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担心波塞冬核鱼雷吗?
2023-05-30朱江明
朱江明
近日俄罗斯媒体报道,俄计划在2024年底或2025年上半年在太平洋舰队组建一个特种潜艇师,这些潜艇将携带波塞冬核鱼雷。
俄媒体在2023年1月就曾报道新型战略核武器将会在四年后完成全部生产计划,并且提到第一套波塞冬战略核鱼雷已经生产完毕准备部署。3月下旬,俄罗斯电视台报道称,俄海军将在太平洋舰队弹道核导弹潜艇基地所在的堪察加半岛,完成兴建装备有波塞冬鱼雷潜艇所需的基础设施。
显然,俄罗斯在远东地区部署最新战略核武器波塞冬核鱼雷已经在稳步推进,这种被其称为末日武器的战略核鱼雷对战略平衡究竟有多大影响?
公开资料显示,波塞冬是一款具有鱼雷外形的水下核武器,最高速度可达 185 公里/小时(100 节),巡航速度可能为100 公里/小时(54 节),航程为 1万公里。最大深度为 1000 米(3300 英尺) ,但是会在100米左右的水深进行巡航以达到最佳攻击效果。至于战斗部威力,俄罗斯从始至终并未公布,外界普遍推测波塞冬鱼雷搭载了200万吨的核战斗部,俄媒体则宣称波塞冬一旦爆炸,能够在海岸线掀起500米高的核污染海啸,足以毁灭任何沿海大城市。
这听起来当然非常恐怖,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武器在宣传时往往会夸大其装备的威力从而取得心理上的优势,所以所谓500米高的巨浪,恐怕只是虚张声势。因为500米高的巨浪根本不是波塞冬的爆炸威力能掀起的。
2011年日本东部发生的9级大地震,掀起了浪高23米的海啸,对沿岸造成了惊人的破坏。9级地震大约相当于200枚以上波塞冬这个级别的核武器同时爆炸的威力, 500米的巨浪,若没有1000枚波塞冬同时发射并同时在同一点爆炸,恐怕是无法形成的。人类科技能否造成这样的惊天巨浪且不论,反正历史上最严重的天灾也没出现过如此恐怖的海啸。
尽管波塞冬的威力被俄罗斯媒体不切实际地放大,我们仍不能认为这款武器完全是虚张声势的产物,毕竟每一款武器都有其设定的使用场景。
波塞冬这款早在苏联时代就开始研发的武器,其核心理念是希望能在潜艇无法活动的深度下进行高速机动,而难以被发现和拦截。这种特性让波塞冬具有躲避美国防御系统武器的能力。俄罗斯重新捡起这个苏联时代的研发计划,算是对美国在欧洲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一种回应,通过部署无法拦截的水下核武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美国在导弹防御技术方面的绝对优势。
这个想法总体是好的,毕竟绕过敌方防御网络攻击其弱点,比直接正面硬碰硬的技术难度要低得多。然而,所谓“无法被探测”本身就不是可靠的想法。水下武器的高速性和隐秘性是不可兼得的特征,任何水下移动速度超过20节的物体,造成的噪声基本无法隐藏。俄罗斯所宣称的超空泡技术虽然可以提高水下移动速度,却无法降低噪音,甚至还会增加。
波塞冬核鱼雷的资料图片
当然,如果足夠深且速度快,即便其行踪被探测到,要进行拦截仍非常困难。但我们必须注意到一个问题,尽管水下的波塞冬射程足够远且速度足够快,相对于天上导弹而言却基本等于龟速。比如射程1万公里的弹道导弹从发射到命中目标只有20分钟左右的反应时间。而波塞冬按照其公开的巡航速度来看,1万公里的射程从发射到命中需要接近100小时的机动时间,也就是需要3-4天才能命中目标,这无疑给对手留了足够长的反应时间。尽管潜艇和舰艇的速度无法跟上这款武器,但在反潜飞行器面前波塞冬的速度几乎相当于静止,只要改进出能在波塞冬活动水深爆炸的深水炸弹,就可以用现有的反潜飞行器进行拦截。
俄罗斯如果用波塞冬攻击美国东西海岸的城市恐怕很难不被拦截,但在东亚情况可能就有些不一样了。考虑到俄罗斯的太平洋舰队可以用于攻击韩国和日本的沿海城市,且距离不会超过1000公里,西北太平洋复杂的水下情况也给了波塞冬更多隐藏自己的机会,因此这款对美国本土威胁不大的武器,对东亚目标的威胁却是实实在在的,这恐怕才是俄罗斯将其首先放在远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