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大食物观 推动桑蚕产业发展
2023-05-30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陈萌山
文︱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 陈萌山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这一重要指示,为我国农业发展转型指明了新的方向,为构建新时代国家粮食和食物安全保障体系开辟了新的战略路径,也为桑蚕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我们要深刻认识大食物观的重大意义,准确理解大食物观的科学内涵,全面把握大食物观的具体要求,全方位推进大食物观的实践。
总书记为什么在当下时点提出大食物观这一重大命题,我认为:
一、这是为应对国际风险挑战提出来的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过,“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这句话放在今天尤其贴切,放眼当今世界,我们可以看到:
国际市场粮食供不应求,购买粮食代价越来越高。据FAO 等国际组织于2022 年7 月发布的《2022 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受饥饿影响的人数已达8.28亿,今年受极端天气的影响,全球粮食呈减产趋势,饥饿人口将增加800万~1300 万。现有粮食产量不能满足全人类的需求,一旦我们的粮食不够吃,要想通过国际市场调剂,必然要付出高昂的代价,甚至有钱也买不到。
国际粮食贸易受地缘政治冲突影响,购买粮食困难越来越多。近年来,逆全球化思潮抬头,贸易保护主义滋长,全球粮食贸易秩序出现紊乱。世纪疫情叠加地缘政治冲突,令全球粮价轮番上涨,供应链遭受冲击,尤其是俄乌冲突进一步加快了危机的脚步,严重地冲击全球粮食供应,加速颠覆现有粮食贸易格局,一些生产和出口大国粮食大量积压待售待运,使本就捉襟见肘的国际粮食市场更加风雨飘摇。
国际市场粮食贸易受美国等西方国家控制,购买粮食风险越来越大。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都把粮食当作武器。据统计,20 世纪50 年代以来,美国先后发起9 次粮食禁运,其目的就是用粮食推行霸权行为,使他国在政治、外交和经贸上让步屈服。当今美国和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林林总总、无奇不有。更要看到,世界粮食生产和贸易的主动权也尽数掌握在欧美国家手中,80%的粮食交易被“ABCD”四大粮商掌控,有三家是美国公司,一家是法国公司。在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美国谋求建立单极世界导致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增多的当下,把国家粮食安全寄希望于国际粮食贸易,是极不现实的。
二、这是为顺应社会需求变化提出来的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现阶段我国的粮食安全,事实上主要是饲料粮的安全、蛋白质的安全,或者更直观讲,是在稳定口粮生产基础之上,如何保障营养素供给的安全。目前城乡居民人均原粮消费量已由1978 年的247.8 千克下降到130 千克,而副食的比重大幅度上升。这表明,我们在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告别了吃不饱饭的同时,人们更加期待丰富多样、营养健康的食物供给。在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升、收入稳步增长的趋势下,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将保持刚性增长,未来的食物消费结构将更加丰富,对传统主粮外的各种食物需求将更加旺盛。总书记提出大食物观,就是要通过合理布局、优化结构,从供给质量出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发各种自然资源来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这是为适应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从农业资源禀赋看,耕地是稀缺资源。一方面中国大规模城市化还在加快,不可避免要占用耕地。2019 年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显示,我国耕地面积19.18 亿亩,相较10 年前减少1.13 亿亩,这是满足城镇建设和工业发展客观需要的结果。另一方面,人民生活的改善,对食物的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精,需要消耗更多的农业资源。因此,我们讲,要以占世界9%的耕地和6%的淡水资源,养活占世界1/5 的人口,就注定我国的食物供求长期处在一个紧平衡的状态。我国耕地复种指数均值已从2001 年的1.14 上升至目前的1.30,耕地高负荷利用不可避免受到边际效益递减的困惑。我国人均水资源2300 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农业干旱缺水严重。在这种高强度的农业生产模式下,一旦有任何内外部的“风吹草动”,我国食物供求的紧平衡就很容易被打破。因此,提出大食物观,就是要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把农业着眼点从耕地转向全域资源的开发利用,确保食物总量需求和结构多样,确保饭碗牢牢端稳。
四、总书记提出的大食物观,立意高远,内涵丰富。与传统的食物观相比,大食物观有“五个更加”的特点
目标更加高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经历了主要追求数量发展的阶段,重点是满足人民“吃饱饭”的需求;经历了突出追求安全质量发展的阶段,以保障城乡居民“吃得放心、吃得安全”为目标;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正加快进入以大食物观为引领,以营养为导向的转型发展新阶段,其目标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健康化、个性化的食物消费需求,保障我国粮食和食物的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营养安全。
结构更加丰富。过去的食物主要是粮食,现在讲大食物,既包括粮食,还包括其他可食用农产品。随着生活水平提升,老百姓逐渐转变以传统米面为主的消费习惯,更加青睐丰富多样的肉蛋奶、菜果鱼等“副食”。因此,大食物就是要转变食物结构,不仅向主粮要食物,更要向“副食”要食物。
来源更加多元。过去我们食物的生产来源主要是耕地,而现在要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面向山水林田湖庞大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资源。因此,大食物就是要看到19 亿亩耕地之外,还有33 亿亩森林、4 亿公顷草原和300 万平方公里的海洋,从这些资源的开发中,拓宽我们的食物来源。
供给更可持续。传统农业是一种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路径主要通过对资源和环境的高强度开发利用,对化肥农药等过量投入,这种生产方式必定不可持续。大食物观就是要立足国土资源禀赋,依靠科技和装备支撑,特别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转变生产方式,摆脱水土资源和劳动力的单一束缚,坚持绿色高质量发展,有序合理开发,实现食物供应的可持续。
保障更加安全。面对国内外各种挑战,我们从国际上购买粮食实现国内粮食安全,代价高、困难多、风险大,不利于我们民族复兴、和平崛起。面对这一情势,习近平总书记适时提出大食物观,就是要通过广泛开发资源要素,拓宽食物来源,增加食物总量,把粮食和食物供给建立在国内生产基础上,实现自主可控,在牢牢端稳饭碗上继续发力,确保14 亿中国人有饭吃、吃饱饭、吃好饭,以游刃有余应对国际新的变局。
五、当前践行大食物观的重点任务
践行大食物观,要在强化粮食生产保障,继续优化耕地种植结构,提高耕地产出率的基础上,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保障体系。
当前的重点任务是: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发展。重点在城镇郊区和戈壁、工矿废弃地等,集中建设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增加城乡菜篮子产品的均衡供应能力。鼓励大中城市因地制宜建设植物工厂。稳步推进海洋牧场建设。重点是通过深海网箱、养殖平台,实现屯鱼戍海,增加优质蛋白食物供给。加大开发利用森林资源食品。重点是发展板栗、核桃、油茶、油橄榄等为代表的木本粮油,加大昆虫蛋白食物开发力度,实现藏粮于林,提高粮食系统韧性。加强草原资源合理利用。重点是通过扩大优质牧草种植,扶持南方草山草坡等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增加动物蛋白供应。加快发展新食品制造产业。重点是推动“人造肉”、微生物蛋白、生物合成食品等新食品制造,扩大食物来源。
六、构建大食物保障体系,需要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科学制订规划。充分评估食物资源供给潜力和城乡居民食物需求的变动,制定大食物观中长期发展规划。完善政策法规。进一步深化林草、海洋等资源经营体制改革,出台新食物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建立大食物观绩效考核体系和工作机制。开展国家食物安全评价。形成包括食物质量安全指标、营养指标、资源利用水平等国家食物安全新的评价体系。加大科研投入。强化科研、人才力量支撑,推动大食物有序开发和战略研究。强化食育宣贯。引导各类生产主体投入新食物资源开发、新食品制造,优化食物生产结构布局,引导城乡居民更加科学、更加健康、更加绿色地消费,推动大食物观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
七、按照大食物观的要求,桑蚕产业如何发力?
我认为,重点要聚焦三个目标,推动桑蚕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要聚焦食用属性,大力开发营养健康桑食品。桑叶富含生物碱、各类维生素和黄酮类物质,具有降低血糖、血脂、胆固醇,抑菌、消炎、抗病毒、抗衰老等药理作用,是典型的药食同源食品。桑葚富含多酚、多糖等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抗菌抗病毒和免疫调节的作用,是可口健康的木本果类。大力开发营养健康食用桑产品,不仅能够丰富木本粮油蔬果品类,还可以有效拓展食物来源。为此,要大力推动桑叶、桑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强鲜食净菜、精深加工、健康饮品等全品类桑食品开发,做大做强一批桑食品企业,开拓消费市场,不断满足城乡居民饮食营养消费需求。
二是要聚焦饲用属性,大力开发桑饲料产业。蛋白桑作为桑树重要品种之一,桑叶蛋白含量达30%以上,与传统蛋白饲料大豆不相上下,其枝条蛋白含量也在25%以上。因此,发展饲用蛋白桑产业,推动饲料桑快速发展,能够有效弥补国内蛋白饲料的短缺,是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应有之义。在提升传统种植基地基础上,要着力围绕“治理盐碱、植桑造地”,加大研发投入,培育高产专用饲料桑品种,加强饲料桑栽培、采收、青贮利用等环节的研究。要推动饲料桑在牛、羊等大型草食畜牧业上广泛利用,大力促进草食畜牧业发展,增加肉类蛋白供应。
三是要聚焦桑蚕产业,大力开发桑蚕丝绸产品。桑蚕丝绸作为我国传统的纺织品,具有悠久的历史、优良的品质和众多的地域特色品牌。发展桑蚕丝绸产业,大力开发高产、优质的桑蚕丝绸产品,既能够顺应新时期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需求,又能够对现有的棉花、人造纤维等种植和化工材料产业形成有效替代,释放更多的资源和空间用于生产生活,是践行大食物观,“不与粮争地”的另一种实现形式。可以讲 ,丝绸是我国具有绝对优势和国际话语权的产业,我们要立足传承创新和引领发展,着力提升蚕桑生产机械化、智能化水平,聚焦缫丝织绸技术工艺和制成品的设计能力,加快产业技术突破,焕发桑蚕丝绸产业新的生机与活力。
大食物观是各种资源要素的大开发、大整合,是社会各个方面力量的大动员、大协作,是社会消费行为的大转型、大变革,它的终极目标是,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里,确保中国人的饭碗更殷实、更丰富。过去一年,中国桑蚕丝绸品牌集群在朱保成组长的带领下,为中国桑蚕丝绸产业发展,凝聚了一大批干事创业的优秀人才,引领了一大批敢想敢干的龙头企业,打造了一个又一个示范带头的重点项目。我相信,未来在大食物观指引下,集群一定能够带领中国桑蚕丝绸产业开拓新的阵地,取得新的成就,为中国的粮食和食物安全、乡村振兴和建设农业强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