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文化自信探研
2023-05-30张慧
张慧
摘要: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道德与法治课作为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德及适应社会发展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在其中融入红色文化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教师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时要注重红色文化的融入,对学生的文化自信进行培养,使学生学习与理解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红色文化;文化自信;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01-0033-04
道德与法治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其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形成有重要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精神价值时指出:“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这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文化观。为此,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注重与红色文化的相关内容有效融合,对学生艰苦奋斗、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进行培养,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树立文化自信。本文基于红色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和问题,对红色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策略进行论述,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一、红色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
1.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
道德与法治课程有较强的理论性,青少年学生在理解时通常有较大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注重教学素材的拓展,并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有效吸收。红色文化包含了许多革命英雄的故事,都是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好素材,将其渗透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仅能活化教学内容,而且能实现教学载体与渠道的有效拓展。
2.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基于红色文化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注重红色文化的弘扬,将老一辈的革命精神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对红色文化的感知全面理解我国优良传统,能促进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学生形成文化自信。除此之外,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将红色文化的历史内涵、价值与行为意识等传递给学生,通过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能培养学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精神、开天辟地的红船精神、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的古田会议精神、求真务实的苏区精神、不畏艰难的长征精神,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有助于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
红色文化资源是进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优质资源,承载了老一辈革命家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坚强不屈的革命意志,承担着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责任。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革命文化资源不仅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而且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无数革命者“舍生取义”的精神,感受他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从而使学生产生爱国情怀。
4.有助于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
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其健康成长会对国家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受到网络上一些消极文化的影响,个别学生沉溺于虚拟世界,缺乏团队意识以及合作精神。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能使学生受到革命先辈事迹的影响,逐渐形成红色文化所倡导的“艰苦奋斗、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等精神。
二、红色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国梦实现的精神力量来源于红色文化,其既呈现出历史文化具备的丰富内涵,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又呈现出中华民族具备的艰苦奋斗、勇敢坚韧、自强不息以及爱国奉献的精神品质。红色文化是我国的重要文化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在实际教学中,将红色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出现了一些问题。
1.教师的红色文化教学意识较为薄弱
部分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过度关注学生的成绩,常常会忽略红色文化的融入,没有将教学内容与红色文化有机结合,忽视了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影响了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
2.道德与法治教师缺乏对红色文化内容的深度挖掘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过于关注教材内容的讲解,对红色文化只是进行字面意义的讲解,讲解形式较为单调、枯燥。这不仅会影响学生对红色文化相关内容的学习兴趣,而且会影响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也就是说,一些道德与法治教师忽略了红色文化具有的鲜明时代性,对红色文化的精神缺乏深入探究。
3.欠缺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机制
由于青少年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三观”,如果其精神食粮欠缺,就会被不良文化影响,最终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德育目标有所偏离。同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红色文化的内涵也得到了丰富。这种情况下,部分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融入红色文化时,忽视了其时代性特征,使得学生学习的红色文化脱离现实生活,使学生产生了一定的抵触情绪。一些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时,选择的内容通常是比较零碎的,且无法贯穿学生学习的整个阶段,影响了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红色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策略
1.立足课堂,用教材講述历史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融入了许多与红色文化有关的资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结合党的历史事件、重要会议等内容开展改革开放史、党史教育,给予学生情感启发,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行与道德。例如,在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中,共产党史、新中国史、社会主义的发展史相关内容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不仅要求学生在学习前查找相关的图文资料,而且需要教师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故事、图片等资源,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积极沟通交流,发表自身的感想。又如,在教学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九课“中国有了共产党”时,教师可将李大钊的相关事迹以及“活动园”当中李大钊牺牲的故事相结合,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过程,并对李大钊不怕牺牲的精神进行探讨,使学生深刻体会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再如,在对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十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讲解时,教师可运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的“铜墙铁壁”雕塑以及百团大战时的图片,引导学生与图片相结合讲故事、谈感受,使学生感受到战争中的伟大精神。由此可知,教师通过教材中的红色文化,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革命人物以及历史事件,不仅能够使学生更积极地了解我国的百年追梦与复兴,而且能坚定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奋斗与努力的信念。
2.融入红色历史事件,培养爱国精神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红色历史事件,可深化学生对与红色文化有关历史事件的理解与感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为此,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应将红色文化与教材内容有效结合,引导学生观看相关红色历史影片或者短视频,并加以讨论,以深化学生对红色文化体现出的精神内涵的理解。同时,教师应善于运用多种教学工具,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及结果进行掌握,以充分了解先辈们的历史事迹,实现渗透红色文化的目标。同时,红色历史事件的引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主动为国家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例如,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下册“不甘屈辱,奋勇抗争”主要讲述了列强侵略、鸦片战争中的相关英雄故事,教师可讲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并将电影《鸦片战争》的片段播放给学生,使学生通过禁烟运动的浩大场面,体会到林则徐等历史人物的民族正气及爱国精神,并深化学生对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精神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使学生在对国家、民族文化形成自信的同时产生为国家繁荣富强而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挖掘红色资源,提高文化素养
在道德與法治课教学中,教师需按照教材内容挖掘相关的红色文化,既可以到当地图书馆查找和红色文化有关的资料,也可以去红色文化博物馆听工作人员的介绍,给学生讲解更多的红色故事,使学生逐渐形成民族自豪感。例如,在教学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时,教师可去当地的红色文化纪念馆,对其中的抗战英雄及其事迹进行了解,并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讲述给学生,以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使学生产生对红色文化的探究欲。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去当地的烈士纪念馆进行实地参观,开展给烈士献花、讲述英雄故事等活动,使学生通过红色文化活动的亲身参与,体会革命先烈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4.巧用影视资料,丰富红色文化体验
部分学生受成长环境以及生活经验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和教材中的红色文化内容形成共鸣,若教师只是进行口头讲解,就会影响整体教学效果。关于红色文化的影视资料可以给予学生感官刺激,可直观呈现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以及革命先烈们舍生忘死的斗争历史,这些都是重要的精神财富。有效利用红色文化相关的影视资源,既能使教学内容更加丰满,又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从而使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功效得到充分发挥。例如,在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能够用到的红色文化有关的影视资源很多。如在对话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的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开展教学时,可引用影视资源《秋收起义》;在对话题“众志成城”开展教学时,可与教材中的百团大战内容简介相结合,引用影视资源《百团大战》中的片段,使学生充分了解抗日战争及其将士们所做出的贡献;在对话题“自力更生、扬眉吐气”开展教学时,为了使学生充分体会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可立足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焦裕禄名言,将影视作品《焦裕禄》的片段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会焦裕禄对国家与民族的热爱。这样,可使学生通过影视作品的欣赏,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道德模范影响,对国家与民族文化产生自信。想要实现红色文化影视资源的恰当运用,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教师需提前设计具备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依据问题一边思考一边观看。第二,影视作品的观看时间最好在5分钟以内,防止造成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第三,教师应注重影视作品的精选,注重娱乐性的合理把控,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5.组织红色文化实践活动,形成爱国情怀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会红色文化,并实现道德素养提高。为此,教师应把握好学校组织开展的相关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渗透红色文化。朗诵红色诗词、歌唱红歌、制作红色手抄报等都是很好的红色文化活动,能使学生在了解红色文化的同时培养爱国情怀。例如,在教学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时,教师可将开国大典讲述给学生,然后让学生探讨西藏地区和平解放的时间、人物与具体意义,使学生体会到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激发学生面对新中国成立及发展的自豪感,从而形成爱国情怀。与此同时,教师可让学生自己查找感兴趣的历史人物,如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大庆油田的王进喜、地质学家李四光等,了解其为国家发展所做的贡献,并制作相应的手抄报,贴到班级的墙壁上,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积极性的同时,增强其文化自信。
6.漫步校园,以文化浸润心灵
校园文化具备的育人功能已经成为学校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内容,尤其是党史、改革开放史、新中国史等红色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展活泼生动的主题教育,能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地进入校园。学校应在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等方面渗透红色文化,营造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的校园风气。第一,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将红色文化渗透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处于浓郁的红色文化氛围中,接受道德与法治教育,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学校应依据自身的特点进行布局与规划,在建筑上面添加些与英雄人物及其事迹有关的浮雕与彩绘,既具有趣味性,又充满意义。同时,可在学校中设置些名人雕塑,并在显眼的地方贴上与红色文化有关的标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触到红色文化内容。学校的展览馆、图书馆中需加强与红色文化有关的内容建设,即在图书馆中设置红色文化类的专门阅读区,以便学生借阅与查询。在展览馆中,可展览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以及革命历史,以调动学生的爱国之情,促使其形成文化认同。第二,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学校应建设以红色文化作为核心的校园文化,通过专题讲座、社会公益活动、实践活动等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并构建具有鲜明特色、正确价值观的校园文化。学校还应着重塑造具备红色文化特色的学风与班风。班风建设的关键是学风建设,需要师生共同发挥主人翁精神,以形成能够体现红色文化的班风与学风。在班风与学风的建设中,教师可对团体或个人的相关先进事迹进行表扬,以实现道德榜样作用的充分发挥。学生处于浓厚红色文化的学风与班风环境中,学习与体会其中的先进事迹以及高尚情操,不仅能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且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综合素质。第三,学校制度文化的建设。应健全学校领导责任制,将责任落实至个人。学校领导应通过调查分析了解道德与法治教学以及红色文化融入情况,从而对红色文化渗透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施过程进行合理规划,并制定全面细致的融入目标与策略。学校应使全体教职工都参与到校园红色文化建设中,以学校领导为主要负责人,党、政、工、队共同管理,使全体教职工注重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并严格执行学校制度。为了使红色文化顺利渗透,学校各部门应全面配合,在规范学校制度的前提下,制定与红色文化有关的活动方案,为红色文化顺利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提供相应的制度以及运行保障。
四、结語
综上所述,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红色文化,既能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又能实现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为此,教师应明确红色文化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作用,立足课堂,用教材讲述历史,融入红色历史事件,挖掘红色资源,巧用红色文化影视资料,组织红色文化实践活动,营造红色校园文化,以促进红色文化的深度融入,在培养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的同时,使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刘丽娟.红色文化资源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研究[J].山东教育,2021(53).
[2]董春梅.基于红色文化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J].甘肃教育, 2021(13).
[3]张丽琴.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如何渗透红色文化教育[J].天津教育,2020(20).
[4]林巧静.红色文化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刍论[J].成才之路,2022(02).
Explor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Red Culture into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Teaching to Cultivat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Zhang Hui
(Zhuanglang County No. 3 Primary School, Pingliang City, Gansu Province, Zhuanglang 744699, China)
Abstract: Red culture is an advanced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reated by the CPC, advanced elements and the people in the revolutionary war years. As a comprehensive course to promote students to form good moral character and adapt to social development, the course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in which red culture is incorporated, will help enrich the teaching content, students form correct values, cultivate students patriotism, and cultivate students excellent quality.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gration of red culture when carrying out moral and rule of law teaching, cultivate student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enable students to learn and understand traditional culture, promote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so as to achiev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Key words: moralityand ruleoflaw; redculture; culturalconfidence; foster characterand civicvirt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