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应用策略研究
2023-05-30彭鑫
彭 鑫
(作者单位:英山县农业技术促进中心)
在新的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实施之前,农业事业单位一般会选择现金收支法作为会计工作的主要方法[1]。虽然该方法可以为决算报告提供较为准确的数据,但难以真实反映当期政府的实际负债情况和总体资产情况。在这一背景下,财政部制定了新的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并于2019 年起全面实施。与此同时,农业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过去单一的核算基础转变为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核算基础。
一、农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应用现状
由于农业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其会计制度相对其他行业的会计制度会有一些差别和特殊规定。农业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遵循《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该制度明确了农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范围、会计基础、会计核算、会计报表等方面的内容[1]。同时,农业事业单位还需要遵循国家有关会计法律法规的规定,如《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2019 年1 月,财政部为提高政府会计信息质量、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预算管理水平,施行《政府会计制度》,不再执行原来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相关制度[2]。《政府会计制度》的出台,不仅让农业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制度的改进有了明确方向,也大幅度提高了农业事业单位会计办事效率。但从目前来看,农业事业单位依然未实现《政府会计制度》的全面落实,同时还存在农业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不够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全面、会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够深入、财务人员整体素质水平不高、内部审计工作开展不到位等问题。从整体上看,农业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虽然有别于其他行业,但其中仍有相通部分。因此,我们需要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积极学习其他行业在会计制度持续性改进方面的优良做法,再结合自身问题成因,对现行会计制度进行针对性调整和完善,以不断提高农业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3]。
二、农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优化策略
(一)制定详细的会计制度和规范
农业事业单位应该制定更加详细的会计制度和规范。同时,还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与生产经营相关的会计核算办法和业务流程等。
一是细化会计制度。会计制度是指制定会计规则和程序的文件,它是对会计政策的实施进行具体规范的重要手段。制定详细的会计制度是农业事业单位开展会计工作的前提,其关键是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会计法规的要求,明确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报告要求和会计档案管理等方面的规定。农业事业单位应该根据自身的管理需要,制定明确的会计制度和规范,并不断完善和修订[4]。二是优化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方法是指记录、计量、汇总和报告会计信息的方法。农业事业单位应该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采取合理的会计核算方法,如成本核算、生产成果核算、收益核算等,并记录在会计制度和规范中。三是明确会计报告要求。会计报告要求是指编制会计报告内容的要求。农业事业单位应该根据会计法规和自身的经营特点,编制符合要求的会计报告,为管理层作出正确决策提供支撑。四是确定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是指对会计核算资料、财务报表、凭证、账册等进行管理和保存的制度。农业事业单位应该根据会计法规的要求和自身的管理需要,制定科学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以确保各项会计信息真实准确,为后续进行会计核算提供依据。
(二)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
农业事业单位应该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包括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等方面,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内部控制机制应该包括授权和审批、会计凭证的管理、账务处理、财务报告、财务信息披露等环节。
一是设计科学的组织结构。应该建立清晰的组织架构,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权限,避免重复职能和不必要的交叉管理,从而增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高效性。二是制定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制度、内部审计制度、信息传递制度等,从而实现内部的合规、规范和高效。三是设计适当的流程。包括预算编制、政府采购、资产管理、财务报表编制、审计和监督等,以确保农业事业单位的资金和财务管理规范和高效。四是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包括内部审计、内部监督、风险管理等方面,及时发现和解决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与风险,确保农业事业单位的财务和业务运作正常、高效和合规。五是做好内部控制的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内部控制的培训,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合规意识,从而推动内部控制有效实施。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是农业事业单位应用会计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策略[5]。其关键在于建立科学的组织结构,制定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适当的流程程序,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做好内部控制的宣传教育工作[6],以增强农业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高单位的财务和业务管理水平。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
推行信息化手段,采用计算机会计软件等工具进行会计处理和财务报告,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7]。通过建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绩效管理信息系统、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等,实现高效、精准、科学的会计管理,提高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和决策效率[8]。
一是建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根据单位会计工作的基本内容,应用信息技术,将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分成成本管理、绩效管理、预算管理等多个模块。成本管理模块:通过查阅文献和实践分析,采用作业成本计算法构建成本计算模型(见图1),首先需要确定材料费用总数,明确这些费用的负担对象,以计算出费用总额,确定直接成本;其次分析确定构建事业单位作业链的具体作业,这些作业受业务量影响;随后根据作业消耗情况归集各作业发生的费用,并将每个作业发生的费用分别列为一个成本库;接着结合各个作业成本库确定相应的作业成本动因,再根据相关公式计算得出作业成本动因率;最后根据各成本对象消耗各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动因数量,对作业成本库费用进行合理分配。绩效管理模块:丰富绩效指标,提升绩效管理的全面性。预算管理模块:与成本计算模型相同,采用合适的方法构建预算计算模型。系统建设完成后,对各模块间的连接进行调试与检测,最终实现单位内部各项财务业务的快速、准确、便捷处理,从而提高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图1 作业成本法基本原理
二是建立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帮助农业事业单位实现数据分析、业务预测和决策支持等工作,从而提高农业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因此,可以采用交叉编译控制方法进行系统人机交互和总线调度设计,提高系统的人机交互能力,构造系统的标签组网模块,以实现数据信息的输出显示。随后在核心数据区构建移动信息交互模块,结合嵌入式程序加载控制方法进行核心数据信息处理,通过SSH架构对系统的主体结构进行协同控制。在此基础上,采用联合特征分析方法,实现数据信息的融合和特征挖掘,得到数据的联合参数分布集,基于农业事业单位会计办公管理、日程任务管理、审批流转的联合维护管理,获得大数据检测统计特征,再运用相关公式计算得出数据统计结果。
(四)加强培训和教育
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使其具备专业的会计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运用会计制度和标准进行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
一是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单位可以根据会计工作内容,制定模块化的培训体系,不同工作岗位对应不同的培训内容,并且需要注重岗前培训,增加岗前培训强度。岗前培训包括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内部培训由单位自行组织,针对单位员工的实际需求和工作特点,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外部培训可以由专业机构或高校开展,以拓宽单位员工的视野。通过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帮助单位员工系统学习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
二是制订培训计划和方案。根据单位会计岗位人员的实际需求和工作特点制订培训计划与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增强培训效果。例如,每周开展1 次业务培训,每培训4 周进行1 次业务考核,考核合格者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考核不合格者则需要重新自学相关内容,并在自学2 周内再次进行业务考核。
三是组织专业知识竞赛和实践活动。每场竞赛和每项活动都设置专门奖项,不同奖项又分成若干个等级,予以相应的奖金或奖品鼓励,以提高员工的参与积极性。
四是建立考核机制。组织管理者到其他先进单位进行学习,了解其他事业单位在考核制度方面的优良做法,建立适合农业事业单位的考核机制,从多个方面对员工进行考核,并定期对考核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分析结果可为后续的培训和教育改进提供参考。
(五)定期进行内部审计
通过定期进行内部审计,检查会计制度的应用情况和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及时发现问题并有效解决,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一是审查内部监督制度的完善性和有效性。单位要以农业机构本身的特征、会计核算过程中的主要控制点为依据,结合单位或部门应该遵守的相关规定,制定相应的单位内部监督制度,审计人员根据农业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特点和关键控制点,判断本单位内部监督制度是否安全可行,单位是否专门建立了监督管理制度,以此来确定内部监督制度是否完善;此外,应对单位现有制度进行符合性测试,审查其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是否适用于实际情况,是否得到贯彻执行,从而审查其内部监督制度的有效性。
二是审查资金来源的合法性和完整性。首先,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费来源进行梳理,对所收到的经费进行分类,并对经费的来源加以核实;其次,检查其是否区分了经营性、非经营性、专项资金等资金的性质,是否将所有的收入都纳入了单位的财务并进行了统一的核算与管理,是否存在隐瞒收入、设立账外账等违规现象;再次,检查税收情况。
三是审查各项支出的合规性和效益性。在各项支出中,要注意支出结构和相关程序完善与否。同时,还需要考虑支出项目的真实性以及产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专项资金是否专款专用,资金的使用效果如何,有无挤占、挪用或损失浪费的现象;有没有不合法的开支。审计本部门的效益性应该从现实出发,尤其要将本单位大额资金支出项目和专项资金项目作为突破口,必要时还应该对资金使用的全过程展开跟踪审计,审计资金的预算是否合理,是否按照任务情况安排到位,资金的物化情况如何,以避免出现经济损失。
四是审查资产、财务管理的安全性。检查固定资产的购买、建造和处置情况,检查资产处置程序是否完善,是否存在违法处置的行为,相关处置资金有没有按照规定记入账目[9]。
三、结语
对于农业事业单位来说,实施上述策略不仅有助于规范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更能够增强单位竞争力,提升单位形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也将面临更多新的挑战,因此,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财务管理策略,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农业事业单位应该积极探索新的财务管理策略,加强信息化建设,深化内部管理机制改革,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和自动化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