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省级“同课异构”赛事引发的思考

2023-05-30王红怡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3年2期
关键词:同课异构

王红怡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催生了活动型学科教学,《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性质明确为“活动型学科课程”。本文以2021年江苏省高中思想政治优质课展评研讨活动的课例为例,分析这些典型课例的相同点之处,寻找其中亮点,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活动型教学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同课异构;议题设计;活动型教学

2021年10月,江苏省高中思想政治优质课展评研讨活动在苏州举行。来自全省14名选手以统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4《哲学与文化》中“社会历史的本质”为课题,分两组进行“同课异构”赛课。这项活动不仅给参赛教师提供了磨炼及展示的机会,也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观摩学习的平台,为高中思想政治课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领了方向。

一、异彩纷呈中寻共同点

(一)素养导向、价值引领为教学立意

任何形式的课堂教学都不能脱离教材,只呈现单一的知识输出,没有体现价值引领的课堂教学是没有灵魂的。如何将一节课内容和思想政治素养导向完美结合,需要教师的精巧构思。2021年江苏省14节高中思想政治优质课虽然呈现的教学方法多样,教学角度也各不相同,但都坚持以学科素养为导向、价值引领为目标,突出了议题的时代性和针对性,注重了课堂的活动性和互动性,彰显了思想政治教育鲜明的思想性和教育性。比如有的教师由“三孩政策”引导学生探究我国人口政策变化的历程,感悟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社会意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继而引发学生思考如何使“三孩政策”落地。这一教学设计从现实问题出发,揭示政策背后的根本原因,最后由理论作为指导回归现实问题的解决。还有的教师以我国的“航天梦”为主线,引导学生思考“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指引伟大实践的内在关系”,从而揭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认识社会历史的本质是实践的,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的宇宙探索之路未来怎么走?自己又能为之做哪些努力?通过“航天梦”这一议题,将课堂知识与时事热点紧密联系,把理论学习与家国情怀相融合,将哲学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让学生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一教学设计彰显了学科核心素养,有利于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议题主线、主题情境为课堂结构

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规定的课程标志性的追求,而实现这一追求的有效路径就是实施活动型学科教学。以议题统领系列化的活动是活动型教学的最大亮点,活动型教学以议题为纽带,情境为载体,活动为路径,任务为指向,四个要素密切相关,缺一不可。2021年江苏省高中思想政治优质课赛课中,围绕“社会历史的本质”教学内容,每位教师都设计了议题,有的教师从社会生活角度出发设计议题,如“从三孩政策探究社会历史的本质”“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也没有辜负社会主义”“航天梦,科技强国历史哲思”等。也有的教师从个人生活出发设计议题,如“中国饭碗装中国粮的奇迹是如何创造的?”“我们为何不能‘躺平?”“无人驾驶,如何真入‘无人之局?”“社会历史的本质是什么?”“以‘醉美树山之蝶变探寻社会历史的本质是什么?”等。议题的设置不管是问题式还是陈述式句式,重点是将主题置于话题的讨论中,又紧紧围绕议题开展学习活动,真正实现了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有位教师以“我们为何不能‘躺平?”议题展开教学,让学生角色扮演企业家、普通员工、青年学生、拆迁户,引导学生从不同角色角度说明是否会选择“躺平”。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躺平”带来的危害,感受到努力生活带来的幸福。还有教师让学生以“如何创造粮食奇迹”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为世界粮食安全贡献中国方案。有位教师布置学生写一张明信片寄给未来的自己等。通过这些主题任务真正地让学生参与其中,感悟哲学真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不在于告诉学生真理,而在于教会其如何发现真理,这14节优质课都通过“议题—情境—活动—任务”的范式促成学生参与式、体验式教学,最终实现活动型学科教学的价值。

(三)注重创新、体现品味为教学追求

思政课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是教师已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转换为引导者、观察者。新时代背景下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应该与时俱进,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国内外大事,学习党的纲领性文件,树立崇高的人生信仰,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发挥榜样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次江苏省高中思想政治优质课参赛教师紧紧把握新课标基本理念,充分展现了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师的风采。这些优秀课例中都注重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小组讨论、观点辨析、角色扮演、微辩论、主题演讲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选用活动素材中也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有“三孩政策”“无人驾驶”“躺平”这些社会热门话题;也有“南泥湾大生产运动80周年纪念日”“苏州三大法宝”“苏州树山村”等生活实例;还有引以为豪的“航天梦”。这些情境素材既充实又与时俱进,使课本内容得以生动、形象、具体地体现出来,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感染和启发,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二、风格迥异中现亮点

(一)议题紧跟时代步伐,彰显时代价值

2021年江苏省高中思想政治优质课比赛中,有位教师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题,结合热播剧《觉醒年代》中的情境素材,学生围绕“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也没有辜负社会主义?”的主议题展开学习。教师分别设计了三个篇章,篇章一以“百年成就从何而来?”为子议题,学生观看《觉醒年代》中的片段讨论“为什么说没有劳工的劳动人类社会会倒塌?”从学生的不同回答中,引出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接着又引出实践的基本形式在社会中的具体表现,让学生从身边的现象中感受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源于伟大的实践,激发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洪流中去。紧接着在第二篇章中围绕子议题“千年中国向何而去?”,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思考三个问题:1. 鸦片战争后,仁人志士们为什么会苦苦探寻出路?2. 为什么当时落后的中国却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沃土?3. 陈独秀先生为何把《共产党宣言》称作“救世的经典”?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角度思考上述问题,从而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实践也证明了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能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说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最后在第三篇章中,围绕子议题“当代青年如何而行?”让学生完成《吾辈青年当自强》的诗歌续写。学生从自身出发,从实践出发,在完成活动任务中真正意识到青年一代的担当与使命。另一位教师以年度热词“躺平”为切入点,以“我们为什么不能‘躺平”为议题,从学生真实的感受出发,围绕三个子议题“‘躺平何以存在?”“‘躺平何以有害?”“‘躺平何以解决?”展开讨论,学生在和风细雨般的引導下,每个人积极踊跃发言,构建了开放又有活力的课堂。这两位教师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经验,紧跟时代潮流,抓住时代热点组织教学,运用鲜活的情境素材使课本内容生活化、教育方法灵活化,深化学生对哲学原理的理解,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了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

(二)课堂活动真实有效,培养学生高阶思维

活动是活动型教学区别于传统讲授式教学的显著特征。活动型学科教学中分为两种活动,一种是内隐的思维活动,一种是外显的实践性活动。在2021年江苏省高中思想政治优质课赛课中,有位教师以“无人驾驶,如何真入‘无人之局?”为议题,通过“开局”“谋局”“破局”三个活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唯物史观的哲学思考。第一个活动中,教师设计了一个“观点碰撞交流会”,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思考目前对无人驾驶该限制还是支持?然后让学生代表上台书写观点依据。在观摩课堂教学中发现,在限时活动中,学生讨论激烈,对无人驾驶是限制还是支持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还能够运用辩证法的观点来解释为什么支持无人驾驶,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观点总结出这些观点归根结底都是来源于社会存在,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接着教师通过视频播放无人驾驶汽车事故作为切入点,在第二个活动“责任事故判定会”中,让每个小组选择本次事故的一个主体(车主、车企、程序员等)认定为责任人,讨论这个主体为何要在此次事故中担责。教师就学生提出的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还未将无人驾驶纳入其中这一问题,从中揭示法律法规作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通过无人驾驶具体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无人驾驶存在的问题,更好地理解其中蕴含的哲学意义。在第三个活动“困境摆脱研讨会”中,让学生选择无人驾驶的一个困境,商讨对策,帮助无人驾驶发展摆脱困境。学生分别从成本困境、制度困境、技术困境三个方面寻求对策。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建议概括实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社会历史的本质是实践的。三个活动任务紧紧围绕议题,教学环节设计总体紧凑,通过无人驾驶的出现到面临的问题以及引导学生畅想如何解决现实问题,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悟社会历史的本质,学会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这些活动的实施,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和讨论时间,启发学生自觉开动脑筋,思考问题,生成答案,是一种发自主体内部、自内向外的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是一种真正的自我教育的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三)教学手段新颖有趣,激发学生兴趣

在观摩的14节课中,其中一位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让人耳目一新,上课伊始,这位教师就自己高歌一曲,迅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充满兴趣。紧接着教师通过播放自己录制的三段视频来解说自己寻宝的过程,快速带领学生进入教师设置的旅游情境中。视频主要以“苏州三大法宝”作为主线开展教学,借用自己寻宝的故事带领学生探究社会历史的本质。教师在课堂上呈现出两种身份,学生在观看视频中跟着教师扮演的导游的身份一起探寻张家港背后的故事,了解昆山之路和苏州园区建设的经验。并设计三个活动任务让学生参与讨论,表达观点,最后得出“拼”出来的张家港精神、“转”出来的昆山之路、“融”出来的园区经验都是社会意识,而这些社会意识都是由社会发展的现实决定的,从而概括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苏州三大法宝”将更好地指导苏州的高质量发展。最后这位教师又以自己的创作的一首赞美期许苏州发展的诗歌作为结束语。这节优质课通过不一样的活动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同时恰当地运用现代媒体教学技术,引导学生跟随教师的视角一起探寻社会的本质,形式新颖,激发了学生内心对家乡发展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求同存异中思路径

(一)围绕议题彰显知识的结构性和逻辑性

提起哲学,大部分人想到的就是抽象和生涩,其实哲学学习不仅有其内在价值,能给人以精神享受,而且具有实践价值,能指导人们生活和生产。必修4《哲学与文化》作为高中生的哲学启蒙课程,对高中生来说相对晦涩难懂,这就对高中思政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如何让学生既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又可以灵活运用于社会实践中,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科知识内容的意义建构,一方面,教师要基于学情设计学科活动,使学生在教师搭建的“支架”中实现“理解—应用—迁移”的素养提升,另一方面,教师要基于学科知识逻辑设计教学环节,环节设计也应注重内在逻辑性,让学生把知识从书本中迁移到现实问题的解决中,获得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学习的机会,从而提高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调节的能力。例如,在2021年江苏省高中思想政治优质课比赛中,一位教师以“探社会历史本质——南泥湾”为议题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南泥湾发展中三个具体的情境“开荒者的故事”“守望者的故事”“创业者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南泥湾”发展的背后体现的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社会存在,因此,应该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用于指导实践。观摩整个教学过程可以发现,这位教师在选取这一议题时非常注重知识逻辑,同时也兼顾了情境设计的逻辑,层次递进。情境设计逻辑依托选用的情境进行序列化活动,使学生更能深入情境,通过情境的连贯性,活动的逻辑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通过实践获得知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依托活动突出思政课的目的性和实践性

思想政治课中的活动形式多样,但是作为教师设计活动时一定要围绕课程的目标来设计活动,具有明确的引导性、组织性和目的性。活动的目的性是通过活动将知识串联起来,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感受、体会、收获知识,提升能力,开阔眼界。在开展活动时,要因人而异,因课而变,从实际出发。可以通过“想一想”“议一议”“辩一辩”“理一理”“演一演”等多种活动形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真正让学生参与进来,启发学生思考,积极想办法克服困难,自主地参与活动。活动型教学主要体现活动特色,如何发挥活动在议题教学中的作用,既要避免教师主导下的“形式性的活动”,也要避免完全交给学生的活动。在观摩优质课比赛中,发现所有教师在对哲学知识进行讲授时,都能通过具体的情境进行剖析,通过微辩论、微演讲、角色扮演等活动任务,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进行思维的碰撞,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真正有效的活动是“一种发自主体内部、自内向外的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是一种真正的自我教育的活动”。教师在学生活动中给予指导和帮助,更多地延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在学生陈述观点之后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将已有观点上升到更高层次。

(三)创设情境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和价值性

“情境是议题式活动课堂的载体,承载着议题活动展开和学科素养建构的任务。”活动型学科教学过程中,设计的活动环节一定要在一个或者多个真实情境中,引发学生作为主体参与者开展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生成、自主反思的学习过程。这个情境的选择需要结合教材知识。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不同的模块选择的情境领域不同,比如必修2《经济与社会》,需要結合更多的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具体情境,必修3《政治与法治》情境选择更加侧重于政治生活领域,必修4《哲学与文化》情境的选择多在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领域。不同生活领域的情境素材挖掘一定要符合内容本身,同时对整个议题和学生成长来说是真正具有价值的。

(四)在完成任务中实现知识迁移和素养提升

活动任务是活动型教学中的价值旨归。在活动型教学中主张通过探究和实践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围绕议题展开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完成“理解知识”的任务,还要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到“运用”和“迁移”的转换。“知识理解”仅仅局限于课本的表面,包括对知识的理解性掌握,也包括理解知识的能力。而如何将这一能力运用于实际,就要实现知识的“迁移”,即学生能够将理解的知识运用于更加广阔的社会实践并带来自己能力的提升。在“醉美树山之蝶变——探寻社会历史的本质是什么?”的议题教学中,教师在以树山村发展为例中,第一篇章“艰难的抉择”中,让学生角色扮演树山村的一员,思考当时情形下如何抉择?在情知关联中完成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解;在第二篇章“成长的烦恼”环节中,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对树山村发展的建言献策,从而实现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应用任务;在第三篇章“奋斗的树山”环节,通过撰写宣传标语,为树山加油,完成知识的迁移,实现情感的升华。总之,活动型教学的活动任务必须实现从知识和经验的输入到知识和经验的输出的转变,教师将教学的重点置于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将学科技能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借助情境中的材料,与同学之间相互探究,相互合作,最终解决问题。

四、结语

思想政治优质课以其独特的新课改理念、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强大的示范引领作用,成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只有立足于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不断摸索学习活动型学科教学,在教学过程不断进行反思与总结,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才能实现活动型教学的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魏贤超. 现代德育原理[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106-107.

[2]张家如. 中学政治议题式活动课堂实践路径探寻[J]. 教学与管理,2019(11):64.

[3]王永召. 走向深度教学 凝练核心素养[J]. 陕西教育,2018(06):15.

(责任编辑:胡甜甜)

猜你喜欢

同课异构
基于分享 孕育成长
“同课异构”在初中地理学科中运用的作用分析
《从看电视说起》同课异构教案
英语阅读“三环节”活动设计有效性探讨
从同课异构看高中历史学考教学难度的控制
同课异构理念在美术课堂中的认识
浅谈同课异构在人文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同课异构资源优化高中物理教学的研究
基于多元与开放的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研究
从同课异构看高中历史学考教学难度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