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薯
——餐桌上的百变美食

2023-05-30杨果平

优质农产品 2023年1期
关键词:烤红薯红薯食用

文︱杨果平

红薯,学名番薯,还有甘薯、地瓜、山芋之称,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被公认为味美价廉、粮菜兼用、老少皆宜的健康长寿食品。俗话说:“春吃花、夏吃叶、秋吃果、冬吃根。”红薯作为块根类食物,怎么做都好吃,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烤得焦糊流浆的红薯,看上去外观诱人,吃起来软糯香甜,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冬令美食。

草根美食,有益健康

红薯是旋花科植物番薯(Ipomoea batatas)的块根,原产于美洲中南部热带地区,大约在明朝万历年间传入中国。作为一种既耐涝又耐旱、既好种又高产、适应性强的作物,红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过去,红薯一度作为救荒主粮受到推崇,如今,红薯以保健养生功效再度风行。

据明代《本草纲目》记载,甘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开胃,强肾阴”等功效。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红薯是有益健康的“长寿食品”,曾高居“WHO 的健康食品排行榜”蔬菜榜之首,被列入“抗癌蔬菜”。事实上,从现代营养健康的角度来讲,红薯兼有谷类和蔬菜的双重优点,真正算得上是一种健康的天然草根食物。

据分析测定,红薯含有蛋白质、淀粉、果胶、膳食纤维、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及10 余种矿物质,特别是其所含的人体必需氨基酸比大米、面粉要高很多,但热能含量仅为同等重量大米的1/ 3,其膳食纤维含量是大米的 2.3 倍,β-胡萝卜素含量是胡萝卜的3.5 倍,维生素A 含量则是马铃薯的100 倍。因此,红薯是一种低脂肪、高纤维、低热能、高钾的食物,具有防癌抗癌,降低胆固醇,改善心血管功能,预防冠心病、高血压,促进肠道蠕动、防止便秘以及美容减肥等多种食疗功效。

研究表明,红薯中富含β-胡萝卜素、维生素C 和叶酸,还有一种叫“去氧表雄酮”的生理活性物质以及花青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能够促进脑细胞和内分泌腺素活力,从而延缓智力衰退,提高人体抗病力,对预防肠癌等癌症有一定帮助。

红薯含有丰富的黏液蛋白类物质,这是一种对人体有特殊功能的多糖和蛋白质的混合物,一方面可以维持血管壁的弹性和通透性,阻止斑块的形成以及动脉硬化的发生;另一方面,可减少皮下脂肪堆集,防止肝肾中的结缔组织萎缩,有效预防胶原病,并对呼吸道、消化道、关节腔和浆膜腔有很好的润滑作用。

红薯中还含有较多的淀粉和膳食纤维,特别是含有大量可溶性纤维素,进食后不仅能促进胃肠蠕动,润肠通便,预防便秘,而且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以阻止身体内的糖分转化成脂肪,有助于防止血液中胆固醇的形成,降低心血管病和结肠癌的发病风险。同时,红薯中的膳食纤维还具有很强的饱腹感,有助于控制食欲和体重,是减脂瘦身者的理想食物。

医学专家表示,现在很多年轻人往往急于上班早餐随便应付一下,甚至干脆不吃早餐,久而久之会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出现肠胃不适,不妨每天早上将红薯当早餐来吃,既方便食用,又可以补脾益气,改善脾胃功能,缓解肠胃问题。另外,近年来,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使用,不少人手机、平板不离手,从早到晚点播、刷剧,势必对眼部健康和视力造成影响,而红薯中丰富的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对于预防眼部疾病、改善视力均大有裨益。

此外,红薯还是一种生理性碱性食物,能与肉、蛋、米、面等生理性酸性食物所产生的酸性物质中和,因此,适当食用红薯,有利于调节人体的酸碱平衡,对维持身体健康亦有积极的意义。

百变做法,样样好吃

红薯作为块根类食材,营养较为丰富,口感软糯香甜,其做法更是多种多样,既能做成红薯饼、红薯馒头、红薯油糕、红薯杂粮粥等与主食搭配着吃,也可以单独蒸、煮、烤后直接吃,还能做成零食点心、热饮……可以说,昔日的传奇救荒主粮,如今已成为餐桌上有益健康的百变美食。

然而,要做出颇具风味的特色美食,首先要选择品质高、口感好的红薯。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红薯分为红瓤、黄瓤、白瓤和紫瓤等,因品种不同、颜色不同,营养价值和口感也略有差异。一般而言,红瓤、黄瓤红薯含糖量多,β-胡萝卜素含量也相对高一些,其口感细腻柔软,甜度较高,香气浓郁,适合蒸煮和烘烤等;而白瓤、紫瓤红薯含淀粉较多,花青素含量也高,味道甜而口感较面,尤其适合烘烤;同时,白瓤红薯的粗纤维含量比黄瓤红薯相对较高,食用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喜好、用途与制做方法而选择。

其实,因为红薯具有绵软甘甜的特性,所以怎么做都好吃。其既可以蒸、煮、烤后直接吃,也可以切成小块与小米一起煮粥吃;还可将红薯切成厚度不超过1 厘米的圆片,在电饼铛上烤成香喷喷的烤红薯片;或将红薯整个蒸熟之后,切成长条,在烤箱或者微波炉里烤制成红薯干,当作携带方便的零食吃。不过,红薯还是以整个烤熟了吃最美味上心。每年从秋冬红薯上市时节直至翌年春天,街头香喷喷的烤红薯,一直是人们的心头爱。

以往许多时候,烤红薯的流动摊位遍布路边、街头及胡同口,商家将铁皮桶做成炉腔,内生炭火,红薯一圈一圈沿着铁桶壁摆放着。当有人要买时,大爷大妈们掀开铁桶盖,烤红薯的浓郁香味便扑面而来。常食的人都知道,烤红薯在炉腔取出后,必须存放一段时间,让水汽散一散,这样外皮儿才会显得蔫,吃起来才更甜。当然,如果你实在担心路边摊贩烤红薯的安全卫生问题,建议不妨从正规店里购买烤红薯,或在家里自己烤着吃。不过,用烤箱烤红薯有一个秘诀:即用大烤箱烤红薯,自然比小烤箱烤出来的红薯要好吃;而用自动烤箱烤出来的红薯,比其他烤箱烤出的红薯更好吃。

如今,随着市场管理逐渐规范,虽然走街串巷的游商摊贩已很少见到,但是烤红薯的这股香味儿仍然没断。眼见着铁桶变成了烤箱,室外变成了室内,经营红薯生意的大爷大妈们也换成了小伙子小姑娘,他们不仅盯上了红薯生意,而且将烤红薯做成了风行全国的连锁店,换一种方式给食客们留住冬日的香甜。最近,笔者在一家烤红薯连锁店里,就吃到了叫做冰糖薯的烤红薯,据店家介绍,这是中国农大开发的新品种,甜度比普通红薯高出许多,烤出的红薯满身糖浆,不仅颜色金黄诱人,而且口感更绵糯、更香甜。

事实上,红薯的块根除可供食用外,还可以制糖、酿酒、制酒精,也可制取淀粉、粉条和凉皮,提取果胶等,用途非常广泛;同时,红薯的芽叶也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据测定,每百克红薯叶含有膳食纤维2.8克、钙180 毫克、镁58 毫克,分别是大白菜含量的 3.1 倍、3.2 倍、4.8倍。虽然发芽的红薯本“薯”不推荐食用,但是红薯发芽后长出的叶子却可以吃。比如,可以做成凉拌红薯叶、炒红薯叶等菜肴。因此,经过冬春季节长期储存的红薯,如果天气转暖后发了芽,建议大家找个花盆种植起来,不仅可供观赏,而且等芽叶长大后还能做菜吃,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讲究吃法,趋利避害

不过,凡事都具有两面性。红薯虽好,却不能贪食,也不可生食,已经长有黑斑的红薯更不能吃,否则也会产生毒副作用;同时,吃红薯要讲究科学,合理搭配,趋利避害,才能吃得安全放心,有益健康。

第一,控制食用量,不要过分贪食。红薯中含有较多的氧化酶,如果一次吃得太多,胃肠道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容易引起腹胀、呃逆、消化不良;同时,红薯中含有的糖分又会刺激胃酸分泌,胃肠功能不好者容易引起反酸、烧心等症状,所以吃红薯要适量,一般一次以200 克左右为宜。

第二,吃熟不吃生,吃热不吃冷。红薯中的淀粉含量较高,由于淀粉外面包裹着一层坚韧的细胞膜,若未充分做熟,细胞膜未经高温破坏,进食后会加重肠胃负担,影响消化吸收,所以红薯一定要煮熟蒸透了趁热吃,才能很好地被消化吸收;同时,由于红薯皮中含有较多的生物碱,吃红薯时尽量不吃皮,否则同样可能引发肠胃不适。

第三,注意合理搭配,确保营养均衡。红薯中的蛋白质等营养素含量较低,长期单一食用会导致营养不良,因此宜作为杂粮与其他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米面、果蔬搭配食用,才能确保营养更为全面均衡;同时,红薯含有大量的糖分和粗纤维,也不宜空腹食用,一般每食用100 克红薯,要相应减少25 克主食,这样才能有效控制总热量的摄入。

第四,发芽的本“薯”不宜吃。经过长期储存的红薯,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容易发芽,由于在发芽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养分,不仅导致红薯本身的营养成分降低、口感变差,而且发芽的红薯在高温条件下很容易变质,红薯发芽后长出的叶子虽然可以吃,但发芽后的红薯本“薯”是不推荐食用的。

第五,出现黑斑的红薯严禁食用。在保存过程中,若发现红薯已经发芽霉变,表皮呈褐色或有黑斑,很可能已经被黑斑菌毒素污染,坚决不得食用。因为这种剧毒物质性质极其稳定,即使经过高温蒸煮也难以被分解破坏,食用后容易引起中毒,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等一系列中毒症状,甚至会导致死亡。在农村,我们就经常发现有农民将挖去黑斑的生红薯喂牲畜,而导致猪牛羊中毒死亡的案例。

第六,糖尿病患者少吃或不食。红薯虽然属于粗粮,但对于需要控血糖的人来说并不是很友好。相关研究实验表明,不同加工方式下的红薯GI值(即血糖生成指数)是不一样的。生红薯是低升糖食物,但经过烘焙或烘焙处理的红薯,可导致较高的GI。一般煮红薯的 GI 值可达到 77,属于高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如果是去皮烤红薯 GI 值会更高,可达 90 以上。因此,控糖人士及糖尿病患者,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加工方式的红薯而食用。

同时,由于红薯在烤制过程中,水分和淀粉总含量会不断下降,进而逐渐转化为单糖和双糖,导致麦芽糖含量迅速增加,从而导致餐后血糖快速升高,因此,对于有控血糖需求的人来说,最好不要单独吃红薯。如果实在想吃,那就需要搭配蔬菜和蛋白质食物一起吃,比如,搭配鸡肉、蔬菜,食物多样化才有利于平稳餐后血糖。

第七,正确认识丙烯酰胺,尽量不用煤火烤红薯。研究发现,烤红薯产生的香气主要来源于2-呋喃甲醇、糠醛和麦芽酚,特别是那种烤的表皮结了嘎巴而且流着糖稀的红薯,吃起来美味无比。不过,很多人还是担心烤红薯会产生“丙烯酰胺”等隐患。

丙烯酰胺是美拉德反应的副产物之一,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经过高温烹调(一般温度超过 120℃时)就会产生。红薯被烤焦之后确实会产生丙烯酰胺,不过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可怕。有研究表明,高温烘烤后的红薯仅外皮中含有微量丙烯酰胺,瓤中几乎未检出丙烯酰胺。消费者如果担心丙烯酰胺的危害,食用烤红薯时可将红薯外皮剥掉,只吃红薯瓤。同时建议,烤红薯时尽量使用电烤箱、微波炉或空气炸锅来制作,尽量不用煤火直接烤。因为传统煤火烤红薯会产生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煤炭中的重金属还会污染红薯,长期食用也会影响身体健康。

第八,红薯不宜与柿子同食,患有胃病者慎食。红薯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进食后会产生大量果酸,如果与柿子同时食用,果酸可与柿子的单宁、果胶起凝聚作用,形成胃结石。此外,胃溃疡、胃胀、胃酸过多者,吃红薯后会加重病情,不建议吃;糖尿病患者,湿阻脾胃、气滞食积者也不宜多食。

常食的红薯佳肴

由于红薯富含淀粉、糖分,且软糯香甜,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利用其特性还可以烹饪五花八门的美味菜肴,下面介绍六款红薯美食的制做方法供大家参考。

红薯银耳羹

原料:银耳15 克、红薯120 克、枸杞适量。

做法:将银耳提前泡发、洗净、撕小朵备用;红薯去皮、洗净、切小块备用;将银耳倒入砂煲,加入适量冷水,大火煮开,小火炖20 分钟;加入红薯,继续炖煮15 分钟;然后加入冰糖,炖10 分钟;炖好的银耳羹盛入碗中,温热食用。

糯米红薯饼

原料:红薯400 克、糯米粉4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红薯洗净,去皮切块;放蒸锅里蒸15 分钟左右至熟;随后趁热将红薯捣成泥,红薯泥中加白糖、糯米粉,揉成光滑的面团;将面团分成相等大小若干份,搓成圆球;然后将面团放入模具,按平,脱模,即成扁饼形状;平锅放适量油,待油烧至6-7 成热时,放入红薯饼,用中火煎至两面呈金黄色时,盛出沥干油分即可。

注意:不同品牌的糯米粉,吸水性不同,若遇太干或太稀的情况,需酌情调整;如果太干,也可以加入少许牛奶;另外,下锅后不要急着翻面,等它凝固后再翻,防止散开;喜欢吃酥些的可多炸一会儿,喜欢芝麻的可放些芝麻;做成后趁热享用,口感才好;否则凉了,口感就会变硬。

芝士奶油焗红薯

原料:红薯1 个、芝士1 片、黄油25 克、白糖20 克、牛奶30 毫升、蛋黄1 个。

做法:将红薯洗干净,保留表面水分,用一张厨房纸巾包好,并在纸巾表面拍点水,保持湿润;将包好的红薯放入微波炉,高火运行5 分钟至熟;将其取出后,对半剖开,用勺子挖出红薯肉;挖出的红薯肉趁热用勺子按压成泥,加入白糖、黄油和切碎的芝士,倒入牛奶搅拌均匀;将搅拌好的红薯肉倒回红薯托中,表面再撒一些切碎的芝士,随后在红薯表面刷上蛋黄液,放入预热好的烤箱中层,180℃烤大约20 分钟,看到表面金黄稍有焦点即成。

注意:入微波炉叮熟的时间,根据红薯的大小和微波炉的功率来调整;牛奶用量可以根据红薯的品种来调整,有些红薯特别干,就需要增加牛奶,建议用比较软糯的红心红薯;另外,这款甜品要趁热吃,凉了口感会大打折扣。

红薯丸子

原料:红薯 400 克、面粉 120克、食用油适量。

做法:红薯去皮洗净,蒸熟后捣成红薯泥,红薯泥中加入面粉揉匀;然后从揉匀的面团中取一小剂子,像搓汤圆一样将所有的面团搓成圆球后备用;待油锅烧至五成热时,沿锅边滚入搓好的红薯球,中途要不断地摇晃油锅(这个动作既可以避免红薯球粘锅,还可以使红薯球越滚越圆),转小火慢炸至表面金黄即可捞出。

注意:如果使用的红薯品种觉得不够甜,可以在揉面团时加入适量白糖或蜂蜜;一般从红薯丸子入锅到出锅全过程大约5 分钟左右,具体时间根据火候和红薯球大小而定,以不软不硬炸熟为宜。

拔丝红薯

原料:红薯 500 克、白糖 200克、食用油适量。

做法:将红薯去皮切成大块,炒锅中倒入足够的植物油;待油温烧至五成热(红薯块放到油里缓缓地冒泡泡)放入薯块,待薯块炸至表面发硬而内部有点软的状态,然后捞出控油;炒锅中留一点点油,小火,将白糖倒入锅中不停地搅拌直到融化,并呈现浅琥珀色时,把炸好的红薯倒入,迅速翻拌均匀后出锅。

注意:红薯在油炸时要保持中等油温,若油温过高,会导致外焦里生;同时,炒糖时一定要用小火让糖慢慢融化,当糖融化变成浅琥珀色时要迅速倒入红薯,这时一定要快。

红薯糖水

原料:红薯、生姜、红糖、红枣适量。

做法:先煲姜水:姜拍散,红枣去核切成若干瓣,水煮开后放入姜和红枣熬煮;红薯削皮,用刀刃深入薯肉中,稍稍用力将薯肉一块块撬开,并浸泡于水中,多换几次水以洗掉淀粉,使汤色更清亮;开中火,在锅中翻炒红薯,将水分炒干;炒干后再一次浸泡于水中,清洗几下;将处理过的红薯放入之前熬煮的姜水中,开大火煮沸,放入红糖,然后转小火熬煮至红薯变软即可。

猜你喜欢

烤红薯红薯食用
第一只烤红薯,很甜
秋季怎样种植红薯
辣椒食用也有禁忌
冷冻食品,如何选购和食用?
烤红薯比煮红薯更升糖
蒸红薯,学一招
坚强的红薯
烤红薯
食用芹菜六注意
ORS-ICP-MS测定食用植物油中的多种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