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背景下农学类专业课“一流课程”建设路径分析
2023-05-30王小龙安静陈健文连腾祥
王小龙 安静 陈健文 连腾祥
[摘 要]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如何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对农学类专业课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是新农科建设的关键问题。文章以华南农业大学农业标准化体系课程为例,从课程目标、教学理念、课程设计、教学安排和考核方法等五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新农科背景下农学类专业课“一流课程”建设的关键路径,以期为我国其他高等院校提供思路借鉴。
[关键词]新农科;农学;专业课;一流课程;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01-0040-03
建设新农科是振兴我国高等农林教育的重大战略[1]。新农科建设要求把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作为高等农林教育的新使命,打破固有学科边界、专业壁垒,推进农科与理科、工科、文科的深度交叉融合,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绿色生产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需求[2-3]。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对农学类专业课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是新农科建设的关键问题。教育部在2019年印发了《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强调“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一流本科课程”“构建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因此,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农业标准化体系课程为例,從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考核方法和教学反馈等五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新农科背景下农学类专业课“一流课程”建设的关键路径,以期为我国相关课程建设提供思路借鉴。
一、农业标准化体系课程介绍
农业标准化是以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简化、统一、协调、选优原理,把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化成标准,并加以实施,以取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过程[4]。针对当前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壁垒加剧、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农业转型升级等一系列问题,当务之急就是培养一大批高层次应用型农业标准化人才[5]。农业标准化学科作为一门成长中的,由农学、林学、畜牧兽医科学、水产学与标准化科学技术交叉渗透形成的新兴学科,学科本质上属于自然科学,但同时又具备社会经济学科的属性。同时,该学科也是一门介于技术、工程和管理学科之间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涉及面广、知识量大,内容涉及标准化基本理论、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质量管理、食品安全、农产品国际贸易等方面,信息量极大。因此,农业标准化学科的课程内容本身已经具备多学科思维融合的知识特点,符合我国新农科建设所要求的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目标。农业标准化体系课程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其课程水平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质量,需要高校进行深入的教学改革,以提升教学效果。
二、课程建设路径
(一)深化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
围绕我国新农科建设的总体目标,农业类专业课要实现“课程育人”的关键在于从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和思维水平三个层面重新设计教学体系,使课程教学体系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实现新农科背景下农学类专业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在知识水平上,首先,围绕我国农业领域各学科的发展现状,使学生明确我国农业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基本特征,从多学科融合的角度系统掌握我国农业标准化工作战略与体系;其次,通过国内外标准化工作的深度剖析与对比,使学生理解农业标准化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特点、方法与原理;最后,结合“标准化工作导则”的相关要求,对我国现行农业标准文本特征和试验技术进行分析,让学生结合前期学习过的相关专业知识,开展农业标准仿真编写训练与基本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农业标准制定与编写的全部要求,熟悉我国农业生产、管理和贸易工作中常见的试验标准。
在能力方面,一是通过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典型案例的分析,使学生可以应用农业标准化方法与原理和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对农业标准化工作是否合理、是否科学、是否先进进行科学判断;二是向学生介绍标准检索工具及方法,使学生掌握农业标准检索、查询、获取和分析的基本途径,培养其利用图书馆和信息的能力;三是通过农业标准的仿真编写及对比分析,使学生初步具备农业标准编写能力;四是通过多样化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对不同学科的信息收集、总结和表达能力;五是通过贯穿全课程的“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强化学生的创造力以及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针对思维水平的培养,一是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农业标准化思维意识,这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对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二要将系统论、思维导图教学法贯穿于标准化知识教学全程,明确不同学科知识体系之间的联系性,锻炼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三是结合新农科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深入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和需求,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农业和外部世界,培养学生“知农、爱农、懂农”的思想认识。
(二)教学内容改革
1.强化学科知识深度交叉
新农科建设要求打破固有的学科边界、专业壁垒,推进农科与理科、工科、文科的深度交叉融合。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强化课程内容固有的学科交叉的特点,结合典型案例开展多角度分析,体现出农业标准化工作的“系统性”原则。在此过程中,特别强调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的土壤肥料学、农业生态学、植物生理学、气象学等学科相关知识,通过对田间标准化管理、农场标准化设计、有机食品产地环境标准等农业标准化案例的分析,使学生具备将多学科知识深度融合并处理现代农业复杂性问题的思维方式,同时深化对相关农学专业课程的理解和应用。
2.知识内容有机融合学科前沿和时事热点
21世纪以来,全球农业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衍生出许多新兴科研成果,影响着农业标准化工作所涉及的领域、技术、理念和管理方式。本课程将相关学科科研成果纳入课程内容,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依据学科前沿动态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努力做到知识体系永不落伍。例如,从2019年起,教学团队开始将国家关于“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的相关政策意见融入课程内容,引导学生用农业标准化知识分析国家产业园标准化建设政策的科学依据,进一步明确相关政策的现实意义。此外,为体现农业标准化工作跨学科、跨区域,具有时效性的特点,课程组教师在2019年秋季学期将“中美贸易争端”相关内容及学科最新科研成果有机融入“农业国际贸易与标准化”章节内容中,将欧洲“毒鸡蛋”事件融入课程“农产品质量管理与认证”章节中,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课程内容模块化设计
教学内容的合理设计是课程改革的基础工作。从问题导向出发,浓缩原有课堂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模块化,整合多学科知识点,明确各模块需要学生了解的专业知识和需要掌握的关键技能。同时,预估各模块常见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设计,既能为学生的课程学习提供目标,又能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方向。基于农业标准化体系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团队对课程内容开展了模块化设计,依据课程知识体系的内容联系和区别,将目前教材的十章内容划分成“农业标准化现状与需求”“农业标准化特点与原理”和“我国农业标准化实施体系”三大模块。每个模块按照基本理论、关键技能和案例应用三大环节组织教学。通过课程模块化设计,知识体系的逻辑性增强了,学生更容易理解该课程的总体目标和每个教学模块的具体学习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学习目标模糊的问题,促进多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改革
1.强化问题导向式教学,创新教学过程
问题导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开展的启发式教育模式,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鼓励学生课前课后完成自主学习,在课堂上针对具体问题,通过师生互动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6]。本课程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以“农业现代化为何需要实现标准化”和“农业现代化怎么实现标准化”两大问题贯穿教学全程,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根据设计好的教学模块,基于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以往的教学经验,预设每一个教学模块中的引导问题,提供案例背景和学科交叉信息点,引导学生对农业标准化相关问题的思考,再依据模块内知识内容进行问题解答。例如,在农业标准化特点与原理模块,设计引导问题“围绕2012年我国塑化剂事件思考:为什么白酒中塑化剂的限量标准不设为0 mg?”。教师通过农业标准化“统一原理”的解答,再结合管理学、食品科学、环境科学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推导出该问题的答案为“标准设定要保持一定水平的统一,不能过于超前,否则达不到相关技术标准”。教师通过“大问题嵌套小问题”式的问题导向式教学,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知识应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果。
2.采取多样化互动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度
本课程教学内容中含有大量抽象的概念和理论,跨学科特点比较明显,如果按部就班地进行讲解,课堂气氛往往表现沉闷,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因此,需要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思想,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考虑到综艺节目《奇葩說》深受学生喜爱,本课程对如何将“辩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教学中进行了探索,设计了“面向2050农业发展应该更重视标准化还是个性化”“高产优质与生态高效哪种是人类农业发展的未来目标”等辩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辩论,同时将其作为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通过教学实践,大部分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参与兴趣,提高了学生收集相关信息、组织和表达的能力。同时,在课程中不断强调“农业标准化”的同时,要求学生思考“农业个性化”的可能性,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思辨精神,体现了“大学之道”。但在教学互动过程中,要秉持“目标导向原则”,不能盲目追求新教学方式的“多”,而要强调其效果,不同教学方式要与教学模块高度契合。
(四)考核方法改革
围绕新农科建设对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组设计了农业标准化体系课程过程化考核的基本指标与实现途径(见表1)。首先,在具体实施中,引入雨课堂教学手段,实现对课前预习、课内考勤、课堂讨论、即时测验部分成绩的分阶段量化;其次,结合课程现有的微课演示和课堂辩论形式,强调在过程化考核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最后,在期末考核中,保留原有的闭卷考试形式,以“知识巩固”为目的进行笔试测验。同时,从课程教学开始就安排综合作业,让学生围绕“农业”任选主题,利用跨学科的相关知识,对一个具体案例(如一个品种、一项技术)进行标准化规程设计,并完成一项标准的文稿编写,在期末上交,作为期末综合考核的一部分。通过以上过程化考核设计,改变学生“考前突击、背诵式学习”的现状,提升学生运用知识、阅读写作、综合解决问题等高阶能力。
(五)教学反馈改革
合理的教学反馈及跟踪教学效果,对创建“一流课程”具有重要意义。本课程主要通过以下五个途径来实现教学效果的动态跟踪:(1)于期中和期末开展师生座谈2次,面对面交流课程教学优缺点;(2)每个教学模块完成后随机发放问卷5~10份,问卷包含5~10道题目,调查学生对该教学模块的满意度,判断本模块所采用的导向问题、教学方式是否合理有效,以及知识充实度、重点凸显度等方面是否达到教学预期;(3)基于学校现有评教系统,根据本课程教学评价排名,总体上判断教学效果,并组织教师向排名靠前的教师“取经”,以提升整体教学水平;(4)在部分教学模块设置普通教学模式的平行对照班,结合学生考核成绩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定量化比较本课程教学模式改进后的教学效果;(5)基于以上几方面的教学反馈,教学团队授课教师在学期结束后进行自评,撰写教学反思,相互交流改进建议。通过以上五个途径跟踪教学效果,以评促教,促进课程建设水平螺旋式上升。
三、结语
以新农科建设目标为导向的农业标准化体系课程建设是对原有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一次改革与探索。依托标准化学科本身的多学科交叉特点,打破农学类课程之间的独立性,使学生前期学习的各类专业知识在探讨农业生产实现“标准化”的过程中有机融合,形成对“现代农业”的全面认识。利用模块化形式和问题导向式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系统掌握课程内容,强化创造力以及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通过本文所述的教学改革路径,本课程的教学体系得以完善,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明显提高,受到了农学类专业学生的欢迎。课程建设经验可以为我国农学类专业课“一流课程”建设提供思路借鉴。
[ 参 考 文 献 ]
[1] 程燕珠,杨朝晖.地方农林高校新农科发展的SWOT分析及优化路径[J].中国农业教育,2020,21(3):34-40.
[2] 应义斌.坚守本色、彰显特色,着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农林业时代新人[J].中国农业教育,2019,20(5):12-14.
[3] 易力,张圆圆,汪洋,等.“新农科”背景下微生物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J].天津农业科学,2021,27(5):81-83.
[4] 张洪程.农业标准化原理与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5] 沈雪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农业标准化课程教学体系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8):279-280.
[6] 吴九占,刘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问题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7(4):44-45.
[责任编辑:刘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