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德文化解读

2023-05-30何良安

湖湘论坛 2023年1期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要:作为中国共产党回应新时期“世界之问”而贡献的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運共同体以中华道德文化为思想渊源和文化基础。与中华道德文化相比,西方以主体性和理性为核心的理智主义文化由于其内在的紧张,不但不可避免地给世界带来治理难题,也难以理解和认同这一方案的重大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丰富而深刻的中华道德文化价值,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真实意愿,而且是中国着眼当下、担当履行国际责任的道德实践。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道德文化;道德价值;道德实践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160(2023)01-0043-08

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已经成为了命运相连的共同体,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但是,新时代的全球化又是一个问题丛生的时代:从动荡的中东形势到紧张的叙利亚局势,从美国挑起的贸易争端到英国脱欧的“黑天鹅”事件,从频发的暴恐袭击到难民潮流,民粹主义的泛滥正使世界躁动不安,新型冠状病毒又使整个世界陷入高风险之中,俄乌冲突更是持续发酵,到处是坍塌破烂的高楼、疮痍满目的大地和不断涌动的难民潮,冲击着脆弱的国际局势。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概括了当今世界的严峻形势,“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1]60

面对“世界怎么了”的时代难题,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深刻回答了“人类怎么办”的世界追问。习近平指出,“世界命运掌握在各国人民手中,人类前途系于各国人民的选择。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2]47。“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2]43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刻思考,是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责任担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1]62。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道德文化基础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有其深刻的思想渊源和文化基础。“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3]12,“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4]106。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华历史和传统文化,把握时代脉搏,针对当代问题进行创新性发展而贡献的中国智慧。

中国素来以道德文明和礼仪之邦著称,崇文尚德是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5]242这种独特的优势可以概括为“天人合一”的境界追求、“天下大同”的人类情怀、“以国为家”的爱国情操、“民惟邦本”的治理思想、“和而不同”的交往理念、“修齐治平”的修养追求等,这是一套底蕴深厚的价值体系和精神追求。如果以内在的文化精神而不是表层的器物文化,甚至也不是中间层的制度文化为依据,深入分析中华文化这套独特的价值体系和精神追求,并对当今世界文化的主要类型做一个概括,可以把中华文化归结为以处理人与人关系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文化,西方文化则是一种倡导科学与理性的智性主义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西方文化较重知识(求真),中国传统文化较重人性(求善)。”[6]481

与中华道德文化相比,西方智性主义文化有两大核心要素,其一是主体性观念。西方文化先有“我”的观念,每一个“我”都是独立的主体。主体以追求个人的自由和幸福为目标,个体的权利和个性的伸展由此产生。这种文化在对待“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由于突出个体的独立性,强调个人与他人的差异性及与社会的对抗性,在社会生活中必然走向个人中心主义。在对个人主体性的强调中,一切外界对象包括自然和他人都被看作是客体,客体不过是被认识、改造和利用的对象。这样的主体性观念不但不能引导人类实现自由和解放,反而在现实中造成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其二是理性观念。理性是西方文化的又一核心观念,因为理性是主体确立、确认自我的根本方式和手段,没有理性,就没有主体。西方社会自文艺复兴以来,经过一系列的思想运动,尤其是在启蒙运动中,通过高扬并依靠理性的力量,成就了现代科学的知识体系,实现了现代社会结构的型构,也完成了社会生活世俗化的进程。这种文化深信,只要拥有理性的手段,依靠科学的发展,凭借“可计算性”“可控制性”的标准,就可以使人类历史合乎目的而不断进步。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带来的社会结构的不断合理化、科层化,并没有解决生活的意义和人类交往的实践规范问题。当理性被异化为主体谋求权利或者权力的工具理性时,必然失却对生活意义的追问和对他人、社会与自然的价值关怀,工具理性于是成为现代性问题的思想根源。

中国文化一开始就以“人与人的关系”为核心,“西方人是一只眼睛看世界,就象射击瞄准,看得比较清,他们是追求目标的文化。我们是两只眼睛看世界,就像引线穿针看得比较全。我们是处理关系的文化。”[6]6道德追求及人文关怀因此成为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梁漱溟指出,“道德气氛特重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征,以道德统括文化确为中国的事实”,中国人的道德追求“融国家于社会人伦之中,纳政治于礼俗教化之中”[7]27。钱穆先生也认为,“道德实为中国文化之中心指导,若没有道德,中国的经济、政治生活等将无从解释,亦将无历史,无文化”[8]112。

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别及各自优势,以伦理本位为特色的中国文化在看待世界和对待他人、社会时,秉持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辩证思维,在塑造人格和人生追求中强调人的道德自觉,是一种相信人的主体性,从而引导人生向上的文化。而追求知识(求真)的西方文化“以机械性的逻辑去演绎并不逻辑的人性,往往就会钻入死胡同”。[6]481因此,“西方文化在手工艺技能上与中国相比不分上下,在思辨科学方面略胜一筹,但是在实践哲学即在生活与人类实际方面的伦理以及治国学说等方面,西方文化就显得相形见绌了。”[9]4由于一切都以主体对待客体的态度和方式来处理,“人对物是‘对外用力,考虑利害权衡,用来制胜自然,是非常成功的,结果就是科技发达。但用这种态度处理社会关系,除了势力均衡的民主制度外,大体上是失败的。运用在民族之间、国际之间,就会酿成大战,毁灭人类和文化。”[10]67所以,在国际交往中,西方国家遵循的是利益原则,他们的口号是: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导致了现实世界国与国之间互不信任、互不相容,以邻为壑、倚强凌弱。西方不仅无法为世界提供永久和平的整合模式,而且其内部自身都无法统一,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是西方在罗马帝国分裂和灭亡之后西方历史发展的主线。[11]进入现代社会,面对全球化深入推进带来的世界难题,西方文化既拿不出有效的治理方案,也难以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达成真正的理解和认同。而“中国”从来就不是一个民族主义的国家概念,从本质上讲“中国”就是一个“文化”的概念,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证明了依靠文化的纽带和道德的力量可以将亿万不同民族的人民组织在一个共同体中。在世界文明历史中,只有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年,无论碰到什么风浪,无论遭遇什么挫折,中华民族从未绝望、从不放弃,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这是世界文明史的奇迹。究其原因,显然不是因为中华文化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而是因为它尊崇了人性的规律,具备厚重的道德精神,发挥了道德的强大调节功能。中华道德文化因为其开放性和包容性而在应对各种危机和化解各种矛盾中极具韧性,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我们的先人早就认识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道理。”[5]94

今天世界难题的解决及和平秩序的建立仅仅凭借经济和科技已经无能为力,武力威胁和西式“民主”更是难以为继。人类历史上长时间的和平和“世界主义”国家从来都不是出现在西式的竞选民主之中,曾经是人类制度文明象征的西方民主制度在21世纪已经逐渐僵化和腐化。因此,瑞典物理学家汉内斯·阿尔文在一九八八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颁奖大会上指出,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也就是中华文化固有的道德智慧。崇文尚德既是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和永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突出贡献,中华道德文化将为世界的未来发展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提供无尽的思想宝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正是中国道德文化逻辑演进适应新时代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论。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的道德文化价值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作为指引人类未来的系统方案,包含多维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指向:政治上,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经济上,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和衷共济、合作共赢;文化上,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平等交流、互鉴共存;生态上,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环境友好、自然保护;安全上,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反对恐怖主义。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丰富内涵中,蕴含深刻系统的中华道德文化价值。

(一)“天下大同”的道德理想

人类命运共同体包含着应然的价值追求,对全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这是对中华传统“天下大同”道德理想的继承和发扬。中华文明自古就有很强的整体意识,中国人没有强烈的畛域观念。早在大禹时期中国便出现了“协和万邦”的思想,其后,夏按照中国传统文化身—家—国—天下的逻辑,使天下大同、世界一家成为中国文化关注的核心观念。传统中国人追求的美好社会,是“一匡天下,民受其赐”(《论语·宪问》)、“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尚书·尧典》),甚至“天下定于一”(《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议兵》)的大同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样把世界看作是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想人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12]478;“搞保护主义如同把自己关进黑屋子,看似躲过了风吹雨打,但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12]481,形象的比喻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世界的整体性特征。

世界的整体性决定了人类命运的共同性。人类命运共同体立基于全球化时代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严峻问题的共同关切、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的命运事实,提炼出超越差异分歧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全人类共同价值,擘画了“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未来世界蓝图,是对传统大同理想的创新性新发展。

(二)群体为重的道德原则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承了中华传统群体为重的道德原则。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把个人与共同体的关系作为关注的重点,把维护共同体的秩序作为协调二者关系的关键。孔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在于遵守社会生活中的伦理纲常,人际交往应该先义而后利。孟子进一步阐述了处理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等五伦关系的基本遵循,每个人都通过人伦关系寻找自己的定位。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美好生活从来不是一个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类存在物”的问题,正是在类的关系中,在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有效互动中,人的对象化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结果。人类天然地需要团结在一起组成共同体,“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13]394。群体为重是中国人秉持的基本道德原则,“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中国人的深厚情怀。

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打破国家、民族和意识形态的界限,形成一个共同应对挑战、共创美好世界、共享发展成果的人类整体。“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1]61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睦邻安邻富邻、共商共建共享,是中国始终秉持的交往理念和行为准则,符合人的类本质的追求,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群体主义道德思想在新时代的反映。

(三)和合交往的道德规范

和合是中华道德文化的核心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契合了中国传统“内和而求外顺”的交往理念,并展现为层层递进的道德要求规范。

首先,和合意味和平。和平是中华民族的热切向往。中国人民深深懂得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是美好生活的基本条件。五千年的文明史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渴望和平的民族,中華民族从来没有对外扩张的历史记录。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痛有着铭心镂骨的记忆,怕的就是社会动荡,求的就是秩序稳定,盼的就是天下太平。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近代以来在资本的全球性扩展中世界战争的真正原因,也指出了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能肩负起全球和平事业的历史重任,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展现了世界和平的美好前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之一就是走和平发展之路,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也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和平追求。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中国一再强调,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2]46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中国人民追求和平、维护和平、发展和平历史与现实的经验总结与理论升华,也是对坚守国际法基本原则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庄严承诺。

其次,和合要求平等。和平相处,前提是世界各国相互尊重、平等对待,这正是中华道德文化的基本精神。平等意味着世界各国都不以本民族的价值尺度为是非标准,而是对异质的文化能够充分理解并肯定其合理性。不同国家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物质生产方式、权力组织结构、社会治理体系、文化价值观和民族心理结构,都具有独立的文化特征,成为了黑格尔所说的具有独立性、主体性和有自身尊严的伦理实体,都有其独特的精神魅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4]259,“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2]468尊重文明的差异性、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坚持世界上所有国家无论大小强弱,一律平等,既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前提,也是不同文明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条件。没有对比就没有互鉴,也就没有革新,“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各国只有相互尊重、平等对待,才能在交流中吸收他国文明的长处和精华,以“美人之美”达到“美美与共”。不同文明之间彼此既相互尊重又相互学习,积极地开展对话与交流,形成“道并行而不相悖”“并育而不相害”的文明格局,才能达到“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的局面。[14]154

再次,和合期望合作。和合理念的进一步要求就是合作共赢。中华传统道德文化一直有和衷共济、和气生财、和气开运的处事哲学和交往智慧。但是,在西方文化和资本逻辑的主导下,人们对经济交往尤其是对国际关系的理解以竞争、冲突、对抗为主,交往的主体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一方赢利建立在另一方受损的条件之上。在国际关系中,强调的是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情谊,只有永恒的利益。人类命运共同体则谋求经济发展和国家交往的合作共赢,中国的“一带一路”“亚投行”等建设方案就以大量的合作项目对国家之间的合作共赢做出了生动的诠释。而合作共赢的最终达成又需要文化的交流交融,因此,民心相通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条件。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强调经济合作要与人文交流共同推进,要在尊重各国人民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的基础上,以民心相通实现友好往来,最终通过共同努力,构建人类美好家园。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道德实践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和平的方式实现发展,不仅不失时机的提供了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并且在实践上成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坚力量。

有别于西方崛起的“血与火”的历史,中国发展的最大特点是和平。西方国家的原始资本、资本积累是通过流血、战争、殖民获得的。新中国从来没有发动侵略战争,从来没有掠夺过别的民族,而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带领下,独立自主,依靠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勤劳智慧,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1]23

中国发展也不会威胁世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人民的真实意愿。西方列强在崛起的过程中曾经把诸如贫富差距的社会矛盾全部转嫁到外部世界,但是,中国完全在自己的土地上完成现代化,并化解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和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是国强必霸之路上的一个例外。毛泽东在上世纪50年代之初中国刚刚进入社会主义时就曾经提出,“中国会变成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15]291邓小平同志也曾经公开宣誓,“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负别人;我们反对人家对我们发号施令,我们也绝不能对人家发号施令。”[16]319“大强国”关键在于发展生产力、市场力、创新力、文化力和社会治理力,当然也包括国防力。“使人可亲”,就是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重真情、尚大义”[17]10。进入新时代,正在强起来的中国在国际交往中始终秉持“强而可亲”的发展和交往原则。“重真情、尚大义”体现在国内,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奋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实现百年奋斗目标,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对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础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更加和谐的社会和融洽的人际关系。“重真情、尚大义”体现在国际交往中,就是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以和平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真实意愿,也是正在从当下做起的道德实践。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12]86,“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18]132。中国共产党人传承中华民族重视实践、勇于实践的传统,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新时代以来,中国从器物、制度到精神层面,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各个方面积极践行国际事务。在促进世界和平方面,中国积极推进新型平等国际关系建设,主动参与国际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主要出兵国和出资国;在推动共同发展方面,“我们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九百六十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1]7同时,“一带一路”欢迎世界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便车”“快车”,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大量无偿援助、优惠贷款、技术支持、人员支持;在文化交流方面,中国以开阔的胸怀对待世界各国人民的文明创造,搭建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交流合作平台,加强与各国人民人文往来和民间友好;在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方面,中国坚定落实《巴黎协定》承诺,大力节能减排,近年来减排量占全球50%以上,推广可再生能源,规模居世界之首;在全球治理方面,中国提出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积极推动南南合作。正如二十大报告强调的,“中国坚持对话协商,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推动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推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1]62-63中国积极承担并履行国际责任,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坚力量。

中国共产党基于对全球化发展大势和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而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不仅为发展平等、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矗起了精神大厦,而且为创造和而不同、包容互鉴的美好世界提供了义理支撑,必将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中抒写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3]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5]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6]梁鹤年.西方文明的文化基因[M].北京:生活·读书·知识三联书店,2014.

[7]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8]钱穆.文化学大义[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9]夏瑞春.德國思想家论中国[M].陈爱政,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10]李少威.预言者梁漱溟[J].新华月报,2018(15).

[11]刘涛.汤因比的预言:中国文明将照亮21世纪[J].社会观察,2013(3):31-33.

[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14]冯友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M]//.三松堂全集:第1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15]毛泽东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7]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18]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王习贤

收稿日期:2022-05-05

作者简介:何良安,男,湖南桂阳人,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

猜你喜欢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治理新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代表着中国外交未来的方向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现了中国的历史担当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容、价值与作用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
中国言说的路径与民族国家电影实践及其走向
“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时代性观照下理想社会的现实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