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旅融合产业园区旅游影响力评价
——实证南充市凤仪湾中法农业科技园

2023-05-30李巧云

四川农业科技 2023年4期
关键词:南充市科技园产业园

李巧云,黄 萍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 610200)

1 引言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升级的稳步实施,我国农业经济得到了更快发展,大力促进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创建一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加快落实保障和规范农村产业融合发展[1]。可见国家对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重视,指明了农旅融合将是新时代农村产业融合的新业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以乡村振兴为前提的三产融合的朝阳产业[2],而农旅融合产业园是有保护价值、游憩价值以及教育科研价值的复合型综合产业园,是农旅融合的具化表现。研究农旅融合产业园区的旅游影响力,对于协同农业现代化发展和乡村旅游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助推乡村振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国外对于农旅融合的研究最初源于西班牙,当地农场主改造自有农家房屋提供给前来观光的旅游者居住,之后西方国家普遍兴起了该类旅游发展的模式[3]。Rainey D Vetal[4]提出农业旅游是农业和旅游基本要素相融合后,以此来提升企业盈利和人口收入的所有活动。Francesca D’Alessandro[5]认为农村旅游是对传统和价值的重申,从生态绿色层面扩展了农业旅游的内涵,他提出农村旅游涉及了健康,其中还重点突出了绿色建筑对于农业旅游的促进作用。国内学者界定农旅融合,大多是基于产业关联角度,张文建、陈琳[6]基于产业融合理论,提出农业旅游是一、三产业交叉形成的新型服务业态。叶春东、周维[7]在探索农旅融合发展路径时,提出了农旅综合体的新概念,即认为农旅综合体是农旅高度融合的产物,是在充分的尊重农业产业功能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农村旅游以及土地资源,开发的农业旅游休闲项目、农业观光项目、乡村配套商业项目等为核心功能,来构架整体服务品质较高的农业旅游休闲聚集区。

南充市凤仪湾中法农业科技园是“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现代农业重点示范项目,同时也是第21届联合国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扶持项目。本文以南充市凤仪湾中法农业科技园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农旅融合产业园旅游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农旅融合产业园区的发展提供实证支撑,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有益思路。

2 研究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

2.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实地调研,结合相关农旅融合产业园的文献研究以及咨询专家结果,应用AHP层次分析法[8]和德尔菲法[9]等方法,选取反映农旅融合产业园区旅游影响力评价层指标以及评价方式或参数,构建评价层次结构模型,构造模型的判断矩阵,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验,通过一致性检验,确定指标权重,将单个指标计算结果进行等权叠加分析,从而得出指标的评价结果(表1)。

表1 农旅融合产业园区旅游影响力评价指标

2.2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指标评价因子的权重反映了各评价指标在该评价体系中的相对重要程度,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合理性[10]。经实地调查,指标权重应在以AHP层次分析法为主体的基础上,结合德尔菲法,通过发送微信、电子邮件、当面咨询等方式,邀请专家进行打分。在确定权重时,根据层次分析法评价指标体系,设总目标层为A、制约层为B、要素层为C,构建A—B1~B5,B1—C1~C3、B2—C4~C10、B3—C11~C14、B4—C15~C17、B5—C18~C20的两两比较判断矩阵。采用1~9标度法进行相对重要性评判(表2)。

表2 指标相对重要性标定序列

因为客观事务具有复杂性,加之人的意识主观性,无法要求判断具有完全的一致性,但为了保证最终评价结果具有可靠性,均一化处理后可进行一致性检验[11],将CI与随机一致性指标RI进行比较,得出检验系数CR,检验规则是当CR<0.1时,具有一致性,反之需要重新调整,见式1、式2、表3。

表3 随机一致性指标对照表RI值

结合农旅融合产业园区旅游影响力评价分值标准确定各要素层和指标层权重,通过咨询专家意见以及实地调研结果分析,对评价模型的各个层级对应的因子进行赋分,根据专家打分可计算权重,得到综合评价结果(表4)。

表4 农旅融合产业园区旅游影响力评价分值

3 实证评价——南充市凤仪湾中法农业科技园

南充市凤仪湾中法农业科技园位于嘉陵江畔,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以及600hm2以上标准现代农业产业园,世界一流的全气候温室大棚里种植了特色化“菠萝番茄”等农业新品种,产量达到普通温室的5倍及以上。凤仪湾景区内有33种野生鱼类、58种候鸟、百余种景观植物,300hm2鲜花养生谷,其中包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稀有濒危物种崖沙燕等,品类丰富的景观植物鼠尾草、粉黛子、金鸡菊、芦苇等,呈现浪漫的花海景观,吸引游客前往。

南充市凤仪湾中法农业科技园区致力于打造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因此本文将其作为农旅融合产业园区旅游影响力的实证研究,根据农旅融合产业园旅游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yaahp生成量表征询专家意见,经过专家对南充市凤仪湾中法农业科技园的旅游影响力进行打分后,计算各指标权重并排序(表5)。

表5 南充市凤仪湾中法农业科技园旅游影响力评价

根据构建的农旅融合产业园区旅游影响力评价体系对南充市凤仪湾中法农业科技园进行评价,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后得出,要素层排名前三的是生态环境与景观(0.4674)、旅游接待与服务(0.2222)、休闲农业(0.1564)。指标层排名前五的是水环境质量(0.1548)、步道适宜性(0.1136)、空气环境质量(0.1119)、旅游厕所(0.1048)、花卉景观(0.0805)。通过yaahp软件计算得出本文权重均符合一致性比例。

4 建议

4.1 有序规划开发

南充市凤仪湾中法农业科技园拥有优质的湿地景观资源,同时还拥有清新的空气以及洁净的水资源,是大自然最好的馈赠,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下,利用不同资源的吸引点,基于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序规划开发,结合当地特色地理环境优势发展农业产业园区。园区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但配套设施尚不健全,在餐饮特色与住宿条件方面亟需提高。政府部门应积极承担起推动农旅融合发展的责任,及时制定农旅融合产业园的建设规范,并对农旅融合产业园的发展进行引导,将农旅融合发展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异地扶贫搬迁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衔接。同时密切部门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加强对农旅融合产业园区的监管,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打造出精品农旅融合产业园。

4.2 发展休闲旅游

要坚持绿色发展,持续建设美丽型乡村,锲而不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园区农业种植与休闲旅游相结合,打破传统单一的旅游观光模式,注重农业的多功能效益发挥,不仅发展生态效益,更要结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文化效益,形成复合型农旅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利用园区的温室大棚、农产品生产基地,结合采摘体验,形成园区体验采摘的特色,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产业园区旅游影响力。在发展的同时也应循序渐进,设置生态保护红线,杜绝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利益。

4.3 提高市场知名度

深挖川东北地区农业文化,将南充的农业发展特色融入农旅融合产业园区建筑风貌与游憩产品中。利用新媒体传播速度,强化促销、宣传意识,强化农产品品牌的宣传策划能力,将产业园区的信息及时向游客传递,提高产业园区市场知名度。组织博览会、展销会、旅游节等各类活动,确立具有创新特色且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主题,邀请政府部门、企业到产业园区进行参观,加强与旅游企业的联系,吸引企业投资。同时加强道路建设,拓展景区直达旅游车专线,形成保护与开发相促进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产业园区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4.4 鼓励当地农民创业

鼓励当地的农民利用学得的技能参与到本地的特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中来。吸引大学生返乡创业,并开展实用的农业、旅游业培训课程,提升农旅融合的服务能力以及农旅融合发展的创造力。根据当地的气候类型与农产品培育特色,结合从欧洲引进的先进种植设施与当地农民长期积累的种植技术,促进传统农产品的更新换代,将区域特色的农产品作为重点对象,结合旅游发展带来的复合型效益,为农旅融合产业园区的健康发展提供丰富优质的旅游产品。

4.5 智慧旅游赋能

农旅融合产业经营以三产融合为特色,随着时代与科技的更新迭代,游客的需求具有多样性,更需要高质量的旅游体验。目前大多数的农旅产业园区休闲娱乐活动较少、且缺乏创新力,已然跟不上时代多元化的发展需求,难以满足游客的物质以及精神需求。南充市中法农业科技园亦是缺乏多元且富有创造力的娱乐活动,因此要不断完善产业园区的接待与服务能力,抓住农旅融合产业园区是为大众带来更为周到的服务,同时带动经济发展这一目标,依托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丰富园区旅游活动,吸引更多的旅游消费群体前往体验,留住回头客,强化旅游信息共享、价值传递,让智慧旅游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南充市科技园产业园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南充市嘉陵区:当好农民工的“娘家人”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南充市:党建引领 促进社保高质量发展
南师大玄武科技园“图书馆”
有惊无险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迈向“两聚一高”——苏州国际科技园
感谢信——致南充市第一社会福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