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头部磕碰后的“老年痴呆”
2023-05-30赵非一
赵非一
症状很像老年痴呆
67岁的杨老太退休前是某事业单位的领导,说话思路清晰,做事雷厉风行,是个女强人。退休后,她又被返聘当某企业顾问,一直没有彻底“退下来”。别看她快70岁的人了,记忆力、专注力、思维一点儿也不比年轻人差,各种电子设备都玩得很“溜”。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在所有人眼里“一点也不老”的人,最近却被周围人怀疑突发老年痴呆(阿尔兹海默病)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杨老太的同事发现,杨老太记忆力明显衰退:跟她说的话,她开始记不住,跟她报备过的事项,她也全然忘记,甚至在下属的提醒下也没任何印象。就这样,该签字的文件没签字、该会面的客户没会面。在家里,老伴和子女也发现,杨老太说话颠三倒四,明明快到清明了,她让老伴备月饼,有时还让老邻居给她小儿子介绍对象,可她小儿子明明婚姻幸福、孩子都很大了。
由于担心杨老太病情越来越严重,杨老太的亲属最终拉着她来到医院求诊。在了解完杨老太最近這段时间的“异常”后,医生告诉她的儿女,先拍片检查。最终,结合影像学检查报告和多方面的问诊结果,医生说杨老太并非是患上了老年痴呆,而是患了慢性硬膜下血肿,并询问杨老太亲属:“她是否有过头部的外伤史?”这时,杨老太老伴才想起来,就在几周前的一天,杨老太因为有事急着出门,起床时头不小心撞了一下床板。老伴回忆说:“当时我问她怎么样,她说就是有点疼。我们也都没有当一回事,就过去了。可没想到竟然留下了如此后患。”
65岁以上老年人是“高危人群”
不可否认,杨老太的症状的确很容易让非专业医务人员误以为是老年痴呆,毕竟,老年痴呆发生率在杨老太这个年龄段真的很高。这主要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脑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出现脑萎缩、脑内血管弹性减弱等有关。不过,还有一种在老年人群中也不少见,但很少被老百姓知晓,那就是慢性硬膜下血肿。
人体的脑组织表面覆盖着三层膜,从外到内依次是硬膜、蛛网膜和软膜。当硬膜和脑组织之间的血管发生破裂后形成了血肿,这个部位的血肿就称为硬膜下血肿。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慢性硬膜下血肿在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发生率较高,是老年朋友应该引起警惕的疾病。
头部受了伤,稍微重一点儿就会引起挫伤、出血,出血量多时会形成血肿。根据伤后血肿发生的时间,一般可以分为急性硬膜下血肿(伤后3天以内)、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伤后3天至3周内)和慢性硬膜下血肿(伤后3周以上)。最常见的是急性硬膜下血肿,其次是慢性硬膜下血肿。急性和亚急性硬膜下血肿一般为较重的外伤引起,多见于车祸、高处坠落等。在症状轻微时,硬膜下血肿很容易被忽略,但是如果血肿越来越大,就容易出现呕吐、头痛或者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严重的会直接造成死亡。
而慢性硬膜下血肿之所以在老年人群中发生率更高,主要是因为老年人一般都会有脑萎缩现象。而脑萎缩后,相对来说头颅骨萎缩不明显,所以颅内空腔增大。当脑外伤时,即使头颅遇到很轻微的受伤或晃动引起的惯性力作用,都容易引起脑与头颅产生相对运动,容易撕裂脑表面到颅骨内面硬脑膜间的桥静脉,造成缓慢的出血。另一个原因是,老年人血管硬化、弹性减弱,轻微的晃动也可能造成撕裂引起出血。
当发生车祸或高处坠落等造成脑外伤时,医生一般会将病人留在急诊室或病房,建议观察2~3天。很多人就此认为,脑外伤72小时内没事,就不会有问题了。其实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老年人脑外伤后,一定要考虑有没有硬膜下血肿的可能性。
外伤3周后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尤其要警惕
生活中难免磕磕碰碰,尤其是老年人,由于平衡能力减退,磕碰更是常见。很多时候,甚至会没在意、不记得自己有过头颅磕碰。就像杨老太那样,头敲了一下床板,过后就忘了。而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起病又如此隐匿。这是否意味着该病根本无法在早期觉察和发现呢?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老年病人很多以记忆力下降、智力下降或大小便失禁等症状起病,这些都是老年痴呆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所以在临床上也很容易被误诊。也有一些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常将轻微的头部外伤史遗忘,临床上仅以颅内高压增高为主,局限性脑功能障碍出现较晚,因此,也给诊断常造成了一定困难,易误诊为脑肿瘤。
除此以外,还有些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老年人会以出现一侧肢体运动障碍、失语等症状而起病,特别是那些本身就合并有高血压、脑梗死的老人,常常被误诊为脑中风。
虽然慢性硬膜下血肿起病相对隐匿,但并非没有症状、无蛛丝马迹可查。因此,当家中有老年人出现肢体瘫痪无力、感觉障碍、思维混乱不清、语言障碍、记忆力下降、智力下降、小便失禁等症状时,家属一定要引起重视,不要轻易当作正常衰老,而应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尽早治疗是减少脑组织受压后遗症的关键。尤其是老年人在受伤3周以后出现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肢体乏力、智力下降等表现,均要考虑慢性硬膜下血肿。特别是经常服用抗凝药物患者,即使在没有明确外伤史的情况下,也要考虑有没有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可能。
如果是偶然发现的慢性硬膜下血肿,并没有显著临床症状,血肿量小,可以考虑先观察,不急于手术,也可先使用阿伐他汀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临床症状明显及检查出现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当CT或者磁共振上显示单侧或双侧的血肿超过10毫米,或者单侧血肿引起脑中线移位超过10毫米时,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针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并不复杂,一般只需在头顶颅骨钻孔将血肿包膜切开,用生理盐水将包膜内的酱油样的血肿反复冲洗至水清并放置引流管引流即可。极少数复发病例可考虑开颅手术。术后患者应尽量卧床休息,要避免出现二次外伤。及时手术可以保证慢性硬膜下血肿大多数情况下预后良好。但如果脑组织受压迫时间过长也可能产生一定的后遗症,所以早发现、早治疗很重要。
指导专家/洪钰芳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
编辑|郭绪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