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23-05-30周娟
周娟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要积极改变个人语文阅读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发展自身语文素养,进而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开阔个人文化视野,提高阅读鉴赏能力,进一步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文章分析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新高考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的调整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高考;教学策略
对高中生来说,如果要获取丰富的语文文化知识,必须提高个人的语文阅读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需要考虑到新高考改革的背景,帮助学生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自主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能力。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一定语文语感和阅读技巧,不断提高个人的语文阅读能力,并认真审视阅读作品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為今后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阅读教学模式化
高中语文教师想要在新课程标准下提升阅读教学工作的质量,就要对当下教学工作进行分析,明确现阶段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使阅读教学工作更有针对性,减少改革道路上的阻碍。阅读教学模式化是现阶段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教师要思考对策并加以改善。现阶段应用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讲述阅读知识点,学生被动地学习相关知识,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进行阅读知识的讲述,很少关注学生对阅读知识的理解与吸收情况。教师也会忽视引导学生对阅读知识进行实践运用,导致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无法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另外,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会将重点放在解读技巧与单一文章内容解读上,更加注重的是文章本身,而非通过文章使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知识,这种情况导致学生无法将阅读知识内化,阅读教学模式也不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阅读课程形式化
阅读课程形式化也是现阶段阅读教学课堂中体现出的问题,教师要对其进行分析,认识到课程形式化对学生提升阅读水平的影响,以此为依据改进后续工作,进而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
高中阶段,让学生顺利通过高考并取得好成绩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往往会直接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分析,不会留有太多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导致阅读课程较为形式化、固定化。另外,为保证学生的学习精力集中于课内,学校及教师往往禁止学生阅读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书籍,导致学生无法对阅读产生足够的兴趣,降低了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在形式化的阅读教学下,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成长需求合理地为学生推荐书单,学生的视野难以开阔,不利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阅读品质传统化
对现阶段的阅读工作进行梳理不难得出,阅读工作存在着阅读传统化的现象,这种现象不利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而且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工作不符合新课程标准,限制着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而且在传统的阅读教学工作中,教师并没有考虑到学生个人对阅读的需求,忽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导致阅读教学品质无法得到有效提升,降低了整体的教学水平。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对自身阅读教学工作进行改进,保证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提升自身阅读能力。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认知
(一)领略内涵、抓住本质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出发点
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明确,想要进一步提升阅读教学工作质量,就要加强对高中语文阅读工作的认知,只有正确的认知才能帮助教师提升阅读教学工作的实效性,使教师在短暂的课堂时间内教授学生更多的阅读知识。教师要认识到阅读教学的目的不是单单为了提升学生应对阅读题目的能力,而是更加全面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及发展做好铺垫。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选择一些经典的文章、诗词进行教学,不能只教授文章表面的内容,而是要对其表现手法、作者所处的背景等多方面进行教学,确保学生可以在这些知识普及的过程中理解文章的内涵,进而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引起学生共鸣,丰富学生的情感。
(二)独立思维、彰显个性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标志点
语文知识相对其他学科知识而言更加容易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教师要提高自身对学科的认知,利用阅读教学工作来影响学生思想的形成,使其逐渐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独立的思维,彰显其个性。因此,教师要提高对自身阅读教学工作的重视,在阅读教学工作中加强情感教学。而且教师应注意减少对学生思想的束缚,在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可以在分析文章的过程中明确作者所表达的内容,从而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产生正面的影响。另外,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过多地干预学生,要保证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逐步形成独立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新课程标准下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一)更新阅读理念
在认识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后,教师应注意分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升阅读工作的实效性,确保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提升阅读能力。更新教学理念是教师首先需要做的事情,因此,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下应及时地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师要认识到学生需要在课堂中具备一定的自主权,积极地更新自身的阅读教学理念,将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另外,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认识到新课程标准下,自身不应再以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而且要认识到自身教学工作对学生思想、能力、学习方法等影响的重要性。在阅读教学思想改变后,教师可以更好地对阅读教学工作进行改进。
(二)革新阅读教学模式
革新阅读教学模式在阅读教学改革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注意这方面工作的落实,以此提升阅读教学工作的实效性。在革新阅读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在保留原有机制的基础上加强对教学方式的创新,确保新的教学方式的融入可以实现阅读教学模式的革新。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应用情景式教学的方式,指导学生对文章中人物的动作、语言等进行模仿,确保学生可以在情景再现的过程中,体会情感,产生共鸣心理,引导学生在情景模拟的过程中丰富自身情感。例如,在《雷雨》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扮演鲁侍萍、周家大少爷、四凤等人,以此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的情感,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应用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来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来推动阅读教学的改革。
(三)培养阅读素养,建立师生导读机制
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下可以积极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建立一定的师生导读机制,确保学生可以在导读机制下获取更多的知识与能力。在导读机制建立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自身始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与辅助者,因此,需要自身实力过硬才能充分发挥导读机制的作用,提升学生对阅读教学工作的认同。在阅读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积极地提升自身的思想水平,并根据教学改革的深入来丰富自身的教学理念。而且在具备一定的思想水平后,教师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来提升自身的魅力,保证学生可以加强对教师的认同感。另外,在建立师生导读机制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习惯的培养,更要在该机制中与学生共同进步,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以此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
(四)重视阅读指导,培养良好阅读品质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工作中,多数教师往往是“放羊式”教学,大多在学生阅读后,对相关题目进行讲解。这种方法忽视了对学生的指导,导致学生只会根据教师所讲内容解决文章后的题目,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的能力与水平。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下要重视阅读指导,在学生阅读思路混乱时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思考相关问题。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文章前提出与文章重点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减少学生阅读工作的盲目性,引导学生带着具体的目标去进行文章阅读,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教师还要对学生的阅读状态进行观察,当学生阅读遇到难题时,教师要给予指导,以此来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记录,帮助学生养成摘抄的习惯,增加学生阅读收获。
(五)尊重学生的阅读地位,提升其自主性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明确自身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学生处于阅读教学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地位,当学生遇到阅读问题时,教师不能对其忽视,要了解学生的问题,并根据相关问题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通过交流来逐渐影响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教师也要明确阅读教学过程中不能单单依靠自身带动学生,而是需要学生自主融入其中,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其进行鼓励,肯定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帮助学生树立阅读信心,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自主性。
(六)注重情感教育,保证学生人格的健全性
教师要明确新课程标准下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综合能力等,因此,在实际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情感教育,确保在情感教育中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健全其人格,降低其产生负面情绪的概率,保证其可以健康成长。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地对文章中所出现的情感进行分析,保证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情感分析加深对文章内容的体会。另外,教师还可以对文章的作者进行分析,明确其生活的年代,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优秀品格,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七)课内课外知识相结合,提升阅读全面性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结合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提高阅读的全面性,以此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当前形势下,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丰富,教材中的内容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注意在工作中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通过这种方式丰富阅读教学的内容,提高阅读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对阅读教学工作保持较高的期待,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以此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及质量。
(八)讲练结合,指导学生进行写作
只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是无法提升学生对阅读知识的认识的,因此,教师要积极地进行讲练结合工作,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写作,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对自身的阅读收获进行利用,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明确教学的内容,依据教学的内容合理设置写作任务,并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应用新学习的写作技巧及修辞手法等,以此实现巩固学习的目的,保证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九)组织讨论,激活课堂
学生单独进行阅读往往无法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因此,教师要积极地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知识讨论,确保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暴露自身阅读问题,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点。分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教師要保证每个小组中均有着不同个性的同学,以此才能保证小组成员之间能够进行正面的影响。而在组织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文章提出问题,确保讨论工作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在讨论后,选择一名代表阐述小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的表达能力进行培养,使得学生逐渐在讨论中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摆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获得语文文化知识,培养个人良好的性情。新高考背景下的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发展,积极创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关注当代文化生活,积极提高个人的阅读水平。教师需要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传授学生语文文化知识和阅读经验,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精神食粮,获得健康成长的新动力。
参考文献:
[1]胡晓梅. “翻转课堂”理念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 扬州:扬州大学,2016.
[2]刘小龙.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无痕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D]. 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16.
[3]刘诗君.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辅助性资料的应用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2020.
(责任编辑:淳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