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语文建构性课程知识
2023-05-30黄伟
黄伟
【关键词】语文课程知识;建构性知识;系统
我们通常所说的语文基础知识如字、词、句、篇和文章知识、文学常识,实际上指的是语文课程中的学科本体知识。事实上,语文课程知识还有一类是“建构性知识”,具体而言即“语文建构性课程知识”,这是语文课程知识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它们,才能让学习主体与学习对象建立有机关联,让外在的知识客体转化为内在的能力和素养。“语文建构性课程知识”不同于语文静态知识,也不同于通常所说的语文基础知识,而是直接指向并落实听、说、读、写能力如何生成与发展的知识,是关系到语文素养如何形成的知识系统。语文课程与教学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文化和教育实践活动,而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可能仅仅通过语文静态知识得以建构,必须有相应的动态知识,即对学生语文素养起建构作用的知识系统。这种知识系统主要包括阅读知识、写作知识和言语交际知识,它们各自构成自己的知识系统,亦可称之为阅读学、写作学、言语交际学,各子系统又构成语文课程建构性知识的大系统。
一、阅读知识系统
如果说语言学、文章学、文艺学是语文课程建设的本体知识的基础,是语文课程基本内容构成的基础,那么,阅读知识系统则是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知识基础。阅读是读者通过对读物的整体认知,进而接受和加工信息,并产生一系列心智、情感效应的独特的精神活动。
阅读涉及阅读主体、阅读对象、阅读情境三个基本要素,这是显性要素;也涉及阅读主体的动机取向、文化经验、阅读心境,以及与阅读目的、阅读内容相适配的阅读方法之类的潜在因素。无论是显性因素还是潜在因素,都对语文教学非常重要,都需引起足够的关注。
1. 阅读知识系统的显性要素
从阅读主体的角度说,阅读教学就是要通过阅读来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并丰富其精神世界;从阅读对象来说,阅读教学就是要利用好课文这一资源并拓展其他阅读课程资源,让学生具有开阔的阅读视野;从阅读情境来说,阅读教学就是要创设适于阅读、有效阅读的课堂环境,包括构建愉悦的师生阅读共同体,营造良好的阅读文化与氛围,等等。这些都是建构阅读知识系统必需的内容,同时也是阅读教学必须关注的教学因素。良好、有效的阅读教学必须致力于阅读主体、阅读对象、阅读情境三个要素的优化配置与恰当组合。当然,阅读的潜在因素同样值得深入探讨和充分利于阅读教学。
2. 阅读知识系统中的潜在要素
第一,阅读主体的阅读动机取向直接影响阅读的视点、阅读的感受和读后的效果,语文教学不仅要尊重学生初次接触文本的阅读动机取向,也要自然、恰当地把学生引领到课堂阅读上来。事实上,对于学生课文阅读动机取向的处理就是对学生阅读姿态、阅读旨趣的调适。
第二,学生的生活经历、家庭背景、地域环境和已有阅读经验各不相同,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学生阅读的文化经验,这种文化经验会深深地影响学生的阅读理解、阅读情感、阅读趣味和阅读迁移。阅读教学要充分认识学生的不同文化经验,只有在此基础上,才可能真正理解学生阅读的个性差异,进而提升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水平。
第三,阅读除了需要外部环境,还需要内部环境即心理环境,简称为阅读心境。阅读外部环境是通过阅读内部环境起作用的,阅读内部环境直接影响阅读的持久性和成效性。阅读课堂不仅要有保障学生阅读的时空环境,更要有适宜学生阅读的心理环境。良好的阅读心境应该是恬适、惬意的,安全、轻松的,享受、审美的,那种情感的过早酝酿和过度渲染、对阅读提过高和过多要求的阅读教学,都有碍良好阅读心境的生成,而长期没有良好的阅读心境则是导致误读、厌读的根源之一。另外,文本有其本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文体、文风、格调、韵味等各有特点,题材、意蕴、情思、旨趣等每每不同,这些文章的个性与特色都需要读者以恰当的姿态、适宜的准备、优雅的心境和与其匹配的品位来阅读。也就是说,文章本身也在要求读者以相应的方式、相配的品格来阅读它,这就构成了读物与读者的复杂关系——这也是阅读对人的潜移默化的渗透力所在。阅读教学就是要努力在课文与学生之间建立起恰当的互动关系,或可说,首先确认课文是“何等之文”,然后相应地知晓“谁在读”(什么样的人在读)、“读什么”,进而建构相适配的学生与课文的密切、融通关系。
第四,与阅读目的、阅读内容相适配的阅读方法,对阅读成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目的直接影响读者对阅读内容的选择与摄取,阅读方法直接影响读者对阅读文本理解的角度、深度与厚度。无论读者自觉还是不自觉,都会选择一种阅读方法,只是方法使用的恰当与否和熟练与否而已。一个成熟的读者不仅拥有一整套系统的阅读方法,而且方法的择用与阅读内容相匹配。在阅读教学和学生的实际阅读中,使用了不正确或不匹配的阅读方法导致错读、误读和曲解的现象时有发生。
如果说,文章学是对阅读对象(读物)的形成与客体的研究,那么阅读知识则是对读物与读者关系的研究,是读者对读物作用和读物对读者影响的研究。语文阅读教学主要关注学生作为独特读者群的阅读目的、价值、方法、技术和阅读活动本身,进而关注阅读的经验准备、情感准备和知识准备——这些构成了阅读的前设,即阅读教学中的学情;关注阅读活动中的主体行为与心智反应;关注阅读接受——阅读活动对主体产生的影响和效果。语文教学非科学性、低效化等问题,与阅读知识系统建构不力、发展不完善、语文教学对其取用不够有关。
阅读知识系统即阅读学,这是一门新兴学问,阅读教学对其涉入还相当浅窄;阅读学是语文教学必须倚重的学问,阅读学的兴起必将带来语文阅读教学的新进展。阅读研究的发展会推动语文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既可以为课程建设增添新的内容,也可以为既有的课程与教学内容提供新的教学向度和价值视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进入语文课程就是一例。非连续性文本是文本大家庭中的一种独特样态,在现代社会传媒技术迅猛发展的趋势中,越来越被频繁地使用,并且自身的形式和功能也在变化、发展,因而非连续性文本理应纳入语文课程教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第三学段的阅读中提到:“阅读简单的非連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尝试使用多种媒介阅读。”[1]在第四学段的阅读中提到:“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2]
这无疑是语文课程与时俱进的表现,也是学生语文能力因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非连续性文本如何阅读?如何通过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寄希望于阅读研究和阅读教学研究的新进展。
二、写作知识系统
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比肩并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与阅读知识系统一样,写作知识系统对于写作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其系统知识构成了写作课程、写作教学的知识基础。
写作知识系统是以人类写作活动为研究对象,探讨写作规律和写作本体问题、相关问题的学问。对写作教学具有直接指导或借鉴意义的写作知识主要有:写作的准备,如写作的基础、缘起、意图,写作的姿态和交际的目的等;写作的思维,如写作的构思、立意、表达等;写作的技术,如布局谋篇、行文技巧、言语修辞等;写作的修改,如润色、加工、反思、评论等;写作的目的和写作的姿态,主要指为何、为谁而写,为达到更好的交际目的,写作者应该持怎样的身份、立场,采用怎样的表达方式等。写作知识系统为写作活动的过程、环节提供程序、路径和技术支持,仅就写作意图而言,写作知识系统要研究情境意识、对象意识、读者意识等,同时对写作过程、写作能力、写作美感也会提供学理和操作技术,特别是对写作过程的研究于写作教学富有启迪与借鉴价值。写作过程的指导一直是写作教学的短板,亟须引入写作过程研究的知识来为“过程指导”服务。
长期以来,我们对写作知识的忽视可能出于某种误解,认为写作知识对于写作教学难以起到指导作用。这个问题需要从三方面来认识和把握:一是写作知识系统对写作的准备和写作素养的提升具有奠基作用,写作知识系统对写作的各个环节都可以起到引导、标示和启发的作用。二是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运用写作知识时,教师要努力把写作学中的静态知识动态化,或者说着力把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使之成为指导学生写作的知识向导。三是就写作知识系统本身而言,它不是写作学或文章学的翻版,不是对写作现象的认知,而是对写作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的过程起指导作用的知识,即要创建指导写作、完善写作、评价写作的知识系统。
语文课程建设对写作课程和相应的教材内容建设一直相对短缺,这一现象在近年有所改观但未有实质性的突破。相应的,写作教学也就缺乏抓手,直接影响到对学生的写作指导。这方面的短缺既与写作知识建构不力有关,更与语文课程没能及时汲取、转化写作研究成果有关。仅有完备的写作知识尚不足以构成语文写作课程的全部内容,但是,如果没有完备、有用的写作知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写作指导就无从做起,更无系统性、有效性可言。这也正是写作难教、教而无效的原因。
写作的准备(写作的缘起、基础,写作的意识、动机、对象,写作的姿态)、写作的思维、写作的构思、写作的行文、写作的技术、写作的修改、写作的反思与评论、文体写作(写作的文体与语体),这些都是写作教学的必备知识,但就知识论知识或就知识学知识,对于学生写作实践的作用并无显明的实际效果,但这并不意味着写作教学无需写作知识的指导。教师应该有丰厚扎实的写作基本知识和系统知识,了解写作的基本规律、特点和技术,除此之外,还应该将其转化为程序性知识,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写作,主要不是靠记忆、理解一套写作知识,而是要学会运用这些知识,使其成为他们写作的心智导引和操作指南。这些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一般不宜使用静态呈现的方式,而是应该通过典范的文本或写作样例的写作视角的研读,让学生领悟其中的写作奥妙和机关,但在教师那里,文本或样例中所隐含的写作知识应该是了然于胸的,是可以显性化的。凡此种种,都必须有写作知识系统来奠基。
由于写作实践的主体性、综合性、个性化很强,且其中许多地方还近乎“黑箱”,又由于写作知识尚不清晰完备,再加上语文教学研究也没有很好地吸收、转化其写作研究成果,导致写作教学与指导长期以来一直深陷困境。要想摆脱这种困境,就必须努力实现写作知识与写作教学的对接和融通。
三、言语交际知识系统
说到言语交际,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口语交际。实际上,言语交际可以分为两类:书面语交际和口语交际。人们常把书面语交际等同于写作,但二者并不相等。书面语交际是写作的一种,但不是写作的全部,写作可以用来交际,也可以用来传播,还可以用来独自抒怀;写作是书面语交际的一种,但不是所有书面语交际都是写作,如签公函、编辑等。作为交际的书面语写作,不同于文章写作之处在于,它不大关注行文的结构及构思、布局的艺术技巧,而是更加关注交际对象、语境、目的、语体形式,交际发起一方与对方的角色关系和身份定位等。由于书面语交际的主体并未谋面,所有的信息都要通过书面语言来提供或获得,缺失了“副语言”的加持和配合,因而书面语交际更加讲究表达意图的指向性、表意的准确性和语句的规范性。
书面语交际和口语交际都是言语交际的形式,但二者有所不同。主要区别为:第一,表达形式上,书面语交际是以书面形式进行的交际,如便签、信函、公告、报告、报纸、杂志、邮件、博客、微信等;口语交際则是以口头形式进行的交际,如面对面的谈话、讨论、电话、演讲等。第二,言语方式上,书面语交际通常要求文字表达准确、规范、得体、简明,语言比口语更正式,更注重语法、词汇、语用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口语交际则更注重口头表达的流畅性、自然性和情感色彩,相对而言也更灵活、口语化、贴近口语习惯。书面语交际和口语交际各有特点,是使用书面语还是口头语达到交际目的,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际方式。这些都是语文基本能力,是语文课程与教学不可缺失的内容。
在言语交际中,最常见的是口语交际。口语交际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一直不受重视,这一问题直至现在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实际上,口语与书面语共同构筑起语文学科的联合体,缺失一项都意味着丢失半壁江山。诚然,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仍在书面语上,但并不意味着口语学习与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可以缺失或放弃,而是理应得到重视和加强。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基本能力之一,也是现代社会生存的基本技能之一。尤其是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与发达,人们使用口语的频率越来越高,口语交际能力也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地位。
口语交际与书面语交际一样,理应有它的知识系统。这套知识系统是指导如何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听受口语进行沟通、交流、交往、应对的学问。这门学问以研究如何正确地说、听为基础,進而研究言语在社会使用中的恰当性和有效性。这是学生必备的语文能力,这项能力在现代社会生活和工作中越发重要。
在语文教学中,听话、说话是口语交际的基础,也是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训练内容。听话和说话虽不是口语交际的全部,却是实现口语交际的基本方式、条件和前提。口语交际不是听话和说话的简单相加或简单组合,它涉及有声语言、交际行为、交际主体、交际关系、交际情境、交际目的等一系列问题。因而,口语交际既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也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也就是说,口语交际知识系统蕴含着语言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
口语交际有四种基本类型:一是说话人的内向交流,即内心的“主我”与“客我”的交流;二是人际交流,即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流;三是群体交流,即群体之间及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交流;四是大众传播,即借助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的口语交流。[3]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内容主要是第二、三两项。
口语交际知识中的如下内容对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训练具有指导、启迪意义:口语交际的含义、特点、功能、技巧、过程,口语交际的交际目的、交际情境、交际对象、交际时间、交际文化、交际心理、交际关系,等等。根据口语交际理论知识的指导,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训练的主要内容有倾听、讲述、问答、交谈、对话、辩论、讨论、谈判、访谈、演讲等,这些项目的训练,除需要每个训练项目各自的本体知识指导外,还需要语音学、语用学等知识的指导。
随着口语交际研究的深入,交际中的副语言被纳入研究者的视野。副语言,也称为辅助语言,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副语言”指伴随着交际话语的有声现象,它包括发声系统的各个要素,如音质、音幅、音调、音色、音长、音高,词语的断连,句子的抑扬顿挫、高低缓急,等等。广义的“副语言”指伴随交际话语而发生有声和无声的行为,如与话语同时或单独使用的手势、身势、面部表情、对话时的位置和距离等,这些也能表示某种情感或意义,一般有配合语言加强表达效果的作用。有效的口语交际大多需要“副语言”,因而语文教学开展口语训练也必须关注交际中的副语言。
与书面写作相比,口语交际的即时性、现场性、时效性更强。口语交际的即时性,要求交际者具有迅速组织语言的能力,及时言说的能力,即需要有敏捷的言语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际的现场性,要求交际者有综合判断、敏锐捕捉信息并及时处理信息的能力。口语交际是现实的言语行为,言语行为理论表明,我们每说一句话的同时完成了三种行为,即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之效。口语交际与其他表达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特别看重言后之效——听者的反应,并根据现时现场的言后之效进行后续的相应的言说。这里涉及的交际知识有赖于口语交际学的深入研究,期望口语交际的理论研究为语文教学中的口语训练开辟新的天地,破解当前的困局,提供训练的平台和框架。总之,只有建好一套完备的语文建构性课程知识系统,才能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与发展提供抓手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