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农村人口结构与居民消费关系研究
2023-05-31张怡张爱萍徐苏靳本太
张怡 张爱萍 徐苏 靳本太
摘要:文章通过对 2005-2020 年山西省农村人口年龄结构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山西省农村人口年龄结构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存在长期动态关系;针对山西省农村居民消费处于较低水平的现状,提出了提高农民收入、创造健康的消费环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建议。
关键词 年龄结构;消费;老龄化
中图分类号:F1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3)14-0000-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3.14.000
1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可知,近几年来农村消费增长速度高于城镇,显示出较大的消费潜力。同时,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由1953年的4.41%上升到2020年的13.5%,而我国0-14岁的人口占全国的比例由1953年的36.28%下降到2020年的17.95%,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将对我国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消费增长变化与人口结构变动息息相关。关于人口结构对消费影响,研究者已经做了很多探索。盛来运(2021年)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城镇化的发展和积极的生育政策将有助于促进消费[1]。孙亮亮(2021年)认为,我国不同区域的家庭人口特征对消费结构的影响模式比较一致;但是城乡家庭消费结构的差异日渐显著[2]。范兆媛(2021年)认为,老年抚养比的提高会促进一个家庭在生存方面的消费而降低在享受方面的消费;与此相比,少儿抚养比的提高则会同时降低一个家庭在生存与享受方面的消费[3]。许依玲(2020年)提出应积极推进宽松人口生育政策,开拓老年消费市场,完善住房信贷体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4]。齐红(2021年)认为应当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分配社会公共资源,拓宽低收入家庭收入来源,改善消费环境,提高居民消费水平[5]。徐贵雄(2021年)认为,政府应该关注老龄人的消费需求,创造更适宜的养老环境,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6]。储宇奇(2021年)认为随着经济发展,少儿出生率的降低,老年抚养比的提高,将会增加青壮年劳动力的储蓄率,减少他们的消费,对于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7]。康钰(2021年)提出老年人对于医疗、养老、保健的需求的不断提高,未来银发经济将 蓬勃发展[8]。江海旭(2021年)认为老年人会增加国内需求,未来会促进需求进一步提升[9]。任昊(2021年)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家庭成员组成结构会对消费产生不同的刺激作用[10]。周波(2022年)提出,应提升居民现期消费水平[11]。
综上,国内大量的相关研究深入探索了人口与消费的关系,为本文研究提供了理论与方法的借鉴,但对于农村地区人口与消费的研究太少,为本文研究提供了机会。
2相关理论研究
2.1消费函数理论
该理论包括生命周期假说,即认为消费者为了获得一生消费的最大效用,会根据预测到的自己一生的收入,做一个消费计划,尽量把一生所得均匀地供给于生命的各个阶段的消耗;也包括预防性储蓄假说,即人们习惯于通过提高储蓄来抵御可以预见的未来的一些风险,比如老年养老、遗传性疾病、突发灾害性事件等等风险。
2.2人口转变理论
该理论描述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人口再生产转变规律。人口转变与出生率和死亡率紧密相关,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是人口转变的必然结果。
3 实证分析
3.1模型简述
本文用VAR模型对山西省人口结构与消费各指标进行实证分析,VAR模型表述如下:
yt=A1yt-1t……+Apyt-p+Bxt+εt
其中yt为内生变量,包括人均消费额、人均可支配收入、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xt为外生变量,εt为随机误差项。
3.2变量与数据的选取
出于减小收入差距引起模型偏差的考虑,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额被我们选为因变量。
自消费函数理论以来,多数相關研究都选取收入水平为解释变量,并证明了收入对消费有巨大影响。因此本文考虑了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这一自变量对消费的影响。同时,本文选取农村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作为人口年齡结构的描述变量。
本文所选取的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于《山西统计年鉴2020》;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来自于历年的《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详见表1。
3.3平稳性检验与阶数确定
首要是对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以检查其平稳性。由表2可以看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水平数据取对数后序列是平稳的;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额、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等取对数后的数据都通过检验,都具有单位根特征,其一阶差分数据都是平稳的,即为I(1)序列。
由表3可知,当表中AIC和S不是同时取最小,以LR检验进行取舍,以LR最小为标准来选择。因为LR在2阶最小。因此,该模型最适合的滞后期k为2。
3.4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确定内外生变量
由表4分析可得:人均消费额和人均纯收入整体的P值都是0.0000,二者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因此人均消费额和人均纯收入都拒绝零假设,二者是人均消费额的格兰杰原因,少儿抚养比整体的P值为0.0017,在1%的水平上显著,所以少儿抚养比是引起人均消费额变动的格兰杰原因,老年抚养比整体的P值为0.0007,在1%的水平上显著,所以老年抚养比是引起人均消费额变动的格兰杰原因。综上四者都内生变量。
3.5方差分解
由表5可知,随着预测期的增加三个自变量对人均消费额各期预测误差的贡献度,有小幅波动但总体稳定,再次说明了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额的变化受到三个自变量的影响。
从图1可得,人均消费额的方差来源在第1期之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自身受到冲击对其方差的影响迅速减少,到第5期后基本稳定在30%的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人均消费额的贡献率在前3期逐年上升,升至第4期最大贡献率在26%左右之后进入均衡稳定期;少儿抚养比的贡献率最小,但比较稳定,基本维持在6%左右;老年抚养比的方差贡献率在第2期达到最高50%左右,第2期后下降到第4期达到30%左右,第四期后呈缓慢上升的趋势,到第8期已经达到45%左右。综合方差分解分析可知,人均可支配收入、老年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分别为人均消费额的第一方差来源,第二方差来源和第三方差来源。上图分析充分说明人口结构变化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额产生较显著的影响。
4对策建议
4.1努力増加农民收入
综上分析可知,收入从根本上促进消费,而增加农民收入可以从以下方面:首先,扩大务农补贴。种子、化肥、农用机械等价格在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不断提高,农民种植农作物的净收入不断下降,使得农民没有过多的消费资金;其二,要完善就业政策,让有资金、技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的农民工用自己的优势引导带动更多农民就业增;其三,健全产业融合机制,探索多种产业融合模式;其四,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场化机制,吸纳农村的闲置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山西省有着丰富的水果、蔬菜和中药材等资源,应扩大经济型农产品种植面积;促进适宜种植的中药材的发展。发挥资源优势,拓展特色产业。
4.2努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以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同时,基础设施的不断健全也是农村消费市场的健康良性发展的重要元素。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如平整农村道路、提供健康饮水、升级农村通讯设施和改善农村电网等,及改善农户生产设备,完善水利设施,提供农作物灾情智能能检测系统。二是规范市场运行秩序。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同时加强政府监管,严厉打击制假、售价、欺骗等违法行为,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价格稳定,切实维护农村居民的消费权益。三是积极拓宽农村信贷,加大推广农业保险,提高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让电商服务进农村,使农产品销售更及时更便捷,降低農产品销售的交易风险,采用多种形式的抵押担保机制和多种渠道的的风险补偿机制,为农村居民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
4.3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由于山西省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应该进一步加强。首先,扩大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让农民都可以参与社会保险,让农民生活各方面更有保障。其次,创建机构、社区、旅游等多种养老模式,打破居家养老的单一模式,建立适合当地农村老人的养老保险机制,提高农民主动加入养老保险的积极性,用恰当的方法更好地做好当地养老工作。同时,进一步健全农村卫生保健体系和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丰富农村医疗保障方式,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有病难医的问题。第三,提高农村居民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为主,辅助以社会捐赠、政府帮扶等外部援助,根据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农村居民个体自身劳动能力情况给予针对性的不同层次的就业创业指导和外部援助。
参考文献:[1]盛来运,方晓丹,冯怡琳,等.家庭人口结构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基于微观家庭面板数据的分析[J].统计研究,2021,38(11):3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