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音乐在电影叙事中的功能

2023-05-31陈洁

今古文创 2023年15期
关键词:电影音乐

【摘要】电影音乐作为电影叙事的载体之一,常在电影中起着情绪支撑的作用,其对于电影中人物以及情绪氛围的塑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中国有声电影成熟的标志,上映于1937年,由袁牧之执导,赵丹、周璇主演的电影《马路天使》,便实现了音乐与画面的巧妙融合,拓展了电影音乐的叙事功能,本文立足《马路天使》的歌曲配乐,探讨影片中音乐的叙事特性。

【关键词】电影音乐;叙事功能;艺术特性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5-0100-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5.032

音乐具有深刻的感染力和描绘功能,因此电影中的歌曲及配乐都可以为电影的叙事服务,通过旋律、节奏、配器等描绘不同的景物,烘托故事氛围,构造故事情节,推动电影情节的发展。不过,不同于一般的叙事方式,电影音乐本身并不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起辅助叙事的功能,从而增强电影与观众的互动。音乐的恰当运用是十分考验编剧和导演功力的,只有运用得当,才能够有效激发观众情绪,提升观影质量。作为左翼电影的代表作,《马路天使》成功将音乐融入电影的总体架构之中,在这部电影中,对白、音效和音乐已经能够自然积极地与电影图像产生互动,在烘托电影整体情绪氛围的同时,又能够担任一定的叙事表达功能,成为早期中国电影声画艺术探索过程中产出的优秀作品。著名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曾对《马路天使》做出极高的评价:“风格极为独特,是典型的中国式电影。” ①

一、充当叙事要素

故事背景作为电影叙事的重要构成,它是电影叙事的开端,可以向观众表明电影中故事发生的背景,而观众在掌握了相关故事的发生背景后,也能够更好地理解电影内容,从而对电影产生共鸣和想象。一般来说,电影叙事的铺垫手段较多,除了旁白和字幕等常见途径外,背景音乐是又一种能够较好地向观众直接传达电影故事背景的方式,在展现强烈气氛、宏大场景时均会使用到背景音乐,如典礼、节日等场景。

在电影《马路天使》的开头,画面上表现的是当时的结婚场景——鸣锣开道,身骑骏马的新郎,装饰繁復的花轿,身着清代服饰的侍从,沿途皆是看热闹的行人,吹吹打打之声不绝于耳。背景音乐中用以渲染着热闹欢腾氛围的极具传统文化色彩的丝竹之声,则从侧面向观众表明,举办这场婚礼的应是当时较为保守的传统家庭,观众基于这一因素,对这场婚礼会有一个基本的印象,如家庭和睦、夫唱妇随等。

紧接着画面一转,西洋乐器的声音在耳边骤然响起,手拿各类西方乐器、身着西方服饰的演奏者进入画面。这种听觉混杂着视觉的冲击,一方面引起了观众的观看兴趣;另一方面,也令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了影片中故事的发生地——上海,领略其在当时作为“十里洋场”、中西交融的城市文化内涵。再者,这段铺垫虽让读者直截了当地明晰了故事的发生背景,但这种中西混杂、有些不伦不类的背景音乐,却让观众在开场便对影片的故事基调有所猜测,这些推测,会随着电影情节的推进得到印证或否定,从而产生一定的审美趣味。

二、连缀影片故事情节

电影音乐在电影的创作过程中并非只是简单的辅助手段,它起着情节制造的作用,因此电影制作者们非常注重从与画面平行的叙事空间融入画面,让音乐参与到电影情节的建构中去,成为电影的一部分,推动电影叙事的进行。电影《马路天使》就是典例,这部电影的配乐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影片中的两首插曲《四季歌》与《天涯歌》的运用,更是值得称道,电影的曲作者贺绿汀根据苏南民歌改编成的这两首乐曲简单质朴,却朗朗上口,成为贯穿结构电影情节的重要线索。

其中,《天涯歌》这首乐曲在《马路天使》中先后出现了两次,这两次的演唱在影片中均设计得十分巧妙,演员的演绎也十分精彩,成就了中国电影史上的一段经典。这首歌第一次被演唱是在一个清晨,小红在窗口喂小鸟,小陈则在另一个窗口冲小红吹口哨,二人的互动充满了恋人间的甜蜜,此时,小陈吹起了《天涯歌》的调子,小红也随着哼唱作为回应,之后,小陈更是用手边的二胡演奏了起来,在悠扬的乐曲声中,二人间的氛围显得十分热烈。整段演唱小陈都在拉二胡,而小红则在忙着自己手边的活计,画面却一直与歌词十分呼应,如当小红唱到“小妹妹似线郎似针,郎呀穿在一起不离分”时,恰好是小红拿针穿线的一幕,暗示着小红与小陈的亲密关系。当歌曲进行到“家山呀北望,泪呀泪沾襟”时,导演则将镜头切给了独坐在隔壁抽烟、沉闷寡言的小云,在引出小云身世的同时,也在隐晦传达着小云对小陈的恋慕之意,为之后电影剧情的发展做好铺垫。当小陈和小红甜蜜唱起“郎呀患难之交恩爱深”时,镜头却又给了与小陈同住的老王,通过拍摄老王在听到这段音乐时表现出的烦躁与不耐,为后面老王与小云之间的坎坷情路埋下伏笔。

到了第二次演唱《天涯歌》时,影片中小红和小陈间的关系却因种种误会而变得十分紧张,二人之间不复之前的甜蜜。不过,当小红在小陈的逼迫下含泪唱起《天涯歌》时,小陈的眼前出现了二人在窗前第一次合唱的景象,这时的小陈终于理解了歌词中的“患难之交恩爱深”一语,从而为电影后续情节的发展做好了铺垫——古成龙和琴师二人准备逼迫小红时,小陈选择和小红共同面对艰险,并在打官司无果后,果断带着小红逃走,才使小红得以摆脱魔爪。可见,电影《马路天使》的制作者在处理电影音乐时是有过细致的考量的,《天涯歌》作为电影仅有的两首插曲之一,在连缀剧情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电影音乐作为结构电影的重要元素,其所蕴含的内容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故而其在电影中承担叙事时会有一定的间接性。不过电影音乐的这种含蓄在电影中有时也会起到草蛇灰线的效果,带来更好的观影体验,从而使得观众沉浸在电影情节中。

三、调整电影叙事节奏

电影制作者常常会在相关情节发生之前,運用电影音乐为即将发生的事情做一定的铺垫,奠定叙事的基调,从而调动观众的情绪,增强观众的积极性。电影音乐确实也可以在影片剪辑的过程中调整电影的叙事节奏,使得影片中故事情节的发展、时空的转换变得更加流畅自然。电影音乐这种对影片叙事节奏的转变和铺垫,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观众的兴趣,集中观众的注意力,让观众沉浸在电影之中。

电影《马路天使》中使用的配乐往往能够使得电影的叙事在暗示人物遭际与反思家国命运间顺利切换。在四个主人公在街头相遇这一片段中,当镜头切在小红与小陈这边时,电影的配乐是活泼轻快的,当镜头转向小云时,乐曲则一下转为低沉悠扬,这一片段中的配乐不仅暗示着几人不同的命运,同时也令观众从影片中这些身处底层的小人物的悲惨命运中窥探到社会的残酷,为电影的悲剧结局做好了铺垫。另外,电影中小红第二次唱起《天涯歌》时,导演采用了声画不同步的方式,小红虽身处茶馆中,但镜头拍摄的却是遍地烽火的战场,《天涯歌》的曲调也变得低缓,背景音乐的存在使得画面转变显得不那么突兀,也使得电影的情感基调一下子由儿女情长转向了黍离之悲,叙事风格由清新明媚变得宏大悲怆,更易激发起观众的爱国热情。

正是通过电影音乐与画面的各种细小的配合,《马路天使》这部电影的节奏被导演很好地把握住,既不过分诙谐而显得轻浮,也未让观众的精神在观影过程中一直处于紧张压抑的状态,亦庄亦谐,生动有趣的同时,又能引发观众的思考,这样的编排使得观众能够一直保持一个积极的观影状态,也令影片获得更好的放映效果。

四、表现人物情绪

电影音乐不仅可以调整叙事节奏,同时也可以在电影叙事的过程中凸显人物的思想,表达人物的情感,进一步加强渲染能力,令观众更加深刻体会到影片的思想及情感内涵,同时导演及音乐制作者也可以通过音乐将自己对于作品的理解细腻委婉地传达给观众。此外,作为电影叙事中的辅助性元素,音乐的使用还可使得影片中人物情感的刻画显得更加细致生动,令电影情节更加深入人心,具有感染力。

如在电影《马路天使》中,作为插曲的《天涯歌》虽出现了两次,但两次演唱传达出的人物情绪却是完全不同的。第一次出现时,小红与小陈二人间的氛围十分热烈,观众通过二人窗边对唱很容易体会到二人间的甜蜜。在演唱时,虽然镜头并未一直对准小红与小陈脸上的表情,但观众从活泼的乐曲声中很容易便能感受到二人心中的欢乐。到了第二次演唱《天涯歌》时,小陈与小红的情感已经出现了裂痕,当小红含泪唱出这首歌时,电影画面切换到了小红回忆中的景象:烽烟遍地、战火四起、人们流离失所;小陈的眼前则浮现出二人第一次对唱的情景,两种画面交融,伴随着小红口中低缓哀伤的音乐,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情感冲击。画面中小红唱的虽还是那首《天涯歌》,但是悲伤的情绪却已弥漫开来,音乐的曲调也由明亮活泼转为暗淡,节奏被拉长、拉慢,音速也由明快变得低缓,影片中的人物情绪明显变得哀伤。这种通过音乐曲调的转变来体现人物情绪的电影制作手法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也使得当时的观众很容易被带入到电影情节中,从而更加直观细腻地体会到影片中人物内心的情绪。

此外,四位主人公在街头相遇时的配乐运用也是恰到好处,将电影的悲剧氛围推向了高潮。电影制作者在这一段主要运用了双簧管和长笛两种乐器,当画面给到小云时,背景音乐主要通过双簧管来演奏,以纷乱凄凉的曲调来展现小云内心的痛苦与悲哀;当镜头回到小红小陈身上时,则用音色清澈的长笛来演奏背景音乐,表现二人的欢乐。当四人在街头相遇时,两种风格迥然的音响同时演奏,两种乐器音色上的欢乐与悲凉形成强烈的反差,极具感情张力。随着故事进行到小云主动向小陈示爱时,影片别出心裁地使用长笛作为背景音乐的演奏乐器,以长笛清澈的音色来表现小云心中的忐忑与紧张;也表达出小云虽然堕入风尘,但是她的内心也和小红一样有着少女的情思,反衬出时代的黑暗残酷。导演通过对音乐的娴熟运用,丰富了电影的叙事内涵,也细致揭示出影片中人物复杂的情绪和内心。

影片的结尾,当小云为了救妹妹小红而意外身亡时,音乐再度响起,哀怨幽婉,令人闻之潸然,电影的悲怆情绪在此时达到顶点,令观众在为影片中人物命运潸然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时代的黑暗与艰难。

五、烘托电影氛围

依靠独特符号进行表意的音乐在传播过程中,因其语言的非语义性,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与观众之间的交流壁垒,使得受众更易产生情感共鸣。电影音乐利用了这一特点,通过声画的结合,以音乐渲染氛围,加强情节的艺术表现力,增强电影的感染力,激发观众的情绪。一般来说,电影音乐对影片氛围的渲染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惊惧、喜庆和哀伤,电影《马路天使》中的配乐主要起到了后两种艺术效果。

在电影的开头,影片运用热闹的婚庆乐曲,以乐衬哀,为影片奠定了戏谑的基调。影片开始婚庆乐队中的乐器可谓中西结合,先是民乐队的二胡、笙箫等乐器,乐声交杂,接着铜管乐队入场,军鼓、大号、长号齐鸣,画面中的音响效果显得十分混乱。男主人公小陈吹奏的小号更是发出奇怪的声音,在一片杂乱声中显得更加怪异,男二号老王亦是趁乱混入迎亲的队伍当中,想要一睹新娘芳容,却在杂乱无章的乐曲声中发现新娘长得鼻歪眼斜……无序的队伍、嘈杂的乐曲、混乱的人群、长相奇特的新娘,镜头中不断切换的画面在纷乱的背景音乐的衬托下,显得颇具调侃意味。

这种戏谑的风格一直延续到影片后续的情节中,当小陈听说同伴所在的理发店将要关门时,拉着老王一同赶来帮忙,老王手拿烂板凳,小陈依旧吹着小号,但是二人奏出的乐曲依旧是杂乱无章的,闻声赶来给理发店捧场的却是一群和尚……幽默滑稽由此而生。搞笑之后,在看似热闹的音乐声中,失业人员内心的痛苦与无奈以及生活的艰难被渲染了出来。烘托同样悲凉气氛的还有小陈为大家表演戏法的场景,当小陈将银元从口中吐出时,老王在一旁调侃着“银元出口”,接着画面又切换到老王在街头吆喝着报纸上的新闻“白银出口——”,杂乱的背景音乐亦同时响起,巧妙地将当时社会的贫困、严峻的黑暗现实传递了出来,通过背景乐曲营造出一种压抑、沉闷的氛围。

此外,《马路天使》还有一段没有使用任何人物對白,完全靠音乐和画面的相互烘托来叙事的片段:小陈将小红从窗户对面接过来,然后带上老王,三人一起出去玩,在马路上无意碰上了准备接客的小云,四人相遇,小云主动向小陈示爱,却被小陈果断拒绝。整段情节中,电影的配乐主要是双簧管和长笛,当镜头聚焦在小陈三人时,音乐是活泼、清澈的,主要由音色明亮的长笛进行演奏,情绪氛围显得十分活泼;镜头一转向小云,配乐瞬间变得低哑、沉闷,影片中的氛围则在乐声的衬托下显得十分压抑、悲凉。在这里,音乐不仅烘托着电影的氛围,也在一定程度上刻画着人物心理,传递人物情绪。

六、结语

20世纪30年代的电影音乐为中国电影音乐的剧作构思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左翼的电影创作者们更是以时代为背景,通过电影,用音乐这种更易为大众接受和传播的形式,宣传新思想、教化民众、激发民众的爱国抗战热情。同时,这一时期的电影音乐还从形式和技法上进行创新,吸收借鉴民族和时代特征,并与电影情节与思想相融汇,让视听元素巧妙融合并统一服务于电影制作者的缜密构思。这种音乐上的创新带来音画结合的神奇功能,也是电影艺术的魅力所在。

成片于录音技术尚未成熟、有声片初显锋芒的20世纪30年代的电影《马路天使》,不仅熟练地将音乐作为结构电影的重要元素,还将其变成电影叙事的主要手段,这种创作方法为之后国内的电影制作提供了有益借鉴,《马路天使》也因此成为我国电影史上的典范之作。

注释:

①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版。

参考文献:

[1]孙萌.以笑写哀悲喜交集——论诗性喜剧电影《十字街头》《马路天使》[J].当代电影,2018,(03):101-105.

[2]姜庆丽,赵士萌.论民国时期的左翼电影——以影片《马路天使》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5,6(13):62.

[3]李虹霈.中国早期电影的视听技法——以《马路天使》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4,(15):107+111.

[4]袁庆丰.《马路天使》:新市民电影的经典之作——基于左翼电影和国防电影背景的审视[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7(01):34-38+95+2.

[5]居佳英.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音乐解构[D].河北师范大学,2012.

[6]王思思.左翼电影音乐研究[D].上海大学,2019.

作者简介

陈洁,女,汉族,大连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电影音乐
电影音乐主体性对电影情节的刻画与塑造
电影音乐主体性对电影情节的刻画与塑造
电影音乐主体性对电影情节的刻画与塑造
青春外衣下的生命思考
浅谈陈凯歌电影音乐中的民族特色
关于影片《赎罪》的艺术批评
赏析电影中的音乐
新中国成立后六十年电影音乐文化内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