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队伍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

2023-05-30欧阳曦曹思捷邓华

绿色财会 2023年4期

欧阳曦 曹思捷 邓华

第一作者简介:欧阳曦,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与会计、内部审计。

摘要:本文基于G省林业系统会计人员现状调查结果,揭示了G省林业系统基层会计队伍建设存在的短板。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围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队伍建设,提出压实部门、单位和个人的主体责任以提高基层会计人员业务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林业系统 会计队伍 能力框架 胜任能力

中图分类号:F810.6

通过提升会计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进而优化会计人才队伍结构,是《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发展目标。技术革新推动了会计工作与经济业务的深度融合,新时代背景下会计人员既要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要求,又要应对科技创新带来的新挑战。推动会计工作适应数字化转型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加快培养一批既精通专业又熟悉信息技术,既具备战略思维又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会计人才队伍。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公益属性降低了财会部门的决策支持地位。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行政事业单位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有效举措。

一、G省林业系统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队伍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2021年G省林业系统通过发放调查表格、实地调查与座谈等形式,开展了基层会计队伍现状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基层单位普遍存在会计系统控制建设薄弱、会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与综合素质不强等问题。

(一)基层单位会计系统控制建设薄弱

经过财政部多年不懈地推动,内部控制建设已经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一项规范化、常态化和长效化的管理工作[1]。会计系统控制建设属于单位层面的内部控制。不同于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目标具有公共属性,其内部控制完善健全的内生动力天然不足。一些行政事业单位领导重视单位的事业发展,却对单位会计系统控制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单位财会部门人员稳定性不强。“重业务、轻财务”现象普遍存在,反映了单位领导治理理念没有随时代发展而转变。

调查结果表明,G省林业系统418个单位中,单独设立财务部门的只有230个,占比55.02%。受限于单位规模、人员编制等,很多基层单位的财务职能被并入其他部门而没有设立独立财务部门。

从会计人员数量来看,G省林业系统基层单位共有会计人员1209人,其中在编人数997人,占比82.46%;临聘或借用人员212人,占比17.54%。会计人员存在临聘或借用情况的主要集中在地级市林业主管部门,其临聘或借用人数占全省的90.57%。临聘或借用人员占比过大可能会加剧基层单位会计队伍的不稳定性,成为基层单位会计系统控制建设的一个风险点。

从会计人员轮岗情况来看,近5年G省林业系统基层会计人员轮岗人数为261人,占总人数的21.59%;近10年的轮岗人数为355人,占总人数的29.36%。基层单位人手普遍不足,而财会工作专业性较强,导致了基层会计人员轮岗难。另外,轮岗缺失将使基层会计人员不具备全局观和深度思考的能力,难以应对日趋复杂的工作任务,难以从“记账员”的角色转变为“分析师”的角色,难以在单位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并获得职业满足感。

(二)基层会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不强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财政体制变革的关键时期,新方法、新业务、新问题层出不穷,会计工作面临各种错综复杂的情况。充分发挥财会监督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治理能力,是新时期基层会计人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调查表明,新时期基层会计人员队伍素质总体有所提升,但各层次人员结构分布不均,基层会计人员队伍“大而不专、大而不强”,基层单位亟需引入高学历人才促进行业发展。

从会计人员全日制学历结构来看,G省林业系统会计人员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不足三成,硕士研究生学历仅有12人、占比不足1%。从全日制专业结构来看,会计类专业占比不足一半,这表明G省林业系统会计人员专业化能力有待提高。

从会计人员参加专业培训情况来看,G省林业系统基层单位会计人员近5年没有参加过培训的人数为746人,占总人数的61.7%。这表明基层单位会计人员很少有机会通过参加会计专业培训来“学懂、弄通、做实”新准则、新制度。匮乏的培训机会、薄弱的师资力量以及统一化、同质化的培训方式限制了基层会计人员的职業提升。

(三)基层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强

我国自2017年11月起取消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基层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口径放宽。从业人员专业呈现多元化特征,但职业综合素养有待提升。加强新时代会计人才队伍建设不仅关系到会计信息质量和市场经济秩序,更与单位的管理质量和公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从会计人员职称结构分布情况来看,G省林业系统基层单位1209名会计人员中无职称的有734人,占比60.71%。具有会计类职称的475人中具有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132人、初级职称329人,占比分别为1.16%、10.92%和27.21%,反映出基层会计人员整体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从会计人员从事专业年限来看,G省林业系统基层单位会计人员从事专业年限10年以下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2.69%。财会工作是一项经验积累型的工作,工作时间越长,处理复杂经济业务的熟悉程度相对越高,更有利于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

(四)基层会计人员职称聘任与职务晋升渠道有限

从会计人员职称聘任情况来看,G省林业系统基层单位具有会计类职称并且聘任为该职称的仅有241人,占比50.74%。职称聘任率低,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基层单位属于行政单位,实行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不能对职称进行聘任;另一方面,基层单位属事业单位的,单位技术岗位数量设置有较为严格的限制,激烈的岗位竞聘无法让已经取得职称的会计人员聘任至相关岗位。不管是哪方面的原因,具有职称而无法聘任,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基层会计人员考评职称的积极性,不利于基层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从会计人员职务晋升情况来看,G省林业系统近5年和近10年基层会计人员晋升为领导职务的人数为12人和24人,仅占总人数的0.99%和1.99%。这表明,G省林业系统基层会计人员晋升通道相对狭窄,会计人员的职业获得感并不高。渴望获得职业晋升是人的一种本能,畅通的晋升通道是一项有效的激励机制。晋升体系设计的两个核心问题是分出专业序列与设置梯度层级。 晋升体系的有效运转则取决于晋升标准的制定是否恰当以及组织对于晋升失败者的安排是否恰当。 如果晋升失败者没有得到恰当的安排,这些人难以看到未来职业发展方向,这个晋升体系的运作会失灵,人员素质难以提高,人才的流失率会加大。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队伍建设的对策

新时代加强基层会计队伍建设,锻造一支高素质、复合型、专业化的会计队伍,可以充分发挥财会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队伍建设,可以从压实部门、单位和个人的主体责任三个方面入手。

(一)部门层面:优化职业发展环境

1.主管部门主动提升对下属单位内部财会监督的重视程度

从目前来看,很多基层单位主要领导还没有完全树立“单位负责人对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内部控制是‘一把手工程”的主体意识,导致基层单位会计系统控制的财会监督职能难以充分发挥。主管部门应主动提升对下属单位内部财会监督的重视程度,指导并推动基层单位加强会计系统控制建设,确保基层单位严格遵循财经纪律,形成真实、可靠、可比的会计信息。

一方面,主管部门可以通过细化部门规章压实单位负责人的财经责任,也可以通过开展内部审计、内部控制检查发现问题,将单位主要领导人作为整改第一责任人;另一方面,主管部门可以考虑将单位是否配备专职会计人员、会计人员是否具备专业任职资格、单位是否聘任相应职称会计人员到相关岗位等情况纳入单位年度绩效考核项目或加分项目中,通过单位整体绩效考核工作促进基层单位会计系统控制建设。

2.主管部门出台会计队伍高质量发展意见

会计人才是推动我国会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随着《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2021—2025)》的发布,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行业特征及基层单位工作实际,制定本系统会计队伍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明确基层会计人员能力框架,设定基层会计人员队伍建设绩效目标,促进基层会计人员财务职能从“核算型”与“弱管理型”向“强服务型”与“强管理型”转型。

3.主管部门优化创建特色化、个性化、精准化培养机制

不同于以往“输入式”的培养模式,G省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已经开展的林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项目中,G省省级林业主管部门会同国家会计学院对培训学员进行多维度的联合培养。不仅采用专家讲授、实战演练、案例分析、学员讨论、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还采用集中培训、自我学习、课题研究、推荐使用等多维度的培养方式,让学员“在学中悟,在学中用,学以致用”。未来的培训工作更应注重培训考核机制与激励评价机制的设计,有效激发出培训人员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出符合实际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具体可以采用“跟班学习”、“以审代培”等方式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机制。一方面,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各项改革的需要,积极主动作为,抽调人才库中的人员组成联动小组,通过完善相关制度,编制相关规划,推动部门管理建设;另一方面,主管部门还可以主动适应审计新形势发展需要,从省直、市直相关单位抽调内审人员参与基层单位预算执行审计、专项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通过“以审代培”的方式不断提升内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不断壮大部门内部审计力量。

4.主管部门积极搭建基层会计人员交流的平台

搭建交流平台并发挥基层会计人才小高地作用的具体措施包括:建设“财务智库”共享系统,集聚人才进行实务指导;参与会计、审计课题研究活动,为管理活动提质增效等。主管部门可以尝试搭建“财务智库共享系统”,根据具体业务(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政府采购业务等)分门别类地共享各地的好经验和好做法,为相关工作的流程规范、提质增效打牢基础。理论素养决定会计工作的深度与广度。不断提升理论素养,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有利于理论更好地服务与引导会计实践。主管部门还可以积极组织基层会计人员参与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等发布的科研课题申报,这将有助于其深入研究会计改革实践中的现实问题,有助于其提升政策把握能力,充分发挥会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作用。

(二)单位层面:拓宽职业发展途径

1.基层单位加强会计系统控制建设

首先,根据基层单位的业务特点,按照“因需设岗”原则设置会计机构及相应人员。按照“按岗设人”原则分层选拔基层会计人员[2]。根据单位规模、业务量、资金绩效管理要求等的不同,建立不同的组织架构进行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其次,确定关键岗位,明确关键岗位职责,编制关键岗位责任书,确保不相容岗位严格分离,落实定期轮岗制度;再次,统筹人员安排,合理配置外聘人员从事简单重复的会计核算工作,让有一定会计基础人员从事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和绩效管理水平;最后,建立健全基层单位会计人才培养工作的长效机制,加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跟踪、信息反馈和定期评估,把推进单位会计人才发展纳入重要议题。

2.基层单位推动会计信息化建设

基层单位受限于资金、技术等原因,其會计信息化建设基本处于会计核算信息化阶段。首先,现阶段基层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业财系统衔接不紧密,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存在信息孤岛。在实际工作中,财务系统无法自动收集和统计业务数据,多数情况只能从业务系统中导出信息后手工统计和录入财务系统,信息转录过程中极易因为人工操作失误出现账实不符的现象;其次,目前基层单位信息化建设中不相容岗位职责未能有效分离,加大了基层单位舞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会计核算系统为例,有些基层单位会计人员配备较少,审核员角色将其权限授权于记账员角色,记账员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影响了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基层单位应投入人力物力提升本单位信息化工作,促进基层会计人员职能转型升级,借助于财政厅等外部力量,逐步实现资金管理、资产管理、预算控制等财务管理信息化。下一阶段,基层单位应借助预算一体化改革,加大对会计信息化的整体设计和布局,逐步实现财务分析、全面预算管理、风险控制、绩效考核等决策支持信息化。

3.基层单位重塑会计人员职业角色

长期以来,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对财务部门职能定位模糊、单一。单位管理层和业务部门利用财务工作进行有效决策的程度低,单位管理呈现出业务部门强势、财务部门弱势,业务部门不理解财务部门工作的状态。一方面,就财务工作自身而言,传统财务工作以核算、管控和监督为职能重点,基层会计人员沟通能力差、服务意识薄弱;另一方面,“业财融合”“财务智能化”背景下,基层会计人员数字化程度低,大多数人不具备采集、挖掘数据信息并提供数据服务的能力。已经在企业中应用的流程自动化机器人技术(RPA)具有精度高、效率高的特点,能有效改进企业财务的组织方式、资源配置、工作流程及价值产出,显著促进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随着财务机器人的推广应用,基层单位会计人员有望从重复性和程序化较高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财务人员角色定位转变迫在眉睫。基层单位重塑会计人员职业角色,必须加强其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能力培养,推动其从数据生产者转变为数据使用者,让其在充分挖掘数据内在价值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到单位战略发展规划、流程设计和风险防范、绩效考核和激励等全方位管理活动中。

(三)个人层面:提升职业发展能力

1.注重党史学习,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约束自身行为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领导我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伟大奋斗,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通过“学深悟透用好”党史、国史,基层会计人员能充分认识和把握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各个历史时期的丰富经验,获得思想启迪、知识武装、本领提升,站在历史的基础上坚定地走向光明的未来。党史学习教育是会计人才职业道德品质培养的精神源泉,是培养会计人才家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升会计人才世界格局的方法指导[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关键,顶尖人才储备是核心。党史学习能提高基层会计人员的政治站位,增强其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提升其宏观思考能力与思辨能力,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

2.注重数字化能力提升,主动成为有综合素养的人才

拥抱数字化,首先,需要转变传统的思维观念,“拆掉思维的墙”。数字时代下,财务人员从“核算反映型”为主向“智能决策型”为主的转型已成必然,财务人员需要树立“用户思维”、“社会化思维”、“平台思维”及“跨界思维”[4]。提升数字化能力要求财务人员心态上应积极拥抱数字化,通过主动挖掘利用数据来改变传统的工作习惯,形成有效的数字化思维与工作模式,习惯于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和用数据创新。财务工作从事后反映转向事前计划与事中监督转变,财会管理工作由静态向动态转变。挖掘数据注重多期数据分析,注重同类主体相关业务数据横向对比分析,注重单位内外部数据分析;工作流程再造与优化则更加注重业财融合,注重充分利用数据进行预测决策、经营分析与风险管控;其次,是提升专业技能和数字技能,主动成为有综合素养的人才。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一项重要生产要素。这一生产要素将会计确认与计量的资产和资本范围进一步扩大,对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育会计人员的数字素养,需要加强其管理会计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及数据管理能力,具体可以加强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加强算法技能、机器语言的学习。

参考文献:

[1]白华.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中的十大关系[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8,32(6):3-18.

[2]毛亞丹,包关云.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J].财务与会计,2020(8):83.

[3]仲怀公,薛玲艳.党史学习教育对会计人才培养的启示[J].会计之友,2021(17):159-160.

[4]段洪波,王映竹,赵宏月.数字时代财务人才培养的探索[J].财会通讯,2022(7):171-176.

责任编辑:姜洪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