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迅小说《药》的艺术特色分析

2023-05-31张飞扬

今古文创 2023年13期
关键词:老栓夏瑜革命者

张飞扬

【摘要】 《药》是鲁迅早期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是一篇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文学巨作。本文从主题、情节、人物、环境、小说结尾等部分探讨了鲁迅小说《药》的艺术特色,认为本篇小说围绕“人血馒头”这一主题,并采用了比喻手法提升了主题故事的感染力,运用了明暗双线的情节安排方式使并行的两个故事自然地融为一体,用乌鸦等悲凉环境的描写奠定了悲情的基调,在结尾处更是精心选择喻体让结尾哀而不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药》;艺术特色;夏瑜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3-0008-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3.002

《药》是鲁迅早期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有深度、有思想的文学作品,这也是魯迅小说拥有永恒魅力的主要原因。这篇小说围绕着“药”开展,是整篇小说的重要故事情节,也是一大线索,鲁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表现不同小人物的心理与性格,这继承了我国古典小说传统的同时也借鉴了外国短篇小说的创作思路,小说艺术风格自成一派,对当时乃至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人血馒头”主题突出,比喻手法增强感染力

鲁迅小说《药》之所以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在于其主题的丰富性与深刻性,这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华家与夏家因为“人血馒头”这一“药物”而产生交集的一个故事,文中所有的事件都是围绕着“人血馒头”这一主题进行的。

本篇小说的背景是旧中国辛亥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封建统治者对人民实施压制,封建思想使得广大民众思想麻木不仁,底层劳苦大众民不聊生。而夏瑜是一名优秀的青年革命者,有着崇高的理想,忠诚于革命事业,但最终革命失败被封建统治者杀害。

就是这样一心为民献出宝贵生命的革命者夏瑜,不但未能获得人民的理解与尊重,反而因为华老栓救子心切而成为救治其儿子的一味药——“人血馒头”,他的牺牲并未唤醒麻木不仁的群众,只是让那些愚昧无知的看客多了一个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

文中的“人血馒头”这一主题将小说中所涉及的各种零散内容有效地聚合起来,并能够将看似混乱的内容以及细节用以衬托中心思想,所有事件都是围绕这一主题而开展的。

鲁迅先生在描写“人血馒头”这一主题时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的主题凸显,也使得文章的这一主题意蕴更为深刻。

从“药”的概念来看,《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这一词的解释为“某些有化学作用的物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药的认识普遍认为是为了治疗某种疾病而应用的具有化学作用的物品。“人血馒头”这一“药”站在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并非是真正治愈华小栓肺痨的药方,这一治疗方法可谓是荒谬的。实际上,读者从文章最后华大妈上坟这一描述中也可以了解到“人血馒头”这一药方确实是无效的。

从鲁迅对华老栓为华小栓抓药、吃药以及最后药效的描写可以看出,华老栓一家是愚昧无知、封建迷信的,这也是当时旧中国辛亥革命时期普通大众尤其是底层劳苦大众的普遍问题。鲁迅在围绕“人血馒头”这一主题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将“人血馒头”这一药方由医学上升到社会政治学等层面,从个人、家庭指向国家与民族精神病态的隐喻,因此小说主题“人血馒头”这一药方更是指挽救中国社会深受封建迷信思想毒害的普通大众,挽救麻木不仁、愚昧无知、自私等国民弱点的方法[1]。

《药》这篇小说中封建愚昧、麻木不仁的旧中国民众对肺痨患者华小栓开出的药方是“人血馒头”,结果这一药方是无效的,最终华小栓还是去世了。鲁迅在围绕“人血馒头”这一主题描写“华家”与“夏家”故事时,不仅仅是为死者的生命惋惜,为旧中国广大民众精神病态惋惜与批判的同时,更是用暗喻的方式呼唤科学医治肺痨的药方以及唤醒国民精神病态的药方,这样的修辞手法提升了主题的感染力。

二、明暗双线情节设计,匠心独具

鲁迅先生在创作《药》一文中情节的设计是别出心裁的,文中华老栓为救儿子抓药、吃药的故事是明线,而夏瑾这条线为暗线。

从情节的内容上看,华家故事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尤其是小说开篇就用了大篇幅的对话描写了华老栓夫妇给儿子买药的情景。第二章则着重描写了画家夫妇在自家茶馆照顾儿子,包括华家夫妇给儿子喂药的准备过程,以及华小栓吃药过程的具体描写。第三章节则重点描写了华家茶馆茶客的谈话,如花白胡子:“没有?——我想笑嘻嘻的,原也不像……”横肉的人:“这是包好!这是与众不同的。你想,趁热的拿来,趁热的吃下。[2]”康大叔:“这病自然一定全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着呢。”对语言、神态的描写惟妙惟肖,调动了读者的视觉、感觉等因素。

夏家的故事作为本篇小说的暗线,夏家尤其是夏瑾的故事开展,主要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话语去推断夏家的故事。首先,夏瑜的牺牲被鲁迅先生设计为看客的场面,在小说开篇就安排了夏瑜与华老栓在刑场“相遇”,通过描写华老栓等刑场看客的有限视角,从侧面叙述了革命者夏瑜在刑场英勇就义的场景。

其次,运用了倒叙的写作手法从华小栓吃药以及华家茶馆茶客谈药的描写,从侧面叙述了夏瑜这一革命者为民牺牲的满腔热血被制作成“人血馒头”、夏瑜入狱的经历。最后通过华大妈以及夏四奶奶上坟的故事,讲述了华小栓与夏瑜无法逃脱的死亡结局。

从作品内容以及表达的情感思想上来看,《药》中“华家”这一明线突出了旧中国时期,广大群众愚昧麻木的精神病态。为国为民的革命者被害,麻木的百姓却去刑场看热闹,华老栓以及其他看客将夏瑜的血制成“人血馒头”当治疗肺痨的“药”去救人,华家茶馆的茶客对夏瑜等革命者宣传新思想“感到气愤”,对夏瑜入狱、被押赴刑场幸灾乐祸。这些情节描写都生动地刻画了旧中国民众愚昧无知、麻木不仁的病态,也正因此无数像夏瑜这样的革命先驱被迫害与牺牲。

夏瑜一心为国为民,却被族人告发;在狱中宣传进步思想,却惨遭惩罚;满怀一腔热血牺牲后却沦为了看客们眼中的“笑话”;死后连夏四奶奶上坟却因为夏瑜的身份而感到羞愧。从夏瑜的经历可以看出,旧中国无数向夏瑜这样的先驱者是怎样的孤独、艰苦。倘若鲁迅先生都从正面描写华家与夏家的故事,则很大程度上会造成作品内容冗长。而鲁迅巧妙地围绕“人血馒头”连接明线与暗线,这样的情节设计使并行的两个故事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凸显了立体的艺术化审美效果[3]。

三、人物原型艺术加工,深刻揭示现实

鲁迅在《药》这篇小说中塑造了资产阶级革命者、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以及人民群众这三类人物形象,其中夏瑜这一资产阶级革命者的塑造是以秋瑾为原型的。从夏瑜这一资产阶级革命者与人物原型的名字上看,秋瑾的姓氏“秋”为季节秋天,“瑾”为指美丽的玉石,在名字中有美德贤才、纯真美好的寓意;小说中夏瑜的姓氏夏是夏天季节,瑜本意是美玉,在名字中有着美好、有才能的期盼。可以说,鲁迅先生基于现实人物秋瑾的名字给文中革命者取名夏瑜,是将二人的名字使用了季节语义场符号以及“玉”类语义场符号转换的方式,两人的名字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人物等命运上看,《药》的主人公之一夏瑜作为革命者被族人告密出卖、被抓、在刑场英勇就义,与人物原型秋瑾死于告密、轩亭口被杀等真实事件十分贴合。鲁迅将许多为国为民的革命者经历注入文中夏瑜这一人物身上,将夏瑜一心为民、无惧牺牲这一人物的形象生動地呈现在读者眼前[4]。

鲁迅先生许多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典型”人物,但鲁迅先生立足于社会现实,将文本中的人物艺术加工成为某一种社会现象或社会中某一类人物的“典型”。

《药》中华老栓勤劳本分,小心经营着华家茶馆,代表的是当时旧中国基层的劳苦大众。华老栓唯一的儿子患上了肺痨,他为了给儿子治病不得不省吃俭用,将所有的钱给儿子买“药”治病。当华老栓费尽心思获得“人血馒头”后,第一次看见药时却又不敢去接,这些都体现了华老栓勤劳善良的特点。但同时华老栓在得知儿子患病后不去寻医问药反而相信所谓的“人血馒头”可以治病救人的说法,他只关心“人血馒头”是否可以救他儿子的命,不关心这个“人血馒头”是怎样来的,药中是谁的血,这又突出了华老栓封建迷信、愚昧的人性弱点。

鲁迅先生曾在《呐喊》自序中记录了其与钱玄同先生的争论,鲁迅先生将当时的社会比喻成一座封闭的“铁屋子”,而“熟睡的人们”则代表着浑浑噩噩的穷苦大众和泱泱百姓,痛苦地解剖了中国沉默的国民灵魂。而《药》中的华老栓就是《呐喊》自序中“熟睡的人们”,他勤劳善良却又封建迷信、愚昧无知,不关心时政、不关心英雄的命运,甚至成了刑场上冷漠“看客”中的一员。

从鲁迅先生刻画的人物语言以及神态都可以看出华老栓是一个“矛盾”的存在,但将华老栓这一人物放在当时的社会上来看,旧中国有许多像华老栓一样的普通大众,他们封建迷信,支持封建统治者对革命先驱的镇压。当有革命者牺牲时,一些看客们越激动、越兴奋,却越凸显他们的无知与愚昧,也揭露了封建统治对人民思想上的迫害,更能激发对读者对封建思想迫害下普通民众的同情与怜悯之心。

四、自然与社会环境融合,奠定悲情基调

鲁迅先生在本篇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对环境的描写真实细腻,为后续的情节写作进行了铺垫,同时也烘托出人物可悲的命运。

鲁迅先生在小说的开篇就使用了“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描绘出阴暗的天色,下文“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庾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进一步烘托出阴冷的环境氛围。鲁迅先生在本篇小说中将人物情感融于自然环境从而引起读者对夏瑜、华老栓等人物的同情心理以及对康大叔等统治阶级忠实走狗的愤慨情绪[5]。

同时,鲁迅先生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巧妙地展现出文中不同人物的心理变化,如华老栓在去刑场的路上“灰白的路”等自然环境的描写,展现了华老栓前往刑场时阴冷、沉默的心理,而当他拿到“人血馒头”时“路也愈走愈分明”等环境描写生动地描述了华老栓在拿到所谓可以救儿子命的药后激动之情。但在华老栓儿子用药后对丁字街头破匾也暗示了华老栓救治儿子希望破灭之后的悲苦心情。

文章结尾部分对枯草与乌鸦等自然环境的描写更是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这种自然环境与夏瑜无法逃脱死亡的悲惨命运是相对应的,更是升华了本篇小说的主题。

从小说创作时的社会环境来看,本篇小说写于“五四运动”的前夕,因为当时革命者脱离广大群众所以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甚至与统治阶级妥协而使民族与国家利益受损。在当时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失败后被巡抚的亲兵杀害,秋瑾同志也因此被告发入狱,7月中旬在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文中夏瑜英勇就义后,夏瑜的母亲在给夏瑜上坟时希望乌鸦飞到夏瑜的坟墓上证明他的清白,但周围安静肃穆的环境中却有如铜丝一般震颤的声音,体现了夏瑜母亲对儿子真挚的爱。鲁迅先生在《药》中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有机结合起来生动地刻画出残暴的统治者、愚昧无知的大众、悲惨的为国为民先驱者的形象,通过文中凄凉的自然景物的描写,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很容易联想到当时的社会环境,这也在无形中奠定了文章的悲情基调。

五、结尾哀而不伤,引人深思

《药》作为鲁迅短篇小说的代表作,结尾凄凉环境的描写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结尾“乌鸦”的描写更是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讨论,有的学者认为“乌鸦”象征着反动黑暗势力,结尾乌鸦远去意味着这股黑暗势力的消失。而有的学者则认为“乌鸦”象征着夏瑜这类为国为民的战士与反动黑暗势力战斗的雄姿,乌鸦远去会给予读者鹏程万里的感觉,是对夏瑜这类展示战斗精神的烘托。结合本篇小说的创作背景,本文认为结尾处的“乌鸦”象征着为国为民战士是非常合理的。

与国外小说《默》类似,鲁迅先生在《药》的结尾部分也花费了大量的笔墨着重描写了坟场周围阴冷、凄凉的环境,紧接着却又写夏瑜的坟上凭空添了个“花环”,同时风不动、枯草直立,但夏四奶奶却感觉周围环境中有一丝发抖的声音,认为儿子已经“显灵”,越发使人感到阴冷可怖[6]。结尾部分从环境到人物心理都与安特莱夫《默》中结尾阴冷的气氛一致,鲁迅先生也曾在信中提到本篇小说的结尾富有“鬼气”。

实际上,《药》结尾处的“鬼气”突出了文章中普通大众对夏雨这样先驱者的冷漠态度,增强了人物以及作品的悲剧色彩。而结尾对“乌鸦”这一喻体的精妙描写更是引领读者走出对夏瑜悲剧命运的怜悯与同情,乌鸦远去、花环还在说明了夏瑜这类战士的战斗还在继续,希望的火种还在,激人振奋,又为这篇小说增添了乐观主义的色彩。

六、结语

回顾《药》这篇小说,文中所有的事件都是围绕着“人血馒头”这一主题进行的,将“人血馒头”这一药方由医学上升到社会政治学等层面,从个人、家庭指向国家与民族精神病态的隐喻,巧妙地设计了明暗双线情节生动地展现了旧中国不同人物的命运,也揭露了旧中国统治者对人民思想上的迫害以及旧中国民众愚昧无知的精神病态。自然与社会环境融合奠定了文章的悲情基调,结尾运用喻体描写哀而不伤,更能激人振奋,更能够说明鲁迅先生从不同的艺术角度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

参考文献:

[1]冯晓红.愚昧地生存,寂寞地革命——谈鲁迅《药》中的“看”与“被看”[J].科技信息,2009,(9):182.

[2]任葆华.身体的隐喻——重读鲁迅的小说《药》[J].名作欣赏,2009,(5):35-37.

[3]崔秀杰,吴建华,李有吉.浅谈鲁迅小说《药》的艺术特色[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91-91.

[4]吴沂蔓.谈谈鲁迅小说《药》的艺术特色[J].人文之友,2018,(19):45-46.

[5]杨波.谈鲁迅小说《药》的艺术特色[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3,15(3):54-56.

[6]孙桂芳.试论鲁迅小说《药》的主题思想[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6(4):80-81.

猜你喜欢

老栓夏瑜革命者
革命者的斗争精神
政治、经济及大众娱乐三重视角下的夏瑜之死及其思想意义
打车
打 车
场面虽小,亦有乾坤
——作为教学资源的《药》中的场面描写管窥
最后的山羊
代孕“引喜”惹祸,女董事离奇死亡黑手是谁
未曾走远的爱情
“比较”引我们走近鲁迅
怎样做个建设时期的革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