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逻辑意蕴及实践路径
2023-05-30张志元赵赛君
张志元 赵赛君
[摘 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历经百余年奋斗创造的重大成果,不仅蕴含着深厚的历史逻辑和深刻的理论逻辑,而且具有合乎规律性的实践逻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要深入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逻辑理路、特色意蕴及实践路径,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逻辑理路;内在意蕴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3)01-0010-06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64新时代如何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关乎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确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产生的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深刻理解把握其逻辑理路、价值意蕴和实践要求。
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逻辑理路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经过不屈不挠的奋斗成功走出的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正确道路,是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于一体的重大创新成果。
(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逻辑
1.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走自己路”的历史之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2]1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3]221964年12月,周恩来正式向世界宣布:“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总的说来,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4]439“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提出,初步擘画了现代化道路的宏阔图景。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时任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强调:“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5]237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一步提升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科学内涵和战略要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奋力开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前景所具有的强烈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得以推进和拓展的根本保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3]22回首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的历史进程,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國各民族发展面临的重要历史任务,也是近代以来中国无数仁人志士追求的梦想。受苏联工业化的影响,立足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境况与基本国情,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早在党的七大就提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6]108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国真正实现现代化开辟了全新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落开始走向强盛的历史转折点,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根基,使中华民族站上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新起点。
3.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汲取经验教训中不断发展。世界各国的历史传统、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不同,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也具有不同特点。中国在推进现代化的历程中汲取他国现代化发展经验,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在《21世纪资本论》中指出,数十年来,中国一直在摸索自己的模式,立足于本国国情,寻找一条融合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优点的新路。[7]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我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致力于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8]58没有一个国家和民族可以通过照搬照抄他国模式取得成功,但可以在借鉴他国经验教训及立足本国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成功探索出适合本国实际的现代化道路。
(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逻辑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现代化最初的动力和根源。“资产阶级社会的真正任务是建成世界市场(至少是一个轮廓)和确立以这种市场为基础的生产。”[9]166马克思的世界市场理论揭示了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社会的运动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演进,市场从孤立封闭的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各民族的互相往来和互相依赖是现代化最初的动力和根源,揭示了生产力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扩张之间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马克思现代化理论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现代化的价值旨归和最终目的,实现现代化与实现共产主义同向共行。
2.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价值旨归。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在通往现代化的进程中,各国的具体国情、发展阶段、要素禀赋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不可能有固定的模板,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了中华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自我超越,呈现了现代化进程中前所未有的进步特征。
3.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生成机理。我国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有很大不同,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按照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是有别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勇毅前行,以探索基于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方案。
(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逻辑
1.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探寻”的转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程,由西方列强的入侵“被动现代化”转向中国人民幡然觉醒“主动实现现代化”。回望世界历史发展进程,自20世纪60年代以西方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先后实现第一次现代化,在这场世界性的浪潮中,起源于西方的现代化在向全球扩展过程中,打破了各个国家、民族的闭关自守状态,正如马克思所言,资产阶级“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10]36。当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走在世界性现代化潮流的前列时,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还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的同时,使近代中国被迫卷入世界现代化浪潮中,蒙受着灾难与屈辱的中华民族,未能辨清本国在世界上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未来出路,导致中国在被动现代化历程中步履维艰。无数仁人志士为改变中华民族悲惨的命运、拯救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不惜流血牺牲,提出救国救民的现代化方案,但大多数方案是以西方为仿效对象,在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不符合中国国情,直到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之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11]1516。
2.以国情为基选择适宜的现代化道路。现代化并不等于西方化,中国现代化在照搬他国模式中会迷失方向、延缓进程。在西方价值观影响下,要迈向现代化之路的国家形成了一种固定思维模式——想要实现现代化就要走西方的老路。然而,西方鼓吹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洋务运动,仿照西方文化、希望达到强国崛起的戊戌变法,热衷于移植西方模式、借鉴西方制度的辛亥革命,无不以失败告终,使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中国人民更加苦不堪言。一味地奉行“拿来主义”,照搬照抄他国模式,不仅“水土不服”,还会丧失本国发展的自主性。因此,“不能把西方的理论、观点生搬硬套在自己身上”[12]2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表明中国正式开始探索中国式現代化道路,对于百废待兴、经济基础薄弱的新中国,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任务,我国相继提出“一化”“二化”再到“四化”,是党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的符合国情的发展目标。
3.在掌握历史主动中开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在实践中针对中国问题作出的正确抉择,基于现实的经验教训深化现代化的理论内涵。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适应国内外发展新形势,满足我国现代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在科学研判时代背景、扎根中国国情、汲取现代化发展历史经验教训基础上,在1979年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命题,这一命题深入中国实际,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和实践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1]2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面”要求解决当前我国不同区域、不同领域、不同群体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以及发展中存在诸多短板的不充分问题。新时代,以全面深化改革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动力与方法路径,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解决现代化建设中的发展问题提供指南和路线,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现代化路程提供科学指引与持久力量,创新性地提出以新发展理论引领新发展阶段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色意蕴
(一)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现代化的内涵因时代发展变化不断被丰富,作为各国必经的发展阶段,现代化发展进程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其中现代化进程中的主体即人民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因素。在地理、历史、文化、制度等因素影响下,各国因国情的差异及背景的不同,现代化发展道路也因显著差异而选择不同的现代化发展模式。我国一直以来都是人口大国,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人口状况紧密联系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规模,如何改善人民生活,是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极为严峻的难题。我国在几十年内实现了从沉重的“人口负担”向“人口红利”的有力转变。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2]14人口众多的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并使得世界上近20%的人口迈入现代化行列,这不仅意味着后发国家对先发国家的成功追赶,也意味着世界现代化的版图和进程的改变。
(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也是百余年来党和人民一以贯之的共同价值取向。在经典著作中不乏对共同富裕丰富且深刻的构思,极具前瞻性的“社会保障”思想、“大同”思想内含我国古人对共同富裕的美好憧憬,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资本主义社会难以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在于私有制。马克思所描述的未来社会在占有关系基础上推动所有人的共同富裕,“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13]436。这些重要思想对我国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目标提供了思想溯源和基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14]9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矢志不渝地摆脱贫困落后,擘画共同富裕的宏伟蓝图。
(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15]37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的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统一于现代化的整体历史进程,弃掉其一都无法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精神变革来源于物质变革,物质变革受到精神变革的影响:脱离了物质的现代化建设,犹如悬着的空中楼阁,失去了坚实的支撑;只重视精神引领,而忽视了物质基础,会丢失方向。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对“物”的大量追求,促进了生产力史无前例地发展,但也造成了资本家与工人的对立,致使人在劳动中“异化”,“以物为本”的现代化使人变得单向度,物质与精神互相掣肘,成为社会均衡发展的桎梏。我国在推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既注重物质领域的快速稳定发展,也冀望满足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两者在现代化整体布局中的统筹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党创造性地提出物质与精神“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明确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努力在更高层面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通过持续深入对物质与精神两者辩证认识,逐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进程。
(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生态环境的好坏关乎人类生存发展质量的高低及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阶段。早期人类环保意识较弱,不惜以破坏自然秩序为代价攫取大量资源,但世界是相互联系的,人类获得的短期经济效益带来的长久持续破坏难以快速恢复,自然给予人类恩惠的同时,又因人类无休止地破坏自然法则而予以严厉报复,正如恩格斯所说,“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16]998。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国家,为获得超高利润及剩余价值,在自我增值欲望的驱使下,为资本在全球的流转找寻商品生产的原料产地、廉价劳动力提供地及商品倾销地,为满足资本再生产及技术资本再生产的需要,落后国家被迫承受污染严重的企业及发达国家的落后产能,西方发达国家运用自身优势实现资本快速扩张的同时,使得非洲、亚洲、美洲等落后国家丢失巨额资本。“疯狂地发展生产力”可以满足西方发达国家对“物”的大量需求,也必然伴随资源的枯竭、生态环境的破坏,致使全球生态系统恶化。不同于西方注重增长的模式,中国式现代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现代化建设全局的突出地位”[17]43,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逐步内嵌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全程,谋求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共同进步,统筹考量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共生。
(五)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在西方坚船利炮轰击下,被迫卷入世界现代化浪潮的中国,深受资本主义无限制追求资本增殖的侵害,这使得中国作为殖民受害国深知和平的可贵。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5]2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倡导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以与周边具有相同遭遇的国家建立平等合作关系起步,用和平协商而非武力解决各国关系及历史遗留问题,为妥善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关系问题提供方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科学研判时代发展趋势,创造性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以实际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国牢牢把握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顺应和平发展的时代趋势的同时不断发展自身,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的现代化,中国始终站在全人类高度谋求各国共同进步,为推动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发展与世界和平稳定贡献中国力量。
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实践要求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百余年砺炼中取得丰硕的现代化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3]23-24面对新机遇新挑战,需要在深入理解把握逻辑理路、特色意蕴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1]64新征程上,我们会遇到诸多难以预判的问题与挑战,“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18]21。面对艰难险阻,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所具有的独特优势,破解现代化发展难题、增强现代化发展动力,进而将其转化为现代化发展效能。要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引领保障,切实发挥党在指引现代化道路中的“统领全局、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各环节,以加强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全方位发展。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3]16持续创新是保证理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必要前提条件,一个强大的理论如果不随着历史的演进和时代发展趋势注入新的活力,只靠自身所固有的思想去处理新时期新变化新问题,必定会被历史所淘汰。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汲取时代之精华、凝聚思想之宝库的科学理论,之所以历久而弥新就在于其在自身发展中不断汲取人类知识精华。现代化理论作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上成长起来的一种发展理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既有现代化理论体系之下不断取得的新的突破。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路途上,必须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持用中国理论解决中国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将中国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经验凝结升华成理论,不断赋予社会主义现代化以新的时代内涵,进而为持续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深层次的精神动力和实践路径。
(三)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9]19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经济发展在质量、动力、效率等方面的深层次变革。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旺盛生命力。
(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旧问题尚未解决,新挑战不断涌现,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5]60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要继续大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低碳,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实现世界永续和平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五)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进入新时代,需要坚定信心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蕴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强大精神动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归根到底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要秉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主义治理格局,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社会公平正义,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进一步丰富中国式现代化内涵,涵养人类文明新形态。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4]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5]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托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M].巴曙松,陈剑,余江,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8]习近平外交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21.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0)[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15]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7]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18]习近平关于防范风险挑战、应对突发事件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1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 王 雨
[收稿日期]2022-11-03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共和国工业奠基地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研究”(L22ZD048),主持人田鹏颖。
[作者简介]张志元(1979— ),男,山西介休人,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赵赛君(1998— ),女,河南新乡人,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