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老年人视物模糊,是老花眼还是白内障

2023-05-30李骏

家庭医药 2023年1期
关键词:老花眼睫状肌老花镜

李骏

首先说说什么是老花眼,医学术语又叫:老视。顾名思义,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视力问题。人的眼睛好比是一架能自动调节焦距的照相机,年轻时无论目标远近都可以看清楚,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自动调节能力逐渐减弱、最后消失,这种眼睛的调节力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就是老花眼的本质。形象地说,就是人老了,眼睛就逐渐变成焦距固定不变的照相机了。

一般来说,老花的过程从40岁开始,负责眼睛调节的睫状肌的肌力逐渐减弱,晶状体也老化变硬了,调节功能就随之下降,到60岁调节完全消失,所以60岁以后,老花镜的度数就不增加了。有一点要说明的是,眼睛只有在看近距离的物体时,才会使用最大量的调节功能,看远处时是放松的状态,所以老花眼的症状,主要发生在近距离用眼活动时,离得越近越看不清。比如:看手机时,需要拿得远一点,才能看清楚文字;端起碗吃饭时,感觉米粒都是模糊的。

其实,老花眼从本质上说,不是一种器质性眼病,只是眼睛生理性的调节功能退化现象。因此,老花眼造成的视物模糊,只需通过戴眼镜就可以看清楚了。

既然老花眼是生理现象,那应该每个人都会出现,不管年轻时是近视、远视、还是散光,其实无人能例外。只不过近视眼的人,矯正近视的凹透镜片和矫正老花的凸透镜片,有度数相互抵消的效果,看近处时只需把近视眼镜摘下来就可以了。当然,这仅限于看近处,如果看远处仍然需要戴原来的近视眼镜。

不过,我们在生活中也见到有的耄耋老人耳聪目明,做针线活儿甚至不用带老花镜;还有的人,本来50多岁时有老花眼,可是到了70岁反而不用带老花镜了,大家会不约而同地认为是眼睛“好”的表现。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那就要提到另外一个老人常见的眼睛问题:白内障。晶状体是眼球中一个重要的结构,形状类似凸透镜,而且是透明的,它起到的作用是透过光线、聚焦光线,这样才能形成清晰的视力。这里还要提到眼睛和照相机的对比,晶状体起到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任何原因导致的晶状体浑浊、透明性下降,从而影响视力,就叫做:白内障。其中,最常见的类型就是老年性白内障。由于老年人晶状体的营养代谢逐渐减低,再加上光线经年累月对晶状体细胞造成的累积损伤,导致晶状体蛋白发生变性、断裂、水化,最终发生不可逆性的混浊,形成白内障。

白内障的典型症状是无痛性、渐进性视力下降,看东西模糊,总觉得像下雾一样,最后甚至可以发展到看不见。由于晶状体混浊部位和程度的不同,白内障在临床上也可以有一些不同的表现,比如以晶状体中心混浊为主的白内障,早期症状主要为:中老年人逐渐出现近视眼,感觉到看近处不再需要老花镜了。所以,当一位80多岁的老人家不需要老花镜还能穿针引线时,很有可能是因为早期白内障的表现。但是,这种情况也只是暂时的,随着白内障的发展,看近处也会越来越模糊,最后表现为远、近都看不见了。

由此可见,老花眼和白内障,虽说都表现为视物不清,但是二者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上存在很多不同。

老花眼,相当于照相机的调焦功能消失了(晶状体硬化),表现为看近困难,越近越看不清,但是戴上眼镜就可以矫正视力。

白内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不透明了(晶状体混浊),表现为看远、看近都模糊,但是在早期,有部分人可以出现暂时性近视,表现为看近不用老花镜了。晶状体的混浊是不可逆的,目前没有公认有效的药物治疗,唯一可以改善视力的方法是手术摘除白内障(就是混浊的晶状体),同时将透明的人工晶体植入眼内,从而提高视力。

你注意到了吗?老花眼和白内障在发病机理中都有晶状体老化的因素,所以,在白内障手术中,摘除掉自己的晶体后,如果植入一枚多焦点人工晶体,就可以一举两得地同时解决白内障和老花眼的问题了。

既然老花眼和白内障本质上都是人眼自然老化的结果,所以都是不可逆转的。不过,我们还是可以在生活中采取一些方法,能够起到预防、延缓发展的作用。

1.预防老花眼,要注意不要常常过度疲劳用眼,容易造成睫状肌痉挛;睡眠充足、不熬夜,让眼睛充分休息,才能恢复正常调节能力;多做户外运动,尤其是各种球类运动,让眼睛常做远近交替注视,利于锻炼睫状肌。

2.预防白内障,要注意减少强光照射,比如户外活动时戴墨镜,并且注意避免眼部外伤;如果有糖尿病,要积极控制血糖;吸烟的人最好尽早戒烟,这些都是促进白内障发展的不良因素。

猜你喜欢

老花眼睫状肌老花镜
儿童眼与老视眼睫状肌厚度在调节中变化的研究
近视的人年老后不会得老花眼
老花镜三年一换
老花镜
扩瞳验光前如何判断扩瞳药已经起效?
首次配眼镜 该不该散瞳
戴老花镜溜达容易摔跟头
小小一支笔,可延缓老花眼
近视的人是否不容易患老花眼
验光配镜最好选在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