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途径分析

2023-05-31郑艳军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新闻采编媒体融合广播电视

郑艳军

摘要:在媒体融合时代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就需要转变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本文从当前媒介整合背景下,对我国当前面临的问题及当前形势进行了剖析,并对其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如何进行改革探索,为今后的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开展提出一些建议和参考。

關键词:媒体融合;广播电视;新闻采编

在信息化的今天,各种形式的媒介层出不穷,使人们可以获得更多的新闻,而在这一过程中,信息的传播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新型传媒的表现形式更加新颖、多样化,更加注重与公众的交流和互动,对传统媒体的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传媒融合的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媒介寻找出一条新的途径和出路,从而为今后的新闻报道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新旧媒介既存在着重叠,又存在着各自的独立性,这为传媒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机会;但是,这也给它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同时,鉴于广播电视新闻自身的特性,它可以为其它领域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从而对整个社会的创新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文章重点就当前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并就如何创新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进行了论述,以期对今后的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有所借鉴。

打破时空的局限性,信息的传播途径越来越广泛

在传媒一体化的今天,广播电视新闻信息传播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虽然全球范围内的新闻都可以通过网络数据进行即时的传播,也大大拓宽了新闻的传播途径。海量的新闻资讯也为受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让他们能够有选择地获得资讯,从而有效地扩大了受众的关注范围。同时,由于信息量大,难免会出现一些质量不高的情况,因此,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应具有从大量的资讯中甄别有用的资讯,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新闻传播资源的使用效率和传播质量。

信息的传播渠道日益多样化

传统媒体以广播电视等形式进行单向的媒体交流,因其自身的传播特性,使受众群体和传播范围受到很大限制,从而影响到新闻的传播和报道。但是,由于新媒介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信息的传递越来越多元化,因此,新闻资讯的传递渠道也越来越广。在传媒融合的时代,以手机、电脑、网络等多媒体为媒介,相对于传统媒介的新闻传播而言,这种新的传播模式可以将视频、文字、声音等多种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新闻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面临着转型的机遇,迎合激烈的市场竞争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新媒体传播平台的迅速发展,国内传媒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一种“融合”的态势。网络的兴起,无疑为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传媒必须紧紧把握网络所带来的新的发展机会,扩大自身的发展空间,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面对众多媒介的竞争,广播电视新闻媒介本身的劣势凸显出来,特别是在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方法,这就导致了当前传媒融合不能跟上时代要求,使其发展出现了困境,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在工作中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寻找更好的发展路径,不断深化和完善自己的工作方法。

传播媒介的局限性

在信息传递中,广播电视新闻仍是以有线电视为媒介进行信息传递,其传播媒介是固定的、单一的;在信息的传递和受众方面,将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很难实现新闻资讯的无缝传播。在媒体一体化的今天,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革新,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手段更加多样化,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范围也得到了一定的拓展。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面临的困境

在新媒体时代,受众对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得广播电视的新闻编辑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由于智能手机、计算机等都是传播信息的重要媒介,所以传统的新闻编辑必须顺应这种媒介的传播特性,将声音、图像、文字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要从海量的资讯中辨别出信息的真伪,需要在这方面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了工作量,但是可用的设备相对较少,要对新闻信息进行有效的筛选是一项十分繁复的工作,目前的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内容不能很好地适应人们对信息的需求。

逐步提升新闻稿件质量,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在新时期传媒产业的发展中,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上,而忽视了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的审查;这也是“假大空”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很难引起公众的关注。在传媒一体化的今天,要实现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突破,必须牢牢把握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要求的本质,不断提升其新闻质量。

媒体融合时代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人们的信息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自媒体具有很强的互动和即时性,因此很快就占领了传媒市场的半壁江山,而且发展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诸多媒介之中,以广播电视传媒最为权威,在引导社会舆论、宣传国家政策、表达人民呼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积极创新,与时俱进,顺应时代进步,这样才能在媒体融合环境下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广播电视传媒业的激烈竞争

随着传媒的融合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媒体应用,新媒体正在逐步占领广播电视传媒的市场,这对传统的广播电视传媒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机会。在传媒融合的时代下,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媒介应明确自身定位,积极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在此过程中,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是整个产业发展的关键。因此,电视新闻编辑要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坚持以创新采编为切入点,提高传媒的市场竞争能力,为传媒产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改革

广播电视新闻传媒是以电视和广播为媒介的重要传播媒介,但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后,观众数量锐减,传播范围有限,这不但不利于扩展电视新闻传播的范围,而且对其发展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新媒体的兴起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新闻媒体的多样性使得其传播方式由单一的传统媒体转向多样化,在融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记者必须改变传统的采访方式,借助互联网技术,主动地运用新媒体技术平台;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采访,既方便地获取信息,又可以提供更全面的新闻消息。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内容将从文字、声音、影像、音频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使新闻的表现方式更新颖、更具吸引力,更能引起观众的关注,同时,新闻传播也将更加快捷。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创造性思维训练

在新媒体环境下,要培养电视新闻编辑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新闻采编创新的意义,为新闻工作的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新闻内容的选取与编辑中,新闻编辑应主动地根据传媒融合的时代要求和关注的问题,改变传统的新闻采编理念,采编制作受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同时,新闻编辑必须不断地学习,通过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对新闻内容进行改革,使受众更加广泛并加强新闻传播,促进广播电视传媒发展。

提高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的工作技能

在媒体融合的时代,传统的新闻报道方法所带来的种种缺陷被凸显出来,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报道,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社会对信息的需要,更无法为受众提供优质的报道。因此,在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中,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应注重在采编工作方式上的优化。其中,在收集各类新闻资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的处理、筛选和分析,在保证其准确性和真实性的前提下,还应持续拓宽其传播途径。比如,新闻编辑在制作完成了一条新闻之后,就可以在自有平臺上及时发布,从而扩大了人们对信息的了解;便于广大群众选择合适的途径来获得有关的信息。同时,还要进行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创作,必须要学会对其进行相应的加工,把单调乏味的新闻以一种崭新的形式呈现;这样既能增加节目的趣味,又能吸引受众的眼球,还能提高广播电视台的节目收视率。

建立内部和外部监管的协同机制

要提高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效能,必须将内外结合,形成一套合理的监督机制,从全方位的监控中找出问题,使编辑在工作中不断自我反省;同时,编辑也在不断地学习和总结经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编辑水平。同时,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记者都要按照严格的采编相关要求,在采编工作中不断地进行创新,以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充分发挥媒体融合的互补优势

当今,伴随着媒体融合的加速发展,各类新兴技术的出现,使当今的媒体生态发展呈现出无限的空间。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采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创新。所以,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应该仔细地分析目前的市场情况,找到受众群体真正感兴趣的需求点,然后根据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特点,将海量的信息筛选出来,有针对性地、高质量地进行编辑,最终做出更好的电视新闻作品。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新闻工作日益增多,电视台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对新闻编辑工作内容进行优化和改进,只有这样,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记者才能在新闻报道中得到更多的实际信息,从而实现对新闻编辑的持续的改革与发展。同时,通过整合自己的实践,构建自己的“大数据中心”,对新闻媒体进行深度策划和探讨。另外,在做好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同时,也要积极地借鉴媒体的新技术,发挥媒体融合的作用,提高采编工作的有效性,必须对新闻采编工作进行改革和创新。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方式和工作内涵的变革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在新闻采编播工作中、在确保新闻质量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其进行筛选,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使其内容更加丰富,以确保其传播的有效性。为了保证新闻质量,新闻编辑必须进行创造性的创新,既要保证新闻的真实、客观,又要进行新闻报道的创作;与此同时,要正确地掌握受众需求,使其与受众更为接近,以适应不同的受众需求;作为新闻采编记者能快速地让受众们及时地掌握国内和国际上的最新消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我国的新闻传播能力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进而促进我国广播电视传媒的健康发展。此外,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在对新闻内容进行编辑时,应充分考虑实际情况,以确保其真实、客观,如果内容过分夸大,则会造成错觉,削弱传媒的权威性。因此,在新闻采编工作中,应注重社会热点问题,从多个角度搜集新闻材料,确保新闻材料的真实性,要在新闻报道的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创新,增加新闻内容的丰富性和感染性,能够更好地抓住受众群体的眼球。

借助新媒体技术平台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有效性

在传媒一体化的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新闻编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确保新闻质量,必须进行持续的变革和更新,以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要。新闻编辑要充分利用新媒介技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分类,以提高新闻质量。同时,在采编过程中,电视新闻编辑可以运用现代科技进行新闻采编,重构新闻报道的流程,满足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提高信息技术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在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下,突破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在采编工作中不断优化和革新,提升新闻质量。促进广播电视新闻传媒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纪胜男.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途径[J].传播力研究,2018(28):129.

[2]白小燕.谈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J].新闻研究导刊,2019(6):156.

[3]张文霞.新媒体语境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的特点[J].新闻传播,2021(18):70-71.

[4]王佳钰.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新闻文化建设,2021(12):123-124.

猜你喜欢

新闻采编媒体融合广播电视
“机器人新闻写作”对新闻采编的机遇和挑战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采编新路径探索
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视台新闻采编技巧探究
电视新闻采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