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州市科技金融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2023-06-01刁淑娟

关键词:科技金融发展研究

刁淑娟

【摘  要】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发展和中部地区的快速崛起,以及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布局中,河南省的经济是否能实现快速发展都意义重大,而郑州市作为省会城市及新一线中心城市更是责无旁贷。但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较全国来看明显处于滞后地位,所以河南经济的快速提升必须寻求到一个新的有力增长点去实现飞跃。而如今经济发展已与科技金融发展紧密结合且相互促进,故论文研究郑州市科技金融与产业协同发展去寻求郑州市经济发展的提升策略。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西安等城市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发展现状的对比分析,对郑州市科技金融与产业协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科技金融;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2.7;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23)05-0053-03

1 研究背景

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发展和中部地区的快速崛起,以及在国家“一带一路”和新时期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布局中,郑州市的经济是否能实现快速发展都意义重大。但从全国层面上来看,郑州市经济发展水平明显处于滞后地位,特别是受2020年的7·20特大暴雨灾害的影响,近3年本就受到疫情影响的基础上,使郑州市的经济发展再次受到重创。2016年实施供给侧改革以来,郑州市的科技型企业数量有限,多数实体规模企业也急需转型,科技这一核心竞争力亟待提升。所以鄭州市经济的快速恢复与提升必须寻求到一个新的有力增长点去实现飞跃。而如今产业经济发展已与科技金融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科技金融发展可以有效促进产业升级,进而推动产业经济的发展。就提升郑州市的产业经济发展而言,科技金融上的突破,无疑会加速郑州市的产业经济提升。因此,本文研究郑州市科技金融与产业协同发展对寻求郑州市经济发展的提升具有重要战略性意义。

2 全国代表城市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发展研究

近十年,随着全国各省地区经济稳步发展,且多方面政策逐渐深化,市场逐渐活跃,科技金融也有所发展。在全国科技金融发展的历程中,我国一直秉持先富带动后富的历史经验,选择试点先行,考虑到科技金融先进城市的示范性,本文特选取了武汉、北京、上海进行研究。

2.1 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后,武汉市率先于2015年成立首个“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2007年获国家首批科技保险创新试点,2016年设立专门管理科技金融运营机构,通过灵活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探索出了贷投联动等多种创新型融资方式,在全国形成了特有的“武汉模式”。2012-2020年,武汉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强势发展,其中技术收入几乎呈指数型上升增加态势,可见武汉市科技金融发展的成果显著。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武汉市这些年来在利好的政策扶持下,高新技术企业和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并持续投入科研人员、科研经费、吸纳先进技术等,为高新技术产业注入新鲜的血液;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武汉不断地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科技金融体系,才为周期长的成果转化过程提供了足够的企业运转能量。截至2020年底,武汉市高新技术企业达6 131家,比2015年的1 628家多出4 503家,从业人员增至698 276人,增幅达79.9%。同时,武汉市高新技术企业的科研活动各项指标逐年呈曲折上升趋势,其中,在技术市场上输出技术成交额逐年有较强劲的增长势头,足以展现科技金融给企业和市场带来的生机与活力,如图1所示。

2.2 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发展现状

北京是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在发展模式上采用“创投+孵化”模式,并做好平台保障服务;在市场主体上,联合银、保、证、担、信、租等中介机构;在信息服务平台搭建上,利用最新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政产学研上,通过补贴、低息、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创投资金参股有潜力的中小科创企业,来促进成果转化及其产业化。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科技金融为北京市智慧城市的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截至2020年底,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已达23 991家,从事科研活动人员990 386人,科研活动经费内部支出3.73亿元,R&D经费内部支出1.195亿元,工业总产值达9.12亿元,2021年在技术市场成交金额达7 005.65万元,整体呈良好的上升趋势,其中科研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增长最为显著。

2.3 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发展现状

上海作为我国的金融大都市,目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已经超过5 500亿元,金融市场也相对成熟,在科技金融的发展上也处于领先地位。科技金融产业园的设立,集物权、债券、股权、知识产权等交易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和相关融资平台的搭建,高水平中介机构的补位等一系列措施成就了上海科技型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目前,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2020年底,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已达16 614家,从事科研活动人员692 450人,科研活动经费内部支出2.39亿元,工业总产值达15.09亿元,2021年在技术市场成交金额达

2 545.49万元,整体呈良好的上升趋势,2019年上海高新技术企业的R&D经费内部支出有所减少,而2020年的上海高新技术企业的工业总产值远远超过北京高新技术企业的工业总产值,由此可见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极具发展潜力。

3 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现状

近年来,郑州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科技创新重要政策精神,围绕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需求,积极营造极具活力的创新生态环境,科技创新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在2018-2021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由1 323家增长到4 130家,增长2.1倍;技术合同成交额由82.3亿元,增长到306.5亿元,增长2.7倍;万人专利发明拥有量由13件,增长到19.29件,增长0.5倍;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企业从1 429家增至5 526家,翻了2.9倍,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由1.74%,增长至2.31%,增速在9个国家中心城市居前列,但存量依旧存在不足。郑州市在科技创新迸发活力的过程中有赖于科技金融的发展与支持,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较大进步空间。

从各项科技金融相关指标来看,郑州市经大力推进科技金融政策导向,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较快。截至2020年底,科技型企业数量达7 846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2 922家,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2.3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66%,技术合同成交额212.8亿元。虽然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但与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差距较大。把2020年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西安、郑州这7个城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技术合同成交额做对比,不难看出郑州市在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上与全國先进省份仍有较大差距,且科技产业培育成果上也有较大落差(见图2)。与此同时,郑州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仅是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的0.55倍,即郑州市这个指标投入程度仅是上海市的一半。总体来看,郑州市科技金融的发展水平仍有待提高,对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力度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4 郑州市科技金融与产业协同发展的问题与建议

4.1 郑州市科技金融与产业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1 科技金融投入不均衡

从郑州市与北京、上海、武汉、西安的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现状中,很直观地发现郑州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明显少于其他城市,这是目前郑州市经济增长缺乏科技创新活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即本土经济缺少高新产业的有力支撑,虽然2022年引进比亚迪、华为等知名企业,但在形成高质量产业集聚区的路上,仍道阻且长。同时,郑州市在研发经费及科研人员投入上,与其他一线城市仍有较大差距,地方财政对科技领域的投入不足且占比不均衡。由于投入有限,故在技术合同成交额和工业总产值上也处于落后地位。

4.1.2 科技金融综合服务水平低

虽然郑州在“十三五”期间科技金融创新支撑了城市发展,但依旧存在着科技金融管理服务水平不到位的问题。目前,“智慧郑州”在加速建设,城市大脑一期建设基本完成,并搭建了城市级六大基础平台。同时社会民生领域的科技创新加强,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28项,获得授权专利811项。但与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相比,其科技金融管理服务水平仍有待提升。

4.1.3 创新资源流通联系程度低

郑州市地处中原腹地,与其他新一线城市在科技研发、金融和人才要素流动等方面因地缘因素存在共同联系与协作程度较低的问题。众所周知,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在教育资源上却捉襟见肘,全省共有65所普通高等学校,其中仅有郑州大学、河南大学2所“双一流”院校。再观北京、上海、武汉、西安拥有较多高水平的高校和创新人才,郑州市却与之缺乏长效互动,而高科技产业发展需要北京、上海等地的人才和金融优势的支持。

4.2 对郑州市科技金融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建议

4.2.1 加大科技金融投入规模和强度,提升投入的区域协调性

郑州市在科技金融的投入上,应继续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同时更要引导、汇聚多渠道资金助力科技创新活动,完善以市场化为主导的科技金融投融资体系,大力引进风险投资、创业基金、科技商业贷款担保等市场化金融资源。除此之外,郑州市要结合地区区位优势、产业发展目标、资源禀赋、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和互补性,利用好郑州市各区县的特色产业,形成不同功能的区位优势,将地区产业特征与科技金融政策紧密结合,带动产业链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4.2.2 提升科技金融综合服务水平,优化金融支持结构

近年来,深圳、广州等先进城市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已有近百处,而郑州市在这方面仍有差距。所以郑州市需要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加大对科技金融发展的支持力度,以进一步形成多元化的金融市场主体和便利的金融服务体系。在资金支持方面,需优化“科技贷”“科技保”,健全风投体系,依托金融岛实施“基金入郑”行动;在政策优惠方面,通过添加银行白名单降低银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来降低科技型企业融资成本;在完善中介服务方面,引导政策性担保机构积极担保,鼓励创业投资机构和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联合探索投贷联动、投债联动、投保联动等科技金融服务模式。

4.2.3 注重郑州市与其他城市的互联互通

无论是“一带一路”的复兴还是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无不在向我们传递出互联互通的重要性及经济带强有力的带动作用。郑州市围绕优势基础研究领域,加快推进超短超强激光实验装置建设,谋划量子信息技术基础支撑平台、优势农业种子资源库、智能医疗共享服务平台、智慧灌溉技术创新平台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也需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特征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发挥科技金融政策优势,在保持高新技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程的基础上,增强对其他地区的政策辐射作用,缩小区域间产业经济发展差距,最大化释放政策红利,带动全产业链的技术创新。

4.2.4 健全企业征信体系,优化融资环境

完善的征信系统和良好的融资环境是金融市场成熟的重要标志,成熟的金融市场会为产业的发展升级和科技金融的发展提供坚实的金融环境基础。借鉴上海高新产业开发区的发展经验,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企业的征信体系,不仅有助于融资活动,而且有利于知识产权的评估与交易。建立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金融征信体系,有助于消除金融机构为高新技术产业发放贷款的疑虑,通过三方循环担保进行借贷融资活动,形成利益共同体,高新技术相关企业共进退,可以有效避免不良贷款的出现,净化高新技术产业融资环境。

5 结语

新时期,新征程。郑州市经济发展的提速,需要科技金融与产业协同发展,需要引进市场化金融资源,需要加大政府科技投入,也需要加强政府、企业、市场、金融中介机构深度参与及有效衔接。通过互联互通机制,促进资金、科技、人才和科技项目的深度融合与自由流通,形成良好的科技金融发展环境,释放市场活力,以此来推动实现郑州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鑫磊.贵州省科技金融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01):163-165.

【2】刘姝瓃,张荣光,邓江晟.科技金融、高新技术产业与产业结构升级[J].统计与决策,2021,37(02):145-149.

【3】王雪辰.“一带一路”背景下科技金融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18):85-89.

猜你喜欢

科技金融发展研究
北方水稻机插秧技术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