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思维转化分析
2023-05-31李莉
李莉
[摘 要]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背景下,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势在必行。相关人员要做好思维的转化,正确认识到办学模式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正确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积极解决校企合作中“校热企不热”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调动企业在职业教育改革中的积极性。本文针对当前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思維转化的相关措施进行详细地分析,并提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思维转化的具体措施,以期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障碍;动力;措施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3) 04-0009-04
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是指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中,通过在办学思想的指导下联系各种办学要素,形成的规范的运作机制。良好的办学模式有利于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在进行办学模式改革时,相关部门要正确认识到原有办学模式存在的不足,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来进一步做好改革创新工作,从思想上做好思维转化,从而探索更多改革方法,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一、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现状和不足
(一)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依然单一化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举办体制以及产权体制,如果是采用举办体制模式,主要是政府起到绝对主体的作用。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职业学校依然是以政府主导,民办院校的数量不断减少,财政经费投入占职业教育经费中的百分之八十之多,所以我国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依然是举办体制为主,有单一化倾向。如果职业学校采用的是产权体制模式,则学校的举办权、产权以及运营权都是一体的,都属于学校所有。但是在实际办学过程中,由于许多学校缺乏对产权体制的认识,也缺乏一定的参考经验,导致在采用产权体制模式时,会存在一定的办学偏差,许多学校只是简单地参考了企业产权制度的方法,导致学校内部的管理存在较为严重的行政化现象。而且资本的所有权和学校的所有权也存在着错位的现象,进而造成学校内部管理较为混乱,许多职业教育制度未能得到有效的落实,不仅影响整体的教育质量,也为办学模式的改革增加了难度。
(二)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参与性并不高
虽然我国的职业教育在改革创新发展中,一直鼓励企业的参与,切实发挥好企业的社会作用,协助职业院校办学,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实际上,企业在职业学校办学中的参与性并不高,并没有成为职业学校重要的办学主体之一,进而影响着校企合作的效果,影响着职业教育的质量。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参与机制不够完善,缺乏相关的政策和制度支持,导致企业在职业教育办学中的参与性不高。例如,通过企业所举办的职业学校,难以确定学校的属性,许多院校都不属于民办教育标准,只是作为企业的下属单位来进行运营,难以享受相关的税收优惠,也难以享受相关的财政支持。如果学校是以企业下属单位来进行运营,则需要按照企业的相关会计制度来开展会计核算工作,导致资金的筹集和使用都存在一定的难度。虽然我国一直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到职业院校的办学当中,但是企业能够获取的回报并不高,例如,即使企业参与了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但是培养出来的人才并不一定能够被企业所用,并不能成为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而影响了企业在职业教育办学中的参与积极性。此外,企业在职业教育办学中的话语权不高,往往只是作为赞助商的身份来参与办学,并没有深入参与到学校的内部管理和人才培养过程当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不够深入,进而影响了企业的参与积极性。当前“校热企不热”的问题是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思维转化中最大的问题,企业应当做好自身思维的转化,相关部门也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来支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进而更好地推动校企合作的发展,推动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发展。
二、推动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思维转化的重要动力
(一)外在动力
目前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事业的改革创新,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和机遇,所以在进行改革创新中,职业院校要全面正确地认识到改革的动力,进而结合实际情况来做好思维转化,结合动力来做好各项改革措施的探索和研究。第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也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社会基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形式从原有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大大地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也为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带来了新的机遇,促使职业教育变得更加开放。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类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因此需要进一步发挥好职业教育的作用,加强对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第二,当前我国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也为职业教育的办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改革动力。职业教育的主要办学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劳动者,从而提升社会整体的生产效率,随着我国社会产业的转型升级,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也需要紧随步伐来进行改革创新,进而为社会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更多高素质的人才。例如,随着我国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但是高素质人才供求不足,导致人才供需出现矛盾,这些矛盾都促使着职业教育进行办学模式的改革,进一步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二)内在动力
推动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动力还包含有内在动力,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也推动了办学模式的改革。第一,职业教育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力,才能更好地在行业中脱颖而出,保证持续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职业教育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职业学校只有加强办学模式的改革,才能更好地推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当前教育普及较为广泛,学生的发展需求也逐渐多元化,因此职业院校需要做好办学模式的改革,从而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学资源。第二,职业院校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也需要做好办学模式的改革,因为随着职业教育的改革,当前职业学校需要进一步做好内涵建设,注重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注重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环境等。而这些建设都需要进行办学模式的改革,因此不管是内在因素还是外在因素,都在有效地推动着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发展。
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思维转化的具体措施
(一)结合产业需求,提高办学模式的适应性
为了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应当结合产业的发展需求来进一步提高办学的适应性。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阶段,由原来的高增长发展转为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社会制度环境以及人力资本的影响也越发明显。职业教育要发挥出自身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仅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也要做好类型教育定位工作,进一步加强教育和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等之间的结合,加强培养技术型人才,并且借助制度化来推动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从而构建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体系。第一,职业教育在改革创新时,要以市场需求作为重要的导向,并且结合产业的发展方向,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的实现进行服务,帮助国家攻克核心技术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促进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提供重要的力量。此外,我国还应当加强职业教育创新区的建设,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的区域化和产业化发展,加强职业教育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之间的对接。第二,做好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优化工作,建立完善的产业人才供需匹配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和产业链需求发展之间的对接。职业学校应当结合当前产业发展的需求,结合产业岗位来设置专业,进一步提高专业设置和市场就业之间的连接,保证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能力。此外,职业学校还应当加强差异化投入,做好项目化引导,积极做好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第三,主动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加强对农业农村发展人才的职业教育,加强建立特色的教育方式,例如积极推广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并结合产业升级发展来探索更高层次的学徒制。要促进职业教育的高质量,职业院校还应当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强1+X证书制度的推广,加强对学分银行的探索和建设,建立符合国家国情的资历框架,进一步提高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认可和转换,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最后,职业院校要加强校企合作,推动地方企业和职业院校之间的深入合作,共同打造产业学院,建立高质量的实训基地,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有效地调动企业在职業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参与性。例如,我国可以建立加强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的建设,加强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同时实现企业和职业院校的利益最大化,从而更好地激发出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合作积极性。
(二)完善办学体制,增强办学治理能力
职业院校要加强办学体制的完善,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办学治理能力。要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推动职业院校的现代化发展,提高内部治理的水平,也是做好学校提质培优发展的措施。在进行改革创新时,职业院校要重视办学模式的制度改革,从而为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支持和保障。第一,我国要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的办学机制,特别是混合所有制,要注重激发出职业院校的办学活力,加强办学多元主体的参与,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完善混合所有制的审批标准和退出制度,从而创建多元化的办学格局,切实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好社会力量。第二,完善多元投入机制,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制度,确保教育经费的足够性,从而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以及高质量发展。例如,当地政府要发挥好统筹和主导作用,制定多元筹措的经费体制,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经费筹集水平。当地政府部门也要发挥好自身的经济杠杆作用,进一步撬动当地民间资本,加强民间资本在职业教育中的投入,为推动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第三,要加强对职业教育治理结构的优化,例如制定校长负责制,建立新时代的职业教育办学治理新结构等,进一步提高职业院校的治理效能,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发展。最后,要建立协同治理的格局,积极发挥好多元主体在院校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发挥好政府部门、企业以及社会组织在职业教育中的治理作用,构建新的治理模式,从而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例如,不仅要设置国家层面的教育标准,还应当鼓励当地政府开设特色标准,协助当地职业院校开创具有当地特色的办学标准,进一步推动特色专业的发展,为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特色人才。
(三)加强对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探索
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企业以及行业的教育意识还不够成熟,现代学徒制还不够完善。我国不能照搬其他国家的学徒制形式,要促进学徒制的本土化发展,促使学徒制更加符合我国的国情,因此我国职业教育要加强对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探索。第一,加强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推进。我国相关文件中明确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重要性,也提出了总体的要求,要求我国职业院校在发展中,要以促进校企合作作为基础,要以培养学生素养作为核心,要促进行业以及企业在教育中的深度参与,进而构建完善的现代学徒制。当前我国构建现代学徒制,应当要发挥好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并且要增强职业院校的主体意识,增强企业的主动意识,进而提高学徒制的培养效果。例如,我国职业院校可以建立汽车技术服务和营销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坚持以双向原则为主,促进学徒和企业签订相关的协议,明确相互之间的契约关系,进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学习平台,也可以为企业提供明确的人才。第二,加强对新型学徒制的探索。职业教育要充分发挥好校企合作在学徒制探索中的积极作用,积极发挥好企业的培训主体作用,例如,我国在2015年就已经遴选出首批新型学徒制试点单位,加强对企业职工培训新模式的研究,加强企业和教师之间的深度合作。也就是说,当学生进入企业学习时,也是企业的招工过程,通过建立新型的学徒制模式,可以为我国职业教育提供新型的培养路径。
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思维转化的成效
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不仅仅是局限于职业院校的办学模式,更是包含了整个办学体系,包括了国家层面的办学模式、区域层面的办学模式,所牵涉的主体较多,利益较多。因此要做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必须要处理好职业教育和其他教育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职业教育和产业之间的关系,学会思维转化,从多个方面来推动改革,进而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做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思维的转化,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不仅推动了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办学治理能力,也增加了多方资源的优化整合效益。
第一,隨着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思维转化,当前职业院校也探索出了许多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增强了校企合作的效果,例如当前我国职业院校逐渐摸索出了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教学工厂培养模式、“2+1”分段培养模式等。部分地区也逐渐摸索出了职教集团的模式,打造了创新的校区合作模式,有效地整合了专业群和产业群。
第二,随着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思维转化,不仅推动了职业教育的改革,也进一步提高了职业教育的办学治理能力。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治理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升,更是探索了多种办学治理体系,包含有集团化办学模式、现代学徒制模式等,这些新模式的产生,都有效地提高多元主体在办学治理中的参与性,并推动了治理能力的提升。
第三,当前职业教育的资源整合效益得到了极大地提升。随着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发展,相关部门和职业院校也进行了思维的转化,探索了多种创新办学模式,充分地提高校企合作的深度,也实现了多种资源的互补。例如,职业院校发挥好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企业提供更多的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政府部门以及行业协会则发挥了信息资源和建设资源优势等,多方面的资源整合,有效地推动了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总的来说,职业院校作为我国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在推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职业院校要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结合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来做好办学模式的改革,转变办学思维的转变,加强和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从而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办学模式,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松节,武如飞.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模式选择[J].现代职业教育,2021(23):1-3.
[2]李思阳.现代化职业教育管理模式改革途径[J].现代职业教育,2020(43):180-181.
[3]兰金林,石伟平.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实践成效与经验反思——基于多个案例的实证分析[J].教育与职业,2020(20):32-38.
[4]李洁,罗鼎.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与办学模式[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1(02):19-21+41.
[5]马陆亭,宋晓欣.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模式改革[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0(2):70-77.
[6]伍成艳.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内涵、理念与路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7(03):11-17.
(责任编辑:张宏玉)
Analysis on Transformation of Thinking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chool-running Model Reform
Li li
(Tianjin Nankai District Vocational Secondary Professional School)
Abstract: With the reform of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system, the reform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school-running model is necessary in response to the trend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reform of school-running teaching mode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 complicated problem. Relevant personnel should transform their thinking, have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blems in the reform of the education model, correctly recognize the importance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ctively address the problem of "schools being enthusiastic, while enterprises are not" i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actively adopt effective measures to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enterprise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This paper provid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relevant measure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inking in the current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chooling-running model and proposes specific measure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inking in the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chooling-running model,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chooling-running model.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School-running model; Reform; Obstacles; Motivation; Meas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