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系统观念推进首都高质量发展

2023-05-30方力任晓刚

学习与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

方力 任晓刚

[摘要] 首都工作关乎“国之大者”。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推动首都建设加速、首都经济提质、首都治理向善。坚持系统观念,系统推进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打造首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系统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增强首都创新能力和水平;系统推进“两区”建设,增强首都开放能力和水平;强化京津冀政策协同,提升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统筹与协调能力。

[关键词] 系统观念;  高质量发展;  首都功能;  首都治理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3)04-0065-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1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新时代首都发展”重大战略举措,成为引领首都未来发展重大思路、奮斗目标的纲和魂,其核心是推动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为科学、全面、完整地理解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从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战略性和长期性出发,来审视和谋划这一重大时代课题。

深刻认知系统观念  全面领会核心要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六个必须坚持”,其中第五条是“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系统观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各方面实践经验在思想方法上作出的新概括,是我们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方法论的新提升。坚持系统观念,运用系统思维,创新系统方法,客观、全面、系统、普遍地观察事物内在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站在系统的高度充分认识、准确把握、精密谋划高质量发展战略,是推动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是推进首都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需要,是首都应对内外环境变化的客观选择,在新时代首都奋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和时代价值。

把握历史机遇,笃定发展方向,锚定重点目标踔厉奋进。坚持系统观念,既保持首都发展历史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延续性,又笃定了首都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促进首都重点工作目标的发展。党代会深刻总结五年来首都功能优化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民主法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城市治理、改革开放、民生保障、安全稳定、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工作取得的成就,坚持推进首都发展、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疏解非首都功能谋发展、推进超大城市治理,锚定首都功能建设、经济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民生保障、生态文明、首都治理、党的建设等重点领域任务的具体目标。

运用系统观念推进首都战略布局,坚持“五子”联动。党代会明确要加快推进落实首都战略布局,在紧要处落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两区”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新需求、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五子”,推进“五子”联动,形成叠加效应,持续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

坚持以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为统领,全面实施首都发展战略。党代会强调新时代首都发展本质上是首都功能的发展,根本要求是高质量发展,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让人民生活幸福,标准就是首善。要进一步突出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的统领地位和作用,各项工作都向此聚焦,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北京篇章。

始终坚持系统观念  统筹推进全面发展

统筹推进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要掌握好首都发展全局与发展局部的关系。从整体上、系统上、全局上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坚持全面、动态的观点在普遍联系中处理具体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首都既着眼全局谋划,也重视局部作用,统筹首都功能建设,全面推进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着力提升民生保障、生态文明水平,加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各部门各单位要坚持把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北京市党代会要求同自身实际相结合,既要认识大局,又要服从大局,以高质高效的工作服务首都发展大局。

顺应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趋势,兼顾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立足当前,以系统观念和系统思维统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在把握历史经验、笃定发展方向、明确重点目标基础上,积极寻找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主动担负起实现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责任。另一方面要着眼长远发展,运用前瞻性、引领性的战略思维,坚持长远、整体、全面的眼光,积极审视历史、现实、未来,统筹谋划首都发展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和任务,实现技术创新、知识溢出与生产实体经济相互结合,不断降低要素交易成本,输出全新的生产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首都经济发展在高水平上的动态平衡。

统筹协调宏观经济和微观市场主体。为更加有效、全面地将协调发展理念贯彻首都高质量发展事业建设中,必须坚持以系统观念强化首都经济社会主体共同参与首都发展事业的意识,必须坚持运用系统思维协调好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社会资源要素关系,推进首都各社会资源要素协同配合,同时建立好首都统一开放的资源市场、标准体系、准入制度的准则,打破各子系统壁垒,促进市场生产要素在各子系统自由流动,不断提升发展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力度,从而提高市场生产要素资源配置效率,着力打造高效率高水平的“五子”联动局面,实现首都经济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是推进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强联动促协同的方式。

处理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一方面,坚持系统观念和系统思维既能够解决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具体目标的主要矛盾以及矛盾主要内容,又可以关注主要问题的方方面面,统筹兼顾新时代首都发展质量与发展效益、发展成本与发展收益分配,凝聚各级政府、各类企业、各社会阶层力量共同参与,促进发展系统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从全局上、源头上、根本上解决首都发展具体目标以及具体目标之间的问题。这是实现新时代首都发展提效率增质量的关键。另一方面,在统筹推进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以系统观念塑造协同与协作理念、共同与共生理念、合作与互助理念,凝共识、统步调、消掣肘、化矛盾、获动能、聚合力,以坚定的共识、强大的合力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系统观念协调好生产与消费之间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处置好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关系、解决好教育投入与社会财富增长之间和财政收入与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之间关系、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之间关系,从而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首都改革开放和各项事业,着力推进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新时代首都发展凝共识聚合力的保证。

系统提升创新能力  持续增强发展动力

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推动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度,坚持系统观念,推进改革创新,着力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提升创新能力和开放水平,全面提高首都发展统筹与协调能力。

系统推进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一是实现数字核心技术突破。加大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云网边端融合计算、边缘计算、大数据交易、网络身份可信认证、感知技术等核心技术的研发经费支持力度,依托大数据加快融合通信、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动数字孪生、数字生成、数字信用、数字智能化、数字交互等技术不断发展。二是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融合创新平台建设。面向数据用户,布局数据交易公共支撑和服务平台;面向新兴行业培育,搭建数字技术与企业融合应用试验平台;面向数据管理单位,建设感知、云控、智能化等基础设施平台。三是为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提供重要数字平台基础。进一步发展数字投资、数字消费。加快布局智慧投资等新投资业态、智慧零售等新零售业态,实现传统投资、传统零售业转型升级;依托智能终端新技术、新产品供给,打造服务投资能级、消费能级,强化投资和消费供给能力;发挥领军数字企业优势,引领数字投资、数字消费新业态;加大数字教育、数字健康、数字医疗、数字就业、数字体育等数字投资和数字消费新模式、新业态的支持力度和鼓励范围。

系统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增强首都创新能力和水平。一是着力疏通在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面临的系列难点堵点问题,打造全面深化首都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先行示范区。二是加快推动首都科技领军企业、高水平高校院所和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共同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系统推进首都国家科技战略力量建设。瞄准战略前沿领域、着眼基础学科研究、对标关键核心技术、健全多元投入机制、布局前沿交叉学科中心,实现更大力度更高水平支持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区块链、物联网技术、生物技术、前沿技术研发以及集成电路产研一体化、关键新材料、通用型关键零部件研发,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等产业数字化,并布局这类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核心设备研制,实现数字产业化。系统协同推进重点领域、关键行業、前沿方向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为布局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下坚实基础。三是统筹完善高精尖产业格局。加大科技创新攻关力度,合理布局首都科技创新资源,着力凝聚创新要素和创新力量,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创新这一核心要素,为首都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支撑。四是持续激发对外开放活力。高质量高标准发展开放型经济,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推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积极深度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的全球知识产权治理,同世界一流城市、重要地区一道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的科技创新环境,促进首都与世界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优势互补、互惠共享,提升首都科技创新能力、国际化水平和影响力,实现首都国内外要素协同布局。

系统推进“两区”建设,增强首都开放能力和水平。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标志着首都开放条件、开放标准、开放能力迈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一是在率先开展对标国际高水平自贸协定规则先行先试、谋划发展数字贸易、推动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运行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推进系统化开放,实现“两区”建设增速。二是“两区”应着力探索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绿色金融等领域全产业链开放模式、开放制度,推动开放政策由单项政策向全链条、全环节集成创新转变,实现由点到面扩大开放。围绕国际知识产权、国际人才、国际收支、跨境贸易、国际资本等方面加快探索全方位、全环节改革,提升“两区”国际双向投资、国际贸易便利化水平。三是积极对接贸易数字化赋能中心,利用贸易数字化创新服务平台,探索数字贸易统计测量方法,推动更高水平的国际贸易服务。

强化京津冀政策协同,提升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统筹与协调能力。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围绕“四个中心”“四个服务”,推动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化京津冀联动政策保障,抓好政策系统、全面、完整地推进和落实。一方面,加强组织领导,保障京津冀政策协同实施。加强战略谋划,发挥中央、地方、实体机构和企业三级协调机制作用,健全京津冀协同工作推进机制,完善京津冀部门协同机制,制定、落实、执行具体实施方案、配套方案、保障方案,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强业务指导和协调,确保各项协同工作落实到位。同时,健全规划财政、金融、创新、产业、人力、环境政策协调保障机制,确保京津冀协同政策顺利实施。另一方面,健全京津冀自贸试验区联席会议机制,加快启动京津冀自贸试验区智库联盟。例如,推动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合作对接、产业转移合作和投资合作保障、人才跨区域资质互认和双向聘任,构建京津冀产业合作、统一数据开放两大合作平台,打造京津冀协同开放高地。此外,聚焦重点产业、数字经济、高新技术、创新合作、基础投资、人才培养、能源资源与金融服务等重点领域,加强京津冀政策沟通、统一政策导向、形成政策共识。加强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行业协调发展的政策研究,着力创新政策设计,建立京津冀协调发展政策框架长效机制,推进京津冀区域实现创新激励政策体系、产业合作政策体系、人才交流政策体系等政策的协调。

(本文是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22LLLJA021〉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蔡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北京篇章——在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北京日报,2022-07-04.

[2]殷勇.政府工作报告——二○二三年一月十五日在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N].北京日报,2023-01-28.

[3]徐逸智,常艳,刘作丽.系统构建数字经济标杆城市[J].前线,2021,(9).

[4]张士运,陈媛媛,张旸等.坚持创新引领加快构建首都高质量发展动力源[J].科技智囊,2021,(12).

(作者简介:方力,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党组书记、研究员,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任晓刚,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智库中心主任、研究员,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 / 张蕾磊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
关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
加快建设适应与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工业经济
加快发展现代种植业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大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完善制度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