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CEP下广西金融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3-05-30胡芳李誉博

时代金融 2023年1期
关键词:广西监管金融

胡芳 李誉博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实施为促进广西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施平台。但广西金融业仍存在社会融资规模小且结构不优、数据跨境流动规制体系难以适应新发展模式、数据法治程度不高等问题,掣肘广西金融业发展。为更好对接RCEP,广西需要提质金融服务、完善金融业务结构、牢固金融数据治理安全底线、提升数字监管能力、增强区域合作共识,推动RCEP区域价值链重构,促进广西金融高质量发展。

一、RCEP下广西金融发展现状

广西作为中国唯一与东盟成员国家在陆地、海域边界相连的省区,在金融发展、经济贸易和政治互信上与东盟国家互联互通、深度绑定,是顺应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的关键枢纽。RCEP下广西作为金融开放门户天然承载着历史使命。与此同时,金融服务开放也进入新轨道,RCEP中新金融条款能在更高水平下支持广西金融建设,能够为广西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产业发展等诸多领域扩大开放。RCEP签署所带来的一系列红利能够推动广西在与其他成员国互贸往来中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

廣西与RCEP国家在商品、服务贸易上往来密切。2020年广西与其他成员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同时期广西对外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RCEP区域已成为广西第一大“走出去”的贸易区域,广西与其他成员国经贸、金融互联互通,愈加密不可分。

中国—东盟博览会对接RCEP天然具有优良基础。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各成员国共同发布了《关于共同促进RCEP生效实施的南宁倡议》,这是中国东盟博览会从服务“10+1”拓展服务“10+5”的积极行动。广西与东盟长期以来建立了多渠道,多产业链的合作共建机制与实践平台。为尽快适应双边贸易新变化,更好对接RCEP经济贸易新规则,全方位深化广西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政府制定了《广西对接RCEP经贸新规则若干措施》(桂政发〔2021〕37号),具体措施体现在加快拓展货物贸易、加快构建面向东盟的跨境产业链供应链、深化投资与服务贸易双向合作、建设高水平合作平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五大方面。

第13届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展示了广西作为面向东盟金融开放门户的建设成果。广西协调各方循序推进131项重点改革任务,其中有108项取得重要成效。广西金融业也表现出较快发展态势,从表1来看,广西地区生产总值稳步提高,其中2020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572.9亿元,社会融资规模7089亿元,2020年广西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为2013年的2.53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增加也都能够帮助广西在金融建设中获得更多的资金以缓解资金紧张的局面(胡芳,2022),从而更好进行跨境金融合作。广西壮族自治区内的金融集聚效应随之不断增强,金融业务的规模不断做大,金融体系的持续完善,社会资金的持续融通,使得广西能够更好走向海外金融市场,共享金融服务开放带来的红利蛋糕。但金融发展取得一系列成就的同时,广西金融高质量发展也面临着众多内部挑战与外部风险冲击。

二、RECP下广西金融发展的难点

(一)社会融资规模小且结构不优,制约着RCEP下广西金融发展

从规模上来看:表2显示2021年上半年广西的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994亿元。就资金融通规模而言,广西与发达省市相比存在差距,同时期的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社会融资规模增量都达到了一万亿元以上。从融资结构上看,广西壮族自治区内银行贷款贡献了绝大部分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社会资本流通渠道较为单一,民间资本流动性表现不佳,区内金融机构对外辐射能力仍需进一步放大。其次,社会融资对于经济、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会产生重要影响(曹秋菊等,2021)。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及结构能直观体现金融系统对该地区资金融通的支持程度,而信托贷款和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金额为0,表明广西相比于发达省市在社会融资结构上需要优化调整以高效地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广西金融行业起步时间较晚,发展程度仍然较低,区内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处于较低水平,在RCEP下如何高质量地继续扩大社会融资规模、优化调整社会融资结构成为加强广西金融发展的难点之一。

(二)广西亟须完善RCEP下数据跨境流动规制体系和加强大数据法治工作

金融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资金的自由流通有着较高的要求,且RCEP中信息转移与信息处理条款规定包含对金融服务提供者的金融信息跨境流转的保护条款,这意味着广西跨境数据管理水平及金融体系建设质量也需协调发展。信息数据是金融行业基本要素,RCEP下金融机构对跨境传输数据的需求也将扩大。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对金融业信息数据的安全性予以重视,这要求广西金融机构不仅能构建更完备、高效的金融交易规则和数字平台,还需逐步完善各自的数据跨境流动规制体系,体系的建设及完善能帮助广西在参与建设RCEP中更好地抓住创新机会与发展机遇、更好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贸易服务、资金融通市场,进而获得发展优势并掌握主动权。根据《中国大数据法治指数分析报告》,2020年广西大数据法治指数得分为14.25,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6.62,在全国31省市当中排在第27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数据法治工作相比较于东部沿海发达省市滞后,大数据法治工作推进力度不足,成效还不够明显,大数据法治工作亟待加强。尤其是相关政策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引导性不足,司法信息化建设中互联网法院和智慧检务建设亟需加强,政府和社会对数据安全、信息安全的关注度仍需提高。

三、RECP下广西金融发展的重点

(一)金融数字跨境流动增大,提高金融数字监管水平和升级数字监管措施是重中之重

RCEP下广西金融市场与东盟金融市场自由交易的过程中,金融数据的跨境流动增大、跨境监管规则不一、数据经济对线上数据的监管要求更为严格,增加了金融监管的难度。数字金融相比于传统金融,其新特征可以概括为:新技术、新业务、新主体、新数据、新风险,这使得传统金融机构长期以来的机构监管、分段监管、事前监管的监管模式难以适应数据经济的新变化。广西金融市场监管目前仍以机构监管为主,对于数据监管的建设仍然缺乏。相关法律规定的监管模式细化程度难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未能妥善区分不同类型的数据在跨境传输过程中的边界,对传输范围安全评定认识尚不清晰,数据管理及跨境流转效率不高。其次,相关法律法规对不同类型的数据没有进行精准管理,数据之间的交叉混用使得金融数字多重监管成为常态。金融体系的发展缺乏相应的管理协调机制也会限制着数字贸易的发展,这就需要广西调整和完善金融数字监管以更好对接RCEP。

(二)广西亟须增强与东盟金融市场合作共识

RCEP的签署对各成员国经贸领域的开放水平也有进一步的要求,尽管广西与其他成员国的经贸关系长期以来非常密切,但在金融体系建设及开放水平上存有差异,这还是会影响广西与东盟国家金融方面更深层次的合作。并且区域内经济合作共识尚不清晰,各成员国之间利益难以完全一致。同时东盟国家长期以来国内的政治冲突态势与社会治安问题不容小觑,这都会直接对广西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产生风险冲击,广西在金融开放时需要以合作促发展,增进双边交流互通。同时,区域经济体之间暂时缺乏一个能够为高效合作提供保障的贸易与合作信任体系,这降低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内金融机构开展跨境合作的意愿,掣肘着广西金融的优化发展与深度对外开放。因此,广西金融发展的重点在于与东盟金融市场达成合作意识,积极推进金融RCEP区域经济体的经济自由度。

四、建议

(一)提升金融服务、完善金融业务结构

RCEP相比于以往区域贸易协定首次引入了新金融服務、自律组织、金融信息转移和处理等规则,新的金融服务规则兼顾了各国金融开放差异,调整了金融监督在程序、流程、审批等方面的相关规定(张方波,2021)。在金融发展进入新轨道的背景下,广西在高质量发展金融时既要把握时代机遇也要平衡外界风险,在金融监管过程中,予以金融机构一定自主空间的同时也要坚决维持金融体系稳定、防范金融行业产生较大风险的情况下为各区域内各成员国金融机构、投资者创造共建、共赢、共享的竞争环境。其次,多渠道运用金融手段支持实体经济,充分发挥保险在国际经贸中的作用。保险公司可以通过与各种类型保险科技的融合发展,明确市场定位、调整发展重心、发掘发展潜力,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胡芳等,2021)。近几年,广西保险行业不断发展,保险行业对跨国贸易的支撑作用不断加强,在贸易流通中显著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以保险为典型代表的金融服务在RCEP下能够更好服务区域内各成员国的商品流转及贸易往来。

(二)牢固金融数据治理安全底线

第一,不断完善金融数据权属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对数据归属加以明文规定,为金融数据权益分配、共享夯实法律基础,确定可流通金融数据的明确边界、范围及制度保障,确保金融数据权益合理分配(张凯,2021)。第二,有机结合信息技术与金融数据治理,加快信息技术应用于金融数据治理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体系,系统规划信息技术在金融数据治理方面的应用策略及相关政策与法规。第三,建立数据标准体系对于金融数据治理具有重要作用。数据标准体系能够规范相关行业未来良性发展,是金融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节点。政府可以主动发挥引领作用,协调金融部门、监管机构、服务商等金融主体,重视数据标准编制,充分考虑金融数据多方面因素,建立、健全金融数据标准体系与相关法制、法规,为金融业多方协同及金融数据传输夯实基础。

(三)优化监管措施,提升数字监管能力

建立、健全广西金融稳定评估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评估广西金融稳定程度,对于潜在风险精准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优化广西壮族自治区内金融结构体系。其次,不断提高金融监管过程的透明度,建立有效的国际、国内多方协调监管机制。在遵循金融新规则的同时,协调其他缔约方的金融机构及服务商,提高金融服务质量,提供在事前审批和事中、事后监管上的便利。同时,要认识新科学、运用新技术,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核心的新兴技术充分应用于金融监管当中。如提高数据共享平台的认可度,从而促进相关主体共同搭建数据共享平台(胡芳,2022),以科学技术赋能金融建设与发展,优化金融监管措施,提高数字监管能力。

(四)增强区域合作共识,推动RCEP区域价值链重构

RCEP区域内各成员国应当践行同一个合作共识,这能促进RCEP区域的价值链获得新发展并推动广西与其他成员国的经济互益。第一,在新冠疫情影响下RCEP能够对各个成员国的投资环境进行一定改善,调节疫情对各成员国有关外贸、投资的损失。坚持RCEP提出的创造投资环境与简化投资程序等要求,交流金融市场建设的经验,推动区域内投资者从协定中获得更多利益。第二,通过“学习效应”提高创新水平,推动广西产业在国际、国内新发展格局下顺利转型。各经济体在经济、贸易、金融合作等领域的深化交流促进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内之间的交流学习,增强企业“走出去”又“引进来”的能力,利用外资共建、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学习其他成员国先进的金融管理制度与模式以提高金融监管水平与效率。第三,各经济体推动区域内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以金融进步带动其他产业进步,促进广西技术突破与经济发展,增强广西的投资吸引力。如资本合理配置市场稀缺资源,提供资金融通服务,优化区域内上下游产业链,延长产品附加值(李世泽等,2022)。

参考文献:

[1]胡芳,刘鸿锋.民族省区高等教育财政经费支出效率评价——基于DEA-Malmquist和Tobit模型[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6(01):29-36.

[2]曹秋菊,蒙露.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下广西金融营商环境问题研究[J].改革与战略,2021,37(03):115-124.

[3]张方波.RCEP金融服务规则文本探析与中国金融开放[J].亚太经济,2021(05):118-126.

[4]胡芳,彭琛,陈小红.健康中国战略下保险科技赋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研究[J].西南金融,2021(06):73-84.

[5]张凯.金融数据治理的突出困境与创新策略[J].西南金融,2021(09):15-27.

[6]胡芳,彭琛,陈昕.智慧农业保险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作用机理与实现路径[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5(03):142-151.

[7]李世泽,尚毛毛,钟蕾.RCEP对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影响及其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22(02):85-93.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大学自然科学培育项目“低碳建设下城市基础设施项目集成绩效评估研究”(项目编号:DD3110051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胡芳,广西大学经济学院,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李誉博,广西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广西监管金融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监管
P2P金融解读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