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校园暴力,该如何自救?
2023-05-30王莉
王莉
近年来,校园暴力已经成为一个让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当前,校园暴力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对学生健康和校园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值得庆幸的是,反校园暴力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涉及校园暴力的法律也日趋完善,在《未成年人保护法》《民法典》《刑法》《民事诉讼法》等法规里都有针对校园暴力的相关条款。这些条款在法律层面对施暴者进行约束、惩罚,对遭受暴力者进行保护。
为了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教育部于2021年1月启动开展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各学校也纷纷完善校园保卫工作,强化安全管理,以促进孩子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但是,反校园暴力的工作也有不少难点,其中之一便是遭受暴力的学生不敢对暴力者勇敢说“不”,事后也不敢大胆地向老师、同学寻求支持和帮助,更不敢坦诚地讲述自己受到的伤害和事件真相。
为什么要拒绝校园暴力?
1对受害者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校园暴力分为四种:
肢体暴力。推撞、拳打脚踢以及抢夺财物、胁迫受害者做不愿意做的事等,会对受害者造成很大的身体伤害与精神伤害。
言语暴力。当众嘲笑、辱骂、造谣或给人取侮辱性绰号等,对受害者的性格发展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长期受到语言暴力的学生,可能会越来越孤僻,恐惧社交,或患上抑郁症,也可能产生自残行为。
社交暴力。孤立、侮辱受害者人格等,常被忽略,但具有潜在性危害,受害学生可能长期无法对自己建立正确的认知,无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网络暴力。在网络上发表对受害者不利的言论、曝光隐私、散布受害者的私人照并进行恶搞等,令受害者的心灵感到痛苦。
校园暴力通常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可能重复发生,成为一种校园欺凌现象。暴力形式往往也不是单一式的,而是复合式的,一个受害者可能同时面临着两种以上的暴力形式。
针对暴力程度的不同,受伤害的程度也不同,但有些伤害是无法挽回、无法弥合的。
2施暴者同样也会受到伤害
一方面,施暴者给他人带来极大伤害的同时,自己也要承担损失,比如对受害者的经济赔偿;因为自身的暴力倾向,施暴者会受到同学的疏远、老师的训诫;屡教不改者,可能会被送入专业的医院、学校里接受矫治和教育,严重影响正常学业;如果情节严重,还可能被直接开除学籍。
另一方面,随着涉及校园暴力的法律日趋完善,未成年人违法也要承担责任。比如“五少女暴力案”中,5名犯罪时未满18岁的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就表明了国家以司法遏制校园暴力的鲜明立场,被誉为反校园暴力的标本式判决。
多年以后,施暴者或许能意识到自己当初的幼稚、冲动,但造成的后果已无法挽回,悔之晚矣。
我是一名学生,面对校园暴力,我该如何做?
要保持镇定,表现出反抗意识
校园里,会持续遭遇暴力的学生往往是那些第一次遭遇暴力时,不够镇定又不敢反抗的学生。你的慌乱、沉默和忍耐,在施暴者眼里就是纵容,就是变相的“鼓励”,就是告诉他们:“你可以继续以这种方式对待我,我不敢生气,也不会反抗,更不敢声张。”
施暴者在实施暴力前,通常会威胁受害者,诸如:“你敢还手,我就打死你!”
“你敢叫,我就捂住你的嘴,闷死你!”你要意识到对方会这么说,是因为心里也感到害怕,如果你表现得很镇定,并作出愤怒和反抗的反应,这是足以让施暴者感到恐惧、麻烦和沮丧的。施暴者大多会觉得,镇定自若并敢于愤怒和反抗的受暴力者“不好惹”,不仅不好欺负,还可能带来诸多麻烦。相比之下,他们更愿意去欺负那些大惊失色,不敢说“不”、不敢反抗的人。
一些受暴力者在咨询时,谈起自己没有反抗的原因,都会告诉我:“我怕打不过他,怎么办?”其实,暴力行为并非是单纯的武力较量,更是一场心理层面的较量。正如前文中讲到的,施暴者经常会试探受害者的底线,每一次暴力行为的发生,其实都是施暴者对受害者底线的试探——当他发现你能承受他一个巴掌时,下次就会想用脚踢你;当发现你能承受用脚踢时,下一次就可能携带尖锐的器物来揍你。
暴力的程度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累积当中,呈螺旋式上升的。
所以,你首先不能让施暴者认为,他可以肆无忌惮、心安理得地对你施暴。
尽可能拖延时间,争取机会求救
有关研究表明,97%的校园欺凌都没有被看见,校园暴力发生的地点通常很隐蔽,比如厕所、宿舍、无人经过的操场角落,或者放学路上,这导致受害者很难寻找到可以求救的对象。对此,你可以尽量和施暴者周旋,拖延时间,等待有人路过,争取机会求助。但这不意味着没有人经过时你要忍气吞声,你要大声呼救和进行身体上的反抗,或者制造些异常的举动来吸引别人的注意。
若一直没人经过,而你的呼叫、反抗一直无效,尽量保护好自己身上的重要部位不受伤害,并努力寻找脱身机会。
如果施暴者带着武器、帮凶,能逃跑就尽量逃跑,尽量不与对方发生冲突,在不威胁自身的情况下要尽可能留好相关证据。
事后要告诉父母和学校,不要隐瞒
许多受害者没有及时、大胆地向父母、老师、同学寻求支持和帮助,是因为他们有顾虑。他们害怕被同龄人嘲笑,也害怕施暴者打击报复。而施暴者正希望你能如此“配合”地保守秘密,这样他们就能继续对你施暴。
受害者一定要在第一時间把事情真相告诉父母、老师、同学以及反校园暴力相关机构。如果不敢说,就带上父母一起去说。多数老师和同学都是有良知的,是会帮助弱者伸张正义的。今天你揭露施暴者,明天就能中止暴力行为,让暴力事件减少发生,同时也保护了大多数同学的尊严和安全。所以,揭露暴行是勇敢者的作为,值得倡导、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