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家校合作实践研究

2023-05-30闫大龙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3年2期
关键词:家校合作

闫大龙

摘  要:家庭教育在教育系统工作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而指导家庭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学校。扎扎实实地开展家长和学校合作工作,积极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可以更高效地培养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关键词:家校合作;家长教育;四联动一整合

高中阶段的学生容易受他人影响,周围人的举动或者不文明、不道德行为往往会影响到他们的成长。所以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以他们的生活为切入点,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学校需清晰明确地界定好在家校辅导中的角色扮演,并按照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成长规律来组织安排其需要完成的任务。家长要以积极的态度和切实的行动力努力做好学生生涯发展辅导的第一责任人。因此,建构持续高效的家校合作模式,是推进学生生涯发展的必要内容。家长、教师分工配合,通过家校合作的教学方式,可以更高效地培养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家庭教育在教育系统工作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指导家庭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家长学校。所以,学校一直将家庭教育划为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文献指出,一部分教师认识家校合作的观念与能力还有待提高;大多数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意识和水平也有待提升。而我校家校合作关系在相对和谐的基础上,也存在一些不容小觑的问题。需要教师、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形成教育合力;着力补短板、促长板,借鉴先进经验,打造我校家校合作的特色。

一、提高家长、教师的沟通合作意识

在家校共育的新时代,随着家庭教育重要性的日益凸显,家长教育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家庭教育离不开家长教育也越来越成为共识。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学校教育进行补充和延伸。家长教育是指父母作为受教育对象,由社会和学校向他们传授正确的教养孩子的方法,并提升家长的整体综合素质,以使他们教育出合格优秀的孩子为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活动。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情况对学生的成长影响占比较大。但研究发现,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参差不齐,受家庭人力资本、家庭经济资本、家庭文化资本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李玫瑾教授曾指出“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孩子的每一种心理或行为问题,一定和父母的行为有关,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而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间教室,更应该悉心布置。对此,学校利用系统的优质教育资源帮助家长成为拥有正确家庭教育观念的合格“教师”,家校合作共同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家校合作共促学生发展过程中,教师应明确认识到建立良好家校合作共育关系对家长、学校、孩子来说都意义非凡。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应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家长应该是学校办学的助力者、合作者;教师和家长应该成为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好伙伴。只有让“家长应该参与学校教育管理”这个观念坚定下去,提升教师的家校合作观念,才有可能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

加强家校合作机制的建设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是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需要,是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普及科学育人观念、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的需要。但是在家校合作过程中,要避免出现单一性和浅层性、陷入功利性和工具性、疏于契合性和认同性等。家校合作治理有利于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此外,家校合作有利于解决家庭教育问题。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父母有限的知识经验远远不足以支撑教育子女,迫切需要家校合作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服务,亟须将家长学校作为制度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要素予以规划。值得注意的是,家校合作中对家长教育进行指导辅助的课程建设应依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以家长需求为逻辑起点,以家长学习规律为基本遵循,确立家长学校课程的目标、内容和结构。

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教育的效果在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教学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來。”在网络科技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学生的主体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教育方法与目标更应该与时俱进、优势互补,才能满足当下中学生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的成长需求。而家庭教育又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故学校应注重对家庭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学校和家庭,都应该明确认识到家校合作是现代教育的必然选择,其中孩子是最大受益者,加强家校共育,方能引领未来。

二、提高家校合作活动的计划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吸引力

目前很多家长学校的建设还停留在初级摸索阶段,家长学校机制不完善,家长入学率低,办学质量和效果普遍低下。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是家长培训的形式单一,满足不了家长日益增加的教育需求。而家长培训的形式直接影响到家长是否能充分有效地接收到培训内容,也影响到家长培训的价值和影响力是否能真正发挥出来。

我校自成立家长学校以来,认真开展家长学校各项工作,并积极探索逐步形成了“四联动一整合多途径”家校合作模式。“四联动”是指以家庭为基础,建立“四级联动”模式家校合作机制,有效促进家校合作,并由校级、年级、班级、社区家长委员会构成“四级联动”的家长委员会。“一整合”指借助学生家长的有利资源整合对学生的教育。

该途径提升了学校、教师对开办家长学校的认识,便于开展相应的培训指导工作,避免让家长学校处于“有校无学”、有名无实状态。“四级联动”家校合作机制使办学形式丰富起来,系统的教学内容提高了指导家庭教育的水平。

从心理健康教育助力学校在线家庭教育的角度出发,学校应明确在线家庭教育的工作目标和形式,开展一系列工作实践。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教师可以以多种形式参与和协助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切实履行立德树人、用心照亮家庭教育、守护父母的教育使命和责任;努力工作,有效发挥辐射作用,不断优化心理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体系,积极开创工作新格局。

有文献调查指出,家校合作过程中家长多处于象征性参与状态,没有切实融入角色,具体表现为:一是家长敷衍塞责,不参与家长学校活动,将家庭教育职责推脱给学校教师;二是消极参与,表现为家长应付性地参与家长学校学习,被动性地接受家长学校安排。针对以上情况,综合分析后发现,家长参与动机不强的原因如下:一部分家长参与家长学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子女学习成绩;一部分家长参与家长学校学习是迫于学校制度规约,而对自身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反思不足,对家长学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有一部分家长因知识水平、时间空间、工作冲突、生活矛盾等外部条件的影响,参与家校合作活动的动机不高。

此外,学校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居于主导地位,担负着指导家庭教育、协调利用社会资源共同育人的责任。但是近几年信息网络发展越来越快速,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协调不畅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甚至有相互对立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处在高科技信息网中的高中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与学校相比,家庭的广域性、多端性尤为复杂。每个家庭都有独特的个性特点,家庭成员的构成、家庭资本状况、家长受教育程度、职业、家风等的不同都会影响家庭教育的实效性,要提高家校合作的有效性,需要从“每一个家庭出发”,开展“以家为本”的家校合作。这种模式的精髓就是要以家庭为中心,依据每个家庭特性需要制定不同的形式计划,因家而异。它要求学校以家庭为导向,能够为家庭教育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一是组织引导教师开展家庭教育和家长学校建设方面的教研科研活动,明确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模块课程结构,选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家教中心组编写的《国学养正读本》《国学养志读本》作为家长学校教材,并对各年级各班主任老师进行了分段辅导。同时,为更好地推动新教育制度的推广,促进家校互动和师生互动,引领家庭走向学习型家庭的正确方向,在家校合作过程中,我校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及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始终。并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我校家长学校任课教师对进一步做好家校合作工作进行指导、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升,提高家长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家长愿意来、听得懂、用得上。

二是家庭教育的关键不是为了让孩子获得高分数,而是获得具有好思想、好品德、好习惯的品格。在此基础上,学校积极采取网络家长学校和短信家长学校等新型家长学校模式,利用这些模式全方位、即时化的特点,提高家长教育的效果与水平。此外,学校还积极为家长提供与学校进行沟通互动的机会,采取家庭访问、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家长开放日等形式,畅通家长与学校的沟通渠道,方便家长及时了解子女在学校的表现,形成家校共育的局面。

三是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可以借助有利资源帮助促进教育。整合周边资源善加利用,让家长教育引导家长,让家长给家长做榜样。家校合作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此,教师与家长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一个问题提出多种看法,借此共同商议解决办法,帮助各位家长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促使家长从多种角度去看待发生在孩子身边的事。

四是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家校之间联系。摒弃过去家长学校由学校孤军作战的管理观念,采取沟通、合作、鼓励等方法让家长参与到家长学校的工作中来,合作探讨。建立激励保障机制,建立并完善科学的评价系统,鼓励家长学校的骨干教师、家委会成员持续参加家长学校工作。

在信息技术时代,教育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线上网络教学期间,为实现家校即时沟通,使家校之间有更好的沟通交流,学校还通过网络、微信公众号向家长展示学校课堂教学的实况。学校每学期都设置了家长开放日,请家长到校听课、观摩教育教学活动,向家长介绍并督促他们学习教育相关政策、相关教育学基础知识;开展“手拉手”主题经验分享交流会;班主任建立班级“网络”平台;同时设立关爱邮箱、校长信箱;学校开设青少年心理发展课程、心理专题讲座和辅导课程等,以便家长与学生之间相互理解、有效沟通,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结语

实践证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良好的学校教育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础上,良好的家庭道德的建立有赖于学校和教师对家长进行大量的深入细致的教育工作。只有家校形成合力,教育效果才可能是加法。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更是能够促进家长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更新了、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形成“家庭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家长即教师”的良好家庭教育氛围;同时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昌银. 高中班主任开展家校合作优化学生管理对策探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10):49-50.

[2]刘晓珍. 高中班主任开展家校合作优化学生管理对策探究[J]. 考试周刊,2020(A4):133-134.

[3]谢娅婷,刘唐宇. 21世纪我国家长教育研究述评[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9,35(05):95-98.

[4]李亚鑫. 基于云班课平台的高校班级“云管理”[J]. 现代职业教育,2020(22):216-217.

[5]孟祥文. 办好家长学校 创新家校协同共育机制[J]. 辽宁教育,2021(10):24-27.

[6]戴育红. 广州市中小学家校合作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班主任问卷[J]. 教育导刊,2018(08):33-38.

[7]卢同庆. 家庭资本对城乡家庭教育的影响分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07):28-32.

[8]卢宝勇,刘军. 家校互动凝聚合力 打造和谐优质教育[J]. 基础教育参考,2019(18):31-32.

[9]鲍争志. 共担·共育·共赢:家校共建的有效途径[J]. 教育观察,2018,7(12):63-64.

[10] 杨泽方. 家校同心 共育子衿——洪雅县实验小学创建“全国优秀家长学校”纪实[J]. 教育科学论坛,2016(24):32-33.

[11] 李莹,崔晓敏. “互联网+”背景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2(04):192-193.

[12] 王博,劉曜云. 谈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发展辅导体系与家校合作模式[J]. 教师教育论坛,2017,30(04):17-20.

(责任编辑:胡甜甜)

猜你喜欢

家校合作
拉近家校心理距离,促进问题学生转化
关于教师教育管理权运用的思考
基于城乡结合部小学家校合作问题的调查研究
关于深化心理危机管理中家校合作的建议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家校合作对儿童进行环境教育的策略研究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家校携手,共筑和谐育人环境
家校合作与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