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活化探析

2023-05-30杨春杨军

文化产业 2023年11期
关键词:枫香水族活态

杨春?杨军

文化基因理论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具有重要啟示。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要通过抢救性政策保留其基本形态,更要活化其濒临消亡的传统文化基因。现以贵州世居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探析促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活化的路径。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区别于以文字、图片、音像等方式记录、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静态保护,因其具有在社会环境中永续传承、发展的特质,被学界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终极目标。文化基因是因在文化人类学中引入生物遗传学基因论而提出的概念,是决定文化复制、传承、演进的最基本单位和最深层因子,文化基因理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现有研究成果

我国民族学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传承的研究始于21世纪,近十年来学者对其的关注度呈迅速上升趋势。祁庆富认为存续“活态传承”是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否合理的基本准则,在“活态传承”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与“现代”的关系[1]。罗新民将贵州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分为抢救、生态、动态三个步骤,提出了一条保护与发展并重的思路[2]。吴兴帜以云南楚雄大、小花菁火把节为例,认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既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本民族生活、生产过程中的存在与延续,又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族交融中文化要素的叠加与表现形式的流变[3]。冯琳、赵经纬介绍了我国台湾地区花莲县社区博物馆——寿丰乡文物馆在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认为“他者”的介入支持和“我者”的文化觉知是共构非遗活态的主体因素[4]。上述研究主要讨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本质与内涵,活态传承的方式与途径,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的深层机理,以及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危机的根源缺少分析,未能提炼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决定因子,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

文化基因理论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启示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有其深层机理和脉络,这条脉络运行的根本动因正是文化基因。何谓文化基因?对贵州世居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而言,其文化基因是指蕴藏在世居族群和个体中的决定非遗世代相传的根本因子。文化基因分为隐性基因和显性基因,隐性基因主要是指族群和个人对非遗的情感记忆、价值观念;显性基因是指民族传统信仰、生产生活方式在非遗项目上的表现。

以贵州省级非遗项目——从江县岜沙苗族成人礼为例。岜沙苗寨的男孩15岁时要举行传统成人礼,仪式当天,父母请来同族本家鬼师,为男孩祭祖祈福,并用锋利的镰刀为男孩剃掉头部四周的毛发,将头顶中部留下的头发挽成“户棍”。这一习俗源于古老的传说故事,岜沙男子头顶的“户棍”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同时“户棍”还是岜沙人与祖先灵魂连接的通道。岜沙人认为留有“户棍”的人会得到祖先的保佑,不留“户棍”的人不仅不能与祖先的灵魂相连,死后还会被祖先遗弃。在该项民俗活动中,祭祖仪式、男子独特的头式都是非遗的载体,岜沙人通过成人礼强化祖祖辈传承的情感记忆。强化本民族意识是非遗的隐性文化基因;镰刀剃头、“户棍”鬏髻所承载的岜沙苗族古老传说、信仰禁忌是非遗的显性文化基因。隐性文化基因在非遗活态传承中具有内在激励作用,比如,对父辈的追溯缅怀,对子嗣的寄托关爱,对家庭、族群的责任担当是岜沙苗族成人礼得以传承延续的内在动力。显性文化基因在非遗活态传承中起着外在约束的作用,比如,敬畏自然、信仰祖先是岜沙苗族成人礼不可忽视的外部制约。隐性基因与显性基因共同作用让该项非遗得以在岜沙苗寨世代相传,长期保持鲜活的生命力。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岜沙苗寨必然要面对非遗传统文化和现代观念的冲突。苗寨原本封闭的社会生态环境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渗透、侵袭,不愿留“户棍”正在成为当地大多数年轻人的选择,成人礼也逐渐被视为一种落后的生活方式,古老的非遗习俗正面临着生存危机。笔者认为,非遗生存危机的根源在于传统文化基因的衰弱甚至消亡。年轻人走出岜沙苗寨,在外读书、工作,开始接受各种现代科学文化,他们追求时尚的生活方式,将蓄留“户棍”看成一种羞耻,不再遵循传统的信仰禁忌。这些显性文化基因发生改变,进而导致情感、价值观念等隐性文化基因衰弱。保护岜沙苗族成人礼不仅要通过各种抢救性政策保留其非遗的基本形态,更要活化其濒临消亡的文化基因,重建非遗活态传承的生命之源。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活化的路径

如上文所述,少数民族非遗得以传承的决定性因素是文化基因。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基因日渐消亡,导致非遗传承面临断代的危机。只有通过提取、修复、重组民族文化基因,恢复其生命力,才能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

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基因的提取

文化基因是少数民族非遗的遗传因子,它不是非遗的客观形态,而是族群和个体对非遗的主观意识;不是静态孤立的非遗事项,而是动态传承的时空节点。非遗为形,基因为神,只有神形合一,非遗才能拥有永续的生命。非遗的文化基因蕴藏在历史的深层机理中,需要经过溯源、挖掘、筛选、排序才能提取出来。例如,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水族马尾绣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水族妇女以马尾为芯,将丝线紧密地缠绕在马尾上制成绣线,先用马尾线在布上秀出各种图案,再用彩色丝线填满图案的空隙。采用这种技艺制作的绣品具有独特的浮雕感,造型华美,经久耐用。最常见的马尾绣品是背小孩的背带,水语称之为“歹结”。按照水族的习俗,每当家中有女儿出嫁,母亲就会亲手为女儿缝制精美的“歹结”,等到女儿怀孕产子时,母亲便将“歹结”赠送给女儿,表达美好的祝愿。马尾绣技艺有上千年的历史,被称为“刺绣中的活化石”。黔地多高山峻岭,交通极为不便,水族先民在迁徙的过程中将马匹作为运输工具,定居后他们的生产生活仍然与马紧密联系在一起,直至今日,一些水族居民仍然保持着用马耕地的生产方式,水族端节有一项重要仪式就是赛马。水族人与马在生产生活方面的紧密联系启发了勤劳智慧的水族妇女,她们用韧性很强的马尾捻线,创造了马尾绣,这是提取马尾绣非遗基因的出发点。水族是典型的农耕稻作经济,马尾绣中常见的太阳纹、蝴蝶纹、花鸟纹,体现了水族先民对与农耕文明有关的自然现象、动植物的崇拜,这是马尾绣非遗基因提取的一个重要支点。“歹结”是水族母亲送给女儿的珍贵嫁妆,其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制作一件精美的“歹结”大约需要一年,水族母亲的一针一线都蕴含着希望女儿婚姻美满,子孙平安健康的祝愿,这是提取马尾绣非遗基因的情感支点。

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基因的修复

提取少數民族非遗文化基因是为了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对这些非遗传承因子进行修复,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开展非遗基因教育。非遗基因教育是指将少数民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情感记忆、精神信仰等决定非遗传承的因子加入教育体系中,重构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提升受教育者对民族非遗的自信。

非遗基因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少数民族青少年,少数民族青少年是本民族非遗活态传承的根本。现代教育体制下,贵州世居少数民族青少年拥有更多的教育机会和更优越的受教育条件,但同时本民族的文化基因在他们身上逐渐衰弱甚至消失。据实地调查,贵州从江县22周岁以下的苗族青少年基本只使用汉语,不会说本民族语言;三都水族自治县的水族青少年基本不懂得本民族的文字——“水书”,对马尾绣的历史文化、制作工序也所知甚少;惠水县的布依族青少年大多数不懂“布依八音”的音律,不知道本民族“枫香染”的工艺特点。非遗基因在少数民族青少年身上得不到体现,这严重动摇了非遗活态传承的根基。笔者认为,少数民族青少年在接受现代文化教育的同时,还应当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的基因教育。基因教育的内容包括在民族中小学开展汉语和本民族语言的双语教学;将决定民族非遗形成的自然生态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民族非遗所承载的历史、精神信仰、情感记忆选编入中小学教材,并在教学中制定和实施相关教学方案。

少数民族非遗的活态传承需要有适合其文化基因存续的社会环境。非遗大都形成于农耕文明时代,当时的生产生活方式与现代工业文明时期完全不同,古老的信仰禁忌在现代成为被现代科学技术打破的“神话”,非遗传承所依托的社会环境、外部约束条件都已不复存在。非遗基因教育能够重构少数民族青少年对非遗的信仰,重塑非遗的现代活态形式,从而为修复、保存民族非遗基因提供坚实的土壤。例如,贵州省从江县岜沙苗族自古崇拜树木,认为树木是祖先灵魂的居所。岜沙苗族人种树、拜神树,与树结下生死契约,以胡乱砍伐树木为最重要的禁忌,树崇拜文化是岜沙苗族非遗活态传承的基因支点。在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苗族人的这些信仰、禁忌被打破,甚至成为封建迷信的代名词。开展规范化的非遗基因教育能够让当地青少年了解树崇拜文化的历史渊源,理解其中包含的朴素生态思想,认识到工业文明时代过度发展技术经济、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危害,并进一步意识到在生态文明新时代,树崇拜文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价值。

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基因的重组

非遗基因重组是指将非遗的文化基因与现代文化要素相融合,使少数民族非遗与现代社会环境相适应,从而在现代社会获得活态传承的动力。任何一个少数民族非遗的生存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非遗的活态是指非遗在社会环境中自在生存的状态。社会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因此,非遗必须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而非遗的活态传承也是指在发展创新中进行传承。关于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与发展的关系,当前国内学界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主张大力开发民族非遗资源,通过旅游、展演等商业活动推进非遗的现代化;第二种观点则强烈反对少数民族非遗的商业开发,认为商业运作将导致非遗本真性的丧失、文化传统的破坏,使非遗遭受毁灭性的破坏;第三种观点认为应当辩证地看待非遗传承与发展的关系,既不能因为强调商业开发而破坏非遗的原生性,又不能在非遗保护中一味故步自封、墨守成规,使非遗保护完全脱离现代社会生活环境。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过于强调民族非遗的经济价值,忽视了对非遗的传承;第二种观点拘泥于对非遗的静态保护,不承认非遗的动态发展;第三种观点较为可取,只是在如何处理非遗传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这一问题上,需要形成一整套创新理论和实践方法。在少数民族非遗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文化基因的运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一运动包含两个方面,即基因复制和基因突变。基因复制决定了非遗传统的延续,基因突变决定了非遗的迭代发展。今天我们看到的各种民族非遗都凝聚着历代传承者独具匠心的创造和革新,叠加着各民族文化融合的印记,这就是历史上非遗文化基因突变的佐证。在复制非遗传统文化基因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文化因子,通过干预重组,推进传统文化基因的突变,是当下实现非遗传承与发展的一种前沿性构想。以贵州省惠水县布依族国家级非遗项目——枫香染为例,该项非遗技艺以老枫香树脂混合牛油制成防染剂,在白布上描绘图案,再用蓝靛浸染,经过脱脂、漂洗、晾晒等工序制成床单、服装等,这些成品素雅美观,被誉为“画在布上的青花瓷”。旧时枫香染为家传技艺,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这是农耕文明时代小农封建意识在枫香染传承上留下的基因烙印,也是枫香染在活态传承和现代发展中存在的一个基因缺陷。惠水县枫香染技艺国家级传承人杨光成先生打破了枫香染不传外、不传女的家规,面向大学、职业学校和当地社会传授、推广枫香染制作技艺。杨光成先生的高尚举动无疑受到了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振兴民族文化精神等现代意识的影响。在实地调查中,笔者发现传统枫香染技艺与现代社会环境还存在诸多不协调之处,例如,制作枫香染染料的原料不易采集,枫香染成品样式偏离大众审美等。枫香染传承人如果在创作中融入现代文化、技术元素,将能很好地修补枫香染技艺的基因缺陷,使之在延续传统的同时更好地适应现代发展的需要。

文化基因是决定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根本因素。当前,少数民族非遗面临日渐衰弱、濒临断代的危机,究其根源在于传统文化基因的消亡。非遗传统文化基因的消亡是由社会环境变化而引起的,因此要使少数民族非遗实现活态传承,就必须阻止传统文化基因的消亡,活化濒临消亡的文化基因。少数民族非遗基因的活化分为三个环节:通过提取非遗文化基因,解析非遗传承的深层机理;通过开展基因教育,在少数民族青少年中恢复非遗基因的活力;通过非遗传统基因与现代文化元素的重组,实现少数民族非遗的永续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祁庆富.存续“活态传承”是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合理性的基本准则[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9(03):1-4.

[2]罗新民.当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生态、动态”保护与发展——以贵州省为例[J].艺术百家,2012,28(02):29-35.

[3]吴兴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研究——以云南楚雄大、小花箐火把节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2018(03):58-63.

[4]冯琳,赵经纬.活态共构:社区博物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J].西北民族研究,2022(04):93-101.

猜你喜欢

枫香水族活态
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的构建与应用意义
惠水枫香染文创产品“5W1H”理论研究
水族敬酒歌
枫香园四季
在“活态传承”中延续历史文脉
上帝的水族馆
习近平总书记在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考察
活态文化
枫香人工幼林生长过程分析
水族经典及其思想信仰