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际联盟对语文教学的作用
2023-05-30艾志明
艾志明
校际联盟行动,在市级行政部门的引领下,龙头校与市属基层学校开展的校际联盟活动既是跨域教育合作的尝试,也是教育整体提升的重要举措。就语文而言这是新要素的介入,给语文教改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使语文素养中的品质理念变得有操作性,对语文课堂来说是一次全新的尝试。这次活动,让语文教师有了宏观的社会参与和微观的教学热情,龙头校示范引领,签约建制;市县教育主管部门有力推进,让优秀教育资源在“三个课堂”(线上、线下和研讨课)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下面,笔者具体从以下方面谈谈校际联盟对语文教育的带动作用。
一、政策引领,同课异构,求同存异
1.以“同课异构”为校际联盟机制的开展方式
由于市县教育在生源质量上有很大差别,领导决定点、线、面相结合推进工作,让学业质量有内涵、有描述。校际联盟决定以“同课异构”为主要形式让基层学校承办,抓住核心素养要求,提高学业质量的“三情景”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课例:以《陋室铭》为同课异构内容践行交流思想。教师甲把学生分成八组,任务分成九个,全班合作一个,剩余任务一组一个,以分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气氛热烈。教师乙带了两套古装让两个学生穿上,一个在古筝旁作弹古筝状,一个拿旧式线装书在讲台上作诵读状,通过“诵读入境法”展开教学。
研讨结论:两堂课不同风格,一个运用任务群的形式,一个运用诵读入境法,导入各具情趣,虽方式不同,但都能调动学生互动的积极性,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掌握重难点,提升语文素养,感受作者的情操之美,文法之妙。
主评课人和相关督巡领导对同课异构进行了点评:两位老师在不同语境、不同学情甚至不同校情下,同授一堂课,共评互鉴,取长补短,让学生发表看法,找问题,聚成果。还针对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展开跨学科教学,把握育人立意导向,以文化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好校际联盟平台,共享发展。
2.同课异构是打磨语文精品课的有效途径
精品课是打造品牌专业建设、开展一体化教学的强有力抓手,是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学校内涵发展、实力提升的重要举措。同课异构的开展,能够助推语文走精品课道路,把微课或课堂实录用在校际联盟平台进行线上研讨,线下打磨,是有意义的实践。例如,教师讲授《老山界》时可以用五分钟的课本剧进行导入,把学生带入情境后开展教学。打造精品课是教师的一种迫切需求,既有运行压力,又有先导作用。评课、解决典型问题、线上线下研讨等为精品课提供必要补充。
二、以学生为主人翁、教师为组织者开展教学
语文课程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评价的切入点,给评价体系带来了新的课题。互联网让语文有了整合性的变化,传统教学“讲”与“灌”已落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注重考察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过程、审美情趣和价值立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进步。因此,教师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和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选用恰当的评价方式,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加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首先,从师生占时比来评价课堂。《陋室铭》的“任务群教学法”“诵读入境法”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其次,以合作过程的思辨性和结果的可塑性评价学生的发展。课堂就像大数据一样,为学生展开自主探究性学习、个性化发展、创造性学习等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
最后,以教师的审美和学生的情绪为课堂评价的更高标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架构者,责权分明。前面的教师乙的磁性声音是这堂课一把精致的钥匙,能够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教师甲的学生合作探究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可以让学生有好学的欲望。
三、打造校际教育高地,发挥语文素养的力量
龙头效应本属股票范畴的概念。具体来说,北京、上海、江苏、湖北、陕西都是我国的教育高地,但我们要说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要积极打造校际教育高地,在合作中凝心聚力,守正创新,共存共荣,形成高效模式,让优秀成长在新高地。
1.发挥各自优势,形成辐射带动效应
例如,在《陋室铭》同课异构中,教师甲的趣味导入,教师乙的名人书斋名导入:诸葛亮的茅庐、刘鹗的抱残守缺斋、梁启超的饮冰室、闻一多何妨一下楼、鲁迅的绿林书屋……不同的导入展示给学生的是两个不同的知识面。
传统的语文课人文品质弱化,校际联盟课堂经专家指导,具有很强的表現力和创造力,形象更加鲜活(穿孔子学院服饰的一个做弹古筝状,一个做诵读状),让语文素养的内涵在表演情境中外化,让人文品质有了鲜活的呈现。
一是开阔基层校的视野。上级督导,校园社团交流,同课异构,让学生有了新的学习探究欲望,学生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二是加强社团和校园文化长廊建设。社团能发展学生能力,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如书法、诵读、写作、孔子学堂等社团,能够耳濡目染地对学生进行精神文明教育。
2.校际生生互动,加强语文教研互动,构建互动平台
校际联盟的大型活动,惠及人是学生。校际生生互动,如看文艺汇演,体育竞技,向先烈敬献花圈,拜访孔子贤人石作蜀等。这些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受益终身,这也是校际联盟的教育目的。
校际联盟协同甘肃省基教平台和云平台,通过常规化运作,利用“三个课堂”有效提高了教师教研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校际联盟搭建的语文教师互动平台,汇集了很多优质资源,引领了教师发展,提高了教学质量;组建的教师工作资源平台,让语文教师有了天天向上的学习环境;搭建的城乡校际联盟的互联网研修平台,推送资源,聚焦特色,分享优秀教研成果,有效促进了校际多维交流和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为振兴乡村教育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校际联盟网络平台的建设,给乡村教育振兴找到了一个“加油站”。
四、校际联盟边缘效应让语文教育教学具有介入性特征
边缘效应是一个生物学现象,说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异质地域间的边缘区,因特殊的地缘条件与生态特性发生的关联效应。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校际联盟的边缘效应,让语文课程有了三个介入特征。
一是介入红色基因。红色基因传承形式多样,如课本剧(龙头校演的《老山界》导入剧)、党史剧、听党课话剧(主办校的“三个八路”和“一个讲解员”共同演绎的“听党课”)、舞红色传奇和唱红色歌曲(社团课)、参观革命旧址——礼辛镇等。二是筑牢传统根基,如参观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人石作蜀故里——“尚文苑”,重拾以“儒”为中轴的中华文化,让中华文明介入到语文课堂内外,传承克己复礼的“仁”文化、人和之道的人本主义精神,体现民族文化血脉、基因性格和文化基因等核心价值。三是其他学科实验小发明的展示和描述,跨学科性非常明显。
行政附能、领导统筹,校际联盟执行,推进市域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龙头校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基层县域校发展,让宏观教育与微观课堂在同课异构等形式的交流中共识共进。总之,教育只要有行政管起来,相关部门就能抓起来,各学校就能动起来,课堂就能活起来,学生就能发展起来。
作者单位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十里铺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