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廉刚正的一代名臣——年富

2023-05-31王婷

文史月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李贤巡抚

王婷

安徽怀远,为古名邑,地处淮河要道,又是明中都的畿辅重地,文化底蕴深厚,历代贤才辈出。明代中期的大同巡抚年富,即为安徽怀远人。在年氏宗祠内悬挂的七言通用联中,有一联写道:“刚正朴忠,固超出乎士类;气节才识,尤绝远于名流。”全联所指即为年富。

年富(1395—1464),本姓严,讹传为年。历事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明代宗、明宪宗六帝,先后在多个重要部门任职,历任陕西左参政、河南布政使、大同巡抚、山东巡抚、户部尚书等职。无论在何处任职,他始终保持着清正廉洁的作风,为后世敬仰。

天资聪颖

据清嘉庆年间《怀远县志》记载,年富天资聪颖,十岁便能属对。

相传,年父见儿子天赋极佳,不惜花重金,聘请名师执教。谁知老师并不贪图钱财,他要年富当面对一副对联,满意了才答应收年富为徒。时值初秋,明月西斜,忽然一阵狂风将门前的梧桐树枝刮断,树上一个鸟窝被风吹落,几只雏鸟惊吓得在地上叽叽喳喳地乱叫。老先生触景生情,随口出了一上联:风坠鹊巢,二三子连窠及地。年富借着月光发现,院内的鸡舍被树枝砸了个大洞,里面的雄鸡见到月光疑是天将破晓,便拍打着翅膀喔喔地叫了起来。年富灵机一动,向老先生深深地施了一礼,不慌不忙地对出了下联:月穿鸡屋,四五声惊膀啼鸣。老师出的上联中“连窠及地”谐音“联科及第”,一语双关;年富下联中的“惊膀啼鸣”谐音“金榜题名”,亦一语双关。下联不仅题意贴切、对仗工整、以谐音点题,更展现出少年年富的远大志向。老先生听罢,不由得拍案叫绝,当即同意收年富为徒。

兴利除弊

永乐年间(1403—1424),年富中会试副榜,被任命为德平县(今山东省临邑县德平镇)训导。年富虽然刚过20岁,但他性格沉稳刚毅,“遇事直前,不顾利害”,一心革除弊政。

明英宗继位后,年富提出了许多兴利除弊的举措。他认为,永乐年间朝廷奉行招降政策大封官爵,不仅白白耗费国家的钱财,还容易引发叛乱,应该将这些人遣返故土。

他还提出,原本皇帝亲军中府军前卫的补充兵都选自普通百姓人家。但眼下正值荒年,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他請求,从25个驻军卫所中,选择1个卫所的士兵作为府军前卫的补充兵,不要再用兵役增加百姓的负担了。

明朝时期,统治者给予佛教、道教特殊的礼遇,僧人和道士可以免除各种赋税、徭役。这一政策导致当时一些百姓为了逃避赋税和徭役,假冒僧人和道士。这些假僧人、假道士“不耕不织,蚕食民间”,大大加重了百姓的负担。针对这一弊端,年富请求皇帝,责成礼部检查各处寺庙、道观,一旦发现未经正式剃度的僧人、道士,一律令其还俗复业。年富的建议得到采纳后付诸实施,大大减轻了社会负担,扩充了兵源,对当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年富升任陕西左参政后不久,巡视州郡、访察民情、减轻赋税、劝民勤农,提出了不少兴利除弊的政策。比如,陕西每年织造绫、绢、毼共900余匹,后来朝廷要求加织驼毼50匹,人民的劳动负担大大加重。年富上书朝廷言明弊端,请求停止织造,这一政策才得以废止。

再如,当时陕西官吏和士兵的年俸因为边疆军饷减削而减少,年富也奏请皇帝恢复原来的标准。另外,针对边疆地区士兵违规开垦土地导致良田被侵占的乱象,年富也奏请朝廷征收田赋,从而增加边关收入。

接着,年富还核算了军饷开支。他指出,陕西每年收两次税,共计189万石。但是由于水灾、旱灾、人口流动以及拖欠赋税等原因,每年实收160多万石。每年的军晌支出大约有180万石,可以说是入不敷出。边防官员一味要求增兵,却不考虑国家负担和军饷来源。所以年富奏请朝廷,淘汰老弱残兵和劣等马匹,严查军队贪腐问题。皇帝对年富提出的各项举措赞赏有加,批准了他的奏章。

为抵御蒙古的侵扰,明朝初年,定边、安边、靖边等军事重镇上驻扎了大量兵马。为保证边防供给,每年需要运送大量钱财和粮食。由于长途运输,士兵和百姓都疲惫不堪,而一些不法之徒也趁机牟取暴利。针对这种情况,年富根据路程远近重新核定了征收赋税的科目,认真核查、登记粮食出入情况,革除弊端。

正统九年(1444年),年富调任河南右布政使。当时河南正闹饥荒,流民有20余万人,部分流民公开抢掠乡里,巡抚于谦派年富缉拿。年富上任后以安抚为主,拿出粮食赈济灾民,妥善安置其回乡复业,这一地区的秩序很快稳定了下来。

景泰二年(1451年)春,距离“土木堡之变”刚刚过去一年多,蒙古频频进犯明疆,烽烟千里,大同首当其冲,人民深受其害。年富临危受命,担任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管理军政事务。就任后,他修建了北关(今大同市北小城)。据清乾隆年间的《大同府志》记载:“景泰间,巡抚年富于城北筑小城,周六里,高三丈八尺,东、南、北门凡三,东曰长春,南曰大夏,北曰元冬。”此外,年富还上奏请求免除秋税,撤销各州县设立的税课局,使百姓休养生息。

景泰七年(1456年),年富又上奏章,提出了精简官吏、惩治贪腐、完善奖罚机制、屯田戍边、减轻百姓税赋等一系列举措。

弹劾贪官

宣德三年(1428年),年富升任吏科给事中。又因六科任重,受命与贾铨共同掌管刑科,负责监察百官。都御史顾佐误判17人为死罪,年富上书弹劾,顾佐因此遭到明宣宗斥责。景泰年间,武清侯石亨、武安侯郑宏、武进伯朱瑛等权贵,常常让家人冒领官库银帛、倒卖粮食、大肆敛财,导致边饷匮乏。年富第一个提出要依法严惩他们。由于景泰帝庇护,石亨等人最终被宽恕,但他们的家人还是被依法治罪。后来,石亨派遣士卒越界到大同,年富又弹劾石亨专擅之罪。此外,年富还弹劾了分守中官韦力转、参将石彪及山西参政林厚等人。英国公张懋和郑宏在边境置办田庄,每年役使兵卒耕种。年富上书弹劾后,守边将士都得以返回军营,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年富不畏权贵、刚正不阿,触犯了部分贵族豪绅的利益,林厚等人罗织罪名上告年富。皇帝深知,年富因不畏强权、忠于职守而遭诬陷,所以不仅没有听信林厚等人的一面之词,反而罢免了林厚的官职,对年富更加信任。

天顺元年(1457年),明代宗退位,明英宗重掌皇权,年富被免去巡抚一职。拥立明英宗有功的边关将领石彪乘机投井下石,诬告年富。年富入狱,命悬一线。在处置年富的问题上,明英宗询问大臣李贤的意见。李贤敬重年富人品,因而见机行事,迂回进谏。李贤认为,年富颇有才干,能革除朝廷弊病。明英宗采纳了李贤的谏言,年富的冤情得以昭雪,最终平反出狱。

天顺二年(1458年),朝廷重新起用年富,任命他为南京兵部右侍郎。年富尚未赴任,又改任户部,巡抚山东。他亲民惠民,颇有政声。随后改任左副都御史,兼任巡撫。年富东山再起,贪官污吏慑于其威名,无不老老实实,生怕被上书弹劾。

年富担任山东巡抚时期,在明代大儒曹端“其公廉乎!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的基础上,进一步创作,写成了后世广为流传的36字《官箴》。《官箴》中写道:“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这则《官箴》石刻现收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它不仅是年富一生的写照,也是后世无数清官廉吏的座右铭。这则箴言告诫着后世官员,要守住名节,始终廉洁奉公。

为国举贤

天顺四年(1460年)春,李贤举荐年富担任户部尚书,遭到一些大臣的反对。明英宗认为,部分朝中权贵因年富刚正不阿而屡屡诬陷他,恰恰说明了年富的公正廉洁。因此,明英宗特意召见年富,并任命他为户部尚书。

年富任户部尚书后,掌管国家财政大权。他严格审查各地收入和支出,认真核对钱粮账目,忠心为国,不受奸佞迷惑。有些事情责任重大,下属不敢作为,年富让他们只管去做,出了问题他来负责。经过年富的整顿,户部工作井然有序地展开,面貌焕然一新。

明宪宗(1447—1487)继位后,因陕西用兵频繁而管理军饷的人并不称职,年富提请罢黜左布政使孙毓,任用右布政使杨叡、参政娄良、西安知府余子俊三人。吏部尚书王翱指责年富侵官越权,请求将其交法司审理。年富坚持认为,自己是为国举贤,不掺杂任何私心,因此乞求辞官,决心告老还乡。皇帝为挽留贤臣年富,罢黜了孙毓。不久后,年富因生毒疮病逝,终年70岁,谥恭定。

赖有政声远,丹心照汗青。年富去世后,《明史》为其立传,并给予了“富遇事,果敢有为,权势莫能挠,声震关中”的评价。清代嘉庆《怀远县志》中记载:“公为人刚正,言不轻发,廉静寡欲。遇事敢为,临厉害不少变,气节才识世不易得。”年富曾为官的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地都将其政绩载入当地的《通志》和《府志》。他的家乡安徽怀远将年富入祀乡贤祠,以教育后人。

猜你喜欢

李贤巡抚
清官石
铜 镜
一字一师
Intestinal microbiota of healthy and unhealthy Atlantic salmon Salmo salar L. in a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
陈县令拍错马屁
总督与巡抚的相处之道
遥远的道德箴言
骗子钦差
为领导“排忧解难”的升迁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