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看人物,描写有讲究
2023-05-30肖佳敏
肖佳敏
在记叙文写作中,对主要人物的言行、神态等方面进行描写是检验考生写作能力的主要评价标准。那么,如何强化对主要人物的描写?我从侧面描写的角度给同学们介绍几点技巧。
一、侧面描写的空间更广阔,更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
清代学者刘熙载在所著《艺概》中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这一论述形象地指出了侧面描写的重要意义及具体操作方法—将主要人物虚化的精神品质落实到周围人物和事物的具体反应。
一看见丈夫瞪着金子的眼光,葛朗台太太便叫起来:“上帝呀,救救我们!”这是世界名作《守财奴》中的精彩描写。作家巴尔扎克在刻画“葛朗台”这个人物形象时,先采用正面描写,即“瞪着金子的眼光”来突出他对金子特有的敏感和强烈的占有欲。之后有一个侧面描写,即葛朗台太太的“叫”。这一“叫”其实非同寻常。葛朗台太太对丈夫的贪婪成性是十分清楚的,如果丈夫“瞪着金子的眼光”不是特别骇人,她是不可能如此惊呼“上帝呀,救救我们!”这一侧面描写使读者能想象出葛朗台的眼睛里燃烧着多么疯狂的贪欲之火。
当然,描写不是平均用力,不是天马行空,需在恰当处灵活用劲。何时采用正面描写或侧面描写,这应根据主题思想的需要、情节发展的具体情况来考虑。汉乐府名作《陌上桑》为表现采桑女罗敷的美貌,作者先运用了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对罗敷进行正面描写:“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这里着力描写罗敷妆饰的艳丽,但如果仅采用这样的正面描写,仍有些概念化,缺少形象感和艺术表现力,不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接下来作者运用了传神的侧面描写,使得罗敷的美貌得以充分的表现:“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样的侧面描写,不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更主要的是它生动而巧妙地烘托了罗敷的美貌,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
二、侧面描写的功力在于动词的精准使用
六机匠白天忙一天,晚上撇下机梭,身子一沾床,鼻子里便呼呼了。我们当然不能让他闭着眼,有的抱腿,有的扒眼,有的扯唇,一心要从他口里抓出故事来。“蒋门神又不是铁打的,怎么还三拳打得冒火光呢?孟姜女哭倒了长城以后怎么样了?那个仙女后来怎么样了?”他一点也没有嫌烦的表情,叹一口气把眼睁开,我们望着他的眼珠亮开,比望着逃离天狗的蚀月还要痛快。我们的眼光紧系在他的嘴上,只想那一动,可是他就是不动。他看我们脸上渐渐涌上了黯淡的神色,便指着破墙上的旧年画,向我们讲上几段,接着眼皮上的石头又把眼睛压闭了。我们怀着幽幽的心情向外走,醒来泪珠挂在眼角上。
动作即是细节,一个动作抵得上千言万语,记叙文中的人物描写必须要有动作描写。上段文字选自文学大师臧克家短篇小说《六机匠》,小说主人公“六机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作者家里的一个长工。节选部分描述了一群孩子渴求六机匠给他们讲故事的场景。本段文字中作家精妙的动作描写令人叫绝:“我们当然不能让他闭着眼,有的抱腿,有的扒眼,有的扯唇,一心要从他口里抓出故事来。”“抱、扒、扯、抓”这一连串的几个动作,既是孩子急切心情的反映,也是六机匠讲故事极好听的侧面描写。此外这一段文字的画面感特别强,读者在看这一段文字时,人人脑海中应该都能浮现几个孩子围在一个中年人床前眼巴巴、傻乎乎地听故事的画面—可爱,可笑又可叹,颇有喜剧感。
三、侧面描写的简单做法就是多打比方
她的眼光会充满了一个年青妇人失望后的痛苦与怨望,她的嘴角向后略弯,显出一个受抑制的女人在管制着自己……但是当她陷于情感的冥想中,忽然愉快地笑着;当她见着她所爱的,红晕的颜色为快乐散布在脸上,两颊的笑涡也显露出来的时节,你才觉得出她是能被人家爱的,应当被人爱的,你才知道她到底是一个女人,跟一切年青的女人一样。她会爱你如一只饿了三天的狗咬着它最喜欢的骨头,她恨起你来也会像只恶狗狺狺地,不,多不声不响地恨恨地吃了你的。然而她的外形是沉静的,忧郁的,她会如秋天傍晚的树叶轻轻落在你的身旁,她觉得自己的夏天已经过去,西天的晚霞早暗下来了。
上段文字是《雷雨》里的悲剧女性周繁漪出场时,语言大师曹禺对其所进行的描述。这里就使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式。“饿狗”这个比喻虽不高雅,但众多女性读者却认为这个比喻真真切切地表现了周繁漪的“爱与恨”。周繁漪是雷雨中最独特,最耀眼的人物,这个女人有火炽的热情,强悍的心,却生活在一个呼吸不著一口自由空气的环境中,渐渐地被磨成了石头样的死人。然而一旦有爱降临到她的头上,这个心灵趋于死亡的女人所爆发出的能量是相当惊人的。她牢牢地抓住了她的所爱,如同一只饿了三天的狗紧紧咬着它最喜欢的骨头,任你怎么敲打也不会有丝毫的松动。我们可以想象一只饿了三天的狗见着骨头时是怎样的欣喜,以及它誓死享受这块骨头时的决心又是如何的坚定。繁漪便是这样的心态。面对决意逃脱的周萍,她自然百般阻挠。于是她对周萍威胁、许诺乃至哀求,最后到了绝望,完成了她“恶狗”形象的塑造。
宋代画院曾经举行过一次绘画比赛,画题是“踏花归来马蹄香”。众画工挥毫泼墨,各显其能,有的画骑马人手里拈着一枝花,有的画马蹄上缠绕着一枝花,有的画一匹马站在一片鲜花盛开的草地旁……最后夺魁的却是这样一幅画:一匹骏马奋蹄疾驰,马蹄边飞舞着几只小蜜蜂。真是绝妙的构思啊!画中没有花,但那追逐马儿的小蜜蜂却使人依稀嗅到那浓浓的花香。绘画如此,记叙文亦当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