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许地山《落花生》文本探赏

2023-05-30王旭霞

文学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许地山落花生赏析

王旭霞

内容摘要:散文之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言之有物,物有其趣的内容之美;二是情感真挚,以情感人的感情之美;三是表达自然朴实,读之有味的语言之美;四是引人入胜,陶冶情操的艺术魅力之美。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提高是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循序渐进的,在文学教育中教师也要遵从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鉴赏能力等,一步一个脚印地对学生进行培养。本文就《落花生》的文学赏析问题进行了有益地探索。

关键词:许地山 《落花生》 文本 赏析

《落花生》这篇文章是许地山早期的一篇著名的散文作品,被收录于小学语文课文中。课文总体上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进行记叙的,结构安排采用“落花生”这个事物为主要线索,根据花生种植、成熟到收获的过程,对花生展开议论,对于种植和收获这一片段写得较为简略,而文章重点突出对花生的好处的谈论。这篇文章采用借物喻人的手段揭示了花生默默奉献、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由此也揭示人要做对社会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人。作者以落花生作为自己的笔名,也表明作者内心的崇高人生理想,并付诸实践行动,并成为人们所熟知的优秀作家之一。

许地山生于1894年2月3日,卒于1941年8月4日,籍贯广东揭阳。许地山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也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之一。许地山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文学院,1926年毕业并留校任教。期间与瞿秋白、郑振铎等人联合主办《新社會》旬刊,积极宣传革命并从事文学活动。1935年许地山应聘为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任教授,遂举家迁往香港。[1]

许地山的文学作品多以闽、台、粤和东南亚、印度为背景进行创作,主要著作有《危巢坠简》《达衷集》《空山灵雨》《印度文学》《道教史》等,他的写作风格与同时代的作家如叶绍钧、冰心、王统照、庐隐等人不同,具有引人入胜的奇彩异趣。

一.《落花生》的文本赏析

(一)《落花生》赏析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误区

本篇文章的重点其实在于“议花生”,在这一过程当中作者的父亲常常将花生与一些水果如桃子、石榴等进行对比,这些高高挂在枝头的美丽水果是否只有浮华的外表而缺乏实用性价值是许多人经常进行讨论的话题。人们对于花生为代表的作物与苹果为代表的水果有了更加多元化的解读,一些人综合了两种看法理想化地认为,人们在做人的过程当中既可以朴实的像花生一样,也可以像苹果等水果一样鲜红嫩绿。从时代的演变过程中来看这一问题,这种说法十分的符合当前人们对于相关事物的理解,突破狭隘的传统观念,人们对于这种生活理论的认识更加全面与通透,但这也正是传统解读的延续,将对这句话的解释局限于文字的表面理解,这也就犯了经典赏析过程中所常常存在的通病。[2]

(二)《落花生》的启迪:“做对别人有用的人”

花生的品质只有待到花生成熟从泥土中拔出才能确定,这是父亲对事实的陈述也是对其背后蕴含哲理的释义。人们试着站在父亲的角度去了解这句话的意图,父亲所向人们阐述的人生哲理在于:讲究体面是人生过程中一个微不足道的方面,做人不应当追求虚无缥缈的浮华,而是要成为默默无闻朴实无华却对别人有好处的人。

(三)文章《落花生》中“父亲”与“母亲”的角色

在文章当中,父亲将朴实无华的花生与鲜红嫩绿的水果进行对比,这其中蕴含的差异与不同较为突出,很容易引申到做人的哲理当中,但这种意图仿佛过于明显,反而失去了一些自然感,多了一些生硬。这种情况的存在其实是由于读者在阅读过程当中对父亲的地位与作用有着一种盲目的崇拜,母亲在文章中所发挥的地位和作用常常为读者所忽视,这也就导致了读者对文章的了解与体会存在缺陷。

二.种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及评价赏析

在文章当中对种花生和尝花生的内容采用了略写的形式,作者并没有给予这部分内容浓重的笔墨,可通过阅读与思考可以发现母亲在这些部分当中成为一个最为主要的因素与角色,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情节推动作用,使文章内容更加饱满,传统解读形式下容易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能够由母亲在这些内容当中发挥的作用给与弥补和补充。

(一)种花生过程中体现出“母亲”的勤劳品格

在种植花生的阶段,母亲说大家爱吃花生,就说明家里在没有种植花生之前一般都是购买花生以供食用。以作者的家庭时代背景来看,虽然是县令之家,但平常的衣食住行较为清贫,可这种情况与那些靠天吃饭的普通农家百姓而言仍然是稳定且富足些的,花生这种基础作物还是能够较为轻易地购买的。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母亲却提出后院有半亩空地可以用来种植花生,最重要的是母亲并没有将这句话当作空谈,反而是立即带领孩子们开始了种植花生的工作,母亲在这一过程当中的思想性与行动力都得到了凸显。

母亲带领孩子们种植花生据前文所说应当是开垦了半亩土地,放到今天来看就是约三百余平方米,对于母亲与孩子们而言,开垦荒地种植花生可不是一件易事。在这期间所付出的汗水与努力毋庸置疑,并且孩子们由于年龄较小,在实际的花生种植全过程当中所发挥的作用较小,那么开垦田地种植花生的工作量还是落到了母亲的肩头。虽然在这篇文章当中作者用“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概括了“种花生”的过程,但在人们的认知当中也对农作物种植的过程有着浅显的认识,种花生这一过程当中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可想而知。[3]

(二)品花生的过程体现了“母亲”的家庭责任心

在尝花生的阶段,花生在这个阶段得到了收获,孩子们爱吃花生,在人们的常规认知当中便是尽情地享用这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但母亲在花生成熟以后并没有立即给孩子们尝鲜,反而是提出了“收获节”的建议,向孩子们提议让父亲能够品尝母亲与孩子们共同努力种下的新花生,并且也展现了母亲贤惠、持家的形象,母亲采用多种方式让简单的花生成为了多种不同的食品,在满足孩子们对花生的喜爱之余,也更好地将品尝花生的过程得到了升华。母亲在花生收获后进行了精心且细致的安排,让品尝花生的整个过程变得更加充实饱满。

(三)议花生的过程引出比较深奥的人生哲理

在议花生的阶段,父亲与作者的对话成为了这篇文章的核心与重点所在,并且在这个时候母亲也点了点头,这种看似随意且简单的动作,其实蕴涵着更加深刻的哲理。这其实像人们表现出母亲对于这些道理都有着个人的思想与认知,这也证明了母亲是一个十分具有思想高度与人生哲理的女性,也是一个家庭良好氛围与家风的显现。

在议论的过程中,家中的每个人都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相关的阐述,有理有据的思考與言论都能够得到大家的共鸣与认同,并且每个人所作出的阐述又具有个人的相关特征,让议论花生的环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通过议花生的过程,把家庭成员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进行了整合与提升,给议花生赋予比较高远的人生哲理,让读者读有所感、所想、所悟。

三.《落花生》的写作技巧赏析

文章所采用的叙事风格十分简朴,语言虽然朴实但却别具魅力。不同时代的读者会对文章产生不同的解读视角,但不着眼于文字表面,而深究作者详写、略写的内容之间存在的关系,便能够摆脱传统思维,不去过度凸显父亲的角色和地位,而转向对母亲在文中的地位的研究,就能够发现母亲是绝对的主角。[4]

(一)用对比的手法写出花生的品质

一家人关于花生品质的探讨是文章的画龙点睛之处。“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这是父亲第一次在大家面前对花生的议论,其中一些词语表明花生与其它水果之间的不同之处,虽然这是父亲的客观印象,但是却借平常之物,言深邃之意,言近旨远,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二)用平凡的百姓生活衬托“母亲”不平凡的人格

用朴实无华的笔调,叙述了作者童年生活的一个小片段,文章从种花生开始写起,到议花生各个环节都紧扣主旨。议花生作为文章的重点部分,阐述了做人的道理,因此在详略安排方面也按照这种顺序进行规划,用简洁的语言把种、收和吃花生的过程进行记叙,并在最后一部分点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

以小见大,从平凡的事物中挖掘不平凡,严谨的结构传达出不慕虚名的思想境界。在特定场合下的简单动作,与前边一起种花生、吃花生中母亲的表现进行对比,由此勾勒出默默无闻的一位母亲形象,母亲用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切实影响和教育孩子们,因此孩子们也能够很快地领悟父亲所讲述的内容。能够明白父亲所说的“做人要像花生那样做有用的人”,因为那一刻孩子们所能够联想的榜样就是自己的母亲。因此母亲在文中也是一个落花生的形象,散文主要借花生表达做人的道理,虽然略写的部分与花生有关,但与母亲有关的内容却没有略写,反而是散文的重点,因此这也是这篇文章在表达技巧方面的精髓之处。

(三)叙述的线索设计十分巧妙独到

文章主要借助两条线索展开叙述,一条是按照从略到详的顺序,描写花生的品质,另一条是按照从详到略的顺序,写母亲的为人,详和略在交替之中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因此在鉴赏的过程中,也应该借助母亲——这一桥梁,深刻感受母亲与落花生两个形象之间的联系,也能够感受其他陪衬物此时的作用。文章表达主旨的方式极为巧妙,因此也需要在最后明白作者所凸显的母亲形象。[5]

(四)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不朴素的思想追求

人们常说“散文,朴素最美。”这篇文章正是在最朴素的语言之中,呈现出作者洁身自好的思想和观念,朴实不失清新,含蓄不失自然,用简单的白描手法,将故事娓娓道来。虽然故事中每个人都只有简单的几句话,但是却勾勒出不同的人物形象,而且每个人物角色都十分具有自身独特的个性。

用一粒小小的花生映照出人生的真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感悟是其文章中最重要的亮点,借助散文中的“我”的独特理解和领悟,灵活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不仅揭示了花生具有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品格,而且也表达作者无私奉献的人生观。据许先生后人代表表示,许先生生前也在践行“向上望,向前行”的思想理念,积极传达着“落花生”一文中的精神,对后代青少年、青年的思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四.落花生与母亲的品格更加相似

纵观全文,其实可以发现落花生其实与母亲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有着较高的吻合度,默默耕耘的母亲正象征着花生朴实无华努力结果的秉性。在种花生的过程当中,母亲带领孩子们一起辛勤劳动,以身体力行来教会孩子们众多的人生道理,种花生过程中所付出的每一步辛苦,都是为了让生活更加美好,即让人们能够品尝成熟的美味的花生果,并且经过自己努力所得到的回报无疑是最具有意义的。但母亲并没有将这样的道理向大家进行阐述,反而是默默为这样的目的而努力,就像花生这种作物的生长习性一样:“矮矮的长在地上”。

(一)种花生是“母亲”以言传身教来教育孩子的过程

文章中母亲在引导孩子们品尝花生的过程当中对父亲用到了“请”一字,这就说明在平常的生活当中父亲分身乏术,回家享受天伦之乐的机会较为难得,家庭的重任都由母亲一人来承担。父亲在议花生中的所思所言就像将埋在土壤下的花生拔出来一样,深刻地剖析落花生所具备的品质。母亲以言传身教来教育孩子,自己就像落花生一样默默无闻却在土壤下结出果实。正是由于孩子们跟随母亲种花生的经历,父亲在阐述做人道理的过程当中才能够更快地领悟,母亲在种花生的过程当中所展现出的品质与形象,在孩子们的思想中就已经确定了落花生的形象。

(二)议花生的品质也是议“母亲”的品质

母亲的形象与落花生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画等号的,从文章的阅读而言人们一般会将这种描写形式看作是“以物喻理”,通过对落花生的描述来展现人物的风采与形象。本篇文章在主题方面用着重的笔墨描写花生,并且父亲所发挥的作用与地位也可见一斑,但其实对母亲的描写内容才是文章的突出重点,用落花生与母亲的人格品质进行结合,更好地体现母亲在做人做事方面所具备的光辉形象,父亲在这一过程当中所发挥的作用在于推动与引入,让作者与读者都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做人道理。做人与落花生之间的关系像桥梁也像纽扣,母亲就像落花生一样,用实际行动告诉了孩子们人生道理,让孩子们的身心能够在童年得到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有效表达能力的策略[J].杨巧英.基础教育研究.2021(22)

[2]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J].田友芳.小学语文教学.2021(26)

[3]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J].胡淑敏.甘肃教育.2017(13)

[4]读写联动成就高效课堂——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J].廖菊梅.小学教学研究.2016(02)

[5]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J].杨锦.教师.2011(19)

(作者单位: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水洛学区)

猜你喜欢

许地山落花生赏析
许地山较真
许地山较真
许地山较真
各极其妙的《落花生》
——许地山、老舍同题散文《落花生》比较赏析
秋天,落花生
许地山遇事爱“较真”
落花生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