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我”是基础,“无我”是境界

2023-05-30李欣睿

新教育·校园 2023年5期
关键词:王进喜投身功成

李欣睿

對于“有我”与“无我”的问题,古今的思想家们众说纷纭。曾国藩曾言:“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方有成事之可冀。”强调了“有我”实践的重要性;而老子认为:“无身无我,方可与万物为一,与天地共生。”我想我更赞同胡适先生所说的“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如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新时代下,我想我们需要的是“成功不必在我”的“无我”,更需要“功成必定有我”的“有我”。是故“有我”是功成的基础,而“无我”则是达到“功成”的一个境界。

“有我”是各项事业成功的基础,要求我们重视实践,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贡献个人力量。我国学问自古有“经世致用”之传统,诚如北宋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纵观我国的千年历史,我们有“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的身先士卒,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舍我其谁;更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天下情怀。由古观今,也是如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近现代之中国,一代代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工作路线,奋力投身社会主义革命事业当中,以“有我”的精神,践行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从古至今,这些贯彻“有我”之境的先贤、先辈们为我们留下了关于实践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又有何理由不将其传承并发扬光大呢?

“无我”是至高无上的精神境界,要求我们身外无我,提高思想境界,投身社会建设,奉献社会。“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习总书记对国家、对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所谓“无我”,即身外无我,将身心投入到热心并奉献的事业中。钱学森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冲破层层阻挠,毅然回国,投身“两弹”建设,躬身于漫天黄沙之中,为巩固国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王进喜,全然不顾条件的艰辛,奔赴大庆油田开采一线,奋勇拼搏,以血肉之躯制服井喷,铸就铁人精神,以忘我的精神写下“一切成绩和荣誉是党和人民的,我自己的小本本上只能记差距”的质朴言语;白发苍苍的钟南山院士在疫情爆发并难以控制之际,孤身前往武汉,以“无我”的精神服务于人民、奉献于人民,成就“国士无双”的传奇一生……由此可见,“无我”是一种崇高的人格与境界,有了“有我”实践的基础,我们更需学习钱学森之淡泊名利,王进喜之奋勇拼搏,钟南山之鞠躬尽瘁的“无我”精神来奉献于人民。

因此,君要功成,则“有我”之实践是基础,而需以“无我”之精神为境界。

猜你喜欢

王进喜投身功成
剑麻花二首
投身革命的毛氏英烈
投身“一带一路”展现青商风采
意气风发,投身“新赶考”——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系列解读之七
铁人王进喜(节选)
王进喜:一条铁的家规
“功成在谁”不重要 “功成有我”方可贵
“功成必定有我”显担当
CHINESE IDOL
“功成必定有我”显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