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领导共青团工作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
2023-05-30谢俊邓龙腾
谢俊 邓龙腾
摘 要: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共青团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围绕和服务党的中心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不同历程中,完成了伟大的历史任务,做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党领导共青团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明确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根本定位;始终坚守理想信念,建好引领青年思想进步的政治学校;始终投身民族复兴,担当凝聚青年不懈奋斗的历史使命;始终扎根青年,成为党联系青年最牢固的桥梁纽带。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共青团;百年历程;基本经验
中图分类号:D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23)01-0027-0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1]。共青团是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是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组织力量。共青团的一百多年光辉历程,就是在坚持党的领导下,担当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发展史,用理想信念凝聚广大青年的奋斗史,引领青年谱写民族复兴历程的战斗史,代表青年、凝聚青年、依靠青年、促进青年全面发展的进步史。
一、党领导共青团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明确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根本定位
回望一百多年历程,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塑造了共青团的立身之本,始终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将党的领导融入血脉中,成为了共青团区别于其他青年组织的最根本特质和最鲜明优势。
(一)始终坚持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共青团要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2]共青团的百年历史,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将政治建设作为共青团建设的灵魂,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跟党走就是共青团的初心。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增强政治判断力。“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反复证明了一个道理:政治上的主动是最有利的主动,政治上的被动是最危险的被动。”[3]共青团百年发展史,深刻诠释了共青团始终围绕党的中心、服务国家大局的政治判断。党的一大确立了党对共青团的全面领导,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建立和形成,共青团始终以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培养广大青年团员的根本方向。二是坚持党的领导,增强政治领悟力。共青团作为党缔造的青年组织,始终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始终在重大历史关头跟随党的正确政治决断,对党的精神深入学习、融会贯通,在党的领导下开展活动,明确为党育人的政治责任。三是坚持党的领导,增强政治执行力。“政治执行力指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等政治要求的贯彻落实能力。”[4]共青团是党缔造的青年组织,是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组织力量,在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始终以党的科学理论宣传教育青年,始终贯彻好、执行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共青团职能和作用,推动党的青年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二)始终凝聚青年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听党话、跟党走”诠释的是一心向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党领导共青团的百年历程,始终增进青年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坚定青年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信心。一是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引青年,为凝聚青年听党话、跟党走提供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是集科学性、革命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和时代性为一体的理论,它科学地解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一次次斗争,一次次失败,最终中国共产党为人民寻找到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先进的理论武器,也成为引领青年成长成才的科学理论。二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指引青年,為凝聚青年听党话、跟党走提供道路支撑。“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探索,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符合中国基本国情的发展道路。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为共青团凝聚青年听党话、跟党走提供了正确的前进方向。共青团在百年发展中,始终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论遇到什么风险和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被一以贯之、毫不动摇。三是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引领青年,为凝聚青年听党话、跟党走提供价值支撑。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和鲜明品格,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和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的拼搏奉献。只有当青春同党和人民事业高度契合时,青春的光谱才会更广阔,青春的能量才能充分迸发。”[6]8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蕴含着推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无穷力量。胸怀祖国和人民,在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中建功立业,青春才能绽放绚丽之花。
(三)始终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全党不断前进的动力,共青团作为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遵循党的奋斗目标,坚持用党的初心感召青年,将党的使命赋予青年。一是始终引领青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党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党从建立之日起历经坎坷,所付出的一切努力和斗争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中国共青团一经成立,就将目光投向青年,将希望寄予青年,充分重视和发挥青年在社会建设中的先锋作用,向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目标不断奋进。共青团以党的初心感召青年,从五四运动时期挽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的“新青年”,到改革开放时期在工农业生产第一线释放青春力量的“四有青年”,再到新时代在现代化建设各条战线勇立潮头的“时代新人”,党领导青年不懈奋斗,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二是始终引领青年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广大青年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生力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续奋斗中变为现实。党领导青年参加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运动,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成就,经历了巨大惨烈的牺牲、艰苦卓绝的斗争、开拓创新的奋斗,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转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有青年接续奋斗的巨大贡献。
二、党领导共青团坚守理想信念,建好引领青年思想进步的政治学校
“我们党用‘共产主义为团命名,就是希望党的青年组织永远站在理想信念的高地上。”[6]7百年风云变幻、沧海桑田,共青团始终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青年,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感召青年,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青年,培养青年成长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青年
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安身立命的根本,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奠定了理论武装青年的历史基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成果夯实了理论武装青年的发展基础。一是教育青年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7]共青团引领青年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就是要坚持信仰马克思主义,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如何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以科学理论强化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同;感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百多年发展伟大历程,培养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认同,切实将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对历史规律和基本国情的历史认同上。二是引领青年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仅要真学、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还要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百年来,从五四时期创办的《新青年》,到新时代的“青马工程”,共青团始终引领青年担当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发挥青年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发青年创新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方法、技巧,用鲜活的案例、新颖的载体,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做出重要贡献。三是培养青年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践行者。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最显著的特征。共青团引领青年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就是要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做知行合一、担当有为的马克思主义“实干家”;就是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能力和本领,深刻认识世界的走向,准确把握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推动解决实践难题,成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传承者、践行者和创新者[8]。
(二)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感召青年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9]党领导共青团百年发展历程,始终坚持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感召青年。一是坚定青年对共产主义的美好向往。“共产主义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是共产党人最崇高的信仰。”[10]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接续奋斗,建立伟大的新中国,创造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奇迹。共青团追随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要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种子播撒于青年心田,增强青年对共产主义美好社会的憧憬和向往,凝聚起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磅礴力量。二是坚定青年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信念。共产主义“是历史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11],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再到社会主义建设;从共产主义的先驱李大钊,到革命烈士刘志丹,无数的仁人志士不怕牺牲,怀揣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仰,谱写了共产主义奋斗史上的壮丽诗篇。“心有所信,方能远行”,坚定青年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信念,就是要教育引领青年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道路是漫长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从思想上鼓舞青年不懈追求,堅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历史必然性,将信念化为前进的动力,将信念落实在行动中,在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贡献青春力量,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续奋斗中变成现实。
(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青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百年来,共青团始终团结广大青年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怀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付出无悔青春。一是培养青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于中国人民共同奋斗,扎根于中华大地,是给中国人民带来幸福安宁的正确道路。”[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及中国人民共同利益的唯一正确道路,具有强大的理论支撑、深厚的历史功底和牢固的实践基础。共青团始终教育引导青年深刻认识和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历经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实践的、经过检验的正确道路,是近代以来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选择。为此,要教育引导青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历程中感悟革命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二是培养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2]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青年有梦想,国家和民族就有希望和未来。因此,要教育引导青年深刻认识到个人理想的实现依赖于自身的努力和素养,更依赖于是否立足时代、立足国家、立足人民、立足社会发展的大势。只有将个人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结合,才能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同命运,才能在伟大生动的社会实践中实现人生理想。
三、党领导共青团投身民族复兴,担当起凝聚青年不懈奋斗的历史使命
共青团是党最坚实的后备军和先锋力量,党的奋斗主题就是共青团的行动方向。一百多年来,党领导共青团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浴血奋战,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自力更生,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锐意进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踔厉奋发,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不懈奋斗。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青年浴血奋战
用先进思想启迪青年觉醒,团结带领广大青年投身革命运动。五四运动爆发后,中国青年成为改变国家、民族命运的先锋力量,共青团成为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锋力量。党成立初期,党领导共青团创办《先驱》进步刊物,组织引领广大青年参与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学生运动,深入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激发工人革命热情。1927年,党中央印发《对于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作决议案》,明确共青团要“组织青年在农民协会之下,参加党所领导的土地革命建立农村政权的争斗”[13]。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组织各地青年支援,并积极配合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发起了广州、香港大罢工,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
用爱国主义精神凝聚青年,带领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武装。青年以其蓬勃的朝气、积极向上的精神成为党团结的重要对象,动员青年参加革命武装是推动革命胜利的动力源泉。青年响应国共合作的号召,在北伐战争中广大青年用流血牺牲书写了壮丽的青春篇章。面对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的蹂躏,中国青年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谱写了奋勇杀敌、视死如归的英雄篇章,成为抗日战争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力量,涌现出左权、彭雪枫、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无数青年英烈。解放战争中广大青年对党忠贞不渝,在解放区成立青年联合会,领导解放区内青年运动蓬勃发展;在国统区建立如“爱国民主会”“地下学联”等秘密的青年团体。在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伟大斗争中,青年踊跃入伍、保卫家乡,积极投身人民解放战争,组织了青年运输队、民工队、担架队和护理队,成为国统区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14]。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青年自力更生
党领导共青团动员青年保家卫国、稳固新生政权。新中国成立后,青年在党的号召动员下不畏生死、保家卫国,巩固了新生政权。广大青年英勇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战争爆发后,党中央做出“抗美援朝”的重大决定,共青团响应党的号召,广泛而深入地开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动员青年参加志愿军。无数青年战士踊跃报名,以黄继光、邱少云等为代表的70万志愿军前赴后继、不畏生死、勇毅前行,在朝鲜战场上顽强拼搏,用生命书写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在前线青年将士浴血奋战的同时,后方青年也积极投身生产。这一时期,青年工人、农民加紧生产,掀起用实际行动支援抗美援朝的热潮,青年工人开展劳动竞赛,青年农民发起爱国丰产运动,有效保障前线基本需要。
党领导共青团组织青年忘我劳动、艰苦创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各项事业百废待兴,广大青年成为恢复和发展生产的重要力量。一是组成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庞大队伍。党中央做出“一化三改”的重大决策,广大青年提出“把青春献给祖国”“一切为了社会主义”“争取到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的口号,从祖国工业化大局出发,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青年响应号召参加祖国建设,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做出重大贡献。在手工业改造中,涌现出来的先锋模范中,团员、青年占80%[15]200-201。二是组建攻坚克难的青年突击队。1954年北京展览馆建设工地成立了第一支青年突击队,随后的钢筋工青年突击队、木工青年突击队、挖渠引水等青年突击队,充分展现了青年勇于拼搏、辛勤劳动的精神风貌。1955年团中央向北京市青年志愿垦荒队授旗,随后上海、浙江等多地组织青年垦荒队,深入边远山区开拓荒原。广大知识青年积极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从1962年到1966年,共有129万知识青年大规模下乡[14],为农村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党领导共青团团结青年向科学进军。面对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迫切需求,共青团在党的号召下引领青年刻苦钻研、向科学进军。1956年,周恩来同志代表中央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强调“我们必须急起直追,力求尽可能迅速地扩大和提高我国的科学文化力量,而在不太长的时间里赶上世界先进水平”[16],号召党内外知识分子向科学进军。共青团响应党的号召,贯彻中央发展科学技术的规划,向广大青年团员发出“自力更生,迎头赶上”的号召,动员青年科学工作者向科学进军,为各个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奉献青春。在全国青年及知识分子的艰苦奋斗中,我国相继研制成功原子弹、导弹、氢弹等国防尖端科技,并在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提取新型抗疟药青蒿素、杂交水稻研究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就,为推进国家科技事业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领导青年锐意进取
党领导共青团回归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职能。“文革”结束后党领导共青团着手改革,以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理念不断整顿团内外,共青团迅速回归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职能地位,回归共青团的主要任務。团中央在认真组织全团学习邓小平关于当前形势和任务的报告基础上,不断总结过去青年工作经验,坚持以“四化”为中心,提出“争当新长征突击手”和“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锋”重要口号,始终把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将引领青年为“四化”贡献青春作为中心任务,把关心青年的切身利益作为重要职责,把提高团员质量、增强团的战斗力作为组织保证[15]64,为共青团更好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开创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实现拨乱反正、解放思想,积极投身四化建设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党领导共青团积极投身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共青团始终贯彻党做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动员和带领广大青年为推动改革开放做出重要贡献。一是发挥青年突击队作用。发展农村经济中,各级团组织在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中调动农村青年积极投身生产,为改变贫穷落后现状做出贡献;兴修水利、治理大江大河等重大工程中,广大青年争当新长征突击手,发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在现代化建设各条战线上勇立潮头。二是培养“四有”青年。共青团把重点放在引导和组织青年学“四化”、干“四化”上,提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培养目标,改进青年团员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支持创新活动,同时培养青年基层工作能力,不断推动共青团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为培养时代接班人打好基础。
党领导共青团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共青团引领青年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人生理想和目标追求,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不懈奋斗。1993年,共青团十三大召开,确定带领全国各族青年在跨世纪的征途上谱写新的奋斗篇章,团中央组织实施“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围绕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和青年文化园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此外,还开展了“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活动,培养合格的青年劳动者、造就优秀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和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青年人才;并陆续开展了“服务万村行动”、“三讲”“两思”教育、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农村青年增收成才行动、彩虹工程[15]354、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希望工程[17]等多项调动和发展青年的活动,让广大青年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书写了中国青年工作的新篇章。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青年踔厉奋发
党领导共青团团结青年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步,为此,共青团动员青年在脱贫攻坚战中艰苦奋斗,发挥生力军作用。一是号召青年扎根基层。在脱贫攻坚主战场,20万驻村第一书记、上百万从事脱贫工作的同志中,青年是主力军,涌现了如主动请缨一线的“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等时代楷模,他们扎根基层、心系民众、无私奉献,为脱贫攻坚任务做出重要贡献。二是开展实践活动助力青年扶贫。共青团打造“青年之声”,大力宣传脱贫攻坚政策和榜样事例,开展青年创业扶贫计划等,依托互联网打开农产品销路,保证农民的农产品卖得出去、商家走得进来,极大促进了贫困地区农民增收,实实在在为脱贫攻坚做出优异成绩。
党领导共青团团结青年积极投身创新创业。“人才是第一资源,青年科技人才更是竞争主力”[18],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一是积极参与科技攻关。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在科技攻关中取得显著成就,青年是科技人才队伍中的中坚力量。《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20)》指出,我国科技人力资源中,39岁及以下人群约占3/4,充分说明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年轻化[19];载人航天工程研制队伍、长征五号科研团队、嫦娥团队等科研团队平均年龄均不超过35岁。广大青年活跃在科技创新最前沿,攻坚克难、迎难而上,用青春书写了无愧于时代的答卷。二是为青年创新创业搭建平台。共青团始终着眼于未来,服务青年创新创业,开展创新创业培训,建设创新创业基地,举办系列创新创业大赛,提供青年创新创业融资服务,培育创新创业青年人才等,积极探索为党和政府的青年创新创业工作搭建良好互动生态圈。
党领导共青团团结青年投身急难险重一线。“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20]青春在戍边一线更加闪耀。青年镇守边疆,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地方挥洒汗水和热血,筑起了祖国边疆最可靠的屏障,在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中铸就青春最亮丽的底色。青年在抗疫一线贡献力量。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各地数百万青年志愿者踊跃参加疫情防控应急服务,他们胸怀人民,坚持生命至上,用实际行动证明青年面对困难挫折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风险挑战扛得住。青年在抗灾救灾一线冲锋在前。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雅安地震等重大危难面前,在洪灾、火灾等重要危急关头,青年武警、青年消防员、青年志愿者等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精神,守护百姓财产和生命安全。青年一代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四、党领导共青团扎根广大青年,始终成为党联系青年最牢固的桥梁纽带
“共青团历经百年沧桑而青春焕发,依靠的就是始终扎根广大青年”[6]6,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共青团始终代表青年、凝聚青春、依靠青年,不断从青年中汲取养分、获取力量,百年征程,塑造了共青团扎根广大青年的活力源泉。
(一)始终代表青年,增强党的凝聚力
青年是推动时代前进的开拓者和创造者,党和国家的事业要发展,青年首先要发展。“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6]146始终代表好和维护好青年利益是引领青年听党话、跟党走的基本保障,始终搭建广大青年成长成才的舞台是发挥青年先锋力量的重要基础。
始终代表广大青年群体的根本利益。共青团作为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应积极发挥联系青年、服务青年的社会职能,将代表和维护青年的根本利益作为共青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竭诚服务青年,代表青年利益,满足青年需求,促进青年全面健康发展是共青团始終如一的工作主旨,也是百年来共青团一项重要历史经验。”[21]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广大青年的利益诉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的趋势,“青年思想教育的实效性有待加强,青年体质、心理健康水平有待提高,青年就业创业的政策体系有待完善,青年婚恋、社会保障需要获得更多帮助”[22]。一是以青年为本,善于倾听青年诉求。充分了解青年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关心青年受教育情况以及生理、心理健康状况,及时解决青年关切的问题,积极高效保证青年健康成长。二是以青年为本,关注青年发展需求。共青团要紧密联系青年,为青年成才保驾护航,在全社会营造充分信任青年、热情关心青年、严格要求青年,关注青年愿望、帮助青年发展、支持青年创业的良好氛围。
始终搭建广大青年成长成才的舞台。“青年成长成才是青年安身立命、实现价值的根本,也是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23]共青团作为党的青年组织,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是共青团组织的重要职能,始终遵循以青年为本的基本原则,遵循青年成长特点和发展规律,始终坚持为青年搭建各种舞台和提供各种平台。共青团在助力青年成长成才过程中,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职业导向和价值取向,扎根青年现实需求,为青年提供高质量就业创业平台、实践创新平台、社会交往平台等,把青年时刻放在心上,服务好、发展好青年,搭建好青年实现人生出彩的广阔舞台。
(二)始终凝聚青年,增强党的战斗力
团结凝聚青年力量是增强党的战斗力的重要内容。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要紧密联系青年,团结广大青年为实现民族复兴注入青春血液、凝聚青春力量。
凝聚青年发展先进生产力。青年的本质和根本需求是发展,与先进生产力有着本质上的一致性[24],以其源源不断的创新创造活力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青年在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观念先进、知识先进以及创新创造能力先进的优势。共青团应重视发挥青年的优势,将青年先进的发展观念和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积累和创造丰富的物质资料;重视青年的发展需求,为青年施展拳脚提供广阔舞台,充分释放青年在发展高精尖技术产业上的创新能力,大力扶持和帮助青年创业,切实推进将新技术、新理念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凝聚青年引领社会先进文化。“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一贯主张关注青年、争取青年、教育青年、赢得青年,使他们成为先进文化的引领者。”[25]青年的文化需求多元多样,青年创造的文化形式丰富多彩,青年在发展社会先进文化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引领者角色。共青团作为先进青年组织,应注重发挥青年的创新创造能力,搭建青年创新创造先进文化的广阔舞台,激发青年在文化创造和文化引领上的内生动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百花齐放。同时,引领青年成为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力量,引领青年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血脉,传承革命文化红色基因,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创新文化载体,以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创新文化表达,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守正创新中繁荣兴盛。
(三)始终依靠青年,增强党的向心力
只有依靠青年,才能保证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共青团始终遵循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为基本定位,始终依靠青年,赢得青年,引领青年意气风发,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党和国家事业才有源源不断的生力军。
依靠青年壮大执政之根基。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必要条件。共青团始终保持与青年群体的密切联系,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共青团工作的政治责任。“青年代表未来,事关未来,青年对政党的态度,青年的政治认同,直接关乎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发展,关乎政党及其政党政治的后续发展。”[26]共青团要加强自我革命,以“改革再出发”的气魄,切实转变观念、转换方式、转变作风,树立以青年为本、开放、协同、务实的工作理念,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進性和群众性,吸引广大青年参与共青团建设全过程,密切保持与广大青年的紧密联系,增强青年对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自愿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时代先锋。
依靠青年赢得群众之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亮的底色,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优势。青年是共青团的根基与血脉,全面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就是引领广大青年深入群众,始终对脱离群众的现象保持高度警醒。共青团要引导青年坚持眼睛向下、重心向下,始终关注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服务基层群众的真实需要,虚心老实地到一线去观察部署,发现问题,寻找对策,埋头苦干,带领广大青年在基层心系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最终赢得群众,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五、结 语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在中国共产党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之际,深刻把握百年来党领导共青团的基本历程和历史经验正逢其时。新时代,作为由党缔造、与党同姓的忠实助手和可靠后备军,共青团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听党指挥、跟党行动;必须始终引领青年坚守理想信念、投身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必须始终履行引领青年、凝聚青年、组织青年、动员青年和服务青年的职责和使命,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N].人民日报,2022-10-26(1).
[2]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2).
[3] 习近平.加强政治建设提高政治能力坚守人民情怀 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N].人民日报,2020-12-26(1).
[4] 吕承,闫国疆,马桂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治三力”重要论述的逻辑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6):28.
[5]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21.
[6] 习近平.论党的青年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7]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2).
[8] 李辽宁.中国共产党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10.
[9] 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在京举行 中央政治局主持会议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0-28(1).
[10]戚如强.习近平立德树人思想的理论渊源与精神实质[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7):40.
[11]刘熙瑞.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党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1(7):120.
[12]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9-04(2).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四册[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209-210.
[14]张良驯.百年来共青团历史任务变迁及贡献[J].人民论坛,2022(9):17-21.
[15]李玉琦.中国共青团史稿(精编)[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八册[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35.
[17]胡献忠,郗杰英.中国共产党与青年、青年运动关系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3(6):38-44.
[18]周建中.关于青年科技人才发展战略的思考与建议[J].科技导报,2019(12):100.
[19]《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20)》发布[R/OL].(2022-06-28)[2022-10-11].https://www.cast.org.cn/art/2022/6/28/art_195_190512.html.
[20]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9-09(2).
[21]郗杰英,陆士桢,胡献忠,等.百年来中国共青团的历史价值与时代使命(笔谈)[J].青年探索,2022(1):9.
[22]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EB/OL].(2017-04-13)[2022-09-10].http://www.gov.cn/xinwen/2017-04/13/content_5185555.htm#1.
[23]陈辉吾.新时代青年的成才机遇与使命担当[J].前线,2018(11):56.
[24]陆士桢,宗君.论青年群体的先锋作用[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4):3-10.
[25]张耀灿,曾文.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思想探析[C]//艾四林,吴潜涛.党的理论创新与思想政治教育——第六届全国思想政治教育高端论坛论文集萃.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382-392.
[26]陆士桢,李泽轩.浅论百年来共青团青年工作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2(2):20.
The Centennial Course and Basic Experience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Work Led by the Party
XIE Jun, DENG Longteng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hongqing 400065, China)
Abstract:
Over the past hundred years,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led by the CPC has always adhered to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centered on and served the central work of the Party, completed the great historical tasks, made outstanding historical contributions and accumulated rich historical experience in the different processes of revolution, construc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ver the past century,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has always adhered to the overall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and clearly defined its fundamental position as the Partys assistant and reserve force. It has always adhered to the ideals and beliefs, built a good political school to guide the ideological progress of young people, always devoted to the national rejuvenation and undertaken the historical mission of uniting the unremitting struggle of young people. It has always taken root in the youth and become the strongest bridge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youth.
Keywords:
CPC; Communist Youth League; hundred years history; basic experience
(編辑:蔡秀娟)
收稿日期:2022-11-07
基金项目:
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战略研究(2022SKJD13)
作者简介:
谢 俊,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E-mail:xiejun@cqupt.edu.cn;邓龙腾,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E-mail:1193864122@qq.com。谢 俊,邓龙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