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留守儿童的自卑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

2023-05-31屈虎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16期
关键词:隔代教育爱的教育自卑

屈虎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的自卑心理问题导致孩子们在思想、行为方式等方面出现了不健康的发展,有的甚至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学校、家庭都需要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让留守儿童的童年和其他孩子一样充满阳光与快乐,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祖国建设的接班人,这也是教育的真谛。

關键词:留守儿童;隔代教育;自卑;爱的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3)16-0067-03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无法与父母正常共同生活的不满十六周岁农村户籍未成年人。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和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加之不同区域、不同城市之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为改变生活状况选择外出务工,他们正在为城市建设和社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由于经济、时间、精力等因素制约,孩子只能留在农村老家由祖父辈照顾其饮食起居及学习生活,出现了“隔代教育”的现象,因此,形成了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这一时期的儿童不论是身体发育,还是心理发展、价值观、世界观等的形成,都正处在关键期。而在这样的关键期他们与父母长期聚少离多,无法得到父母在感情上的呵护与关注,也缺乏思想认识、价值观等方面的正确引导,加之长期被祖辈溺爱,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世界观、价值观、情感、个性等发展异常,甚至有不少人走上了犯罪道路。

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上出现了许多令人棘手的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合力解决,只有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才能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特征

(一)封闭,孤僻

留守儿童自小就与父母分离,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家庭环境使得孩子们缺少心理倾诉和寻求呵护的对象。在学校、伙伴之间遇到一些麻烦事他们会感到无奈与无助,内心的烦恼得不到及时的疏导,长久的压抑、寡言、紧张、焦虑,很容易使孩子形成一种自我封闭、孤僻、懦弱、情感冷漠的心理。逐渐对自己所处的环境缺乏足够的归属感、安全感,在人际交往与沟通、自信心方面比其他孩子就显得更弱。

(二)易怒、冲动、逆反心理严重

孩子在认识新世界的关键期,却没有父母的管教容易行为失范,再加上意志薄弱,往往会变得脾气急躁、冲动易怒,时常会将小事演变为打架斗殴。留守儿童大多敏感,很容易对周围的人或事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总感觉是别人看不起自己,在欺负自己,斤斤计较,对老师、监护人的管教也易产生逆反心理,极少数留守儿童受社会不良团伙影响,往往还有暴力倾向,出现了违纪行为或违法犯罪的现象。

(三)自卑心理比较普遍

自卑心理是指由于不适当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认识所引起的自我否定、自我拒绝的心理状态。农村留守儿童中大部分孩子由于和父母长期聚少离多,觉得自己没有强大的保护和依靠,所以,有严重的心理自卑感。自卑心理一旦形成,就会长期伴随孩子的生活、学习,情绪上郁郁寡欢,对周围的人和事缺乏安全感。孩子内心感到非常孤独,对今后的成长和身心健康都是很不利的。

二、留守儿童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

(一)长期缺乏对父母的依恋导致心理自卑

农村留守儿童大部分在很小的时就缺乏父母的感情温暖与呵护,与父母见面的时间每年只有一两次,有的甚至几年才能见一面。而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是基本的生理、心理需求。父母与儿童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儿童会把父母作为“安全基地”,积极而放心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安心地学习,进而提高其智力水平;同时,良好的依恋关系会影响儿童人格、情绪、人际关系的发展。而长期的亲情缺失,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不稳定。

英国儿童精神学家保尔及其同事曾报告,过早离开父母而未建立正常依恋的幼儿,不能主动与其他儿童一起做游戏,积极探索未知,勇于冒险,而早期主要依恋的破坏会导致儿童情感上的危险。容易使孩子在心理上产生“被遗弃”的错觉,造成孤独、封闭、自卑等心理问题。

(二)老年人监护不力加剧了心理自卑

老年人由于身体的原因和认知能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下降,在监护儿童的时候容易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与现代社会“脱节”等现象,与孩子易产生“代沟”,更加剧了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被遗弃”感,从而导致自卑心理的产生。

老年人虽然有更充裕的时间和足够的耐心来照顾孩子,但他们更重视孩子物质生活的满足,常与自己小时候的年代相比,认为现在的孩子已经很幸福了,吃穿不愁。部分老人在孩子们上学时不按时做早餐,直接让孩子们去学校吃牛奶、面包(由政府提供的免费营养餐),长期马虎对待导致孩子正常的身体发育得不到保证。祖辈对于孩子感情的呵护也不够精心,对孩子的精神生活重视程度严重不足。

在当今数字、信息化时代,网络媒体对孩子价值观、行为方式的形成等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孩子们对成长过程中新鲜事物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和快速接受能力。由于年龄的差距,加上现代信息化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发展,祖孙之间的价值观、世界观出现差异,他们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接受新事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等差异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老人逐渐老去变得越来越突出,也难以解决,从而使由老年人监护的留守儿童变得更加孤独、自卑。

老年人的身体不便还会使个别留守儿童在人身安全方面出现问题,有的甚至出现了重大安全事故,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留守儿童心理更加敏感和脆弱,孩子们往往相互比较,诸如某某是由于父母不在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更令留守儿童内心胆怯。在教育教学过程我们发现,甚至有的父母在身边的孩子在与其他孩子聊天时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担忧,担心自己的父母会不会在某天也会离开自己,这些使得那些留守儿童内心深处的自卑心理越来越严重。

三、提高认识,重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留守儿童在成长关键期缺少必要的关注与感情呵护,产生了许多心理问题,不仅会给留守儿童自身造成心理伤害,带来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同时也给和谐社会的创建带来些许隐患。社会、学校、家庭等都要重视对这些孩子的教育,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必须采取正确的教育措施加以引导和防范。在教育时需要从疏导孩子内心烦恼,提高自信心方面入手。

(一)政府积极引导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氛围

针对留守儿童这一群体产生的根源性问题,各地政府应加强当地经济建设,给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尽量减少留守儿童;在政策、经济上对留守儿童家庭或孩子给予支持和引导。除此之外,由于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孩子归根结底还是在社会交往中一步一步不断成长的,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更离不开社会,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仅仅依靠学校、家长远远不够。为此,可以利用现代社会网络媒体的优势,加强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心理现状,引导和鼓励更多的人在与留守儿童交往时给予孩子们感情呵护,让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列中来。还可以整合各方有利资源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如开设专门针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心理咨询室,由专业的心理辅导师进行心理辅导。消除他们的无助感和被遗弃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以“师爱”弥补“母爱”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呵护儿童。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除了家人之外,交往最多的就是老师。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教师就应该及时了解孩子们的心理需求,以慈母般的爱滋润孩子心灵,这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工作的开展,也更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教师首先要了解留守儿童自卑的原因,阅读关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的书籍、文章,提高自身理论水平,才能在教育留守儿童时方法得当,不至于让本就叛逆的孩子变得更加敌对。农村留守儿童自卑心理的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有的对批评特别敏感,有的对表扬过度反应,有的对竞赛有回避反应,有的对别人轻视、嫉妒等。针对不同表现方式,教师要经常性地对家长及监护人开展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座谈、视频会议等,引导和教育孩子们对自己进行积极、客观、正确的评价,让孩子们知道家长的外出是想给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其实是更爱他们的表现;引导孩子明白自己虽然是留守儿童,但是并不比别人差,只要努力,一样会出类拔萃。

自卑心理主要是缺乏自信心而产生的,因此,不论是在生活上、学习中都要重视对孩子意志的锻炼和自信心的培养。在生活中要经常创造条件让孩子去完成一些感兴趣的事,并及时加以表扬和鼓励,让孩子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自豪感;学习中,教师和家长更应该以充满爱的眼神关注他们的成长,因材施教,抛出一些适合孩子实际情况的问题或任务让他们去完成。只有孩子们体验到成功的感觉,相信了自己的才能,他们才会引以为豪,逐步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拉近老师与学生、父母与孩子、临时监护人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在学校教育中,学校及科任教师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让孩子们感受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一方面提高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另一方面给孩子们创造了人际交往的平台,让留守儿童烦闷的心理得到一定的疏解。

此外,还可以开展各类“亲子活动”,利用班队会,让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和自己的父母视频聊天,让所有同学都知道,自己的父母并没有抛弃自己,在以后的同学交往中可以避免被其他同学说成是“没人管”的孩子,让留守儿童内心更有自豪感;除了利用网络让孩子与自己的父母互动,学校更应该开展一些让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祖父辈)参与的活动、座谈、会议等,给监护人与留守儿童提供互动机会。因为有的孩子比较孤僻或内向,不善于表达情感,或有的老年监护人对孩子的观察不细致或是不注重孩子内心世界的发展变化,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双方都有互动的机会,也许平时不善交流的孩子或家长,在活动中都可以对彼此敞开心扉,家长对孩子也会更加了解,使双方的关系也更加亲密。

(三)引导监护人学习教育孩子的理论与方法

社会、学校要积极引导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积极利用网络、学校家长会等机会,学习和掌握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和理论。耐心说服他们不能一味地以旧有的观念和知识来教育新时代儿童;留守儿童的父母也要经常与监护人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心理,同时也可以给监护人提供教育指导;引导监护人经常与孩子开展各种互动活动,比如:躲猫猫、带孩子去游玩等,增进彼此的感情;随着孩子的成长,也要注意教育孩子独立自主,留给他们自主发展的机会和空间。

让留守儿童克服自卑拥有健康的心理,他们才能快乐成长,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在学习和生活中多观察,多以朋友的方式進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和问题,用合适的教育方法引导孩子用阳光进取的心态去学习,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生活。

参考文献

[1]陈永.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状况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 (4):44-46.

[2]王开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教育措施[J].贵州教育,2016(6):26-27.

[3]熊红星,刘凯文,张璟.师生关系对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心理健康和学习投入的链式中介作用[J].心理技术与应用,2020,8(1):1-8.

编辑/卫 虹 终校/张 旗

猜你喜欢

隔代教育爱的教育自卑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一个自卑者的自白:“觉得做什么都不行”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浅析隔代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隔代教育与亲子教育的差异分析与融合研究
教师职业道德培养
浅谈隔代教育的利弊及对策
爱在字里行间
自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