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作文
2023-05-30龙庚彪
龙庚彪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就目前的情况看,小学作文教学的情况并不乐观。尽管教师想方设法改变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最后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当前的作文课堂缺少趣味性,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自然不能投入学习。对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重在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样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写作知识,从而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
一、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1.写作气氛枯燥乏味
从当前的实际教学看,学生的写作过程并不顺畅,写作课堂气氛沉闷。通常是教师根据常见的主题或者是大致的写作方向安排写作任务,学生也只能结合教师给的主题或者是方向写作,整个过程中没有发言权,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这样的教学虽然方便,但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学生还对写作存在恐惧感,这就使得学生只是应付地完成任务,写出的作文缺少逻辑性和思想性,所以,如何提高作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2.缺少写作素材
通过分析当前学生的作文,我们发现,作文中使用的素材千篇一律,缺少新意,这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学生没有素材可写。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很多教师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往往把学生的写作素材局限在课本知识里,没有让学生从课外阅读中积累素材的意识。所以学生在面對写作主题时,不知道该用什么素材充实文章,或者是写出来的作文内容雷同。在这种情况下,写作教学的质量根本无法得到保证。
3.缺少实践机会
在整个小学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都是在教师的安排下完成写作任务的,统一的主题,统一的仿写,这种模式化的课堂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而且,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再加上他们没有实践的机会,不能在亲身体验后写出自己的感受,这也是当前写作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如果学校或教师不为他们创造实践的机会,那么他们写出的文章必然是空洞的,缺少真情实感。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学生的写作能力难以得到提升。
二、小学作文趣味教学的特点
当前单一的写作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并无区别,久而久之会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厌恶情绪和恐惧感。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写作教学必须贴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要让学生从实际出发开展练习活动。所以在实际的作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接受情况做出调整,尽可能地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这就要求教师开展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1.趣味课堂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
学生的作文素材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所以贴近生活的教学会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快乐,教学效果会更显著。为了不断提升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生活,多观察,多感受,这样既能积累丰富的经验,又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写作中充分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一来学生的表达欲能得到释放,二来文章的内容也会很充实。
2.富有真实的情感
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真实情感的表达。另外,教师应该采用恰当的方式与学生沟通,多关注学生情绪上的变化,以减少师生之间的隔阂,让学生在趣味写作中展露内心的真情实感,表达真实想法,写出的文章会更加深刻具体。
3.注重创新表达
在写作中,创新非常重要。趣味性作文教学,除了要表达真实情感外,教师还应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面分析问题考虑问题,这样就能写出带有自己风格的作文,会更有新意。
4.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趣味作文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的表现和反应,所以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学生都有明显的差异,所以呈现的写作风格和作文水平也不相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差异,对他们实施个性化指导,或者给学生提供更多机会,最大限度地拓宽他们的写作空间,这样才有可能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三、作文趣味教学的原则
随着当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作文教学也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积极创新。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妙渗透趣味教学的相关理念,培养学生创新写作的意识,具体教学中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培养写作自信原则
教师在趣味化教学的基础上,要根据学生的年级、学段以及课程大纲要求,按照由简单到中等再到复杂的难度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目标,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学情,能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找到自信,又能随着难度的加大,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挑战性。小学生在刚开始写作时难免存在恐惧心理,写出来的作文内容不够生动,自信心也跟着受挫,所以在开展趣味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当将培养学生的写作自信作为教学的出发点,重在帮助学生消除恐惧情绪,多鼓励学生,表扬学生,让学生重拾对写作的信心。
2.写作形式多元化原则
传统的写作教学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开展趣味性教学,必须坚持写作形式的多样化原则,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多鼓励学生,让他们将自己感兴趣或有感触的内容及时记录下来,也可通过写日记或周记的形式完成课外小练笔活动。学生以多种方式进行的个性化写作,会为后期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体验写作乐趣原则
在写作教学中,兴趣是学生写作的终极动力,所以教师必须开展趣味性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写作中感受到快乐。这样一来学生才会更加投入,从而产生写作动力,体验到写作的乐趣,写出来的内容也会更加丰富多彩,作文水平自然而然就会提升。
四、趣味性作文教学的实施策略
1.注重综合实践,引导学生深入体验
想提升作文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必须把握教学现状,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更真实。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作文主题设计实践活动,比如写环保类的主题,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存在的不环保现象,并讨论这种现象会对环境造成哪些危害。学生只有积极讨论,才能获得更深的体会。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可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开展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借助写作表达内心真实的情感,所以要引导学生在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时积极表达观点,以获得更加深刻的感悟。要鼓励学生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更具童趣,内容会更加真实。此外,还应尽可能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开展趣味性角色扮演活动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写作相对枯燥,他们很难对写作产生兴趣。但是学生天性活泼好动,乐于玩耍,对于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十分感兴趣,也愿意在教师和其他同学们面前表现自己。所以在写作课上,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趣味性角色扮演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既能丰富课堂的趣味性,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真实的情感,进而感受到写作的乐趣,爱上写作,乐于写作。
比如,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就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以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为写作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在学习《将相和》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随机选取几名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扮演角色,有廉颇、蔺相如、旁白、秦王、赵王等,学生在表演之前须熟悉剧本,将人物的对话熟记于心,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重新演绎文章。通过表演学生能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记忆,还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吸引同学的关注。表演结束,可以让其他没有参与表演的学生点评,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安排写作任务,这样便于学生及时写下自己的真情体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更好地提升写作的质量。
3.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趣味性教学要求学生具有写作的自主性以及对全命题作文的审题能力。在传统的写作课上,通常是教师安排题目,然后学生根据题目写作。这种命题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不能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也忽略了学生在写作中的情感表达需求,总体上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没有明显提升。所以,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命题时也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这样才能提升命题的針对性和有效性。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勇敢地发表见解,这样能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增强写作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提升作文教学的效率。
从当前的教学情况看,学生的审题能力还有待提升,有部分学生在审题时会出现离题、跑题的情况。对此,教师应进行相应指导,让学生找到写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这样也能适当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以更加轻松的状态投入写作中,更好地表达真情实感。比如,教师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不断创新作文命题的形式,这样学生就能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实际生活融入写作中,在写作时会更加得心应手。
4.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
写作过程中的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缺一不可,因为写作文需要很多素材,这就需要学生在理解某件事或者某个现象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和联想力写作。小学生思维活跃,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恰当的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能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这样他们写出的文章会更加生动具体。
比如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拟定作文题目,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比如以“我和月亮的对话”为题写作,让学生大胆地进行联想和想象,当然还可以拟定其他题目,比如“我的太空之旅”“我与明天的自己”等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的作文题目,这也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除此之外,还可以推荐一些能够培养想象力和联想力的书籍,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想象的乐趣,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提升小学作文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