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崇华:在充满变量的世界中追求永续
2023-05-30西霖
西霖
一谈起环保理念与节能减碳技术,郑崇华先生就立刻神采飛扬、侃侃而谈
87岁的郑崇华拾级而上,缓缓走上演讲台,头发向后梳得齐整,只有前额的发丝微微泛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源供应器制造商台达集团的创办人,台上的郑崇华没有锋利的棱角,眼里盈着浅浅的笑。
受新冠疫情影响,他上次来北京还是三年前。自2006年启动“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郑崇华几乎每年都会从台北飞到各地,参加该赛事的颁奖会和启动会。这项赛事以“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为题,已连续举办11届,赛题覆盖了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城市住宅,有建筑改造、灾后重建、适老建筑、幼儿园、科考站等多种类型。
台达创立于1971年,总部位于台北,是全球电源管理和散热解决方案的领导厂商。秉持“环保 节能 爱地球”的经营使命,台达在发展高效产品方案之外,一直致力于打造绿色节能建筑。在郑崇华看来,绿色建筑不在于运用了多少新潮的技术和建材,而在于符合大自然的运转模式,以达到“资源使用减半,人民福祉加倍”的目的。
在流离中成长,在宁静中崛起
郑崇华对“绿色建筑”的感知始于童年时代。1936年,他出生在福建建瓯,父亲是中医,母亲在小学任教。建瓯有机场,为躲避日军轰炸,郑崇华在5岁左右随母搬回闽北老家。外祖父家的厅堂十分宽敞,天花板很高,墙厚且中空,隔热效果很好。大厅两旁各有一个天井,即使大门紧闭,空气也能保持流通。厅堂总是四季宜人。
外祖父在当地做茶叶和木材生意。那时,砍下的杉木通常堆放在支流岸边,等砍伐告一段落,便将木材推入河中,任其顺流而下汇入河口,再统一绑成木排。木材生意最怕山洪,绑好的木排会被冲得七零八落。外祖父讲信用,每次都会用合理的价钱将这些遗散的木材从附近居民手中买回,后者也就乐于帮忙捡拾并送还。即便山洪会造成折损,外祖父仍会信守承诺,准时交货并维持品质。郑崇华日后正派、诚信、务实的企业经营风格就来自家族的言传身教。
父亲对他潜移默化地塑造则体现在人生价值方面。随着战争深入,乡下也没能躲过轰炸。最后一次轰炸时,飞机上投下的不是炸弹,而是石头。不久,当地暴发鼠疫,大家才知道那些石头上带有鼠疫菌。原本留在建瓯行医的父亲也因此搬回乡下。父亲治病不看身份地位,经常深夜还要出诊。为了避免传染给家人,父亲每次回来会先在柴房更衣洗澡,进家门时已是精疲力竭。虽然没有子承父业,但父亲“做人要规矩,有正义感,知足常乐,工作全力以赴”的信念影响了郑崇华一辈子。
1949年,为了继续求学,13岁的郑崇华随舅舅辗转来到台湾,开始了长达十年的以校为家的孤身求学生涯。1959年从成功大学电机系毕业后,郑崇华加入了亚洲航空公司。虽然没有条件出国深造,但这场错过也让他得以参与台湾由农业社会逐步向工业发展并进入国际市场的全过程。
在航空工业及美商电子元器件制造公司服务的十年里,郑崇华养成了重视产品可靠度和品质的习惯,积累了企业管理经验。然而,也是这段经历让他意识到,许多外商只是看上了台湾的廉价劳工,一旦订单不够便立刻资遣员工,对研发与设备的投资没有长期规划。为了证明中国人可以做出最好的产品,同时也看到了台湾蓬勃的市场需求,郑崇华于1971年创立了台达电子。
因为品质好价格低,台达很快就在台湾市场脱颖而出。创业三年后,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全球经济不景气,本地厂商订单大受影响,但也正以此为契机,台达开始转做外商。渡过了最初的青黄不接,20世纪80年代,台达开始迈出全球化的脚步。
低碳绿能是未来,也是商机
台达的英文名“Delta”在数学上代表“变量”。郑崇华曾目睹无数业界佼佼者消失在竞争的洪流中。他深刻地意识到,市场永远在变化,公司要避免被淘汰的命运,就必须一直变革。
创立52年来,台达经历了无数次转型。如今的台达除了为全球提供电源管理和散热解决方案,也在工业自动化、楼宇自动化、通信电源、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电动车充电、可再生能源、储能与视讯显示等多项产品方案领域居重要地位。
在郑崇华看来,企业不应只顾眼前赚钱,而应该把视线放远,了解未来市场的需要。很多企业将环保视作负担,但他主张,“业者应该把握节约能源及环保意识的高涨,这方面可以发展的领域相当宽广。”除了提升既有产品的用电效率,台达也尝试投入像太阳能光伏发电和燃料电池等洁净能源为代表的前瞻性产业,并已具备太阳能电力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
75年前,在台中读初中时,每当晚上想家,郑崇华都会仰望星空。浩瀚悠远的宇宙让他感叹人类的渺小,也抚慰了游子孤单的心。在他印象中,那时的台湾没有什么空气污染或光害,天空总是透亮澄澈。15年前,他向相关单位申请,在台北家附近的公园里种植了几株梅花。梅花并不适应当地的气候,郑崇华花了不少心思照料,时常早起浇水,节假日就去松土施肥,他享受着这份亲近自然的单纯快乐,也希望让梅花的清香更悠远。
如今,年近九旬的郑崇华仍然在为环保事业奔波呼吁。在他看来,无论是支持相关活动,还是开发的产品、使用的制程和厂房,点滴之处都是作为企业公民对环保理念的秉持。这条路充满挑战,但同道者越来越多。地球能永续运行么?这份宇宙的恩典未来会是何种模样?郑崇华的答案就在他对年轻人的寄语中——“尽量去做,只要实实在在地、一样一样地把事情做出来,信心就会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