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顶流明星”的时代叙事

2023-06-01王秦怡

环球人物 2023年11期
关键词:大熊猫熊猫

王秦怡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pandapia团队身穿防护服拍摄大熊猫的日常。(pandapia供图)

“‘西直门三太子是不是在这儿?”

这是今年年初,兴冲冲的来人直接把北京动物园熊猫馆的保安给问蒙了。

后来他才知道,“西直门三太子”这个很有北京特色的外号指的是“萌兰”——北京动物园地处西直门附近,而“萌兰”是妈妈的第三个孩子,因一场“越狱事件”一战成名。

现在,这里的保安和工作人员已经熟知各种大熊猫外号,并且给“萌兰”开辟了专属排队区域,还会贴心提示:“不等‘萌兰的请从这边参观,等‘萌兰的请注意,它还有几小时才会出来。”

几小时阻挡不了排队的热情。5月末的上午,北京的天气已经热了起来,太阳照到栅栏外的走廊上,明晃晃的,没有一点遮挡。但人群没有丝毫要走开的迹象,有人从开园就站在这儿了,站了近两个小时。

2021年12月,6岁的“萌兰”从北京动物园“越狱”。

《环球人物》记者挤在人群中,都有些不好意思——说起“萌兰”,一个头戴防晒帽的女孩如数家珍,“7月4日出生,爸爸是‘美兰,妈妈是‘萌萌,活泼好动……”相比之下,记者所知道的信息实在有限。等待间隙,和旁边的一位“猫粉”聊起这样看大熊猫什么也看不清呀,粉丝笑着说:“你缺少的是一个单反和一个长焦镜头。”

保安沿着队伍巡逻,颇有经验地喊:“不用着急,一会儿人群中发出尖叫声,‘萌兰就出来了。”像是为了验证他的话,前排突然爆发出不间断的尖叫声,等在后面的人顿时急了,赶紧站起来往前冲。但没等挤进去,消息又传出来了——“萌兰”只是放了个“烟雾弹”,还没出来呢。

这个夏天,因大熊猫而产生的好奇、想象与狂热,已经在国内构建起一个“熊猫宇宙”。粉丝们把大熊猫的日常当生活情景剧一样在追:大熊猫的性格、大熊猫的家族关系、大熊猫与饲养员的双向奔赴……这个原在深山密林中生存的大型猛兽,成为陪伴人类成长的治愈式存在。如果跳出“猫粉”圈,我们将看到一个更宏大的议题——熊猫叙事的变化和熊猫生存状况的极大改善。

“猫粉”的幸福

和“猫粉”们聊天,如果不备注清楚姓名,很快就忘了对方到底是谁。因为他们的微信头像基本上都是一只大熊猫,聊天过程中,他们好像有用不完的大熊猫表情包,并且能准确说出每个表情包的来源与典故。“我有1000多个大熊猫表情包,900多个是‘花花的。”23岁的李婧雅是微博“大熊猫和花超话”的前主持人,在那里,约70万粉丝和她共同关注“花花”的日常。

2021年3月,李婧雅无意中刷到一条“花花”的短视频,一下子被吸引住了。“‘花花很好认,她的屁股很鼓,小短腿,炸毛,像一个白滚滚的汤圆。但她的脸又很尖,耳朵距离远,像小狐狸一样,很有灵性。”说着,她让记者看一个表情包,那是其他粉丝创作的——“花花”的头神似一架A350機头,饶是非粉丝,看了也哑然失笑。

凭借好看的长相,大熊猫让数不清的男男女女入坑。一位男粉丝用“一眼万年”来形容看到大熊猫的感受:“每天刷大熊猫视频,感觉世间最美好的事莫过于此。”

但好看并不足以构成“猫粉”们长期追逐某只大熊猫的理由,问“猫粉”们喜欢大熊猫的原因,答案还常常与不同大熊猫的独特个性有关。在这位男粉眼中:“‘花花温柔乖巧,不管做什么事都比别的大熊猫慢半拍,小时候不会爬树,不会吃笋,右腿外翻,经常被抢食,都在激发着我的保护欲,看着它一点点成长起来,就像看着自家孩子长大一样。”说话温温柔柔的王丹妮则偏爱性格活泼的“福宝”:“开心和伤心都表现得很明显。前段时间有个视频很火,它咬了一口竹子,就愣住了,摆出一副‘给我吃的是什么那种表情,吃了一点就扔了,又拿起一根,咬了一口又定住了,特别逗。”

“猫粉”们对大熊猫的着迷并非没有科学依据。英国动物学家德斯蒙德·莫利斯在《裸猿》一书中得出结论:“动物的可爱程度与它具有的人形特征成正比。”在他的统计中,97.15%的儿童最宠爱的是某种哺乳动物,大熊猫排在第五名。而这些最受宠爱的动物都具有鲜明的拟人特征:都长有毛发,而非羽毛或鳞片;都有浑圆的外形轮廓;面部扁平;有面部表情;可以“操作”某些小物件;体姿有时候是直立的。

左图:“福宝”和饲养员宋爷爷的合影。右上图:饲养员为“福宝”做的竹叶礼物。右下图:饲养员为“福宝”做的“奶茶”。

“面部表情的变化表现了情绪的变化,这使动物和人类之间有了极宝贵的联系纽带……就操作能力而言,大熊猫和大象是出类拔萃的能手。大熊猫有细长的腕骨,它可以握住赖以为生的细竹枝。这样的骨骼组织在动物王国中是绝无仅有的。这使脚掌扁平的大熊猫在端坐时可以把小东西捡起来送到嘴里。这种人格特征使大熊猫极讨人喜欢。”莫利斯这样分析。

如果循着大熊猫的社会关系进一步展开,大熊猫和人类的神奇相处,也让无数人沉迷其中。“猫粉”们喜欢自称“两脚兽”,意思是,大熊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800万年前,那时候在大熊猫眼里,人类祖先大概确实无异于两条腿走路的猴子。800万年后,人类步入了量子计算的时代,但面对大熊猫这一物种时,仍然不敢保证已经洞察了它们的一切。

2010年上线的纪录片《熊猫列传》中,有两幕场景让“猫粉”田甜印象深刻:一是在科考人员的长期追踪下,野生大熊猫“娇娇”最终放下戒备心理,外出觅食时,竟将孩子“托付”给他们;二是时隔多年,科考人员重返荒山,意外遇到一只大熊猫,对人毫无敌意。直觉告诉他,那是他曾经观察过的“娇娇”的孩子。“太神奇了!”了解大熊猫越多,田甜越觉出这些憨厚可爱的家伙们有灵性。

“大熊猫有灵性。”很多“猫粉”都坚信这一点。在他们的叙事中,“福宝”“和花”和“萌兰”的成长少不了一位用心饲养的“奶爸”“奶妈”,而熊猫往往会对“奶爸”“奶妈”和其他人差别对待,“很傲娇”。这种有爱的关系、看似无意义的日常,让很多粉丝感到治愈。

田甜举例,马上3岁的“福宝”是首个降生在韩国的大熊猫宝宝,饲养员姜爷爷会在“福宝”妈妈生气打“福宝”时,轻声说“为什么那么过激地对待孩子,轻轻地”,还会把“福宝”掉在地上的胡萝卜洗一洗又拿给它吃。这些细节让田甜感受到姜爷爷对大熊猫的爱。不久前,她去“福宝”所在的爱宝乐园玩,“我说了我从中国来,姜爷爷特意翻出手机上‘福宝小时候的照片,一张张给我看”。

王丹妮讲了很多类似的事:“福宝”的妈妈“爱宝”刚去韩国时,因为环境陌生出现应激反应,姜爷爷就整夜陪睡在园里,“感觉到‘爱宝不舒服,立马起床安抚它”。王丹妮觉得,正是有了这种爱,“福宝”的性格才会“那么任性、那么单纯”。她称另一位饲养员宋爷爷为“金手”,说他为大熊猫做了很多丰容措施——“福宝”诞生千日的蛋糕、“爱宝”的母亲节花环,等等。宋爷爷还会发很多感性的“小作文”,分享“福宝”家族的成长点滴:“曾经拿在手里小而珍贵的,现在用全身来拥抱都吃力……”

“就很像我们的爷爷嘛!”粉丝们不约而同地说。

“国家队”的出场

“从电视媒体普及以来,大熊猫其实就已经就火了,但‘猫粉圈如此壮大,肯定是近七八年的事。”中国艺术研究院学者孙佳山说。“如果把‘猫粉圈的壮大和熊猫传播策略的变化、熊猫数量的增长同时纳入考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条走向基本重合的曲线。”

大熊猫的直播历史可以追溯到2013年,iPanda和pandapia两支“国家队”推开了人们认识大熊猫的新世界大门。作为从属于央视网的新媒体产品,iPanda于2013年上线,是目前全球唯一24小时多路直播大熊猫的平台。差不多同时期,另一团队pandapia开始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深入合作。

pandapia团队的品牌策划负责人周佳驹是一个地道的四川汉子,从小看着各种大熊猫形象长大。他在2016年加入pandapia团队,没有赶上团队的首场直播,却已经无数次听过那个故事——2014年,团队人员倒了3班,48小时不间断,网页直播大熊猫“爱浜”的生产过程。

尽管这次直播的结局出人意料,“爱浜”“瞒天过海”,是假孕,这种现象在雌性大熊猫中普遍存在,但这次直播是团队宣传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这之前,对大熊猫的宣传偏向于整体的泛物种概念,这场直播后,我们开始关注大熊猫个体,关注妈妈叫什么、宝宝叫什么。”

两年后的2016年,周佳驹终于见证了大熊猫的分娩直播。这不是一次容易的尝试,拍摄动物的不确定性太大,而团队必须尊重大熊猫本身的状态,提前做好各种预案:熊猫妈妈会不会又假孕?从出现反应到真正分娩,要多久?如果熊猫妈妈误伤宝宝,镜头那时应该拍什么?

幸好最终的收获是巨大的,这两次直播给了团队信心:大量的网友对大熊猫日常感兴趣。周佳驹回忆,当时直播的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超过了10万,“等待时间太长,网友们开始在评论区对诗歌,但大熊猫宝宝终于诞生的那一刻,大家都很激动,争着为宝宝取名”。

成为“见证者”,这个身份似乎具备某种魔力。和周佳驹的预判一样,那些见证了大熊猫宝宝出生的人,也开始对宝宝的未来产生隐隐的期待,而这构成了pandapia的后续拍摄内容。

疫情前,每周六早上8点左右,pandapia的拍摄团队会准时到基地,穿上防护服,进入大熊猫产房,拍摄大熊猫产检、喂奶、伙伴相处等常人看不到的那一面。“我们的核心拍摄概念是‘家族情感,科普不同大熊猫的家族故事。”周佳驹说,基地的200多只大熊猫都是由最早野外救助的6只大熊猫繁育而来,慢慢长成一棵生命之树。

2014年,大熊猫“爱浜”分娩直播截图。

“萌兰”(上)幼时的名场面之一。(视频截图)

如今已经成为北京動物园明星的“萌兰”,儿时就在基地长大,粉丝们考古pandapia记录的“萌氏”家族,惊奇地发现,他在那时就显露出明星大熊猫的特质。一段广为流传的视频是,“美美”家族的后代“庆小”,“任劳任怨”地趴在地上,“萌兰”借着“庆小”的身高,扑腾着短腿,扭着胖乎乎的屁股,终于成功地爬到了台子上。随后,“庆小”一溜烟跑走了,“萌兰”想从台子上下来,却找不到路。视频中,pandapia模拟“萌兰”和“庆小”的语气,创作出一段“蜀将何在”的侠肝义胆的对话。

“但大熊猫终究是独居动物,注定要与妈妈、小伙伴们告别,学会成长。”周佳驹说,大熊猫从幼年转向成年的成长故事,是pandapia的又一拍摄重点。“它一直习惯坐在这儿,下周六突然开始坐那儿了,原因是什么,摄影师用他的视角带领粉丝观察。”

这样的成长故事伴随着不确定性、忧心和喜悦,其实带给粉丝一种“熊猫即我”的心理投射。“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花花性格很温和,不敢拒絕,很多粉丝去宠爱‘花花,其实是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花花身上,期待看到它慢慢成长。”在周佳驹看来,哪怕大熊猫只是那样坐着优哉游哉地吃竹子,或者懒洋洋地趴在木头上睡觉,代表的也可能是粉丝向往的生活。

“粉丝参与了大熊猫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最早一批“猫粉”基本上是看着iPanda和pandapia的视频成长起来的,但很快,他们也热烈地参与到这场“造星运动”中。“‘猫粉圈衍生出很多亚文化现象,不能简单用大熊猫的网红化来概括,相对来说它没有那么商业化。这是一种新的明星制度与明星文化,更准确地说,是广大粉丝参与了大熊猫形象的建构与传播。”孙佳山这样认为。

田甜开口对《环球人物》记者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在福宝的超话签到601天了。”签到——这是一种类似网上打卡的行为,当日的总体签到人数会显示在话题页,签到人数越多,表示相关话题的活跃度越高。田甜告诉记者,如今福宝的超话有58万粉丝,是一个庞大的兴趣社群,但她2021年关注超话时,超话仅有500多名粉丝,连头像都没有。“大家讨论怎样可以设置头像,发现必须是超话的主持人才能设置,于是我申请了,就这么简单。”

如果非要类比传统的粉圈文化,28岁的田甜更像一名喜欢大熊猫群体的“团粉”,而非只喜欢某只明星大熊猫的“唯粉”。她喜欢的是“福宝”“爱宝”“乐宝”这一家子,也常在周末的6点起床,坐公交去北京动物园看大熊猫。“偏爱某一只大熊猫的粉丝,也会顺带着喜欢它的整个家族。”

围绕着大熊猫的人格特征,大熊猫的家族故事被粉丝们不断书写。“我们‘爱宝真的是位好妈妈。”几个细节被田甜反复提起:“‘福宝刚出生时,‘爱宝抱着它十几天不动,不上厕所,也不吃不喝。可能‘爱宝第一次当妈妈,所以特别小心,后来饲养员说,它背靠栏杆的地方都磨损了。”“有一次,‘福宝肠胃不舒服。它当时都100多斤了,‘爱宝还想用脚把它蹬起来,有点像人类‘坐飞机的那个动作。”田甜猜测,‘爱宝是想逗孩子玩。类似的经典场面被汇集在超话的精华帖子里,是每个大熊猫新粉的入门读物。

“福宝”(右)和妈妈“爱宝”的合影。

随着“福宝”超话粉丝的日益庞大,田甜设置了新粉发帖需要审核的功能,希望打造一个和平有爱的兴趣圈子。偶尔看到那类“故意引战”“消息不实”的帖子,她会果断驳回或直接屏蔽。

为了获得更多的大熊猫信息,“猫粉”们往往“付出不求回报”。每个周末,王丹妮要花费七八个小时翻译“福宝”的纪录片节目,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自己看的话,大概听懂了就过了,但如果是上传给其他粉丝看,碰到稍微拿不准的句子,我就会去查。”每天下班回家,刷到其他粉丝的评论与私信,她就生出一种责任感,“有人在等我(更新)”。粉丝的翻译进一步生动了“福宝”的形象。之前,宋爷爷给“福宝”取的新昵称——“墩邦妮”(指墩墩胖胖、肚子鼓鼓的样子),经粉丝音译后,成为只有“福宝”粉丝才会懂的“专属暗号”。

在今年这一波“熊猫热”之前,2022年6月,孙页就开始直播北京动物园的大熊猫日常了。她在北京生活了15年,此前在一家互联网企业工作,压力大,身体不好。一天晚上,看着手机推送的大熊猫吃竹子视频,她突然被治愈了,开始看大熊猫直播。这之后,她了解到北京动物园有10只大熊猫,便产生了做一个大熊猫自媒体的想法——从家里到动物园,开车加上走路时间,只需要30分钟。

“‘萌兰是在四川出生的,现在还有四川的粉丝年年来北京看它,我希望我也能记录每只大熊猫的可爱瞬间,陪伴它们成长。”孙页说,前不久,她刚结束一场“熊猫之旅”,从北京到秦岭,再到成都、都江堰、汶川,又返回成都,绕道重庆,发现“大熊猫还是亲眼看到的更可爱”。

与其他主播相比,孙页显得有些另类。她的直播日期不固定,在其他直播人员8点已经抢好了位置时,她8点多才姗姗来到动物园。“那个时候,门口就不用怎么排队了。”她告诉记者,自己有几条原则:不在一只大熊猫前待太长时间,不因为粉丝或个人喜好影响游客观看;要给粉丝传播正确的大熊猫知识和家族关系。

2023年5月,北京动物园,主播对大熊猫“萌兰”进行直播。

早期,大熊猫直播圈的主播大多是像孙页这样的“猫粉”,“不会在直播时一直要求关注和点赞”。不过,随着大熊猫全民关注度的提高以及“猫粉”群的扩大,一夜之间,数不清的主播在自己的账号后加上了“熊猫”或“滚滚”两个字。这已经不是最初“守护熊猫”式的慢生活记录,而更像一个被验证了的财富密码——孙页告诉记者,另一个大熊猫主播直播时收到了两个“嘉年华”,一个“嘉年华”相当于3000元人民币。争议和是非随之而来。在采访中,“猫粉”和北京动物园的工作人员都明确表示了对这类直播的反感。

基地已经率先规定:未经官方允许,游客不得在园区任何点位开展直播活动;出现1次不文明行为,需填写书面文明参观承诺书后,方可再次入园;出现2次、3次不文明行为,分别在1年、5年内不得入园。4月12日,基地通报了3起不文明游客行为,其中一起就是在园区内直播。

从“国宝”到“滚滚”的背后

“粉丝的热情参与,实际上反映了大熊猫形象传播的演变。”孙佳山认为:“以前的大熊猫形象传播,是一种更为垂直的关系,是仰视的,那时大家对大熊猫的认知是‘国宝,大部分人只能通过电视了解大熊猫。现在不一样了,是一种更为平视、伴随式的关系,包括大熊猫的拟人化、IP化,通过直播与短视频等全方位观看大熊猫,都是这种新关系的衍生品。”

这种关系的演变并非一个偶发事件,背后支撑它的基础是:近40多年来,中国大熊猫保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很多人的童年记忆中,大熊猫一度是“被拯救的”形象。至今,许多人都能想起那首为大熊猫而作的歌曲《熊猫咪咪》,歌手程琳用她清亮的嗓音吟唱着:“竹子开花啰喂,咪咪躺在妈妈的怀里数星星。星星呀星星真美丽,明天的早餐在哪里……”

当时的创作背景是,1983年,四川境内出现竹子开花的现象,人们立刻联想到1976年竹子开花继而大面积枯萎、导致大熊猫一只接一只死去的惨痛过往。有了上次危机的经验,政府迅速行动,动员人们参与到拯救大熊猫的行动当中。

伴随着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拯救行动,上世纪80年代,“国宝”一词被广泛应用于大熊猫的宣传动员中。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将大熊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这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大熊猫罕见稀有、需要细心呵护的印象。加上大熊猫和平友善的文化内涵,其毫无威胁的外表柔化了中国的国家形象,大熊猫逐步转变为一种公认的国家象征。

左:1990年北京亞运会的吉祥物盼盼。中: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之一晶晶。右: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

2016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新生大熊猫宝宝集体亮相。(张磊/摄)

也因此,大熊猫可能是国内最常被用作吉祥物的形象了。无论是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盼盼、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福娃晶晶,还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冰墩墩,都是大熊猫形象。但有意思的是,从盼盼到冰墩墩,大熊猫的形象肉眼可见地萌化,粉丝赋予其一个可爱的称呼“滚滚”。

大熊猫形象的变迁,看似只是一个不起眼的细节,却彰显出大熊猫族群命运的改变。周佳驹印象很深的一次直播是2016年,基地23只大熊猫宝宝集体亮相,绿色地毯铺成的舞台上,熊猫宝宝们不安分地四处爬动,其中一只不小心摔下舞台,饲养员连忙上前抱起…… “以前每年都有集体亮相,但那一年新生熊猫数量特别多,视觉上很壮观,看着太可爱了!”这一幕被在场媒体定格,照片入选了美国《时代》周刊和法国路透社2016年年度照片。

跟周佳驹的反应一样,那个场景引起人们统一的情感反应:我们终于有了这么多“滚滚”!也是在这一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布,大熊猫由“濒危”变为“易危”,当时更新的介绍这样写道:由于有效的森林保护措施和再造林,大熊猫的数量有所增长。

2021年,《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发布,数据显示,中国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40年间从1114只增加到1864只。此外,人工繁育大熊猫数量呈快速优质增长,大熊猫实现野化放归并成功融入野生族群。

如果进一步将视野拓宽,“熊猫热”也是近年来人们普遍关注动物的又一次集中体现。从轰动全国的大象北游,到隔段时间就突然冒出的网红动物园、网红动物,很难总结出确切的原因,来说明人们为什么突然普遍关注动物的喜乐与忧伤。但无论是象群北游的集体躺平睡觉照,还是“萌兰”的叛逆“越狱”照,那些出圈的视频、图片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足以跨越物种、阶层和地域,呼唤出人类基因深处对自然的依恋。

“人类开始关心其他物种的命运,不断审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归根结底,这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完成工业化之后都会自然而然地向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寻求更有趣味更有价值的日常生活,大熊猫形象的变化正是这一脉络的生动缩影。”孙佳山总结道。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应有之事。

说这句话时,千里之外的成都,pandapia团队正在进行每周六的固定直播——“慢直播”。镜头里,一只大熊猫敞着肚子,坐在一堆竹子里,左右“手”各拿一根,不急不慢地剥掉外层的皮,自顾自地咀嚼着——岁月静好,没有游客能打扰到它。

(本文李婧雅、王丹妮、田甜、孙页皆为化名。)

猜你喜欢

大熊猫熊猫
我们都爱大熊猫
寻找大熊猫
大熊猫
我爱“熊猫”
大熊猫也消暑
萌萌哒熊猫
萌萌哒熊猫等
水中大熊猫
我与熊猫的二十年
熊猫,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