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创新教育阐述
2023-05-30李敏
李敏
摘要:在教育改革背景下,促进语文教学与创新教育的充分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应对创新教育理念进行深刻领悟,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对教学观念、模式和方法进行创新与优化,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引导学生慢慢喜欢上语文,从而主动参与语文学习活动,推动学生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教育;创新能力;个性化发展;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01-0045-0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其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能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有很多具有开放性的教学素材,可以为学生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应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创新元素,利用丰富多彩的内容刺激学生,让学生产生创造的欲望,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本文基于创新教育的意义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对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开展途径进行论述。
一、创新教育的意义
创新是创造新事物的过程,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动力,在基础教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能为社会培养更多创新人才。创新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优化与升级,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学生差异性特点等,采取新型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模式,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可以从更全面、更深入的角度对知识有一个认识,改变他们的学习习惯。而学校提高对创新教育的重视程度,实现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优化,在教育教学中融入创新意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输送更多创新性人才,更好地推动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可以进一步推动语文教育改革,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与优化,删减过时、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进行创新,更好地体现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推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提升。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教师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个性等良好的学习品质,使学生能够牢固掌握语文知识,并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层次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采取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但有部分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仍然沿用陈旧的教学观念,对新时期教育理念中的创新教育理解不深入,难以对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优化设计,往往更加侧重理论知识教学。在具体教学中,一些教师仅仅让学生对文本进行阅读,然后就对文章进行讲解,最后让学生做题或者背诵文章。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的个性形成也产生了极大的抑制作用,难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此外,在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学模式较为落后,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往往只能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学习,缺乏独立性思考和主动探究意识,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在语文学習中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大。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甚至一味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死记硬背,没有重视学生的自身发展,让他们逐渐成为只会被动学习的“机器”,长此以往会引起学生思想僵化,影响学生创造力和核心素养的综合提升。青少年学生心理、智力发展还不成熟,思想往往受到教师的很大影响。但在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省事,忽视了不同学生之间在个性、兴趣、学习能力之间的差异性和个性化特点,而仅仅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逐渐失去语文学习的热情,进而对语文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创造性认知受到限制,不利于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开展途径
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和愿望。在创新精神的推动下,学生能够创新学习思路、方法和途径,从而促进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并主动参与到语文知识的探究活动中,提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只有在创新精神的有效驱动下,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创新精神培养优势,给学生的语文学习增加趣味性元素,使学生喜欢上语文课程,愿意主动探究语文知识,产生创造性的理解。
第一,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对学生的创新想法、解题思路等进行正确的理解,并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助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学生生活经历较少,想象力丰富,而且往往充满奇思妙想,思维比较开放,个性化思维特征明显,经常会提出很多新颖奇特的问题,回答问题有时和既定答案相差很远。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要急于对学生进行否定,而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对学生答案中的客观合理性进行正确理解,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以便保护和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第二,要对学生的创新想法给予充分的肯定。每个学生都具有很多的创新性想法,而且其创新意识往往是与学习欲望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给予充分的信任和鼓励,为学生营造被信任的创新环境,为学生创建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实现学生创新潜能的全面性开发和挖掘。
第三,鼓励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不同的学生会对语文知识产生不同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化质疑不重视,只是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教学思路走,就会限制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充分发展,甚至对语文学习信心带来极大的阻碍。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个性化质疑、想法等给予充分的重视,可以与学生开展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学生进行充分肯定。
第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可以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放松身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题思考中。同时,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课堂互动与交流,与学生形成平等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被关爱和被尊重,使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助力学生创新思维的锻炼。教师也要注重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现对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创新和优化,保障创新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更加有效地落实与开展,如可以通过开展角色扮演、创设教学情境等方式,增加课堂教学活力,让学生放松身心,激发创新潜能。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个性化、独特性的思维模式,能够让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主动思考,产生个性化的理解,并对自己的真实情感进行表达。在创新意识推动下,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能够在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中对语文知识进行思考,并能够自主突破思维定式的限制,结合现有知识进行发散性和创造性思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为学生构建创新性的课堂,推动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
第一,语文知识具有较强的文学属性,也有很强的开放性和拓展性,可以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对语文教材中的创新素材进行深度挖掘,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语文教材中包含很多创新元素,与教材中的字、词、句等充分融合,并设置了很多创新性的文章,在选材、立意等方面都突出体现了其个性化和创新性。教师可以在具体教学中对这些创新元素进行充分挖掘,并进行深度研究和归类,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求异性思维等。特别是要加强对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这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关键点,也是帮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突破常规,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并探索更多的解决途径的抓手。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同一个问题开展全方位、多角度思考,再组织学生展示和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案,以推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第二,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质疑。疑问是人类思考的源头,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胆质疑,勇于提问,使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深层次内涵进行深刻领悟和理解。学生好奇心较强,而且每天都会有千奇百怪的想法和问题,因此质疑是他们认识世界、自我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激励,使学生能够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即使学生提出一些过于简单的问题,教师也需积极和他们进行讨论,采用鼓励式的语言与他们进行沟通,避免严厉的表情或过激的语言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心态,愿意主动在课堂中进行互动。只有在不断的质疑与思考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并发展创造性思维。
第三,创新教学方法。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较为沉闷枯燥,与学生的心理与年龄特征不相符,容易限制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基于此,在创新教育理念下,教师要注重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与优化,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创新课堂氛围,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课堂自主性,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通过丰富多样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制作教学动画,使枯燥、无趣的文字知识变得贴近学生生活和富有趣味性,提高教学趣味性和拓展性,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氛围中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要鼓励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技巧,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也要让学生对自然、社会等进行全面性观察,从而在观察的基础上激发想象力和创新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因为丰富的想象力可以为创新思维插上翅膀,为创新创造能力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为此,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想象环境和空间,如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对一些教材中涉及的神话故事、童话故事等进行生动、直观的展现,为学生的想象力的发展提供丰富且生动的素材,让学生在阅读文本内容的同时,在脑海中自主浮现相关图画,增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让学生对语文知识产生不同的理解,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形成独具特色的解题思路,实现学生多向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突破陈旧思维的限制,结合创新教育的新要求,积极采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如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讨论、自读提问、角色扮演等,为语文课堂注入活力,让更多学生主动参与进来,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营造轻松自由的环境。
3.培养学生创新所需的个性品质
培养学生创新所需的个性品质是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与学生的个性发展息息相关,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年龄较小,可塑性较强,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可以着重培养学生坚定的自信、坚忍的毅力、开放的思维、自制的意志,助力其形成良好的创新个性品质。教师可以对语文教材中丰富的创新素材进行充分开发,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等经典故事,拓宽学生的视野,让他们认识到只要动脑筋,即使年龄小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解决成年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注重提升自身的创新个性品质,为学生树立榜样,以身作则,感染与熏陶学生,同时要注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鼓励学生走进社会参加实践活动,推动学生创新性个性品质的形成。
4.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性活动
课外活动的有效开展,可以对课堂语文知识教学进行拓展,对课堂上不方便教学的知识进行补充性教学,拓展语文教学空间,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融合,并为学生构建更加灵活与趣味性更强的语文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创新思维。在开展课外活动之前,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活动需求,为学生投放丰富的活动设施,让学生在进行創造性活动的时候拥有充足的材料和合适的场地。同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开展导读服务等活动,让学生通过知识查阅对想象与创新性想法进行证实,实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此外,教师可以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鼓励学生结合现有资源自主创办报刊、广播站等。这样,既能让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进行灵活性与创新性应用,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语文创新动力。
5.創新考核模式
在创新教育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考核模式进行创新与优化,使其与语文创新教育的需求相契合,为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提供良好的支持。教师要改变以往仅凭考试成绩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单一性评价的模式,构建多元化与层次化的评价方式,如通过阶段性评价对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态度等进行动态性跟踪评价。教师要对考核标准进行分层设置,这是因为不同的学生在语文学习兴趣、学习水平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师也可以在前后两次考试中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然后对其结果进行比较,从而了解学生的进步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改善不足,以促进学生提高语文学习质量。对于在考核中表现不好的学生,教师应了解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并鼓励学生积极解决,还要适当调整学生的考核标准,使学生在考核中树立学习自信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素养的必然需求之一。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可以为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教学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玮.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J].课外语文,2020(27).
[2]殷玉霞.基于智慧校园环境下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模式[J].名师在线,2019(02).
[3]梁娜.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策略[J].青海教育,2020(07).
[4]曲平.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0.
[5]杜洁琼.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 2000(03).
[6]汪桂林.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及运用策略[J].甘肃教育,2019(09).
[7]后亮玉.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剖析[J].天津教育,2019(15).
[8]张维潘.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研究[J].课外语文, 2019(13).
On Innovative Education in Chinese Course Teaching
Li Min
(Zhuanglang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Pingliang City, Gansu Province, Zhuanglang 744699, China)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educational reform, promoting the full integration of Chinese teaching and innovative education is the inevitable dema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achieve the goal of quality education. Chinese teachers should deeply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innovative education, innovate and optimize teaching concepts, models and methods in combination with students personalized development needs, so as to make them more consistent with students psychological and age characteristics, guide students to love chinese slowly, mobilize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to participate in language learning activitie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promote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of Chinese learning ability and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Chinese;teaching;innovation education;personalized development; education conce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