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一个行”到“两个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生成逻辑

2023-05-30于建玮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生成逻辑现实理论

摘要:从“一个行”到“两个行”,体现出由理论逻辑、文化逻辑和现实逻辑共同构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生成逻辑。理论逻辑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使其产生强大的真理性力量,它居于基础地位,是生成逻辑的根本前提;文化逻辑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濡化,它居于枢纽地位,是生成逻辑的关键;现实逻辑是指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不断回答中国的时代之问,它居于中心地位,是生成逻辑最终的落脚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生成逻辑蕴含着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内在要求,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生成逻辑;理论;文化;现实

中图分类号:D61;A81

DOI:10.13784/j.cnki.22-1299/d.2023.01.002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马克思主义行”这一重大论断,他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1]党的二十大增加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个新的重大论断,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在认识上的重大突破。“一个行”和“两个行”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包含着一系列中间环节,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生成逻辑。把握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生成逻辑,对于我们更加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使其产生强大的真理性力量

从“一个行”到“两个行”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为逻辑起点的,这种真理性是“马克思主义行”的根本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生成的理论逻辑。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向世人充分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力量,“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力”[2]。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力量源自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发展的理论,集中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不是基于道德上的义愤或者纯粹的思辨,而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果,对自然界、人类思维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形成正确而深刻的认识,“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在自身发展历程中,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地坚持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对不同时代的现实状况得出切合实际的真理性认识,使得自身的理论建构始终保持正确、缜密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和很多其他理论相比,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人民立场。它不是站在少数剥削者的立场上,或者用华丽的语言为少数人的剥削、奴役、掠夺进行理论上的辩护,或者为剥削者提供维护自身利益的方案;而是自觉而坚定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这一边,用深切的情怀和深刻的理论思考为广大人民群众发声,为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解放全人类、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出明确的方案。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进程中,从最初的指引欧洲工人运动,到今天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种立场一直在不断丰富和强化。也正是由于这种人民立场,马克思主义始终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拥护和支持。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中的理论,其创立和发展均与实践紧密结合。对于这一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明确的认识,“理论的方案需要通过实际经验的大量积累才臻于完善”[3]。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深刻地认识到,理论的正确与否,不能完全依靠理论的自洽性来说明,而是要让理论回到实践当中,在指导实践的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凡是把理论诱入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4]。在20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没有成为与实践相脱节的思想学说,而是成为始终能够对实践产生巨大指导作用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反对静止的绝对化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对于理论自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同样持这种态度。他们一向反对把自身视作教条,而是坚持让自身随着实践与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做到“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5]。马克思主义创立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它在帝国主义时代发展成为列宁主义、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则发展成为毛泽东思想等,都是其发展性的有力佐证。正是发展性这种理论品格,确保了马克思主义能够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科学地回答时代课题,永葆強大的生机与活力,而不是陷入停滞与僵化。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使得马克思主义不仅在理论上是深刻的,而且在实践中是管用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两大功能,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后者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学说的根本特征”[6],这样,马克思主义就能产生巨大的真理性力量、焕发出巨大的真理性光芒。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力量在中国得到了鲜明的彰显。一百多年前的中国,正是马克思主义让在黑暗中探索、在苦闷中挣扎的中国人找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钥匙。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四个历史时期的实际,让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的理论品格得到坚持和巩固,推动马克思主义自身的丰富和发展,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长足进展,推动百年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

二、文化逻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濡化

“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必要前提,马克思主义的“行”需要在中国本土得到确证。换言之,只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我们才能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是“行”的。一百多年前,伴随着先进知识分子的接受与传播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被中国人所了解和认同,并成为指引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有力理论武器。在这个进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一个重要因素,发挥了巨大的濡化功能。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1],这也就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生成的文化逻辑。

作为系统化的观念体系,理论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归入狭义文化即观念形态的文化范畴。狭义文化所关涉到的是人们的思想观点、精神状态,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人心”。任何一种外来文化如果和本土文化相抵牾,它就会和本土的“人心”发生冲突,人们就会对这种外来文化产生“排异”反应。一种外来理论能不能被本土所接受,同样要遵循这一规律。回顾“西学东渐”的历史,对于进入中国的各种社会思潮,中国传统文化充当了极其重要的“过滤阀”作用。例如,自由主义进入中国后,除少数思想观念西化程度较高的知识精英群体较为认同外,多数中国人对此并不认同。从文化上看,这主要是由于自由主义对政府持有的保留性态度和分权的政治主张与中国人古已有之的“忠君”心理以及由此衍生出对政府的认同感、中国人追求大一统的观念等文化心理背道而驰。和这些社会思潮相比,马克思主义并没有遇到本土文化的“排异”,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契合的关系,这种契合关系使得本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濡化成为可能。

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契合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上有鲜明的体现。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格物致知的传统,主张“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认真深入地探究事物的规律,这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相契合的。早在夏商周时代,我们的先哲就认识到人民是国家的根本,要求统治者敬畏人民,即“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这种民本主义思想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每一个时期,这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相契合。中华民族有很强的实践观,春秋时期即认识到想要了解事物,必须依靠实践,即“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左传·昭公十年》),这种实践观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后来形成了“知行合一”的思想,即“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王阳明《传习录》),也就是要让认识(知)与实践(行)有机结合,而不能让“知”成为空谈,这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品格相契合。中国人始终有发展变化的思想,认识到各种事物的存在离不开发展,即“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周易·坤·文言》),思想同样如此,它要随着现实的发展而发展来保持自身的活力,即“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其一)》)。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契合性,使得马克思主义在进入中国后能够顺利地通过文化这道“过滤阀”的检驗,让中国人对它产生亲近与认可,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各项主张,“二者相互契合的内在基因,使得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与历史主体的共同作用之下,实现‘改造中国的革命主张”[7]。

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生成的文化逻辑,还要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本土文化资源的吸纳与升华。这并不是说要用马克思主义“吃掉”中国文化,而是坚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批判地继承之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相对于本土文化来说,马克思主义不是被动地适应,而是主动地吸收,这种吸收是一个双向的文化建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得到了更加适应中国文化土壤的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获得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蕴。如“实事求是”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本是治史的原则,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赋予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内涵,将其升华至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同时,中华优秀文化中求实的传统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可见,这种双向的文化建构能够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马克思主义以其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中华文明以其丰厚的思想财富涵养了马克思主义赖以扎根生长的文化沃土”[8],这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更加深刻的认同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三、现实逻辑: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不断回答中国的时代之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濡化,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行”的文化动因,它说明的是马克思主义存在被中国人所认可的文化可能性。完全证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行”,还需要进一步在中国本土的现实语境中得到具体的确认。也就是说,只有马克思主义能够真正解决中国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才能完整地表明它“在中国”是“行”的。一方面,现实问题是在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等实践中遇到的;另一方面,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所面临的现实状况以及现实问题也都会发生变化。而实践的发展又以不同的时代为表征,这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生成的现实逻辑就表现为马克思主义要回答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问题,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马克思主义不是隔绝于时代之外,更不是高踞于时代之上,而是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它同时代构成了“召唤—应答”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时代是召唤者,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基于自身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提出问题,召唤着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进行科学有力的应答。与时代的召唤相对应,马克思主义是应答者,它要发挥自身理论优势,对时代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并进行科学的回答,从而对实践产生指导作用。召唤与应答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关系,“任何重大的理论问题,都源于时代性的重大现实问题;任何时代性的重大现实问题,都蕴含着重大的理论问题”[9],时代丰富了理论的建构,理论促进了时代的发展。正是由于马克思与时代之间存在的这种“召唤-应答”关系,使得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之间没有出现“两层皮”的状况,而是始终同中国实际保持强劲的耦合性,成为务实管用的理论,这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把马克思主义与当前实践密切相关的方面发掘出来,并在实际应用中将之具体化为符合中国实际、能够指导中国现实实践的科学理论、路线、方针、政策”[10]。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进程中,“召唤—应答”的关系是贯穿其全过程的一条红线。

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历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在这一百多年里,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高度的历史自觉进行理论探索,坚持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回答不同的时代课题。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与社会主义建设年代,用毛泽东思想回答了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时代课题;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之初,用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国际社会风云变幻和国内社会发生转型的年代,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怎样建设党和建设什么样的党这一时代课题;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新世纪之初,用科学发展观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时代课题;进入新时代,随着世情、国情、党情变化,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探索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实现新飞跃,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厚重的历史纵深,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深入的同时让马克思主义表现出强大生命力,指引着党和国家事业的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本身就是一个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的过程。这种创新又不是无原则的一味求新,而是守正创新。“守正”就是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动摇,不能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任何的误解乃至歪曲,这也就是邓小平同志告诫我们的“老祖宗不能丢”[11] ,否则就可能会发生打着“创新”的旗号篡改马克思主义的情况。苏东剧变前夕,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如苏联、匈牙利曾在这方面犯过严重错误,我们必须避免重蹈覆辙。只有在“守正”这个大前提之下,才能真正谈得上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必须建立在守正基础之上,否则就会犯颠覆性错误,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处理好坚持和发展、继承和创新的关系”[12]。如我们在确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牢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而不是照搬西方新自由主义那一套,这就有力地指引着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能够保持社会主义的属性并彰显中国特色,而不至于走到“邪路”上去。可见,守正创新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一个重大原则,坚持了守正创新,就能确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正确航向,进而指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也正是在守正创新之中,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展现出它在当代中国的强大真理性力量,说明其自身是“行”的。至此,“马克思主义行”也就最终具体化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四、结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生成逻辑是“两个结合”的必然要求

从“马克思主义行”到“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由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濡化、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不断解答中国的时代之问共同作用形成的,这就是蕴含着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内在要求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生成逻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生成逻辑所包含的理论逻辑、文化逻辑、现实逻辑浑然一体、相辅相成:理论逻辑居于基础地位,是生成逻輯的根本前提;文化逻辑居于枢纽地位,是生成逻辑的关键,同时在文化层面支撑着现实逻辑;现实逻辑则居于中心地位,是生成逻辑最终的落脚点。

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涵要求而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两个结合”。而“两个结合”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生成逻辑之间又存在很强的相关性:文化逻辑涉及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现实逻辑则涉及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生成逻辑也就成为“两个结合”的必然要求。这种内在要求既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高度的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的深刻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深刻体现,它“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实现了从抽象到具体的深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提供了坚实的判定依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信达到了更加稳健、更加成熟的新境界”[1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生成逻辑也就能够成为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重要内生动力,有力地推动着中国共产党的理论飞跃,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基金项目

长春市哲学社会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研究项目《优化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路径研究》(CSKT2022ZX-060);2021年度长春市委党校校级课题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与启示研究》(CCDX202103)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6,18.

[2]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285,322.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7.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5-506.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

[6]王伟光.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J].马克思主义哲学,2022(1).

[7]原琳,王海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经验及当代启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

[8]谢春涛.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N].光明日报,2022-11-16.

[9]孙正聿.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N].吉林日报,2022-12-02.

[10]张占斌,李海青.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1:10.

[1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69.

[12]刘建军,范娇阳.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2).

[13]吴宏政.从一个“行”到两个“行”的深刻要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11-25.

作者简介

于建玮,中共长春市委党校(长春市行政学院)图书馆副研究员,文学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当代意识形态建设。

责任编辑 张忠义

猜你喜欢

生成逻辑现实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逻辑理路
儒家廉政思想的基本内涵、生成逻辑及其现代境遇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现实的困惑
论职业教育的生成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