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能力建设现状与对策

2023-05-30张俊李勇陈光陈婧冯伟何武钟浩郑和松杨国祥

湖北林业科技 2023年1期
关键词:能力建设

张俊 李勇 陈光 陈婧 冯伟 何武 钟浩 郑和松 杨国祥

摘 要: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与人类卫生健康关系密切,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能力是提升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质量和效率的前提和基础。通过调查、整理、统计、分析湖北省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人员、设施设备、经费保障等能力建设及工作开展情况,发现存在监测站点重设轻建、人员少且不专、监测防控质量不高等问题,并提出加强体系建设、提升专业能力、提高精准化监测等提升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能力建设

中图分类号:S851.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3020(2023)01-0074-05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在保障物种安全、生态安全、生物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国家安全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05年,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导致栖息于青海湖的斑头雁等鸟类死亡6  000多只,也对当地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安全造成影响[1]。野生动物疫病监测防控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规定重点防控的疫病。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威胁,20世纪全球3次流感,导致至少175万人死亡。违反人道主义的生物战争中,病原微生物作为生物武器,具有隐藏性强、致病性强、传染途径多、污染面积大、战争成本低等特点,野生动物特别是迁徙的候鸟极有可能作为生物武器的载体,通过远距离迁徙进而传播疫病。多年来监测防控证明,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在安全防护上具有前沿哨卡和屏障作用,引起各國政府高度重视。

1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能力建设现状

2021年3~10月,湖北省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建设调研组采用实地调查、座谈交流、电话访谈等方法,先后组织19批次180多人·次,对全省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主管部门及监测站的监测能力建设、监测巡护信息报告、应急值守开展专项调研。调研结果表明:自2005年以来,经过17年发展,湖北省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网络体系逐步得到完善,监测防站县域覆盖率80.9%,基本覆盖湖北省重点监测区域。近五年,湖北省通过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省级标准站创建、监测能力提升年活动等,初步构建了国家级、省级、市县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网络体系,监测站点基本覆盖全省、人员队伍得到充实、工作经费逐年提高、设施设备不断升级、巡护次数明显增多、监测信息报告更加及时、节假日应急值守率显著提高。但是,监测站点基础设施设备、人员力量、经费保障等综合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1.1 站点分布情况

湖北省现有监测站92个,包括28个国家级、64个省级监测站。其中独立机构的监测站2个,挂靠湖北省野生动物救护研究开发中心、湖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测站、林业事业发展服务中心等直属单位的监测站50个,加挂在保护区湿地公园等单位的监测站40个。站点分布于69个行政市县区、36个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基本达到监测重点区域全覆盖(图1)。

1.2 监测“三站”建设

2014年,湖北省先后开展了主动预警站、标准站和环志站“三站”建设。按原国家林业局要求,湖北省启动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主动预警监测站试点,湖北龙感湖监测站是原国家林业局主动预警监测站之一;2017年,原湖北省林业厅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省级标准站创建,制订省级监测站建设标准、省级标准站考核标准,通过自主申报和综合考核,评定省级标准站16个;2020年,经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同意,在湖北省野生动物救护研究开发中心设立湖北省鸟类环志总站,在网湖、龙感湖、沉湖、梁子湖、洪湖设立5个鸟类环志站,以及以前设立的大老岭鸟类环志站,初步形成了“1+6”鸟类环志站网络;2022年湖北省林业局新设网湖、梁子湖、龙感湖3个省级预警站。

1.3 监测人员情况

现有监测专职人员450人,兼职人员1 417人,平均年龄464岁。专职人员中,男性占比80.2%,与监测野外工作性质相适应;学历以本科和大专为主,两者共占比64.9%,专职人员教育程度普遍较高;职称以中级及以下为主。

1.4 工作经费情况

湖北省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中心(简称湖北省监测中心)、宜昌市、仙桃市等20个监测站每年财政经费共计1 418.29万元,其中,湖北省监测中心1 036万元,其它19个监测站平均每站6.7万元。省内其他监测站没有财政经费支持。2021年,省财政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补助项目1 890万元,对63个省级监测站(标准站)按每站每年30万最低标准进行补助。国家级监测站暂无经费来源。

1.5 设施设备情况

经逐年建设,各站基本具有办公场所、办公设施及单双筒望远镜、照相机、信息报送等监测设备,部分监测站添置了采样箱、液氮罐、活体保存箱等采样保存运输设备,储备了防护服、口罩、急救箱、应急药品等应急防控物资,基本满足日常工作。

2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建设及工作开展情况

2.1 监测体系建设

自2005年以来,先后开展了试点站、示范站、标准站、预警站和环志站等创建活动。2021年,全省开展了“监测能力提升年”活动,全面开展监测能力提升年、监测补助项目、监测标准站、监测救护繁育项目等4项绩效考核,推行考核末位约谈、淘汰机制,进一步激发潜力和活力,切实落实野外巡护监测、监测信息报告、监测应急值守三项制度,各地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有序开展,稳步推进。

2.2 监测制度落实

通过绩效考核、量化排名、定期通报等措施,加强野外监测巡护、监测信息报告和应急值守三项制度落实。2021年,全省报送监测巡护信息5 599条,快报信息10条。国家林草局节假日应急值守电话抽查27次,全部在岗,在岗率连续多年100%;湖北省林业局电话抽查186次,在岗171次,在岗率91.9%,比往年明显提高。

2.3 主动预警监测

2018~2021年,全省持续在网湖、龙感湖、洪湖、梁子湖、沉湖5个长江沿线重点湖区鸟类迁徙同步监测和疫病本底调查,每年9月~次年4月观测冬候鸟迁徙迁移动态情况,辅以佩戴卫星追踪器监测小天鹅、绿翅鸭等野鸟长途迁徙情况,累计环志野鸟134只,初步了解掌握鸟类迁飞动态及迁徙规律,绘制鸟类迁徙迁移示意图。采集、检测野鸟粪便和哨兵动物样本1.35万份,组织专家人员分析研判,发布疫病发生趋势报告,为疫病主动预警监测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2.4 异常应急处置

根据2021年湖北省林业局发布《湖北省林业局陆生野生动物疫病应急预案》《湖北省陆生野生动物疫病应急流行病调查溯源人才队伍建设方案》,严格规范落实“快、狠、严、扩、足”异常应急处置要求。及时科学处置武汉市马鞍山森林公园猕猴感染流感死亡、网湖小天鹅感染H5流感死亡等野生动物异常10起47头只,避免了疫情扩散。同时,湖北省林业局积极推动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建立常态化应急队伍和流调溯源队伍、野生动物保护和兽医等专业化队伍、科研院校和林业畜牧卫生等部门专家团队等3支队伍,建立快速反应和培训演练工作机制,完善经费物资、薪酬、奖励表彰和科普宣传保障措施,建立实施责任清单管理,对应急溯源队伍建设及工作不力的予以通报,对造成疫情扩散蔓延的予以严肃追责。

2.5 技术指导服务

加强对湖北省财政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补助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服务,制定工作方案,成立技術指导服务组,为各监测防控补助项目单位做好项目实施技术服务,技术培训18场次576人。通过查阅资料、座谈交流、现场查看等方式,督促指导各地推进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能力提升,

3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能力建设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调研发现部分监测站点运转不畅、人员力量不足、技术水平不高等制约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能力的一些困难和问题,部分站点监测补助项目实施进度较慢。

3.1 站点运转不畅

湖北省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中心绝大多数挂靠湖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湖北省野生动物救护研究开发中心、保护区等单位,一套人马、几块牌子、多重业务,工作上存在顾此失彼现象。部分地区对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站位不高,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责任压得不实。少数林业主管部门对辖区内站点组织管理缺位,分管领导对本地区监测基本情况不够熟悉。部分监测站没有站务管理及工作制度,应急预案修订、应急流调队建设停滞不前,专兼职人员分工不明确,工作流于表面,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人员整合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运转效率。

3.2 人员力量不足

全省监测站专职监测人员450名,平均每站5名,负责动植物保护、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资源管护等具体工作,专职不专。兼职监测人员一般是护林员、管护员、防火员,兼职不强。近年来各级林业部门新进人员偏少,留住较难,力量不足。

3.3 专业水平不高

监测在职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167人,占总数37.1%,初级工程师及以上296人,占总数658%,其中动物保护及兽医相关专业人员极少,机构改革稀释专业技术人员力量,导致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专业技术水平普遍不高。

3.4 项目进度偏慢

个别省财政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补助项目实施单位重视不够、谋划不足、目标不明、任务不清、指标不细,存在实施方案和具体实施“两张皮”等问题。多地财政资金执行“零余额账户”制度,因项目实施计划性不够,导致资金使用进度较慢,极个别监测站项目资金被财政统筹。

4 对策和建议

野生动物携带的病原体极其复杂,已知的1 415种人类病原体中62%人兽共患,疫病存在野生动物、畜禽、人类之间的跨界传播和循环传播,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是屏蔽和阻断疫病在野生动物、畜禽和人类之间传播的有效途径和迫切需求[1]。《生物安全法》规定国务院林业草原部门组织监测站点布局、建设,完善监测信息报告系统,开展主动监测和病原检测,并纳入国家生物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2]。《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对野生动物疫源疫病进行监测,组织开展预测、预报等工作,并按照规定制定野生动物疫情应急预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或者备案。应当按照职责分工负责与人畜共患传染病有关的动物传染病的防治管理工作[3]。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生境类型多样,湿地资源丰富,水鸟种类数量众多,水鸟296种,2021年106处湿地越冬水鸟77万余只,8处湿地越冬水鸟1万只以上[4]。湖北省在鸟类等动物中检测或分离到H4N1、H6N2、H6N6、H9、H10N5等亚型AIV[5],湖北处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分离出的H9N2病毒包含来自亚洲、北美洲等不同地理区域的片段、多种亚型和不同宿主物种,证明候鸟在禽流感病毒向世界不同地区的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6]。当前新冠病毒存在传入易感野生动物回传到人类的潜在风险,非洲猪瘟已经定植,随时暴发;灵长类野生动物仍存结核病暴发风险;鼠疫、小反刍兽疫等疫病有传入湖北省的风险,面对严峻复杂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形势,建议从组织管理、机制创新、项目实施和技术培训等方面发力,补齐短板,激发活力,推进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能力建设,从源头筑牢织密生态文明建设和公共卫生安全屏障。

4.1 强化组织管理

把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纳入各地各级林业考核内容,加大考核权重。定期通报各地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开展情况。明确地市州级野生动物主管部门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组织管理责任,学习“林长制”模式,压实责任,细化措施,进一步健全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建设区域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中心,负责区域内各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管理和业务指导。

4.2 强化技术提升

提高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从业人员专业技术职称晋升评定比例。建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专家库,与科研院校加强合作,联合实行对点包保服务,提升地区技术水平。举办省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技术培训班,增办线上培训班,制作微课件,设立微课堂,加强全省各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持证上岗。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和疫病防控相关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充实专业队伍。

4.3 强化项目支撑

争取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财政资金投入。制定项目中长期规划,统筹谋划项目支持方向,根据各站基础条件、技术能力、工作开展情况,分区域、有重点、树标杆引导推进项目实施。加强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严格事前评审、事中监控、事后考核程序,有效运用项目绩效考核结果,完善监测工作考核竞争机制。

4.4 强化模式创新

创新推广卫星遥感、远程监控、红外相机、物联网形成天-空-地全方位监测方法和模式。发动社会力量、专业团队,委托第三方提供一站式技术劳务服务,提高技术水平。融合资源管护、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业务内容,探索林业监测一体化模式,制定绩效激励机制措施,调动兼职监测人员积极性。

湖北省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已经纳入湖北省林业发展“十四五”发展规划。湖北林业主管部门持续推进监测网络体系和监测设施设备建设、人才培养培训等监测防控能力建设。湖北省各地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对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越来越重视,工作力度越来越大。湖北省通过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能力建设,从而更加有力地保障生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保障湖北省早日建成“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

参 考 文 献

[1]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3-14.

[2]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EB/OL].(2020-10-17)[2022-05-06]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2010/bb3bee5122854893a69acf4005a660

59.shtml

[3]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EB/OL].(2018-11-05)[2022-05-06]http://www.npc.gov.cn/npc/c12435/201811/f4d2b7a3024b41ee8ea0ce54ac117da

a.shtml

[4]朱兆泉,蒲云海,吴华,等.湖北省水鸟资源与保护[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20.

[5]陈光,杨国祥,湖北省N7N9流感疫情主动预警与监测防控研究[J],湖北林业科技,2014(4):44-47.

[6]Xiang Li,Jing Sun,Xinru Lv,et al. Novel Reassortant Avian Influenza A(H9N2) Virus Isolate in Migratory Waterfowl in Hubei Province,China.[J].Front.Microbiol.,2020(13).

(編校:郑京津)

收稿日期:2022-05-06

作者简介:张俊(1982~),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野生动物资源监测工作。

杨国祥为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能力建设
应对“寨卡”疫情的几点体会
党刊记者能力建设思考
高校图书馆智库能力建设探究
建筑施工企业市场营销特点与营销能力建设
嵌入心理契约的馆员知识服务能力建设研究
试析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建设
关于新形势下提高组工干部能力的思考
浅析如何做好民生检察服务热线工作
审计人员职业发展与能力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