时,接待被抽中的400组观众,中签概率在1%左右。”刘军國说。

据当地媒体报道,一名男子为看“香香”特意休了年假,提前一天住到动物园附近的酒店,同时还为此购买了新相机镜头。一些没中签、无缘一睹“香香”风采的市民也赶到上野动物园,只为感受现场氛围。

几十年来,大熊猫在国外成功繁殖的案例并不多,幼崽能存活下来的更少。随着“香香”一天天长大,日本人民对它的感情日渐深厚,许多人是看着它长大的。不过,根据《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与日本国东京都共同开展大熊猫保护研究合作协议书》,“香香”应于满两周岁时,即2019年6月送还中国。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管理人员解释说,由于海外大熊猫种群太小,如果长期留在当地,不可避免的近亲繁殖将不利于大熊猫的可持续发展。

可是许多日本人舍不得它走,日方申请延期一年半归还,后又因疫情四度推迟回国。2023年2月21日,“香香”终于踏上回国之旅。当天,不少游客哭成了泪人。一名游客说:“‘香香就像我的孙女一样,没有比它更可爱的了,所以真的要感谢中国的朋友们。希望它能在中国健康快乐地度过每一天,这样的话,我们也会非常开心。”

为什么全世界的人都喜欢大熊猫?叶海林说:“我也去过大熊猫基地,我觉得大熊猫是唯一一种真实形象比卡通形象还可爱的动物,它的反差萌是独一无二的。大熊猫既是中国的符号,但又超越了国别的限制,成为人类共通的情感链接点,让各国人民和中国人民一样喜爱它。”

猜你喜欢

香香大熊猫熊猫
我们都爱大熊猫
香香花为媒
大熊猫
我爱“熊猫”
大熊猫也消暑
萌萌哒熊猫
萌萌哒熊猫等
水中大熊猫
我与熊猫的二十年
香香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